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以下是辛弃疾作品集:
- «
- »
推荐诗词古文
- 予与山
- 履道居三首
- 闻松风有感
- 和
- 去贤斋
- 渔家傲 · 滇南月节
- 魏城逢故人
- 又和六首
- 题常州水西馆
- 投赠福建桂常侍二首
- 桐花
- 本草纲目·木部·海桐
- 东津
- 望宸阁雪后
-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
- 胡人牧马图
- 赠孙山人一元
- 孤雁
-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 游滁山二十咏闰正前望冯邺仙大正邀游醉翁亭
- 诸生和韵復吟三绝
- 听琴
- 新荷叶杨园主人有看荷之约,病未能也
- 寄李近臺侍御时督学北京
- 夜坐
-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 炙背
- 寄答沈从先
- 秋怀四首
- 浮海
- 通守田太尉生辰二首
- 不寐二首
- 翟簿示似中秋高作命意着语殆与商素争清读至人与月忘年之句不觉击节借五言为韵赋诗答谢
- 和德粹三绝
- 和张文潜痛字韵
- 焦陵滩
- 答胜之过学舍相访
- 冬夕会诸同僚与税舍弟郡斋饮话通判欧郎中以二绝句纪事见寄次韵
- 历溪书事五首
- 至节
- 经金绳废寺
- 途次感秋
- 旅夜
- 题杨生壁
- 壶园中秋待月四首
- 寄怀张幼吾顾伯石
- 黄绵袄绝句
- 周履道征赋梧桐月
- 亲郊恭纪三十首礼部请郊
- 悼倪尚书
我爱学习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