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后杞菊赋

苏轼 - []

“吁嗟先,谁使汝坐堂上称太守?前宾客之造请,后掾属之趋走。朝衙达午,夕坐过酉。曾杯之不设,揽草木以诳口。对案颦蹙,举箸噎呕。昔阴将军设麦饭与葱叶,井丹推去而不嗅。怪先之眷眷,岂故山之无有?”

听然而笑曰:“人一世,屈伸肘。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或糠核而瓠肥,或梁肉而墨瘦。何侯方丈,庾郎三九。较丰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

后杞菊赋翻译文

唐代陆龟蒙曾说过,他经常吃杞菊,一直到夏,枝叶已经老硬,还是吃个不停。就此他还写了《杞菊赋》来宽慰自己。起先我也怀疑他的说法,觉得一个读书人,事业上不顺心,活贫困一些,简省一些,也就差不多了。至于说到肚子饿到吃草木的程度,似乎也太夸张了。我做官做了十九年了,家庭日益贫困,衣食穿着,还不以前。这次来到密州,想想饭总能吃饱,谁知厨房里冷冷清清,整日里愁眉苦脸的。随后每和通守刘廷式沿着城墙,在荒废的菜园里找杞菊来吃,相对摸着肚子大笑,这才相信陆龟蒙说的话是真的,没有说错。于是写这篇《后杞菊赋》也来宽慰自己一下,并且做一些辩解。

“唉,先。谁让你坐在堂上,还叫做太守。前有宾客请你吃饭,后有手下官员跟从。早上到衙门一直到中午,傍晚一直做到酉时以后,这么的时间里,没有喝过一杯,就是拿草木骗骗自己嘴巴。对着饭桌,时时皱起眉头,拿起筷子,却难以下咽。以前阴就将军拿麦饭与葱叶来招待井大春,井大春把饭菜推到一边,看也不看。奇怪的是你像对草木之食情有独钟,难道你们家乡没有这样的草木!”

我听了之后,笑着说:“人活在这世界上,就像手肘一样能伸直也能弯拢。什么叫贫困,什么叫富有?什么叫美艳,什么叫丑陋?有的人吃粗糠照样得白白胖胖,有的人整山珍味却还是得很瘦。何曾每饭菜,费万钱,庾杲子吃的,翻来覆去还是韭菜。这只是在梦里比较丰盛和贫寒,到头来还是一。我以杞菊为食,春吃它的苗,夏吃它的叶子,秋吃它的和果实,冬吃它的根,说不定我还能像子夏和南阳地方的人那样寿呢!

网友补充:
    暂无!

后杞菊赋拼音版/注音版

hòu qǐ jú fù。

后杞菊赋。

sū shì。

苏轼。

xū jiē xiān shēng,

“吁嗟先生,

shuí shǐ rǔ zuò táng shàng chēng tài shǒu qián bīn kè zhī zào qǐng,

谁使汝坐堂上称太守?前宾客之造请,

hòu yuàn shǔ zhī qū zǒu。

后掾属之趋走。

cháo yá dá wǔ,

朝衙达午,

xī zuò guò yǒu。

夕坐过酉。

céng bēi jiǔ zhī bù shè,

曾杯酒之不设,

lǎn cǎo mù yǐ kuáng kǒu。

揽草木以诳口。

duì àn pín cù,

对案颦蹙,

jǔ zhù yē ǒu。

举箸噎呕。

xī yīn jiāng jūn shè mài fàn yǔ cōng yè,

昔阴将军设麦饭与葱叶,

jǐng dān tuī qù ér bù xiù。

井丹推去而不嗅。

guài xiān shēng zhī juàn juàn,

怪先生之眷眷,

qǐ gù shān zhī wú yǒu xiān shēng tīng rán ér xiào yuē rén shēng yī shì,

岂故山之无有?” 先生听然而笑曰:“人生一世,

rú qū shēn zhǒu。

如屈伸肘。

hé zhě wèi fù hé zhě wèi měi hé zhě wèi lòu huò kāng hé ér hù féi,

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或糠核而瓠肥,

huò liáng ròu ér mò shòu。

或梁肉而墨瘦。

hé hóu fāng zhàng,

何侯方丈,

yǔ láng sān jiǔ。

庾郎三九。

jiào fēng yuē yú mèng mèi,

较丰约于梦寐,

zú tóng guī yú yī xiǔ。

卒同归于一朽。

wú fāng yǐ qǐ wèi liáng,

吾方以杞为粮,

yǐ jú wèi qiǔ。

以菊为糗。

chūn shí miáo,

春食苗,

xià shí yè,

夏食叶,

qiū shí huā shí ér dōng shí gēn,

秋食花实而冬食根,

shù jī hū xī hé nán yáng zhī shòu。

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

”。

后杞菊赋注释

:唐代陆龟蒙,字鲁望,姑苏(今苏州)人,自号随子。

自广:自宽。

胶西:即密州,治所在今山东省诸城。

通守:即通判。

廷式:刘廷式,齐州人。未及第时,议娶其乡农家女。廷式及第,而其女以疾两目皆盲。女家不敢复言,或劝纳其幼女。廷式笑却之,竟娶盲女。东坡有《书刘廷式事》。

酉:十二时辰之一。酉时相当于现代的17点至19点。这里是说,下午很晚才散衙。

噎呕:喉塞作呕。

阴将军:阴就。

阴将军设麦饭,井丹推去不嗅:《后汉书·列传七十三》:“井丹字大春,扶郿人也。建武(东汉光武年号)末,沛主(刘)辅等五王居北宫,皆宾客,更遣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贵盛,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邀)劫之。丹不得已,既至,就故为设麦饭葱叶之食。丹推去之。曰:‘以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何其薄乎?’更置盛馔,乃食。”

