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辛弃疾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祝英臺近 · 晚春】

辛弃疾 - []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边觑,试把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祝英臺近 · 晚春】翻译文

在桃叶渡口,我们分钗别离,南浦烟柳黯淡,一片凄迷。从此,我最怕登楼,在十日九雨的气。黄莺不住地呜叫,催落飞红,也没有人去理会!更不用说去劝劝黄莺:别再啼!

看着边戴的,取下来仔细端详,用瓣推算归期。刚戴到头上,又取下重新数一数,这样才心里意。昏暗的灯光下,还记得梦中哽咽自语:是春把愁给人带来,春不知回到哪里,为什么不把愁也带去?

网友完善【祝英臺近 · 晚春】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祝英臺近 · 晚春】拼音版/注音版

zhù yīng tái jìn wǎn chūn。

祝英台近 · 晚春。

xīn qì jí。

辛弃疾。

bǎo chāi fēn,

宝钗分,

táo yè dù,

桃叶渡,

yān liǔ àn nán pǔ。

烟柳暗南浦。

pà shàng céng lóu,

怕上层楼,

shí rì jiǔ fēng yǔ。

十日九风雨。

duàn cháng piàn piàn fēi hóng,

断肠片片飞红,

dōu wú rén guǎn,

都无人管,

gèng shuí quàn tí yīng shēng zhù bìn biān qù,

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

shì bǎ huā bo guī qī,

试把花卜归期,

cái zān yòu chóng shù。

才簪又重数。

luó zhàng dēng hūn,

罗帐灯昏,

gěng yè mèng zhōng yǔ。

哽咽梦中语。

shì tā chūn dài chóu lái,

是他春带愁来,

chūn guī hé chǔ què bù jiě dài jiāng chóu qù。

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祝英臺近 · 晚春】注释

祝英台近:四卷本甲集作“祝英台令”。

晚春:《庵词选》作“春晚”。《绝妙词》及《阳春白》均无题。

宝钗分:古代男女分别,有分钗赠别的习俗,即夫妇离别之意。南朝梁·陆罩《闺怨》诗:“自怜断带白,偏恨分钗时。……欲以别离意,独向蘼芜悲。”唐·白居易《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唐·元稹《会真诗》:“宝钗行彩凤。”唐·杜牧《送人》:“明镜半边钗一股,此何处不相逢。”唐·段成式《剑侠传·虬髯》:“吕用之在维扬日,佐渤王擅政害人。……有商人刘损挈家乘巨船,自江夏至扬州。用之凡遇公私来船,悉令觇其行止。刘妻裴氏有国色,用之以阴事下刘狱,纳裴氏。刘献金百两免罪。虽脱非横,然亦愤惋,因成诗三首曰:‘宝钗分股合无缘,鱼在深渊鹤在。……’”南宋·王明清撰《玉照新志·卷四》:“绍兴乙卯,张(孝祥)安国为右史,明清与仲信兄、郑举善、郭世祯从范、李大正正之、李泳子永多馆于安国家。春日,诸友同游西湖。至普安寺,于窗户间得玉钗半股、青蚨半文,想是游人欢洽所分授,偶遗之者。各赋诗以纪其事,归录示安国,(安国)云:‘我当为诸公考校之。’明清云:‘凄凉宝钿初分际,愁绝清光欲破时。’安国云:‘仲信宜在第一。’俯仰今十年矣,主宾之人,俱为泉下之,明清独存于世,追怀梦,黯而记之。”按:据此知分钗赠别之制,南宋犹盛此

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晋王献之送别爱妾桃叶之处。《六朝事迹编类·卷五·〈江河门·桃叶渡〉》:“《图经》云:‘(桃叶渡)在(江宁)县南一里秦淮口。桃叶者,晋王献之爱妾名也,其妹曰桃根。献之诗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不用楫者,谓横波急也。尝临此渡歌送之。杨备有诗云:“桃叶桃根柳岸头,献之才调颇流。相看不语横波急,艇子翻成送莫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五〈清商曲辞二·桃叶歌三首〉》:“《古今乐录》曰:‘《桃叶歌》者,晋王子敬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隋书·五行志》曰:‘陈时江南盛歌王献之《桃叶》诗,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隋晋王广伐陈,置将桃叶山下,及韩擒虎渡江,大将任蛮奴至新亭,以导北军之应。子敬,献之字也。’”注:“王献之爱妾名桃叶,尝渡此,献之作歌送之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南浦:边,泛指送别的地方。南朝梁·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绿波。送南浦,伤之何。”《新修南昌府志·卷三》:“南浦,在郡城广润门外。”后以南浦为送别之处。宋·王安石《晚归》诗:“烟回重重柳,川低渺渺河。不愁南浦暗,归伴有嫦娥。”

