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东阳道中拼音版/注音版
zhè gū tiān dōng yáng dào zhōng。
鹧鸪天 · 东阳道中。
xīn qì jí。
辛弃疾。
pū miàn zhēng chén qù lù yáo,
扑面征尘去路遥,
xiāng gōu jiàn jué shuǐ chén xiāo。
香篝渐觉水沉销。
shān wú chóng shù zhōu zāo bì,
山无重数周遭碧,
huā bù zhī míng fèn wài jiāo。
花不知名分外娇。
rén lì lì,
人历历,
mǎ xiāo xiāo,
马萧萧,
jīng qí yòu guò xiǎo hóng qiáo。
旌旗又过小红桥。
chóu biān shèng yǒu xiāng sī jù,
愁边剩有相思句,
yáo duàn yín biān bì yù shāo。
摇断吟鞭碧玉梢。
鹧鸪天 · 东阳道中注释
东阳道中:广信书院本无题,四卷本甲集作“代人赋”,玆从《花庵词选》。
东阳:即今浙江东阳县。
香篝:一种燃香料的笼子。
水沉:即沉香,一种名贵香料。
销:《花庵词选》作“消”,消退。
山无重数:宋·贺铸《感皇恩》:“回首旧游,山无重数。”唐·刘禹锡《金陵怀古》诗:“山无重数周遭在。”
周遭:周围。
人历历:唐·白居易《游悟真寺一百三十韵》诗:“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阑。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历历,形容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
马萧萧:马长声鸣叫。《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唐·杜甫《兵车行》诗:“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愁边:苦苦思索。
剩有:尽有。
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
-
暂无!
鹧鸪天 · 东阳道中赏析
上阕写景,描绘出一幅有树有花,色彩鲜明的山野行军图。“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开篇交代作者已经离开临安向东阳出发。“扑面征尘”描写环境的恶劣,气候干燥,而且路途遥遥。“香篝”是古代的熏笼,“水沉”即沉香。笼里的香料已快烧完,暗指已经行路很久,也说明路途之遥远。同时,“香篝”一句,即“渐觉香篝水沉销”的倒装。这样的表达,显示出他对于外出行役的不适应感受。接着目光由自我注意转而向外凝视。在无意识的观望中。那隔断自己望眼的重重叠叠的青山和不知名的娇艳山花,都变得愈加触目。心中难以诉说的惆怅,从对于风景的无意识凝视中曲曲透出。上阕不直写离情而离情浓郁可掬。
接下来的两句,词人描写周遭的景象。“山无重数周遭碧”是仿刘禹锡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所作。身边的山脉层层叠叠地排列。路旁的花儿虽然不是什么高贵的名花,而只是一些山间野花,但是却盛放得分外妖娆。一个“碧”字,说明此时行军人是置身于绿色的海洋里,而山野中那些不知名的花儿格外娇艳绚丽。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词人置身野外,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情一片大好。
下阕描写生活画面。“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行人历历在目,这里的人指穿着戎装的战士们,因为衣着威风,气势雄伟,所以容易辨别出来。士兵们伴随着一声声骏马的啼叫声前进着,飘扬的红旗已经越过小红桥。这三句写的是队列前进的情景。不难想见,此时作者是骑马走在队列的后面,所以才能清楚地看到行军的战士和队首“旌旗”的方位。与杜甫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很像,不过两者表达的感情则是大不相同。辛弃疾的词表达他们一路前行的欣喜感,既有对沿途风景的欣赏,也有对目的地的畅想,而杜甫的诗则是描绘家人送入伍战士的场景,显得很凄凉。
“愁边剩有相思旬,摇断吟鞭碧玉梢”,在此之前,整首词一直呈现的是一种欢快的情调,可以感觉出作者很喜欢这次旅程。虽然辛弃疾无时无刻不在忧国忧民,但写此词时,正是辛弃疾“春风得意”的时候,有机会为国效命,他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因此这个“愁”字应理解为他寻觅“相思句”构思过程中苦恼的“愁”。正因为这样,他只顾聚精会神地思索,不知不觉中才“摇断”了马鞭的“碧玉梢”,这抑或是用力过猛,抑或是打在什么东西上,写得极传神,极形象。正因为词人认真思考,所以才一味地摇着鞭子前行,以致“摇断吟鞭碧玉梢”,这一句也形象表达出词人此刻轻松愉悦的心情。
全篇风格委婉,和作者一贯的风格有所不同,但描写的景物却是相当地清新自然,生机盎然。碧绿的青山,盛放的野花,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暂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辛弃疾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