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陶渊明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陶渊明 - []

我不践斯境,岁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昔。

微雨洗高林,清颷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柏。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翻译文

未再踏上这片地,岁层层已堆积。

早晨傍晚看山川,事事没变往昔。

微雨洗林木爽,疾吹鸟更高飞。

顾念山川万物茂,雨适时不相违。

我今不知是为何,勤苦从事这差役?

身体似受拘束,怀抱志向不可移。

日日梦想回田园,哪能此久分离?

最终仍将归故里,中松柏自挺立。

网友补充:
    暂无!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拼音版/注音版

yǐ sì suì sān yuè wèi jiàn wēi cān jūn shǐ dōu jīng qián xī。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táo yuān míng。

陶渊明。

wǒ bù jiàn sī jìng,

我不践斯境,

suì yuè hǎo yǐ jī。

岁月好已积。

chén xī kàn shān chuān,

晨夕看山川,

shì shì xī rú xī。

事事悉如昔。

wēi yǔ xǐ gāo lín,

微雨洗高林,

qīng biāo jiǎo yún hé。

清颷矫云翮。

juàn bǐ pǐn wù cún,

眷彼品物存,

yì fēng dōu wèi gé。

义风都未隔。

yī yú hé wéi zhě,

伊余何为者,

miǎn lì cóng zī yì。

勉励从兹役。

yī xíng sì yǒu zhì,

一形似有制,

sù jīn bù kě yì。

素襟不可易。

yuán tián rì mèng xiǎng,

园田日梦想,

ān dé jiǔ lí xī zhōng huái zài guī zhōu,

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

liàng zāi yí shuāng bǎi。

谅哉宜霜柏。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注释

乙巳岁:即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

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参军。建威将军为刘敬宣,时任江州刺史。

践:踏,经由。

斯境:这个地方。

已积:即“已积”。,甚;已积:已经很久;积,多。

悉:都。

昔:同昔日。

颷(biāo):疾、暴

矫:举起。这里指高飞。

云翮(hé):云中的鸟儿。翮,鸟的翅膀,这里代指鸟。

眷(juàn):眷顾、顾念。

品物:指万类庶物。

:适宜的,犹“和”。

未隔:无所阻隔。谓雨适时,万物并茂,无所阻隔。

伊:语助词,无意义。

何为:为何、为什么。

勉励:这里有勤苦努力的意思。

兹役:这种差事。

一形:一身,诗人自指。形,身体。

制:限制、约束。

素襟(jīn):平素的志向。襟,胸襟;易,改变。

日:每

离析:分开。

归舟:逯本作“壑(hè)舟”。壑舟,深谷激流中的小舟,喻流逝不停的时间。

谅哉:确实此的意思。谅,诚;哉,句中语气助词。

宜:应该做。

柏:中的松柏。比喻坚贞的品行、节操。

网友补充:
    暂无!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评析

《乙巳岁三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作于奉命使都途中,主要通过对途中景物的描绘,抒发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念。全诗结构整齐,两半匀称,界限分明,在构思上颇具特色。

