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李商隐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杜工部蜀中离席】

李商隐 - []

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岭未归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

【杜工部蜀中离席】翻译文

在世,哪里没有与朋友的离别?在战乱年代,暂的分离也让人依依惜别。

远处岭那边朝廷的使臣还稽留外未归,近处松州一带也还驻扎着朝廷的军队。

座中的醉客们邀请我这清醒的人喝,而江上空明亮的云夹杂着浓黑的雨云,变幻不定,就像现今的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已经老大无成了,在这成都里的美还真可以用来度过晚年,更何况有像卓文这样的美女当垆卖

网友完善【杜工部蜀中离席】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杜工部蜀中离席】拼音版/注音版

dù gōng bù shǔ zhōng lí xí。

杜工部蜀中离席。

lǐ shāng yǐn。

李商隐。

rén shēng hé chǔ bù lí qún,

人生何处不离群,

shì lù gān gē xī zàn fēn。

世路干戈惜暂分。

xuě lǐng wèi guī tiān wài shǐ,

雪岭未归天外使,

sōng zhōu yóu zhù diàn qián jūn。

松州犹驻殿前军。

zuò zhōng zuì kè yán xǐng kè,

座中醉客延醒客,

jiāng shàng qíng yún zá yǔ yún。

江上晴云杂雨云。

měi jiǔ chéng dū kān sòng lǎo,

美酒成都堪送老,

dāng lú réng shì zhuō wén jūn。

当垆仍是卓文君。

【杜工部蜀中离席】注释

杜工部:即杜甫。因杜甫被授有检校工部员外郎官衔,因此人称杜工部。这里表明是模仿杜诗格,因而以“蜀中离席”为题。

离群:分别。《礼记·檀弓》:“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岭:即大山,一名蓬婆山,主峰名贡嘎山,在今四川西部康定县境内,其支脉绵延于四川西部,被称为大山脉。唐时为唐与吐蕃边境。杜甫《岁暮》:“烟岭,鼓角动江城。”又《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剑阁星桥北,松州岭东。”

外使:唐朝往来吐蕃的使者。

松州:唐设松州都督府,属剑南道,治下所辖地颇广,治所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内。因西邻吐蕃国,是唐朝西南边塞,故有军队驻守。

殿前军:本指禁卫军,此借指戍守西南边陲的唐朝军队。

延:请、劝。

醒客:指作者自己。

晴云杂雨云:明亮的晴云夹杂着雨云,这里是比喻边境军事的形势变幻不定。

送老:度过晚年。

当垆:垆,指卖者。

卓文:汉代女子,因与司马相相爱而被逐出家门,而后卓文在临邛(qióng)亲自当垆卖。此处用卓文喻指卖的女子。

网友完善【杜工部蜀中离席】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杜工部蜀中离席】评析

《杜工部蜀中离席》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乃诗人于宣宗大中六年时所写,当时李商隐要离开成都,返回梓州,于是在饯别宴席上写下此诗。诗歌描绘了战乱时候与朋友惜别的感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势的思想感情。而且,该诗是李商隐模仿杜甫的格所写的诗,《唐贤清雅集》中点评“此是拟作,气格正相肖,非但袭貌者”。

网友完善【杜工部蜀中离席】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杜工部蜀中离席】赏析

李商隐此诗继承了杜甫诗的格,把时事引入传统的酬赠之作,恢复并发展了杜甫七律感时伤世和忧国忧民这种诗歌格。

诗歌一开头就是一个反诘句:“人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这句的前半句泛言人离别的普遍和平常,让读者在诘问中有所思考:人有多少悲欢离合,个人的命运又是怎样身不由己。诗人虽然有着无尽的感叹,但是调子并不悲伤。细细体味,诗中还隐含着这样的意思:既然人离别在所难免,不以旷达处之。后半句笔锋一转,转到“世路干戈”这个大背景上,道出在干戈中离别的沉重感伤,思路跳跃奔腾,“大开大合,矫健绝伦”。此读来,不仅曲折顿挫、气势雄放,而且自然地引出下文的伤时感世之情,可谓落笔不凡。