断肠:多用以形容悲伤到极点。

片片:《庵词选》及《绝妙词》作“点点”。

飞红:飘落的瓣。

更谁劝:四卷本、《庵词选》及《绝妙词》作“倩谁唤”。

啼莺:四卷本及《庵词选》作“流莺”。

边觑(qù):觑为细看,斜视之意。斜视边所插之

试把:广信书院本作“应把”,玆从四卷本、《庵词选》及《阳春白》。

卜归期:卜之法未详,当是以所簪瓣之单双,占离人归信之准的。归期,四卷本作“心期”。

簪:作动词用,意思是戴簪。

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哽咽:四卷本、《庵词选》及《阳春白》作“呜咽”。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句:是思妇梦中语。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雍陶《送春》诗云:‘今日已从愁里去,明年更莫送愁来。’稼轩词云:‘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虽用前语而反胜之。”宋·李邴《洞仙歌·柳》:“又恐伊家忒疏狂,蓦地和春,带将春去。”宋·赵德庄《鹊桥仙·来时夹道》:“春愁元自逐春来,却不肯、随春归去。”却不解,《庵词选》作“又不解”;带将愁去,四卷本作“将愁归去”、《阳春白》作“和愁将去”。

网友完善【祝英臺近 · 晚春】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祝英臺近 · 晚春】评析

《祝英台近·晚春》写闺中女子在暮春时节伤春伤别的闺怨。上阕写伤春伤别。首三句写离别时的凄迷景象,融合今思念时的怅惘情怀。将宝钗擘为两截,离别在桃叶渡口,南浦暗淡凄凉,烟雾笼罩着垂柳。次二句写不忍登高远望,因为总是失望,而失望当更添愁恨。又以“十日九雨”烘托离人的凄苦。“断肠”三句,片片飘飞的瓣令人断肠,雨摧全没人来救,更有谁劝那黄莺儿将啼声罢休。在烘托足够环境氛围之后,佳人正式出台。瞧瞧簪在边的簇,算算瓣数目将离人归期预卜,才簪上簇又摘下重数。卜归期,以微妙动作显现佳人心态。昏暗的灯光映照着罗帐,梦中悲泣着哽咽难诉:是春到来给我带来忧愁,而今春又归向何处?却不懂将忧愁带走。才簪又数,梦中呓语,盼归之切,怨春之深,十分传神!

网友完善【祝英臺近 · 晚春】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祝英臺近 · 晚春】赏析

此词写作时间无确考。黄苏《蓼园词选》说是“借闺怨以抒其志”,是可信的。一般认为辛弃疾翼琴词的主要格是豪放,而这首词表现了另一种委婉。沈谦《填词杂说》谓“稼轩词以激扬奋厉为工,至‘宝钗分,桃叶渡’一曲,昵狎温柔,魂销意尽。才人伎俩,真不可测”。故自来用此词说明辛词格的非一。

