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河南王氏蒙古族由来考略

发布时间:2017-09-24 栏目:专题 投稿:高高的火车

蒙古黄金贵族镇平晁陂-仲一门部分王氏族 谱与福建蒙古黄金贵族侯裔干世是一脉同宗

平县王氏蒙古族由来考略

嘎尔迪 王兆良

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今河南镇平县居住着二万一千八百一十九人蒙古族。这些蒙古人主要集中在镇平县晁陂镇,贾宋乡,老庄乡,王岗乡,石佛寺乡,马庄乡和杨营乡等地。

据调查得知,在当地的蒙古族人中传说;镇平县王氏蒙古族是元朝灭亡时,从当时京城大都(今北京)潜逃,经河北等地南下渡黄河,最后到河南镇平县改名换姓,随汗俗隐居下来的元朝皇室家族的王公贵族及随从者的后裔。

据资料反映,河南省是我国内地省区中蒙古族人口较多的省区之一,共有四万多人。根据我们所掌握到的一些史料证实,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是早在元代初期随从元朝大军进驻河南的元朝蒙古将帅及其随从者的后裔。另一部分人是元末明初从大都潜逃到河南的元朝皇室王公贵族族及其随从者的后裔。在本文中笔者所探讨的是属后一部分人的来历。由于这一部分蒙古人的祖先是当初亡国潜逃到河南,然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改名换姓,随当地的风俗习惯隐居在镇平县晁陂一带。所以,有关他们的历史记载的史料甚少。时到如今,在手头能搜集到的只是一些民间传说,碑文,出土文物和他们的后裔根据一些传说和碑文后期编修了一本有关他们由来及沿革的《镇平晁陂王氏族谱》(以下简称“族谱”)。我看在当初的历史条件下能留下这些东西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因此笔者在此根据所掌握的一些调查资料,《族谱》中的记载和碑文等资料为线索,史料记载为依据探讨镇平王氏蒙古族的来龙去脉,目的是抛砖引玉,便于深入探讨。

一,《族谱》和碑文中记载的有关其族源及其历史沿革。

平县晁陂王氏蒙古族的族谱叙中这样写到;“我镇平晁陂王氏宗自蒙古乃元胄也,元太祖深沉大略灭国四十崴震西夏建都斡难河号成吉思汗三世五传而至世祖都闻仁明英武威震夷华朔漠贴耳擁兵南下灭金绝宋奄由华夏迁都燕京国号曰元,,,,,又五世九传至顺帝事久则变族翼心非遂致群雄割据称王几遍大江南北是时朱元章起自濠泗掃荡群雄移兵北犯由和阳渡江取太平路逼燕京顺帝如应昌而国柞移由是元室宗族留居中土者频皆隐名韫元至今莫能书考惟顺帝之四子贴木花儿由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为我元室父族南边之始祖以王为氏维列在编纸亦隐自高翼也。”* 这就是在他们《族谱》中对其祖先的族源及其历史沿革的叙述。他们到镇平县晁陂一带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隐居深惧被他人发现自己的身份。所以从始祖到四世祖的墓碑上仅书“王公之墓”* 有姓无名,至到五世祖王东溪的墓碑才追述“始祖号二老,二世号大老,三世讳贵,四世讳宗”*。从中我们足见他们亡国遗族的惧祸心情。这样到明朝后期由于明王朝对蒙古遗族逐渐放松誡心,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开始在二世祖墓前树碑,在碑上略述了其家族的来历,碑文如下;“昔元记,自文宗殂,顺帝御极,明主由和阳渡江,取太平路,逼燕京,元帝奔应昌遂移祚,公睹气运迭嬗,克自保重,游冀北,走覃怀,率江左渡河南,偕先大人经历殆尽,卜居晁陂”.* 我们认为这一碑文上的记载,对于考证镇平县王氏蒙古族的族源及来历非常重要,是个非常重要据有历史意义的碑文。墓碑上虽只有几十个字,但它清楚地叙述了镇平县晁陂王氏蒙古族的族源及其历史沿革过程。从碑文中记载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祖先从京城大都潜逃出来后经历了千辛万苦,即到河南晁陂时,由于长途潜逃老人们几乎都死光了。这凄惨痛苦的历史充分说明他们确是潜逃的亡国遗族。镇平县晁陂王氏蒙古族的族谱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纂修的。据了解当时他们纂修王氏族谱时,为了追本溯源,考查宗族历史,曾进行过许多调查,并下决心开挖始族的墓,寻墓志铭。据《族谱记载;“壬午之春(即民国三十一年即公元1942年)约同族众,在始祖墓所,开一隧道,寻觅墓志,以微实事,乃连掘数隧,均属堆土成坟,地层不变,俨然疑冢”》*。他们的这次寻觅墓志行动虽然没有找到墓志,但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了当时他们的葬俗还实行蒙古贵族的传统密葬习俗。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他们的族源及其来历。