网友补充:
    暂无!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赏析

“我不践斯境,岁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昔。”开头他就说不到此地已是很久了,说明他很久以前曾到过钱溪。关于他到钱溪的时间,江西宜丰陶氏族谱中有这样一条:“乙巳三,公使都,经钱溪,复邦族……”说明他以前曾来钱溪,与这里的陶氏宗族有过应酬的事。不过这条记载是否可靠,与此诗关系不大,反正他过去来过此地就是了。关键是,旧地重游,他却说出“晨夕看山川,事事悉昔”这样的句子。这见出他多么喜爱这个地方,似乎看不够;当他将眼前所见与往日的印象进行对照时,又会感到多么亲切。因为前年岁暮桓玄篡位,去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现在战争基本结束。两三年的暂时间里,世间发这样剧烈的变化,而自然界的山川景物却“事事悉昔”。话说得很平淡,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已经寄寓其中了。“微雨洗高林,清颷矫云翮。”这是他看山川时的一个突出印象,写得清新、细致。“微雨”、“清颷”,透出春的气息,高林经微雨一洗润,会越发青绿可爱,空中鸟的翅膀在清的举托下,会盘旋得更加自。这两句历来被看作是陶诗中触景情,寓情于景,而达到情景交融境地的写景佳句。潘德舆说它“体物之妙,畴非化工兼画工都”?因此,诸“从胸中自然流出”,“不烦绳削而自合”,“直写胸中”等赞语也相次而出,不言陶诗有雕琢事。其实,“有时析之以炼字炼章,斯陶之手眼出矣”(黄文焕《陶诗析义自序》)。用这观点来赏析这两句诗,倒是非常恰切的。陶诗有许多写雨写写园林写飞鸟的句子,但在陶渊明的笔下,无不赋有“为仁”的思想,因而在美的想象中便出现一个机和畅,万物得所的境界,这些自然景色同当时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能对现实社会起到批判作用。可以这样说:陶诗中这些兴象,是诗人艺术的化身,在一些机和畅、静气流溢的描绘中,仿佛隐隐约约有一个陶渊明在,这两句也是此。陶渊明是暮春三经过钱溪的,这里的微雨,即“微雨从东来,与之俱”的“微雨”;也即后来杜甫所写的“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的“雨”。这种雨能起到滋润万物的作用。故句中的“洗”,不仅含有“洗净”的内含,而且兼有“润物细无声”,“夜雨瞒人去润”的“润”的内含。这个“洗”字用得非常精当,实即后来诗评家所谓的“诗眼”。颷,一般解作暴。在陶渊明的笔下的“颷”,却没有凶猛的气势,而有和畅的内涵,《和郭主簿二首》中的“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自南来,回颷开我襟”的“回颷”就是,“清颷”与此同义。矫,也不宜解作“勇猛”,而有舒展自的意思,“矫若游龙”,并不取勇猛义。“云翮”,这里虽指飞鸟,但实有影射自己的意思。《杂诗》的“猛志逸四,骞翮思远翥”,即同此意。故这句的意思是:“空中的鸟儿,也将因受到清爽的春的鼓翼,而飞翔得更为舒展。”作者抓住在眼前呈现的机和畅的自然景色,尤其把、雨、林、鸟组合在一起,予以集中表现,就更能体现陶渊明的思想境界,故此两句无论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方讲,都是不容忽视的两句。历来对“眷彼品物存,义都未隔”两句有不同的解释和体会。有的把“品物”解作“景物”,“义”解作“适宜的”,认为这两句是说:“想到这些依然存在,和没有同他们相隔”。有的把“品物”作“人品事物”讲;“义”,解作“正义尚”,认为两句是说:“喜爱此地人品事物还存在,正义尚没有改变”。有的则认为“品物”,同于《易经·乾卦》中所说的“品物流形”。“品,众庶也”,见《说文·品部》。《说文解字注笺》补充说:“庶物谓之品物,引申之义也”。关于“流形”,与文祥《正气歌》“杂然赋流形”同义。所以“品物”,有现在所谓的“物”的含义。关于“义”,应该看作是广义的,因为“义者,事之宜也”,既可用于自然方,也可用于社会方。作者对常赋予一种化育的内涵,约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春化雨”;比“泠送馀善”,“平畴交远,良苗亦怀新”,“凯自南来,回颷开我襟”等。陶渊明喜把人、物、我视为能在一体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的个体;上说的是“品物”,便是选用了“义”这个词,这样就“民胞物与”了。可见他在选用词语方是精雕细琢的。所以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深情地看到这个地方仍然保存着一种和畅,万物得所的境界。”语意浑含,耐人寻味。儒家以为一切人群与一切万物都有血缘联系,都应该相爱,这种爱的表现就是“仁”。陶渊明是一个“朝与仁义,夕复何求”的人,当然是一位具有仁者襟怀的人,于是他对雷日,雨露云烟,山川园林,众鸟新苗,田夫稚子,都表示一种亲切而冲和的爱意,上的“品物”“义”,正是这种爱意的表现。陶渊明是把自己纳入“品物”的范畴的,似乎自己已感到一种和乐相处的乐趣,进入到忘我的境界,因而他退仕的决心就更大了。这样,便引出了后言志的八句,显示题旨。

八句大致的意思是,眼前虽然被迫行役,但归田适志的襟怀不变,要像后的柏树一样,保持高尚的情操和品德。“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这里他自我责备起来了:我是幹什么的,这样仆仆奔走在道路上?这种自责是由钱溪这里江山之美、居人之乐引起的,转得虽陡,其实自然。“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一形”,指个人的形体,“有制”,受到牵制、约束。这里是说自己奔走道路是由于职任的制约。中间又用个“似”字。这不定之词表示出自己并不十分看重这官职,扔掉它并不困难。“素襟”,平素的怀抱,即归隐田园,他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下就说“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离析”,离开。陶渊明此次出仕时间很,这里说“久”,日日梦想,见出他确实“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归去来兮辞》)。“终怀在归舟,谅哉宜柏。’这两句是说:我一定要回到田园中去,这决心就像不怕冰的柏树那样坚定不移。这里暗用了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话,这个誓愿是发得很重的。《饮》其十九有“遂尽介然分,终归田里”,与这两句意思相似。下半这八句,头两句自责,后六句两句一层,反复表明自己的归耕之志,一层深似一层,而且用“似有”、“不可”、“安得”、“终怀”、“谅哉”这些词语进行呼应,把他的心情表现得十分强烈。

这首诗在构思上颇具特色。第一,它能显示作者的思想依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深度。他阻于规林时,只是想到家乡美的园林而不想从政(“静念园林,人间良可辞”);在夜行涂口时,只是想到一向爱诗书,而园林中又没有世俗之情才不想从政(“诗书敦宿,林园无世情”;在经曲阿时,是看厌了异乡景象而不想从政(“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但在经钱溪时,却是看到钱溪品物美而不想从政。这是作者采用“移就”的修辞手法把故乡的美移到钱溪来,并从根本思想写,集中笔墨写,就为退出仕途的决心增添了砝码。第二,诗的前半用触景情,寓情于景的手法表示自己内心的意念,语言精到,形象深刻;后半则言明题旨所在,故它能在托物言志上做到章法均衡,过渡自然,显示了古典诗的整齐和谐美。第三,诗歌常讲求艺术容量,既用精炼的语言雕绘形象,又能于其中表达出丰富的思理,而这首诗就是这样的诗。

网友补充:
    暂无!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陶渊明 - []

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陶渊明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