起调两个三字句,点明分别的地点,是追忆语。“宝钗”、“桃叶”,用了两个典实,追忆与恋人送别时的眷眷深情,给词着了一层艳彩。分钗赠别,古所习见。白居易《恨歌》有句:“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桃叶渡”,原指因晋王献之送别其妾桃叶而得名的一个渡口,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这里是借指,亦以暗示送别的人。“烟柳”句,点明时序的变化。春色已晚,而人尚未归。别离日久,思念之情与日俱增。三句中连用了三个有关送别的典故,最后融会成一幅情致缠绵的离别图景,烘托出作者凄苦怅惘的心境。自从与亲人分袂之后,遭遇了横雨狂,乱红离披,为此怕上层楼,不忍心再目睹那场景。“怕上”两句紧承“烟柳”句而来。三春即逝,更着以连朝雨,则芳菲都歇,自可想见。但教人肠断的事,尚不在落红片片;而在此凄清时候,无人与共。但词人并不这么直写,而说“片片飞红”“都无人管”;芳菲已歇,莺声不住,更无人能劝。萧瑟江关,情何以堪。语极委婉、缠绵,亦以见其人之值得怀念、追慕。故接着便有“断肠”两句和“更谁”两句。“怕上层楼”,最怕的便在这里。这是从心理上写,层次分明,而又一层深似一层伤心春去,片片落红乱飞,都无人管束得住,用一个“都”字对“无人”作了强调。江南三,群莺乱飞,人们感到莺啼预示春将归去。所以寇准说“春色将阑,莺声渐老”(《踏莎行》)。更有谁能来劝止喻示春去的莺声呢?“都无人管”与“更谁劝”,进一步抒发了怨春怀人之情。

下阕笔锋一转,由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转为描摹情态。其意虽转,但其情却与上阕接连不断。换头转写动作。偷视边,把插入发髻的,取来占卜行人归家的日子。“边觑”三字,刻画少妇的心理状态细腻密致,维妙维肖。一个“觑”字,就把闺中女子娇懒慵倦的细微动态和百无聊赖的神情,动地刻画出来。取下又簪上,簪上又取下,不知数过了多少遍。“试把”两句是觑的结果,动作虽小,极富特色。“飞红垂尽”莺声不止,春归之势不可阻拦,怀人之情何表达。边的使她萌发了一丝侥幸的念头:数瓣卜归期。明知占卜并不可信,却又“才簪又重数”。一瓣一瓣数过了,戴上去,又拔下来,再一瓣一瓣地重头数。这种单调的反复动作既令人觉得可笑又叫人觉得心酸。作者在此用白描手法,对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腻的描写,充分表现出少妇的痴情。然而她的心情仍不能平静,接着深入一笔,以梦呓作结。词至此,写怀远之情可说已到山重复的境地。而作者却从时间的推移上,引出一段梦语。即以作结。赵德庄《鹊桥仙》句云:“春愁元自逐春来,却不肯、随春归去。”李汉老《洞仙歌》词云:“蓦地和春,带将归去。”稼轩此语陈鹄《耆旧续闻》以为“善能转换”,是于艺术上有所窥探。王玉《祝英台》句:“可堪妒柳羞,下床都懒,便瘦也教春知道。”张侃《拙轩集》以为辛词“欲春带愁去”,王词“欲春知道瘦”,“近世晚春词,少有比者”。不知王词乃无病之吟,而辛词则有所为而发。而其语,错杂缀来,梦中哽咽。其人之痴,亦可概见。写别愁而至此凄婉,说是有所托,不为无见。出之以责问,托之于梦呓更显得波谲云诡,绵邈飘忽。虽然这种责问是极其无理的,但越无理却越有情。痴者的思虑总是出自无端,而无端之思又往往发自情深不能控者。因此这恰恰是腹痴情怨语的少妇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绵邈飘忽之音最为感人深至。”沈祥龙《论词随笔》云“词贵愈转愈深”,本篇巧得此法。从南浦赠别,怕上层楼,卜归期到哽咽梦中语。纡曲递转,新意迭出。上阕断肠三句,一波三折。从“飞红”到“啼莺”,从惜春到怀人,层层推进。下阕由“占卜”到“梦呓”,动作跳跃,由实转虚,表现出痴情人为春愁所苦、无可奈何的心态。

词的上下阕分别围绕着一个“怕”字和一个“愁”字写来。江山雨,怯于登览;而知音不至,愁无可诉。昔人用词来写伤春怀远之情者,不一而足;而写得此浓烈、深致而又此委婉者,确不多见。果联系作者的整个身世来理解,则一脔之尝,其味更堪咀嚼了。

网友完善【祝英臺近 · 晚春】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祝英臺近 · 晚春】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祝英臺近 · 晚春】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辛弃疾 - []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祝英臺近 · 晚春|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辛弃疾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