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 []

还似非,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土,一分流。细看来、不是杨,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翻译文

非常像像不是,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恨这种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清晨雨后何处落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土,一份坠入流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网友完善【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拼音版/注音版

shuǐ lóng yín cì yùn zhāng zhì fū yáng huā cí。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sū shì。

苏轼。

shì huā hái shì fēi huā,

似花还似非花,

yě wú rén xī cóng jiào zhuì。

也无人惜从教坠。

pāo jiā bàng lù,

抛家傍路,

sī liang què shì,

思量却是,

wú qíng yǒu sī。

无情有思。

yíng sǔn róu cháng,

萦损柔肠,

kùn hān jiāo yǎn,

困酣娇眼,

yù kāi hái bì。

欲开还闭。

mèng suí fēng wàn lǐ,

梦随风万里,

xún láng qù chù,

寻郎去处,

yòu hái bèi yīng hū qǐ。

又还被、莺呼起。

bù hèn cǐ huā fēi jǐn,

不恨此花飞尽,

hèn xī yuán luò hóng nán zhuì。

恨西园、落红难缀。

xiǎo lái yǔ guò,

晓来雨过,

yí zōng hé zài yī chí píng suì。

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chūn sè sān fēn,

春色三分,

èr fēn chén tǔ,

二分尘土,

yī fēn liú shuǐ。

一分流水。

xì kàn lái bú shì yáng huā,

细看来、不是杨花,

diǎn diǎn shì lí rén lèi。

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注释

龙吟:词牌名。据说,《龙吟令》最早为北齐一组古琴曲,《北齐书·卷二十九·郑述祖传》:「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当时以为绝妙。」同时,汉马南郡《笛赋》云:「近世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故人亦以龙吟喻笛声,南朝梁·刘孝先《咏竹》诗:「谁能制笛,当为吐龙吟。」北周·庾(Yǔ)开府《对诗》:「惟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入唐,王出行有仪仗鼓吹,所奏乐曲有《龙吟声》。《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大驾卤簿鼓吹〉》:「大驾卤簿鼓吹,分前後二部。……凡鼓吹五部:一鼓吹,二羽葆,三铙吹,四大横吹,五小横吹,总七十五曲。……鼓吹部有扛鼓、大鼓、金钲小鼓、鸣、中呜。扛鼓十曲:……大鼓十五曲,严用三曲:……小鼓九曲:……皆以为严、警,其一上马用之。鸣一曲三声:一《龙吟声》,二《彪吼声》,三《河声》。中鸣一曲三声:……」《龙吟声》为出行中吹打之仪仗乐。而宫中娱乐时,亦有类似之笛曲,李太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中)》:「笛奏龙吟,箫鸣凤下空。」杜少陵《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晚来横吹,泓下亦龙吟。」除宫廷乐外,唐民间亦流传一种击打乐《龙吟歌》。中唐时,李吉作《假龙吟歌》,歌为杂言,前半四言,後半七言,全用仄声押韵,韵字则入声与上声交替,语言亦奇崛险怪,用诸奇喻写龙吟声。假者,假借也,藉龙吟歌作杂言歌词。唐乐曲名虽有「龙吟」而无「」字,但唐人理念中,龙与密不可分,故唐人亦多以龙吟喻声。李太白《梦游姥吟留别》中有「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晚唐张承吉《题李渎山居玉潭》诗用「一听夜龙吟」喻潭声。另,《易经》云:「云从龙,从虎。」故以龙吟云起,虎啸。每逢旱时,王便下诏祈雨。唐玄宗时尝诏修龙坛、龙堂,以供祭雨。由唐俗知,龙与不分,故《龙吟声》或《龙吟歌》应衍《龙吟》之曲名曲调。对于词名之源,毛稚黄《填词名解·卷三》谓本于太白诗「笛奏龙吟」,而陈元龙《〈片玉集〉注·卷十》谓本于吉诗「雌龙怨吟寒光」。对于最早用此调填词者,一说唐末五代时道士吕洞宾,而《历代诗馀·卷七十四》谓柳耆卿;一说为东坡。《词律》《钦定词谱》均列此调,所举体格颇繁。《词谱》共列二十五体,并谓「此调句读最为参差,今分立二谱」。一谱为起句七字、次句六字者,以东坡《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为正体,双调百二字;一谱为起句六字、次句七字者,以秦少游《龙吟·小楼连苑横空》为正体。又,《高丽史·乐志》所录无名氏《龙吟慢·玉皇金阙春》词,虽亦为双调百二字,然句读韵律与苏词、秦词迥异,名《龙吟慢》。兹以历来传诵苏辛两家之作为准。百二字,前后阕各四仄韵。又前后阕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龙吟》的异名亦多,少游词有「小楼连苑横空」句,故名《小楼连苑》;吴七郡王词结句为「片片是,丰年瑞」,故别名《丰年瑞》;方味道《寿赵丞相》词结句为「是伴,庄椿岁」,故亦名《庄椿岁》;欧阳文忠词「缕金裙窣轻纱」,名《鼓笛慢》;史梅溪词名《龙吟曲》等。