据调查获悉,镇平县王氏蒙古族自清康熙年间开始个家个户都在堂屋正间,张贴祖宗排位,不仅逐代记述姓名和配偶的情况,而且,其两侧的对联更清楚地写着“宗自蒙古,元迁燕京,明卜镇邑,祖由二老,创业晁陂,统垂 * *(后二字随其居住村名而定)。上边的横批是“我祖是皇”。这样表示对祖宗来历刻骨铭心,世代不忘。这些东西,没有文字记载的史料之情况下,对于了解晁陂王氏蒙古族的来龙去脉亦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它不仅叙述了他们的族源及其由来,而且充分表现了他们热爱本民族的火热的心情和民族心理。

特别是,他们为纂修族谱,在挖掘祖坟是,从他们的祖墓中掘出一尊成吉思汗戎装铜像,由于历史的原因这尊铜像不知流落何处,但据这尊铜像拍摄的照片,至今乃供奉在许多晁陂蒙古人的家中。据一些材料介绍,“这是个半身像,成吉思汗头戴兜鏊,右肩钭挂一把长弓,面目清癯,和现在居在北方的蒙古人非常相象。”(1) 这进一步证实它们是蒙古人。而且是元朝皇室家族的后代。他们对其祖先成吉思汗的光辉业绩无限自豪,若是别的民族时到今天不会供奉成吉思汗的像。

河南镇平县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上早已随汉俗,用汉语,于其周围的汉族没有多大的区别了,但是些极个别的情况下很可能保留了一些蒙古族的一些东西。如一些文章中谈到的“晁陂蒙古人称哥为“尼”,称弟为“陀”,这也是当地汉人不同“。(2)如果确有这种情况,在他们的语言中确保留了一点蒙古语词汇。如“陀”一名词很可能是蒙古语“du”(弟弟)一词变音而来。但本人走访了几位晁陂蒙古人,他们说没有这种称呼,究其如何应需进一步调查。

从元朝灭亡后,南逃至河南镇平县蒙古族,在历史上明代是否与北方的蒙古人得到接触,这从史料和《族谱》中很难得到答案,但到清代末期和民国初他们一些人已和北方的蒙古人得到接触。这从《家谱》记载中得到证实,据王氏《家谱》记载;“清同治初僧王(指僧格林沁——引者)勦捻匪到南阳遍晓宛孤访寻元代之后戎马倥偬未谋面而僧王已死節哀民国初元二十一世族腾阁在北平与蒙古某王公谈及僧王身世始知其先祖亦元裔也”* 这一记载说明,僧格林沁1860年至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等地镇压捻军时有可能听到一些这一部分蒙古人的消息,因此孤访寻找元代之后,当时僧格林沁与镇平县蒙古人有可能得到接触。另一次是在民国二十三年镇平县。据王氏族谱记载;在民国二十三年镇平县晁陂乡的名叫王景裕的人在冯玉祥部队充伍,当时他所在的队伍“南口退却,西赴宁夏,途中与一蒙古卒谈起种族,自认为蒙族后裔,经蒙卒引领,至包原卜落陵,但见荒凉满目,仅遗顺帝墓碑蒙汉文兼刊碑的上半部载有 “,顺帝四子贴木花儿,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景裕见有晁陂二字,即照书于日记”。这也是晁陂王氏蒙古族的历史上一次有目的的寻根行动。一九四三年晁陂王氏蒙古人编写他们的族谱时,录用了这一日记上的记载。虽然这一日记上的记载,产生了一些争议和异议,而且时到今天很难落实其中的一些疑问,我们亦认为这里记载的(指日记中)有些事很有可能是事实。如南口退却,西赴宁夏的途中肯定路过一些蒙古地区,而在此路上有鄂尔多斯部,鄂尔多斯是成吉思汗八个白色毡殿(后称成陵)所在地。在“日记”中记载的“包原卜落陵”一词肯定是音译的蒙古语,好似蒙古语之 意译为福泉或 意译为富泉的地名。这两种地名在蒙古地区特别多。因此该日记中的一些记载应需要更进一步深入调查证实,不能轻举否定其中的一切。本《日记》中的一些记载却是让人难以置信,如贴木花儿(即贴木儿不花)等一部分人是从京城大都潜逃出后再没有到过蒙古地区一直在河南镇平县晁陂一带。因此蒙古地区不可能有他们的碑文。难道明清时期晁陂蒙古人到蒙古地区为贴木花儿立碑了?尚待深入研究。

