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翻译文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超群的勇士,这一年底招募到了荆卿。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嘶鸣,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易水边摆下盛大饯别宴,就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殿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只可惜他剑术尚欠精湛,盖世奇功竟然没能建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消逝,千载还回荡着他的豪情。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咏荆轲拼音版/注音版
yǒng jīng kē。
咏荆轲。
táo yuān míng。
陶渊明。
yàn dān shàn yǎng shì,
燕丹善养士,
zhì zài bào qiáng yíng。
志在报强嬴。
zhāo jí bǎi fū liáng,
招集百夫良,
suì mù dé jīng qīng。
岁暮得荆卿。
jūn zǐ sǐ zhī jǐ,
君子死知己,
tí jiàn chū yān jīng sù jì míng guǎng mò,
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
kāng kǎi sòng wǒ xíng。
慷慨送我行。
xióng fà zhǐ wēi guān,
雄发指危冠,
měng qì chōng cháng yīng。
猛气冲长缨。
yǐn jiàn yì shuǐ shàng,
饮饯易水上,
sì zuò liè qún yīng。
四座列群英。
jiàn lí jī bēi zhù,
渐离击悲筑,
sòng yì chàng gāo shēng。
宋意唱高声。
xiāo xiāo āi fēng shì,
萧萧哀风逝,
dàn dàn hán bō shēng。
淡淡寒波生。
shāng yīn gèng liú tì,
商音更流涕,
yǔ zòu zhuàng shì jīng。
羽奏壮士惊。
xīn zhī qù bù guī,
心知去不归,
qiě yǒu hòu shì míng。
且有后世名。
dēng chē hé shí gù,
登车何时顾,
fēi gài rù qín tíng。
飞盖入秦庭。
líng lì yuè wàn lǐ,
凌厉越万里,
wēi yí guò qiān chéng。
逶迤过千城。
tú qióng shì zì zhì,
图穷事自至,
háo zhǔ zhèng zhēng yíng。
豪主正怔营。
xī zāi jiàn shù shū,
惜哉剑术疏,
qí gōng suì bù chéng。
奇功遂不成。
qí rén suī yǐ méi,
其人虽已没,
qiān zǎi yǒu yú qíng。
千载有馀情。
咏荆轲注释
荆轲: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战国时期著名刺客,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淇县)人,好读书击剑,入燕,燕之处士田光亦善待之,后受燕太子丹所遣,入秦刺秦王嬴政。
燕丹:燕国太子,名丹。姓与国同,是战国时燕王喜之子。
士:门客。战国时期,士有多类,有文士、策士、侠士等。
报:报复、报仇。
强嬴(yíng):强秦。嬴指秦王嬴政,即后来统一六国始称皇帝的秦始皇。《史记》载:燕太子丹曾质于赵,嬴政生于赵,交往甚欢。后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嬴政待之不善,丹怨而逃归。后,秦蚕食诸侯国,将至燕,燕君臣俱恐。故有“志在报强嬴”之句。
百夫良:意即许许多多武士中的杰出者。百,成数,泛指。
荆卿:即荆轲。荆轲祖上是齐人,本姓庆,至卫而改姓荆。卿,犹“子”,是燕人对他的尊称。
燕京:燕国的都城,在今北京地区。
素骥:白色骏马。《战国策·燕策三》:“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色是丧服色,白衣冠以示同秦王决一死,以壮荆轲之行。此处用“索骥”,就表达这层意思。
广陌:宽阔的干道。
慷慨:情绪激昂。
雄发上指冠:怒发直指,冲起高高的帽子。《战国策·燕策三》:“复为羽声慷慨,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雄发,怒发;冠,帽子。
缨(yīng):绳。此处指系帽子的丝带。
饮饯:饮酒送别。
易水:在今河北省西部,源出易县境。
渐离:高渐离,燕国人,与荆轲友善,擅长击筑。《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位,旁若无人者。”这里是指送别的击筑。
筑(zhù):古击絃乐器,形似筝。
宋意:当为燕太子丹所养之士。《淮南子·泰族训》:“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莫不瞋目裂眦,发植穿冠。”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句:《战国策·燕策三》载荆柯临行时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陶诗此二句即从《易水歌》第一句变化而来。萧萧,风声;
淡淡,水波摇动的样子。
商音:古代乐调分为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阶,商音调凄凉。
奏羽:演奏羽调。羽调悲壮激越。《战国策·燕策三》:“至易水上,既祖(饯送),取道。高渐离击筑,荆何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复为羽声慷慨,士皆膜目,发尽上指冠。”
且:将。
名:指不畏强暴、勇于赴死的名声。
登车何时顾:反诘句,是“一上车就不回头”的意思。《战国策·燕策三》:“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谓决心己定,义无反顾。
飞盖:车子如飞般疾驰。盖,车盖,代指车。
凌厉:意气昂扬,奋起直前的样子。