题注:《全宋词》修订本注云:「案此首别误作周美成词,见《词学筌蹄·卷一》。」《全宋词》周美成词中该首列入《存目词》。

章质夫:宋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名楶(Jié),字质夫。章简之孙。以荫补孟州司户参军。宋英宗治平四年(西元一〇六五年)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十五》),知陈留县。历提举陕西常平、京东转运判官,提点湖北刑狱。宋哲宗元祐元年(西元一〇八六年),权成都府路转运使(《续〈资治通鉴〉编·卷三百七十六》),以直龙图阁知庆州,败夏人于环州城下。绍圣四年(西元一〇九七年)知渭州,帅四路兵出胡芦河川,建平夏等二城,环庆、鄜(Fū)延、河东、熙河诸路相继拓境筑城,以迫西夏。元符元年(西元一〇八六年)袭溃围攻平夏之夏军,俘其悍将。宋夏议和,擢枢密直学士。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西元一一〇一),拜同知枢密院事,後授资政殿学士。崇宁元年(西元一一〇二年)罢为中太一宫使,卒,谥庄简,改庄敏。平见《宋史·卷三百二十八·章楶传》。

:傅子立注:「白乐诗:『,雾非雾。』」刘尚荣按:「句见《白氏庆集·卷十二·词》。」

从教坠:傅注本「坠」下衍「地」字。按词谱,此句只应有七字,今据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公二妙集》本、毛本删。

抛家:毛本作「抛街」。

又还被:清钞本缺,空二格。今据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公二妙集》本补。又,沈钞本、珍重阁本作「依前被」。

莺呼起:傅子立注:「唐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刘尚荣按:「诗见宋叶翠岩《录碎事·卷七上·〈女·打起莺儿〉》。一说此系金昌绪《春怨》诗,见《全唐诗·卷七百六十八》。」

萍碎:傅子立注:「公旧注云:『杨为浮萍,验之信然。』」刘尚荣按:「东坡《再次韵曾仲锡荔枝》诗:『柳万浮萍。』其自注云:『柳至易成,飞絮落中,经宿即为浮萍。』,类此。陆陶山《埤雅·卷十六·释草》亦持此说云『杨华入化为浮萍。』然而此说有误,不符合科学道理。」

土:傅子立注:「唐陆鲁望《惜》诗:『人寿(傅注本误作『专』,据《全唐诗·卷六百十九》改)期百,开唯一春。其间雨至,旦夕旋为。』」刘尚荣按:「见陆鲁望《甫里集·卷十三》,又见《全唐诗·卷六百十九》。」