岭未归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这两句紧承上文的“世路干戈”,写出了当前的动荡局势。当时唐王朝和吐蕃、党项经常发边境争夺战争,朝廷屡派使者处理边境事宜,局势紧张,动荡不安。然而诗人并未将剑拔弩张的战争场景白描出来,而是从侧含蓄地指出时局的纷乱:使者久久未得回归,可见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局势非常不稳定;而边境处有大军驻扎,也足以想象局势的一触即发。这两句诗气象阔大,感慨深沉,不仅简洁醒目地勾勒出西北边境历年战乱的紧张局,更饱含着诗人无限忧国伤时之情。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这两句从时事转入眼前:宴席上,醉客不断地向醒客敬;远处的江上,晴云夹杂着雨云,也不知道气会何。看着人们只顾互相劝,诗人不免感慨万端。诗人用“醉客"来指饯行席上的醉者,同时暗喻其为浑浑噩噩、不关心国事的庸碌之辈。此处是暗用了《楚辞·渔父》屈原的诗句:“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此时此刻,有谁能够理解自己忧国伤乱的心情呢,这些忧虑只能自己慢慢地咀嚼了。“晴云”、“雨云”也不仅仅是指气的变幻不定,更是比喻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透露出诗人的无限忧虑。该句中“醉客”对“醒客”,“晴云”对“雨云”,不仅造句工整巧妙,富有音韵之美,更是运用了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因此显得意义丰厚。除此以外,这还是“当句对”,即不但上下旬互相对仗,而且每句当中又自为对仗。这种手法始创于杜甫,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但成熟、定型却在李商隐,他的诗歌中有大量的类似之作,“纵使有兼有,可堪无又无人”,“池光不定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等,都用了这种手法。

“美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末联紧扣“蜀中离席”的诗题,话题仍回到饯别。有人说这是主人留客之语,此美的成都活,何忍远离。但是实则“美”、“卓文”这些陈述,看似宽慰或向往美活,却是反衬诗人活漂泊,家国无依的沉重心情。同时又暗指时事堪悲,一些人却沉迷于于色,流连忘返,着实让人不齿。从表看是赞美,但实际上蕴含着诗人对“醉客”的婉讽。另外,在最后一句中用上卓文这个典故,也隐约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仕途上被重用的思想感情。

全诗看来,诗歌体现了李商隐关怀国事,忧虑时局的政治热情。诗人以矫健凄婉的笔力表达了一种深沉凝重的思想。诗歌的艺术也颇显精密,世路干戈,朋友离别是总起,下写“干戈”而感伤时势,接着写“离群”而感伤别离,结尾却因浓重的忧时情怀而超越了个人的离群之别。全诗脉络精细,变化重重,颇具韵味。这也是李商隐极意学习杜诗的地方。

王安石曾指出,唐朝人学习杜甫而真正得到杜诗神韵的就只有李商隐一人而已。李商隐在该诗中把时事之感融人酬答唱和之中,将抒情、叙事紧紧融合在一起,气势宏大,情韵深厚,笔力雄健,结构上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诗的格沉郁顿挫,苍劲雄迈,与杜甫晚年的七律,《恨别》、《登楼》、《秋兴八首》等诗很相近,而与诗人描写爱情的《无题》那种隐微幽深、凄婉动情的格大有不同。不过,李商隐此诗,并非单纯的模拟,更有自己的特色,诗歌中融入了较多的个人身世之感。其体情之入骨,用情之深挚,是他一以贯之的格。

网友完善【杜工部蜀中离席】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杜工部蜀中离席】辑评

《李义山诗解》:义山拟为是诗,直置身当日,字字从杜甫心坎中流露出来,非徒求似其声音笑貌也。

《玉溪诗意》:虽无工部之深厚曲折,而声调颇似之。

《唐贤清雅集》:义山最善学杜,此是拟作,气格正相肖,非但袭貌者。

网友完善【杜工部蜀中离席】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李商隐 - []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杜工部蜀中离席|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李商隐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