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辛弃疾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鹧鸪天 · 博山寺作】

辛弃疾 - []

不向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弟兄。

【鹧鸪天 · 博山寺作】翻译文

暂无译文

网友完善【鹧鸪天 · 博山寺作】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博山寺作】拼音版/注音版

zhè gū tiān bó shān sì zuò。

鹧鸪天 · 博山寺作。

xīn qì jí。

辛弃疾。

bù xiàng cháng ān lù shàng xíng。

不向长安路上行。

què jiào shān sì yàn féng yíng。

却教山寺厌逢迎。

wèi wú wèi chù qiú wú lè,

味无味处求吾乐,

cái bù cái jiān guò cǐ shēng。

材不材间过此生。

níng zuò wǒ,

宁作我,

qǐ qí qīng。

岂其卿。

rén jiān zǒu biàn què guī gēng。

人间走遍却归耕。

yī sōng yī zhú zhēn péng yǒu,

一松一竹真朋友,

shān niǎo shān huā hǎo dì xiōng。

山鸟山花好弟兄。

【鹧鸪天 · 博山寺作】注释

博山寺:《广丰县志》:“博山寺在邑(广丰县)西南崇善乡,本名能仁寺,五代时台韶国师开山,有绣佛罗汉留传寺中。宋绍兴间悟本禅师奉诏开堂,辛稼轩为记。”嘉靖《永丰县志·卷四·人物》:“辛幼安名弃疾,其先历城人,后家铅(yán)山,往来于永丰博山寺,旧有辛稼轩读书堂。”

安:借指南宋京城临安。

味无味:《老子》:“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材不材间:《庄子·卷二十·山木》:“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先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宁作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nìng)作我。’”

岂其卿:西汉·扬雄《法言·卷五·问神》:“或曰:‘子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也。’曰:‘子德名为几。梁、齐、赵、楚之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名?谷口 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人间走遍却归耕”句:宋·苏轼《江城子》词:“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句:唐·元结《丐论》:“古人乡无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子,则与松竹为友;座无子,则与琴为友。”

“山鸟山弟兄”句: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共友于。”

网友完善【鹧鸪天 · 博山寺作】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博山寺作】评析

四十多岁正是人建功立业之心最盛,最能奋发作为之时,然而词的开首两句却说;“不向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大意是说,他已经不再心向国都,不再在意下国家之事了,只流连于博山寺和它周围的山,使得它都厌于逢迎我了。辛稼轩果真是此想的么?难道他真的已经忘情于山游乐,把北复中原的大志抛诸脑后了么?下边两句“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典出《庄子》,貌似超脱,要安于归隐平淡的活,自得其乐,做不材之材以终其年。事实上,上阕四句是怨辞反说,辛稼轩并非真正能安于闲适平淡的活,置国家下于不顾,只是当权者对他始终若即若离,不能真正信任,而主和派又百般猜忌,以致他在几乎二十年的时间里被闲置不用,素志不展。于是在这首词中,他字上超然闲逸之词,实则包含着对当权者的激愤与积怨,只是不易察觉罢了。

下阕起句表明心志:保持完我,不屈附公卿而求取声名。下一句说人历尽世事,到头来还是要归于田园,躬耕田亩。最后两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弟兄。”辛稼轩意托于松竹鸟,守子之志的意向自不待言,其中或许也包含着对仕途人情的戒畏。松竹真朋友,弟兄,只有他们不会让辛稼轩伤心失望。

网友完善【鹧鸪天 · 博山寺作】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博山寺作】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鹧鸪天 · 博山寺作】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博山寺作】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鹧鸪天 · 博山寺作】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辛弃疾 - []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鹧鸪天 · 博山寺作|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辛弃疾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