网友完善【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评析

本词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咏物与拟人浑成一体,把杨比喻为一个想离家出走、万里寻郎的思妇。杨虽然像,但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美丽的姿质,没有人怜香惜玉,任凭它被东吹落。它离开枝头,似孩子离开了家,它傍在路旁,像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看上去杨似乎对杨树无情无义,实际上却是含有深情。它团团逐队成球,滚动中损坏了柔肠,它躺在路边,似在睡觉,聚而又散,散了又聚,像是很困的女子,娇眼睁睁又闭上眼睡去了。梦中,她随着春,万里漂泊,苦苦寻觅,寻觅情郎。一阵起,吹得杨四散,似梦中少女,被莺叫声唤起。

上阕以为人,以人写,杨美人,契合为一。下阕抒发伤春惜之愁。由「不恨」到「恨」,欲进先退,由杨到落红,宕开一笔,而后折回杨。一夜雨,早晨雨停时,落散在泥地、漂在中,已难以拾起来了。末以点点杨与离人珠泪浑融为一。融情於物,以物体情,神来之笔,令人叫绝。全篇赋物言情,虚实相,笔墨入化,有神无迹。

此词西窗烛版本据古典文学出版社影元本《东坡乐府》卷上。

网友完善【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赏析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化「无情」之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上阕首句「似还似非」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那「似」的独特「流标格」:说它「非」,它却名为「杨」,与百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下惜者虽多,惜杨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的情意,并为下阕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韩愈所谓「杨榆荚无才思,惟解漫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喩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於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

以下「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借杨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下阕开头「不恨此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於杨的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土,一分流」,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伤春之情。至此,杨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腔惜春之情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馀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联想到思妇的泪;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还似非」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馀音袅袅的效果。

网友完善【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辑评

宋·朱观《曲洧旧闻》:章质夫杨词,命意用事,潇洒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反觉章词有织绣工夫。

宋·曾艇斋《艇斋诗话》:东坡和章质夫《杨》词云「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用老杜「落絮遊丝亦有情」也。「梦随万里,寻郎去处,依前被莺呼起。」即唐人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细看来不是杨,点点是离人泪。」即唐人诗云:『时人有送张八,惟我无送张八。有陌上梅红,尽是离人眼中血。」皆夺胎换骨手。

宋·张玉田《词源》:词不宜彊和人韵。若倡者之曲韵宽平,庶可赓歌;若韵险,又为人所先,则必牵强赓和,句意安能融贯。徒费苦思,未见有全章妥溜者。东坡次章质夫杨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出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真是压倒今古。

宋·魏菊庄《诗人玉屑》:章质夫咏杨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毛嫱、西施,净洗脚,与下妇人斗,质夫岂可比哉!」是则然也。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扶起」,亦可谓曲尽杨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议论不公此。

清·厉樊榭《手批〈词律〉》:东坡此词虽和质夫作,而结句确不同章词读法。此十三字一气,大抵用一「五」二「四」句法居多,而作一「七」两「三」者,亦非绝无之事也。苏词句法本是此,语意何等明快。若依红友一定铁板,则既云「细看来不是」矣,下文当直云「点点是离人泪」耳,何复赘「杨」二字也。且秃然于「是」字断句,语气亦拦拉不住。

淸·刘融斋《艺概》:邻人之笛,怀旧者感之; 斜谷之铃,溺爱者悲之。东坡《龙吟·和章质夫咏杨》云「细看来、不是杨,点点是离人泪」,亦同此意。又东坡《龙吟》起调云「似还似非」,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

淸·王靜安《人间词话》:东坡杨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

近·唐季特《唐宋词选注》:此词是和作。咏物拟人,缠绵多态。词中刻画了一个思妇的形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随万里,寻郎去处,是写杨,亦是写思妇,可说是遗貌而得其神。而杨飞尽化作「离人泪」,更动地写出她候人不归所产的幽怨。能以杨喻人,在对杨的描写过程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比章质夫的闺怨词要高一层。

网友完善【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