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调 · 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拼音版/注音版
qiān nián diào。
千年调。
xīn qì jí。
辛弃疾。
zuǒ shǒu bà qīng ní,
左手把青霓,
yòu shǒu xié míng yuè。
右手挟明月。
wú shǐ fēng lóng qián dǎo,
吾使丰隆前导,
jiào kāi chāng hé。
叫开阊阖。
zhōu yóu shàng xià,
周游上下,
jìng rù liáo tiān yī。
径入寥天一。
lǎn xuán pǔ,
览玄圃,
wàn hú quán,
万斛泉,
qiān zhàng shí。
千丈石。
jūn tiān guǎng yuè,
钧天广乐,
yàn wǒ yáo zhī xí。
燕我瑶之席。
dì yǐn yǔ shāng shén lè,
帝饮予觞甚乐,
cì rǔ cāng bì。
赐汝苍璧。
lín xún tū wù,
嶙峋突兀,
zhèng zài yī qiū hè。
正在一丘壑。
yú mǎ huái,
余马怀,
pū fū bēi,
仆夫悲,
xià huǎng hū。
下恍惚。
千年调 · 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注释
千年调:词牌名。曹元宠词名《相思会》,因词有「刚作千年调」句,辛稼轩改名《千年调》。双调七十五字,前后阕各九句、四仄韵。
「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四卷本丁集作「开山径得石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之」。
丰隆:古代神话中之雷神,后多用作雷之代称。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汉·王叔师注:「丰隆,云师,一曰雷师。」宋·洪练塘补注:「张衡《思玄赋》云:『丰隆軯其震霆,云师霮以交集。』则丰隆,雷也。」《淮南子·卷三·天文训》:「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汉·高诱注:「丰隆,雷也。」
阊阖: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汉·王叔师注:「阊阖,天门也。」
「周游上下」句: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径入寥天一」句:《庄子·卷六·〈内篇·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按:寥天一谓天之空虚至一者,清静无为之人入于寂寥,和无形之天合而为一也。
玄圃:四卷本丁集作「县圃」,并于「县」下跨注「平」字。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汉·王叔师注:「县圃,神山。《淮南子》曰:『县圃,在崑崙阊阖之中,乃维上天。』言己朝发帝舜之居,夕至县圃之山。受道圣王,而登神明之山。」
钧天广乐:《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閒,閒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适余将以其冑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瑶之席: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苍壁:四卷本丁集作「苍璧」。
「余马怀,仆夫悲」句: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
暂无!
千年调 · 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赏析
这首《千年调》抒发词人超逸不凡的胸怀,反映他爱国怀乡精忠报国的思想,表现他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全词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这在那个时期的词中是很特别的。
上阕写登天与周游。词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乘着神马飞入太空。“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起句很有气势,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了天马行空、纵横驰骋的神奇壮丽景象之中。接下去,化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描绘进入天宫的情景。“叫开阊阖”一句由《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凝缩而来。屈原为了上下求索,曾想象飞上天空,到达天门,但当他命令守门的帝阍打开天门时却吃了闭门羹。辛弃疾在这一点上似乎比屈原幸运得多,他是禀承着天恩登天的,天神自然不会挡驾,他的开路先锋雷师很顺利地叫开了天门,让他进入天国。“吾使丰隆前导”脱胎于《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原句是描写屈原上天碰壁后准备到下界“求女”出发时的情景的,事在“令帝阍开关”而被拒之门外之后,词人在这里重新组合,把两件事融为一体了。“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览玄圃,万斛泉,千丈石。”“入于寥天一”是《庄子·大宗师》篇中语。这四句描写遨游天宇的情景。词人在天国里上下周游,直到太虚之境,在那里饱览了天上的奇景珍物,游历了神奇迷离的仙山悬圃,观赏了水源滔滔的涌泉和直立千丈的仙石。
下阕写受赐与怀乡。“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这四句写天帝对词人的恩赐。这里化用《史记·赵世家》中赵简子梦游天国的典故。赵简子曾有病,五日不省人事,扁鹊对赵的家臣说,昔日秦穆公也曾这样过,三天后一定会醒过来。又过了两天半果然醒来,醒后对家臣说:我到了天帝那里,玩得很快乐,我和众神在中天游玩,欣赏了天上的仙乐和仙舞,天帝很高兴,还赐我两个竹篮子。辛弃疾把这个典故借用过来,描写自己想象中受天帝款待、赏赐的情景:天帝以隆重的仪式迎接他,在瑶池设下宴席,众多乐工奏起仙乐,天帝亲自斟酒,还高兴地说:“我要将苍壁赐予你。”这是至高无上的恩遇,只有当年将成霸业的秦穆公和将要拜为正卿的赵简子才得到过。辛用此典,可见胸襟之博大与自命不凡。天帝赐赵简子两个篮子,日后果然得到了应验,赵简子接连攻下二国,扩大了奉邑,成为晋国的实权派。辛弃疾把苍壁看作“天之所赐”与当年赵简子的受天幸相比,表现出他立功报国的勃大雄心和凌云壮志。“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这两句描写苍壁的形象和位置。这苍壁形体虽小,但气势雄伟。作者在《临江仙》中说:“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一丘一壑”本指隐者的住处,这里指作者瓢泉宅第亭园的一部分,也代指他的居所。这样一块苍壁坐落在一丘一壑之间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作者这样写,大概是在表明他虽然身在一丘一壑之间,却志在千里之外,“位卑未敢忘忧国”也许作者正是这样来领会天赐苍壁的用意的。最后三句“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借用《离骚》中的“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抒发怀念故土的感情。词人虽然在天宫受到盛情接待,过着美好生活,但他仍然深情地眷恋着祖国和家乡,致使他的随从和马都悲伤起来,于是辞别天宫,恍恍惚惚地回返尘寰。这里也反映出词人当时思想的矛盾,他虽然羡慕那醉眠的陶令,却又不甘心去过那种完全超然世外的桃源生活。苍壁的出现触动了他的积极用世思想,赋苍壁寄托着远大的抱负。
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五彩缤纷的联想和光怪陆离的幻觉。古代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主客观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常常在诗歌中以幻想的方式求得精神的寄托和解脱。辛弃疾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传统,在这首词中,通过想象,创造出神奇瑰丽的形象和理想的神仙世界。他在那里得到无限广阔的自由天地,受到礼遇和赏赐,与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无用武之地形成鲜明对照。这首词不仅表现手法象屈原的《离骚》,而且多处融进了《离骚》的句意,因此它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同《离骚》有许多共同点。但是,词人并没有机械地模仿《离骚》,所用《离骚》的诗句都经过了加工改造和融会创新。这里的借用涉及到《离骚》的许多情节,屈原求见天帝被拒之门外,下界求女又遭到拒绝,后来终于听了巫咸、灵氛的劝告去“周流观乎上下”,但终因“仆夫悲,余马怀”而告终。这些情节到了辛弃疾笔下,得到有机地重新组合,内容上赋予它以新的涵义,并与赵简子受天幸的典故自然地融合为一,创造出另一番神游天外的意境,使之适合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需要。
-
暂无!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辛弃疾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