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拼音版/注音版
yú jiā ào。
渔家傲。
lǐ qīng zhào。
李清照。
tiān jiē yún tāo lián xiǎo wù,
天接云涛连晓雾,
xīng hé yù zhuǎn qiān fān wǔ。
星河欲转千帆舞。
fǎng fú mèng hún guī dì suǒ,
仿佛梦魂归帝所,
wén tiān yǔ,
闻天语,
yīn qín wèn wǒ guī hé chǔ。
殷勤问我归何处。
wǒ bào lù cháng jiē rì mù,
我报路长嗟日暮,
xué shī mán yǒu jīng rén jù。
学诗谩有惊人句。
jiǔ wàn lǐ fēng péng zhèng jǔ,
九万里风鹏正举,
fēng xiū zhù,
风休住,
péng zhōu chuī qǔ sān shān qù。
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清真集》入“般涉调”。明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作为曲调,原是用于佛曲、道曲。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事始·八相太常引〉》:“而南方释子作《渔父》、《拨棹子》、《渔家傲》、《千秋岁》唱道之辞。”《渔家傲》词牌创调者当为北宋范文正。《乐府纪闻》:“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Tiáo Zhà)间,作《渔歌子》。”按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亦名《渔父词》,其调之曲拍,不传于后世。而唐宋词人,又多有《渔家乐》之作,其为描写渔人生活之词则同。至范希文乃有本调之创,题义盖与《渔家乐》无二致也。《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曲,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王’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一首以送之。”是此调之创自希文,已可證明;惟所咏则渐涉于泛耳。按此调始自晏同叔,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如杜安世词三声叶韵,蔡申道词添字者,皆变体也。外有《十二个月鼓子词》,其十一月、十二月起句俱多一字。欧阳永叔词云:“十一月,新阳排寿宴。十二月,严凝天地闭。”欧阳原功词云:“十一月,都人居暖阁。十二月,都人供暖箑。”此皆因月令,故多一字,非添字体也。
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馀》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殷勤:关心地。
路长:檃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
日暮:檃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
嗟(jiē):慨叹。
“学诗谩有惊人”句:檃括杜甫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谩有,空有;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蓬莱,又称蓬壶。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渔家傲赏析
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易安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这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彷彿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在一般双叠词中,通常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并自成起结。过阕处,或宕开一笔,或径承上阕意脉,笔断而意不断,然而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此词则上下两阕之间,一气呵成,联系紧密。上阕末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过阕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不停顿。可称之为“跨阕格”。“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阕的“问”字,便是跨越两阕的桥梁。“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李易安虽为女流,但作为一位生不逢时的杰出文学家,她也有类似的感慨。
“九万里风鹏正举”,从对话中宕开,然仍不离主线。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在大鹏正在高举的时刻,词人忽又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堪称大手笔。“蓬舟”,谓轻如蓬草的小舟,极言所乘之舟的轻快。“三山”,指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乘船前去,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到。词人翻旧典出新意敢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上阕写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此处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的归宿。前后呼应,结构缜密。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李清照,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李清照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