二,《族谱》中的几个疑点及其分析

平县晁陂王氏蒙古族的《族谱》是一九四三年才完成的,历时十四年。据调查,他们编修该《族谱》时主要依据了他们历代祖先墓碑上的记载一些传说。墓碑上的记载安理说可靠性比较大,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祖先墓碑上的一些其族源及其沿革的记载是后期人追述。因此也有可能这样或那样的误点。因此须与一些有关的史料加以考证。但是,有关这方面的史料甚少,给研究这一部分蒙古人的来历带来了极大困难。更是一些民间传说,时间以久,肯定有一些徧差之处。下面笔者把镇平县晁陂王氏蒙古族《族谱》中的一些疑点与有关史料加以比较,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镇平县晁陂王氏蒙古族的《族谱》世系表一开始就写到;“始祖号二老,元顺帝之四子讳帖木花儿当顺帝如应昌国祚废时公由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遂因王而姓王氏即为王氏之始祖也”*。一些文章认为帖木花儿是元顺帝之次子。(3)任崇岳,匡裕彻上述《河南蒙古族探源》对于这一说法持有否定的观点。(4)他们否定的依据是《元史》中“顺皇帝,三子,长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余二子蚤世”。(5)从而认为元顺帝只有三个儿子其中二个蚤世。只有一个儿子即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要弄清元顺帝到底生了多少儿女,然后弄清其中是否有名叫帖木花儿的儿子。有关元顺帝妥懽贴睦尔到底生了多少儿女问题,一些学者认为“难以考全了”(6)的难题。邱树森教授认为在《元史》中记载的“顺皇帝三子长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余二子蚤世”。的三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7)至于妃子所生的皇子到底有多少很难考证。我们从《元史》以外的其它史料中记载的情况来看元顺帝不仅有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和蚤世二个儿子,还有其他皇子有“哈完太子”(8)“脱古思贴木儿”(9)“义王”(10){或豫王,在蒙文史料中称,不知汉语的哪个词更好}等皇子。这些可以说明元顺帝除爱猷识理达腊以外肯定其他长大成人的皇子。我们仅从《元史》中的记载断定元顺帝长大成人的皇子只有一个爱猷识理达腊的说法是不对的。但是当时元顺帝的是否名叫贴木花儿的皇子呢? 今天我们手头的史料很难断定这一问题,

原因之一;是元顺帝一朝是元代的最后一朝,由于当时内部政乱,外部战争等原因,给后人留下的资料甚少。

原因之二;就元朝比较大型史料《元史》来说,由于当时仓促成书,且出众手,在编繤方面存在着不少误点。处理后妃名单时,把不同皇帝的后妃领取岁赐的名单,统统当作同一皇帝的后妃处理的情况时有可见,可想而知,处理后妃们所生的皇太子肯定漏点百出了。有关元顺帝子女问题上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从现有的有关的蒙汉文史中看出,当时元顺帝长大成人的皇子有爱猷识理达腊,哈完太子,脱古思贴木儿,和名字不详的义(豫)王四位皇子。这里不清楚的是《恒河之流》中发现的义(豫)王是否《蒙古源流》中出现的脱古思贴木儿。或是镇平县晁陂王氏蒙古族的《族谱》中发现的顺帝四子贴木花儿。现在很难考证出真象。

在历史上封义王的有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九子镇南王脱欢之第三子宽彻普花之第六子和尚,封豫王的有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七子西平王奥鲁赤之曾孙阿纳忒纳失里。(11)没有元顺帝之子封义(豫)王的记载。因此,今天我们也不能把《恒河之流》中发现的元顺帝之子义(豫)王认为名叫帖木花儿。另外,据汉文史料和蒙古文史料记载,元顺帝逃出京城大都的时候把后妃,皇子等人都携带去的记载,没有留其皇子看守京城记载顺帝北逃时,且有“诏淮王贴木儿不花监国,庆童为中书左丞相,同守京城”(12)的记载。这说明,顺帝北奔时没有留他皇子阵守京城,而且命皇室宗王淮王贴木儿不花等人阵守京城

