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晚年王云五:毁誉参半,仍坚信“两岸统一”,坚持“一个中国”

发布时间:2017-10-03 栏目:专题 投稿:虚幻的马里奥

从无党派人士从政的角度看,王云五当官为国民党一党专政作了些许粉饰,主要起了政治点缀品的作用。在台九年为官任内,因为党内外有别的关系,他没有参与过国民党中央决策事宜。

台湾时期,王云五担任过的正式官职是“考试院”副院长和“行政院”副院长。“考试院”副院长的任职始于1954年9月1日,院长由莫德惠担任。莫、王两人都是无党派人士,是国民党台湾政坛上两个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被同时安放在“考试院”,起装点门面的作用。“考试院”的职权是分管考试与铨叙,即人才的选拔,但职权也不充分。考试院院长职权为综理全院事务及提名考选委员会委员长、委员、铨叙部部长、次长请求任命。副院长除了在院长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进行代理之外,无别样职权”。

作为“考试院”副院长王云五平时没有专管的事项,只是在1955年3月至7月院长莫德惠病假期间,代理过院务,主持过考试改革,略微有些作为。在“考试院”副院长任内,王云五还参与过“改组职位分类委员会”工作,但职权有限,没有明显业绩。他提出过不少建议,如建议多办夜校,大、中学校招生不必限于正规学历,建议设立博士学位,建议改革考选人才方法等,并对当时考选人才的方法提出许多批评及改革设想,但被直接采纳者极少,这与国民党当局不愿锐意改革,及官僚机构固守成法是有很大关系的。对于官场积习,王云五很看不惯,但又没有能力去改变陈规陋矩和腐败习气,加上“考试院”副院长又是极清闲的职位,在全力投入有关行政改革调研事项之前,他有许多空闲时间,时常发表各类文章。由于担任政府官职的关系,1955年1月起,他不再用真名或已为外界熟知的笔名发表文章,另用化名,用得较多的是“龙一江”。

王云五虽然有改革弊政的愿望,但都是对下不对上的。他本人头脑里的忠君观念根深蒂固,反映在其从政实践上,他往往支持国民党一党专政,对蒋介石不乏吹捧之辞。这样的从政态度和改革愿望是很受蒋介石赏识的。因而,从1955年起,蒋介石便开始起用他兼搞行政改革方案。1957年,王云五代表台湾参与联合国大会。在他回台后,将其在美国所见之资料及调查结果,汇整提出关于科学管理与行政效率的报告,获得了蒋介石的认同,旋即成立“总统府临时行政改革委员会”,王云五任主任委员。1958年7月,他调任“行政院”副院长,负责推行行政改革事宜。

王云五主持下,临改会在半年内提出88项改革建议案,涉及到官场腐败、军费浩繁、金融混乱、人权受压等敏感问题。由于建议案涉及弊政方方面面,加之官场积习已深,改革阻力重重,蒋介石后来放弃了改革初旨,采取拖延策略。名义上,王云五主持改革,实际上,他的职权是很有限的,上下左右皆受牵制。结果前后折腾九年多,王云五殚精竭虑,改革却收效甚微,反而激发民间怨气和讥评。

由于公教各部门加薪呼声日高,“行政院”于1960年初决定调高公教人员待遇,并将此案提交“立法院”审议。不料美方认为不妥,以“行政院”挪用“美援”为名,屡屡向陈诚施加压力,“行政院”被迫另行拟定一份修正案,核减原案的加薪数量。陈诚“掼纱帽”,不愿亲自向“立法院”解释其中原因。此后两个月,王云五多次去“立法院”说明情况,竭力为修正案辩解。但“立法院”于6月14日晚间作出决议,恢复“行政院”所提拨给公教人员薪金4.6亿元的原案,否决“行政院”2.8亿元的修正案。而美方意识到若坚持要台湾当局接受其核减公教人员薪金的“建议”,势必引发一场反美风暴,于是转变态度,反而规劝陈诚与“立法院”妥协。陈诚被迫于6月30日代表“行政院”表示,“完全接受立法院一律增加六成之决议”。陈诚忍气吞声地跟着美方转,根本原因是台湾要保持偏安局面,离不开美国在各方面的支撑。公教人员加薪问题上一波三折,使这两位“行政院”正、副院长产生受人辱弄的不平感。陈诚再度萌发辞职之念,王云五也愤慨万状。

身为台湾政坛的高级官员,王云五对于“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论调是坚决反对的,他信守“两岸统一、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尽管他出于传统的“正统”观念,以及自己的政治立场,有时也说念几句“反攻大陆”的歪经,但他很了解台湾的经济和军事都很脆弱,根本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反攻”。1960年代前半期,台湾立法院”一些不识事务的人喧闹不休,要求台湾当局马上“反攻大陆”。“行政院院长陈诚不胜其烦,常托故避免去“立法院”面受质询。王云五以“行政院”副院长的身份去代行这份苦差使。随着台湾在国际事务中日趋孤立,国民党当局仰美国鼻息行事的屈辱状态,使他灰心丧气。如此受窝囊气的官,再当下去也实在没有味道了。