听(yin):张口笑也。

糠核:《史记·陈丞相(平)世家》:“平为人(大)美色。人或谓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产,曰:‘亦食糠核耳’。”

瓠(hù)肥:喻胖而壮。《史记·张丞相列传》:“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大,肥白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

粱肉:指精美的餐食。

墨瘦:明帝手诏与陈思王曹植曰:“王颜色瘦弱,何意耶?……今者食几许米?又啖肉多少?见王瘦,吾甚惊。宜当节加餐。”(《太平御览·卷三七八》)

何侯方丈:《晋书·何曾传》:“陈国阳夏人。晋武帝践祚,进爵为郎陵公,性奢豪。务在华侈。食日万钱,犹目无下箸处。”方丈,一丈见方。“食前方丈”,是说肴馔布前,丰盛已极。语见《墨子》、《孟子》。这里省去“食前”二字,以对下句“三九”。

庾郎三九:《南史·庾杲之传》:“杲之字景行,新野人也。解褐奉朝请,稍迁尚书驾部郎。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薤、瀹韭、韭杂菜。任防尝戏之曰:“谁谓庚郎贫?食鲑(xie,吴人谓鱼菜总称,见《集韵》)尝有二十七种。”盖戏谐韭为九。三韭为二十七种也。

丰:富。

约:贫。

糗(qiǔ):炒熟的米、麦。这里代指粮食。

西河、南阳之寿:

西河:指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卫人。晚居西河,魏文侯师之。盖年百岁。见清代梁玉绳《汉书·人寿考·卷三》。

南阳之寿:《俗通》曰:南阳郦县有甘谷,谷甘美。云其山上大有菊。从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有三十馀家,不复穿井,悉饮此。上寿百二三十;中百馀,下七八十者,名之大。又盛弘之《荆州记》亦曰;郦县菊。太尉胡广,久患赢,恒汲引此,后疾遂廖,年近百岁(并见《艺文类聚·卷八十一》)。

网友补充:
    暂无!

后杞菊赋评析

《后杞菊赋》是北宋苏轼作的一篇“自嘲”散文,写于诗人任密州太守期间。文章记述真切,议论,颇有谐趣。表达了作者心胸豁达,超然物外,以洒脱的态度对待困难,表现了不羁心于外物。此文后被诬为讥讽朝廷减削公使钱太甚,成为“乌台诗案”罪证之一。

网友补充:
    暂无!

后杞菊赋赏析

苏轼写这篇赋的目的是“自嘲”,就是自我嘲笑。或者嘲笑自己无能,没有让同僚和老百姓活得一些?或者嘲笑自己的活状态,一州之不像个一州之?或者嘲笑自己说吃杞、菊可以延年益寿,其实不过是自我安慰?他似乎处在一种矛盾中,想摆脱而又记挂着密州百姓,不忍心摆脱。苏轼的晚辈诗人张耒读了这篇赋以后,写了一篇《菊赋》,说轼到密州后“曾是不饱”,但他“不愠(恼怒),赋以自笑”。这里的“笑”是完全以苦为乐的笑,已失去苏轼自嘲的“笑”的本意。苏轼确有以苦为乐之意。

因食物的不足,用杞、菊来补充,这是事实。但说以杞、菊为主要食物,带有文学的夸张。这种夸张,表现了内心的苦闷和抑郁,其焦点是对新法不果说这种不还比较含蓄,那么,说饭桌没有就显得直截了当了新法限制产量和供应量,从节约出发,立意是可取的,只是尺度把握失当,问题就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但不管怎样,苏轼对密州大地和在密州大地上活着的老百姓却始终情意眷眷,二者分得很清楚。相比之下,后者更令人感动。

苏东坡在这篇文中,提出了几个重要的观点很耐人寻味,一是“人一世,屈伸肘。”说的是人的一几十年,就像人的手肘一伸一屈那么快,人暂,没有必要去过分追求荣华富贵。二是何为贫富?何为美陋?“卒同归于一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贫者、富者,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要走向亡的,没有必要去过分追求富裕而贪腐。三是乐得“以杞为粮,以菊为糗。”

甘愿“春食苗,夏食叶,秋食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这就是说,他作为一个太守,为了和老百姓同甘共苦,也乐于用杞菊充饥,与民共渡灾荒,而决不搞贪腐。苏东坡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说明不论丰约贫富,都不免一,“同归于一朽”的道理。

“西河”,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子夏,也叫卜商,活了一百岁。“南阳之寿”,典出《艺文类聚·卷八十一》。南阳郦县有菊,太尉胡广饮此了多种疾病,近百岁才寿终。“西河、南阳之寿”讲的是寿,用来说明以杞菊充饥,同样能够命百岁!而没有必要去过分追求荣华富贵和财富的占有。

网友补充:
    暂无!

后杞菊赋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后杞菊赋作者苏轼的简介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宋孝宗时谥文忠。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后杞菊赋|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