逶迤(weīyí):路途弯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图穷:地图展开至尽头。《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事自至:行刺之事自然发生。
豪主:豪强的君主,指秦王。怔(zhèng)营:惊恐、惊慌失措的样子。《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以匕首刺秦王,王惊而拔剑,“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剑术疏:剑术不精。《史记·刺客列传》载:秦王以佩剑断荆轲左股,荆轲坐地“引匕首以擿(zhì)秦王,不中,中铜柱”。结果荆轲被杀,行刺失败。《史记·刺客列传》:“鲁勾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奇功:指刺秦王之功。
遂:竟。
其人:指荆轲。
没:死。
馀情:不尽的豪情。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咏荆轲评析
《咏荆轲》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借史咏怀、托古言志的咏史诗。此诗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对黑暗政治、强暴势力的憎恶和铲强除暴的愿望。全诗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十分明显,大部分篇幅都用来写荆轲之行,以此着力渲染荆轲不畏强暴、义无反顾的慷慨悲壮之举;刺秦王的过程只以“图穷”以下四句简要叙述;诗的最后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奇功不建的无限惋惜之情。此诗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别具一格。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咏荆轲赏析
陶渊明的这首诗取材于《战国策·燕策》《史记·刺客列传》等史料,但并不是简单地用诗的形式复述荆轲刺秦这一历史故事。
诗的头四句,从燕太子丹养士报秦,引出荆轲。不仅概括了荆轲入燕,燕丹谋于太傅鞫武,鞫武荐田光,田光荐荆轲,燕丹得识荆轲,奉为“上卿”等等经过,而且,一开始便将人物(荆轲)置于秦、燕矛盾之中,又因为这个人物是最出众、最雄俊的勇士,于是乎他自然成了矛盾一方(燕)的希望之所托。那么,故事的背景,人物的位置,及其肩负之重任,大体都已亮出,所以说这四句是“已将后事全摄”。正因为如此而形成了矛盾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等等悬念。下面接着就写荆轲出燕,在临行前,史书中有荆轲等待与其同行的助手,而“太子迟之,疑其改悔”,引起荆轲怒叱太子,且在一怒之下,带着并不中用的秦舞阳同行的记载。诗人略去这一重要情节,而代之以“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这后一句逗出下文,而前一句显然是回护了燕丹的过失,但这样写却与首句的“善养士”相呼应。既使得内容和谐统一,一气贯注,也使得笔墨集中,结构浑成。易水饯行,《战国策》与《史记》是这么写的:“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由平缓而渐趋激昂。诗人则不然,他首先插入:“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素骥,白马。马犹如此,人就自不待言了,诗的情绪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因而“雄发”二句的刻画——头发直竖,指向高高的帽子;雄猛之气,冲动了系冠的丝绳——虽不无夸张,但却由于情真意足而显得极其自然。易水饯别,也正是在这种气氛中酝酿和展开的激昂悲壮的一幕。高渐离、宋意……一时燕国的豪杰,都列坐在饯席之上。寒水哀风,击筑高歌,声色俱现,情景相生,送者、行者,无不热血沸腾,慷慨流涕。“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又一笔折到行者,道出了行者的决心,写出了行者的气概,而这也就是这幕戏的意图与效果之所在。“登车”六句写荆轲义无反顾,飞车入秦,使上述的决死之心与一往无前的气概,从行动上再加以具体的表现。其中“凌厉”二句亦属诗人的想像,它好似一连串快速闪过的镜头,使人物迅逼秦廷,把情节推向高潮,扣人心弦。诗中以大量笔墨写出燕入秦,铺叙得排荡淋漓,而写到行刺失败的正面,却是惜墨如金,只用了两句话——“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前一句洗练地交代了荆轲与燕丹在地图中藏着利刃以要劫、刺杀秦王的计谋,同时也宣布了高潮的到来,后一句只写秦王慌张惊恐,从对面突出荆轲的果敢与威慑,而对荆轲被秦王左右击杀等等,则只字不提,其倾向之鲜明,爱憎之强烈,自在不言之中。作者以有限的篇幅,再现了雄姿勃勃的荆轲形象,也表现了作者剪裁的功夫与创造的才能。诗的最后四句,便是直截的抒情和评述,诗人一面惋惜其“奇功”不成,一面肯定其精神犹在,在惋惜和赞叹之中,使这个勇于牺牲、不畏强暴的形象,获得了不灭的光辉、不朽的生命。可以看得出诗人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写下了这个精彩而又有分量的结尾。
发思古之幽情,是为了现实。不过这“现实”亦不宜说得过窄过死(如一些论者所言,这首诗是诗人出于“忠晋报宋”而作)。首先,因为陶渊明反复地说过:“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之八);“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这说明在作者的生活、志趣和性格中,也早已具有着豪放、侠义的色彩。其次,诗人也曾出仕于晋,不过他说这是“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归园田居五首》),悔恨之情溢于言表,足见“晋”也并不是他的理想王国,当然“宋”亦如此。这些都是不必将《咏荆轲》的作意胶柱于“忠晋报宋”的理由。诗人一生“猛志”不衰,疾恶除暴、舍身济世之心常在,诗中的荆轲也正是这种精神和理想的艺术折光。说得简单一点,便是借历史之旧事,抒自己之爱憎,这样看是比较接近诗人心迹的。这首诗的影响也正在此。
此诗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在萧杀的秋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