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辛弃疾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送别湖南部曲】

辛弃疾 - []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赤手缚於菟。

观书到老眼镜,论事惊人胆躯。

万里云霄送去,不妨雨破吾庐。

【送别湖南部曲】翻译文

穿青衫匹马单枪万人欢送,接幕府紧急命令急速启程。

深愧我薏苡明珠遭人诬陷,辜负你赤手缚虎自立战功。

观书眼虽老犹明知人镜,论事理有胆有识直言秉公。

你去後鹏程万里为国效力,我不妨雨破庐贫困终

网友完善【送别湖南部曲】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送别湖南部曲】拼音版/注音版

sòng bié hú nán bù qǔ。

送别湖南部曲。

xīn qì jí。

辛弃疾。

qīng shān pǐ mǎ wàn rén hū,

青衫匹马万人呼,

mù fǔ dāng nián jí jí fú。

幕府当年急急符。

kuì wǒ míng zhū chéng yì yǐ,

愧我明珠成薏苡,

fù jūn chì shǒu fù wū tú。

负君赤手缚於菟。

guān shū dào lǎo yǎn rú jìng,

观书到老眼如镜,

lùn shì jīng rén dǎn mǎn qū。

论事惊人胆满躯。

wàn lǐ yún xiāo sòng jūn qù,

万里云霄送君去,

bù fáng fēng yǔ pò wú lú。

不妨风雨破吾庐。

【送别湖南部曲】注释

部曲: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万人呼:语出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诗:「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符:这里指军中移文。飞虎军当时由帅臣节制,帅幕移文军中,称「传符」。

急急符: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急急律令,汉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陈师道《咸平读书堂》诗有「不奉急急符」语。

「愧我明珠成薏苡」句:《後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在交趾常食薏苡,以其能胜瘴气。及还朝,带回一车薏苡。马援卒後,有人上书皇帝诬陷说马援从交趾运回的都是明珠文犀等宝物。这里反用其事。辛稼轩因创置飞虎军等事受到当时朝中大臣猜疑谮(zèn)毁,被台臣上章弹劾有「奸贪凶暴,帅湖南日,虐害田里」等罪名。

於菟(wū tú):虎的别称。《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於菟」。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诗:「当年老使,赤手降於菟。」陈师道《徐氏闲轩》:「更能赤手缚於菟。」

躯:《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苏轼《刁景纯席上和谢》诗:「醉後粗狂胆躯。」

网友完善【送别湖南部曲】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送别湖南部曲】评析

作者通过这首七言律诗描写自己遭受谗谤,及对武勇有为的部属的关怀热爱,鼓励他为国效忠,祝愿他前程远大,即使自己遭受政治挫折、活困厄也心甘情愿,寄寓了作者壮志未酬的一腔忠愤。全篇抒情极尽抑扬顿挫之能事,使豪宕不平之气漫溢纸上。

网友完善【送别湖南部曲】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送别湖南部曲】赏析

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所送的部属,是位勇猛的壮士。诗的开头两句,气势突兀高昂,破空而来,军府下达了紧急的命令,这位壮士接下军令,身穿青色制服,跨上骏马,在万众欢呼声中腾跃向前,表现出惊人的勇敢。首句「青衫匹马万人呼」,化用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诗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而浑然无迹。这位壮士完成了怎样的军务,这里却含而未發,以便开展下文。第三四两句:「愧我明珠成薏苡,负赤手缚於菟」,承前而来,也只从侧回答。据刘克庄《後村诗话》记这首诗的本事说:「辛稼轩帅湖南,有小官,山前宣劳,既上功级,未报而辛去,赏格未下。其人来访,辛有诗别之云云。」联系诗句,原来这位壮士赤手缚虎,立了功劳,但作者此时却受谗去职,以致没有得到应得的赏赐。第三句用「薏苡明珠」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的去职,是因为遭受别人的诬谤,正像东汉马援当年南征交趾归来,载回一车薏米种子,被人诬枉成带回一车明珠一样。作者在湖南安抚使任中,当时只有两年,不仅建成一支湖南飞虎军,成为铁马金甲一应俱全的劲旅;而且还动用官仓储粮,以工代赈,浚筑陂塘,使农田收到灌溉之利。明明是在推行利国便民的善政,却因此受到权贵的诬控和排挤,那么「愧」从何来,可见作者所「愧」的,是自己部属有功未能把奖赏落实,不是在政治军事措施上有了差错。第四句「负赤手缚於菟」,正是点明了「愧」的原因。从诗的一「愧」一「负」当中,可以看出作者关怀部属而不计较个人荣辱的高尚格。

第五六两句是作者「素负志节」的自白。「观书到老眼镜,论事惊人胆躯」,表明自己惯于观书的老眼,明宝镜,有知人之明。自己在论事方,有胆有识,敢于挺身而出,仗义直言,不像他人那样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作者赤心为国,始终抱着恢復中原抗金必胜的信念,在孝宗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他上过《美芹十论》,就宋金双方和与战的形势作具体分析,指出对金的斗争应积极争取主动,不要让「和战之权常出于敌」。他痛斥秦桧媚敌求和所起的摧抑民心、销沮士气的极坏作用。在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又对当时较有作为的宰相虞允文献过《九议》,指出抗击金人恢復国土,是关系国家和民的大业,不是属于皇帝或宰相的私事。他的议论,英伟磊落,在当时主和派当权的时代是颇为惊人的。即使在淳熙七年他创建湖南飞虎营的时候,也曾经受中枢多次的阻挠和指责,甚至诬为「聚敛扰民」,但他敢于顶住这股压力,为了忠于国家,根本不顾个人的利害。诗中的「胆躯」三字,正表明他之所以受谗被谤的原因。

诗的结尾两句,着重点明送别之情,第七句重点在被送者,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云。第八句写自己送人的心情,只要被送的壮士有广阔的前途,到後来能为国家效忠宣劳,即使自己遭受政治上的挫折,在雨交加的日子里,忍受「吾庐独破」的困厄活也心甘情愿。这句用杜甫诗「吾庐独破受冻亦足」句意,「不妨」两字,展示诗人先公後私、先人後己的优秀品质,表现一位久经沙场锻炼的大将热爱部属的可贵精神。

全诗脉络井然,中间四句意在笔先,力透纸背,第六句和第三句相应,第五句和第四句相应。诗中充豪宕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而苍凉,雄健而沉郁。

网友完善【送别湖南部曲】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送别湖南部曲】辑评

宋·刘克庄《後村诗话》:此篇悲壮雄迈,惜为句所掩。

网友完善【送别湖南部曲】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辛弃疾 - []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送别湖南部曲|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辛弃疾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