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小青虫的故事》
小班语言《小青虫的故事》
设计意图: 在日常的生活中,当孩子们看到“小青虫”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出好奇、害怕等等各种各样的反应。然而,绝大多数幼儿并不知道小青虫最终会变成美丽的蝴蝶。于是我们根据活动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语言活动《小青虫的故事》就是活动之一。我们试图通过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帮助小班幼儿感知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同时学习正确地使用量词,使幼儿在一边游戏一边讲述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故事,体验参与文学活动的快乐。活动目标:
2、引导幼儿学说量词:个、支、片;学说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个红红的苹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黄黄的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绿的绿树叶。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苹果一个、香蕉二支、树叶三片(布置成苹果园、香蕉园、小树林的场景),小青虫及蝴蝶装饰每人一个
3、ppt 动画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量词:个、支、片活动难点:学说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个红红的苹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黄黄的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绿的绿树叶。活动过程:
一、“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喜欢吗?今天我们都做小青虫好不好 ?”“小青虫们,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到草地上去玩好吗?” 教师指挥幼儿快爬、慢爬二、游戏“小青虫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师:“我们走了这么远的路,小青虫的肚子饿了,让我们一起去找吃的东西吧。”(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情境进行游戏,边活动边讲述,提示幼儿正确使用量词:个、支、片)。 1、第一天,小青虫们一起来到苹果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一个苹果。(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苹果园”,将一个苹果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说:“我找到了一个红的红苹果,啊唔啊唔吃掉了。”) 2、第二天,小青虫们一起来到香蕉园里,每条毛毛虫吃两支香蕉。(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香蕉园”,将二支香蕉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说:“我找到了二支黄黄的香蕉,啊唔啊唔吃掉了。”) 3、第三天,小青虫们和姐姐一起来到小树林里,每条小青虫吃三片小树叶。(幼儿随老师一起爬到“小树林”,将三片摘下贴在自己的肚子上,一边做一边说:“我找到了三片绿树叶,啊唔啊唔吃掉了。”)三、结合游戏经验,大胆讲述故事。 1、师:“小青虫们你们吃饱了吗?能告诉大家这三天你吃了些什么吗?”师幼共同《小青虫的故事》ppt(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2、在结尾部分之前插进提问:小青虫们吃饱了会怎么样呢?将来会变成什么呀?) 3、师、幼一起完整地讲述故事。 四、模仿小青虫变蝴蝶,增添情趣。 1、师:“故事中小青虫们都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我们这些小青虫想不想变成蝴蝶啊?让我们香香的睡上一大觉好好地休息吧,我们醒来也会变成美丽的蝴蝶!”(给幼儿背上蝴蝶装饰,然后听音乐慢慢变成蝴蝶飞起来。) 2、师:“蝴蝶们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吧!”(师生听音乐做蝴蝶飞出活动室。)教学反思: 《小青虫的故事》活动设计理念 这是一节主题《青青小草》的生成课。活动的设计完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建立在幼儿生活基础上,充分体现《纲要》精神,我个人认为有几大主要特点: 1、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小班幼儿的学习是在行动当中得到的,而且他们有极强的“拟人性”,游戏当中,他们会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小青虫,自己很饿在寻找食物-----恰当的情景表演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内容,同时丰富了词汇和学说完整话。 2、以游戏贯彻活动始末。纲要中强调: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的学习要寓教于乐------本节课幼儿的积极性、兴趣点一直在游戏中得以体现,他们在主动的参与中学习、思考,不断积累、获得,同时,游戏的设计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帮助教师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3、本节课以语言游戏为主线,将五大领域的知识进行恰当的整合,各领域知识相互渗透,综合性极强!幼儿在故事中丰富词汇,学说短句;在爬的运动中,发展肢体粗动作,在摘食物中发展手的精细动作;同时复习3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培养他们首脑协同合作和思考能力,懂得了互助和谦让;在化蛹为蝶中歌唱表演,既是动静交替,又培养了幼儿艺术的美。 4、《毛毛虫的故事》教学活动,真正体现《纲要》中“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精神,让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由发现式学习逐渐过度成接受性学习。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有帮助他们理解了文学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