那么,今河南镇平县晁陂王氏蒙古人中流传的在他们的《族谱》中记述的他的祖先是元顺帝之四子贴木花儿的传说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是否胡编的传说 ? 我们认为不是胡编的传说,而是很有依据的传说,只是把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九子镇南王脱欢之第四子淮王贴木儿不花误认为是元顺帝妥懽贴睦尔之第四子罢了。这是很有可能的事。首先,淮王贴木儿不花之父镇南王脱欢与元顺帝是同名。其次,镇平县晁陂王氏蒙古族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元代皇帝,而元朝从大都退出的 皇帝正是元顺帝,因此留给他们的印象很深,容易误记。

但是,明军进大都时阵守大都的元军统帅淮王贴木儿不花和中书左丞相庆童是否活着逃出去了呢? 下面在史料中看一看他们的情况。《元史》中记“大明兵逼京城顺帝北奔,诏以帖木儿不花监国,而拜庆童中书左丞相辅之,俄而城破,帖木儿不花死之,年八十三。” (13)另一处记载“八月二日,京城破,淮王与庆童出齐化门,皆被杀。”(14)这两处的记载都认为明军进大都时帖木儿不花死了。但《元史》 中另一处记载是与此不同“二十八年,顺帝将北奔,诏以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而以和尚佐,及京城将破 ,即先遁,不知所之”(15)这里认为下落不明,不知先遁至何处。蒙古文史料《蒙古源流》 ,《黄金史纲》等记载;“顺帝北奔时在汉地居住的四十蒙古人中抛弃了三十万蒙古,携同后妃,皇子,带著其余的十万蒙古京城出走的(16)临行之际,哈撒儿之后裔哈齐库鲁克临阵,与汉家追兵激战而死”(17)。其他没有详细的记述。从上述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承担监国任务的帖木儿不花等人,在明军攻占大都后从京城中是否活着逃出去了,还是以死报国的问题上互有矛盾的。所以我们需进一步分析。

要分析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看顺帝北奔的前夕,在其身边的宗王大臣中有谁,谁来承担阵守京城的任务。然后看他们各自的下落。从《元史》中的记载来看,元顺帝京城大都逃避明军北奔时在其身边的宗王大臣中谁来承担阵守京城的任务的有淮王贴木儿不花和中书左丞相庆童,左丞相失列门,知樞密院事黑厮,宦者赵伯颜不花,(18)义王和尚等人。(19)其中贴木儿不花在《元史》中两处记载为死了,一处记载为下落不明。庆童两处记载为死了,没有下落不明或其他记载,失列门,黑厮,赵伯颜不花等人是死是活没有记载,义王和尚一处记载为;“即先遁,下落不明。” 没有其它记载

后人在明军占领大都后统计了阵亡在大都的元军大将大臣,其中有“淮王贴木儿不花 ,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扑赛因不花,右臣相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皆死之”(20)的记载,没有左丞相失列门,知樞密院事黑厮,宦者赵伯颜不花,义王和尚等人 。这说明,在当时阵守京城大都的元大臣大将中一部分人肯定是活着逃出去了。这是很有可能,因为当时淮王贴木儿不花以年高八十三岁,很可能以死报国,死守京城,但他对于他的子孙不会有这样的要求。很可能派一部分人马转移其后代子孙。淮王的侄子义王和尚的“先遁,下落不明”和该书中述明;“司有殉人名参据徐达传补”。这说明《明史》中的记载也与此相同。今河南镇平县晁陂王氏蒙古族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当时明朝的政策是“驱逐胡虏”并非杀尽胡虏,因此只要你投降不死抵抗肯定有活路。而且这些蒙古人移居汉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只要改名换姓移居民间很难看出其真实身份。所以,当时不仅很多留住汉地的蒙古人改名换姓移居民间成为汉族,而且 随顺帝北上的蒙古人在明军的逐攻下没有而投降的也甚多。如《明实录》仅洪武四年的记载中就有如下几例;