陈诚在任期间多次萌发辞职之念,不甘心做有职无权的高官。陈诚消极避让,无意过问“行政院”事务,这正是王云五担当重任的极好机会。但是,王云五对为官生涯也产生倦意,去意彷徨,又脱不了身。对于公务,他不再全力以赴,于是萌发了自撰年谱的念头。王云五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叙述评论不厌其详,大量引用文件、信函及报告速记等档案资料。他一旦决定写自撰年谱,势必投入大量精力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只能把公务放到次要的地位了。

王云五于1963年2月开始写的自撰年谱,自取其名为《岫庐自撰年谱稿》,行文较为随意,未曾出版。他后来撰写并出版的《岫庐八十自述》中,大量采用了《岫庐自撰年谱稿》中的文字。王云五自撰年谱,为后人研究他本人,以及商务印书馆历史和台湾社会政治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献。其作用与贡献,是他的“政绩”所无法比拟的。自撰年谱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而且写作过程本身使他恢复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于是他下定决心辞去官职,遂于1963年6月24日致书陈诚,力请辞去“行政院”副院长之职。

在他提交辞职书后的第三天,即1963年6月26日,陈诚正式向蒋介石提出辞去“行政院院长之职。陈诚为了自己能顺利辞去此职,将王云五的辞职书扣下。蒋介石挽留陈诚,同时再给他一个月假期,命王云五代理院长职务。欲罢不能,使王云五感到很苦恼。10月23日他又拟就第二份辞职书,未获批准。后因陈诚坚辞院长蒋介石遂同意王云五辞去副院长,理由是任何他人组阁,在资望上皆不便屈王云五为副,又因为王云五不是国民党员,不便让他当“行政院长”来组阁,只能允其辞职。辞职后的王云五,被聘为“总统府”资政。所谓“总统府”资政,只是一个虚职,在蒋介石认为需要时,提供些政见方面的建议而已。

王云五在晚年厌倦政治生涯,原因甚为复杂,其中特别是他因“自由人”和雷震案的牵连,身在官场只能委曲求全,其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1960年4月,原“自由人”雷震(儆寰)被捕。雷震是《自由中国》半月刊发行人,以涉嫌“叛乱”为名,被台湾“警备司令部”逮捕,同时被捕的有傅正、马之骕、刘子英等。《自由中国》创办于1949年11月,50年代初起,“自由人”雷震任该刊发行人。《自由中国》时常对台湾政坛黑幕及腐败现象予以广泛批评,引起台湾当局的仇视。台湾当局于1959年春便有意采取行动,处置雷震和《自由中国》。1960年9月4日终于借故由台湾“警备司令部”出面逮捕了雷震等四人。雷震等人被捕后,台湾社会上有一种意见,认为军事机关无权审判雷震等人,此案应移交普通法院审判。王云五也支持这种观点。王云五经数日研究,致函“行政院院长陈诚和“总统府”秘书长张群,大量引述法律条文,力主将雷震案移归普通法院审理。如果把雷震案交普通法庭审判,案情和审判过程将无法保密,判决结果也不易控制,很可能在台湾社会引发骚动,这是国民党当局决不愿看到的。

因此,陈诚王云五信函不表态,张群则表示“原则甚赞成,尚有某一问题待解决”,其实他并不支持王云五的观点。10月8日,雷震案经军事法庭审判,以不告发“匪谍”、作“有利于叛徒之宣传”等莫须有罪名,判处雷震十年徒刑,同案人刘子英被判刑十二年,马之骕被判刑五年。消息传出,海内外舆论哗然,台湾当局的独裁行径受到强烈批评。

在其他一些问题上,王云五的观点与国民党最高当局的政策也有较大的分歧,他的意见一再被否决,使其从1960年就萌发了退出政坛的念头。

王云五辞去“行政院”的职务之后,虽然仍虚挂着“资政”的头衔,常托故不参加有关的咨询会议。1972年5月6日,他致函张群,以“久病未愈”为托词,请辞“总统府外交综合组”副召集人的虚职,并表示今后不再参加讨论。对于一届“国大”第五、六次会议,他也虚与委蛇,一般讨论不参加,仅在关键时刻受当局力邀,才出面主持。1972年3月21日第五次“国大”举行“总统”选举会议,由王云五任大会主席,蒋介石以“全票”当选“第五届总统”。1978年3月21日王云五应邀主持第六次“国大”的“总统”选举,蒋经国当选。“总统”选举前后的许多会议,王云五大多不参加。

相关推荐:

日本裸体节

彝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彝族的风土人情鉴赏

公共设备使用礼仪

奇怪,西方国家为什么敌视中国,而不敌视印度?

他是诸葛亮的化身,号称预测前后五百年,却为何算不出自己会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