正月,故元樞密都连贴木儿等自东胜州来降。

三月,故元院判刘原利副樞张时用平章郭伯通等降。

闰三月,故元宣慰司令事范自野自察罕脑儿之地来降。

五月,故元平章魁的斤等率其部千余自东胜塔滩之地来降。

七月,故元詹事院副使南木哥詹事丞尕儿只自河西率兵民二千余人来降。

九月,故元宗王子巴都麻失里沙加失里等来降。

十二月,故元宣政院副使常继祖等自河州来降。

以上这些来降者中有汉人,也有蒙古人,上述情况说明,在当时元朝旧臣只要不顽固抵抗明军,来降者也受到明朝的适当的安排,可想而知,改名换姓隐居民间者不可能一一查出。

综上所述,今河南镇平县晁陂王氏蒙古族的一部分传说中的贴木花儿之后裔时元世族忽必烈之子脱欢四子淮王贴木儿不花的后裔。由于淮王之父镇南王脱欢与元顺帝妥欢贴木儿之名有相同之处,故误传为顺帝之四子。《族谱》中出现的另几支蒙古族“司陀”王之后裔很有可能是义王和尚的后裔,并非有些学者所以为的那样“司陀王和贴木儿花的传说,乃是贴木儿不花事迹的讹传和衍伸”(21)。他们分别是不同的历史人物。传说中的“司陀”二字很可能是“待妥”二字的化音。从京城大都南逃至河南镇平晁陂一带的并非淮王贴木儿不花,而是他的儿孙。如是孙子的话和尚是贴木儿不花之兄宽微普化的儿子理应为当叔父。遗憾的是史料中没有记载淮王贴木儿不花子孙的性名。《族谱》中也没有记载,因很难考证。《族谱》备考中出现的另一支蒙古族栗林王之后裔很可能是《元史》中出现的左丞相失列门之后裔。失列门是蒙古语(意义为生铁)一词的音译。蒙古语中辅音汉语中一般音译时都变成辅音,栗林即蒙古语失列门一词的讹音。镇平县晁陂王氏蒙古族中流传的另一支篓兹(楼子)王的后裔 很可能是《元史》中出现的知樞密院事黑厮之后裔。篓兹是黑厮的讹音。据传说和一些史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从京城大都南逃至河南镇平晁陂的并非淮王贴木儿不花和义王和尚的两支蒙古人,还有其他家族的部分蒙古人和他们的待从者。因时代已久加上没有可依的文字史料,时到如今,很难考证当时潜逃至河南镇平全部蒙古人的渊源。

在本文中从《族谱》中引用的部分用*星号表示,

(1) 任崇岳,匡裕彻《河南蒙古族探源》一文,《中州今古》1985年第二期。

(2) 任崇岳,匡裕彻《河南蒙古族探源》一文,《中州今古》1985年第二期。

(3) 王世平(蒙古族)《河南镇平蒙古族的来历》一文,《中州今古》1983年第四期

(4) 崇岳,匡裕彻《河南蒙古族探源》一文,《中州今古》1985年第二期。

(5) 《元史》卷一百七,表二,宗室世系表。

(6)(7)(8)邱树森著《妥懽贴睦尔传》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七月第一版第232页

(9) 高文德,蔡志纯编著《蒙古世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本第24页。

(10) 《恒河之流》乔吉校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本第78页。

(11)高文德,蔡志纯编著《蒙古世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本第22页——23页。

(12),《元史》卷四十七,本纪第四十七。

(13)《元史》卷一百一七,列传第四。

(14)《元史》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二十九。

(15)《元史》卷一百一七,列传第四

(16)《蒙古源流》称带出六万,抛弃了三十四万,《黄金史纲》称带出十万,抛弃了三十万。

(17)《黄金史纲》上述版本第42页。

(18)《元史》卷四十七,本纪第四十七。

〈19〉《元史》卷一百一七,列传第四。

(20)屠寄撰《蒙兀儿史记》北京市中国书店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第一版本203页。

(21)任崇岳,匡裕彻《河南蒙古族探源》一文,《中州今古》1985年第二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二期。

(22)本文发表在1994年“中州统战”杂志第六期。

嘎尔迪;蒙古族,1957年生与内蒙古库仑旗下耒子总村。1983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少语系蒙古语专业,现任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副主任,西北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近几年在国内各类刊物上已发表有关蒙古族方面的二十多篇论文和译文。

王兆良;蒙古族,1950年生于兰州,1982年毕业于兰州工业专科学校,机械设计专业,现任兰州黄河啤酒公司制瓶厂设备主管,工程师。

相关推荐:

2016国庆节高速免费时间 2016国庆节高速免费吗_万年历

适合万圣节的儿童故事,不容易吓着孩子

土族纳顿节 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可预防龋齿

黎族人在不同场合的礼仪都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