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柳永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雨霖铃 · 秋别】

柳永 - []

寒蝉凄切,对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醒何处?杨柳岸,晓。此去经年,应是良辰景虚设。便纵有千种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 秋别】翻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对着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眼泪,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对凄厉的晨和黎明的残了。这一去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气、景,也同虚设。即使有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网友完善【雨霖铃 · 秋别】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雨霖铃 · 秋别】拼音版/注音版

yǔ lín líng qiū bié。

雨霖铃 · 秋别。

liǔ yǒng。

柳永。

hán chán qī qiè,

寒蝉凄切,

duì cháng tíng wǎn,

对长亭晚,

zhòu yǔ chū xiē。

骤雨初歇。

dōu mén zhàng yǐn wú xù,

都门帐饮无绪,

liú liàn chù,

留恋处,

lán zhōu cuī fā。

兰舟催发。

zhí shǒu xiàng kàn lèi yǎn,

执手相看泪眼,

jìng wú yǔ níng yē。

竟无语凝噎。

niàn qù qù,

念去去,

qiān lǐ yān bō,

千里烟波,

mù ǎi chén chén chǔ tiān kuò。

暮霭沉沉楚天阔。

duō qíng zì gǔ shāng lí bié,

多情自古伤离别,

gèng nà kān lěng luò qīng qiū jié。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jīn xiāo jiǔ xǐng hé chǔ yáng liǔ àn,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xiǎo fēng cán yuè。

晓风残月。

cǐ qù jīng nián,

此去经年,

yìng shì liáng chén hǎo jǐng xū shè。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biàn zòng yǒu qiān zhǒng fēng qíng,

便纵有千种风情,

gèng yǔ hé rén shuō。

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 秋别】注释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调见《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秋别:兹从《钦定四库全书·乐章集》。

凄切:凄凉急促。

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亭」。靠近城市的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留恋处:兹从《钦定四库全书·乐章集》。《强村丛书》本《乐章集》卷中作「留恋处」。按「方」为领起字,不宜简省。

无绪:没有情绪。

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凝噎(yē):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一作「凝咽」,义同。

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暮霭(ǎi):傍晚的云雾。

沉沉:深厚的样子。

:指南方楚地的空。

「暮霭沉沉楚阔」句: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今宵:今夜。

经年:年复一年。

纵:即使。

情:情意。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

更:一作「待」。

网友完善【雨霖铃 · 秋别】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雨霖铃 · 秋别】评析

此词上阕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阕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栩栩,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网友完善【雨霖铃 · 秋别】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雨霖铃 · 秋别】赏析

由于得到艺人们的密切合作,柳耆卿能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的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词调名《雨霖铃》,盖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王颐堂《碧鸡漫志·卷五》云:「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柳耆卿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读之令人於悒。

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捨的别情。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令》云:「孟秋之,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後,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前三句通过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文通《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在都门外亭摆下筵给他送别,然而对美佳肴,词人毫无兴致。可见他的思绪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衝突何其尖锐!林和靖《相思令》云:「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欲平。」仅是暗示船将启碇,情人难捨。刘后村《相思》云:「烟迢迢,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挠,舟人频报潮。」虽较明显,但仍未脱出林词窠臼。可是这裏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纤,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在眼前。寥寥十一字,真是力敌千钧!後来传奇戏曲中常有「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的唱词,然却不柳词凝炼有力。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词是一种依附于音乐的抒情诗体,必须讲究每一个字的平仄阴阳,而去声字尤居关键地位。这裏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清人万树《词律发凡》云:「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三声之中,上、入二者可以作平,去则独异。……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此词以去声「念」字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後「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绘。既日「烟波」,又日「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曰「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在此广阔辽远的空间裏,充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见。

上阕正话别,到此结束;下阕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得出一条人哲理:「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为层层加码,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於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後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後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據俞文蔚《吹剑录》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柳七?』对曰:『柳郎中词,衹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一舟临岸,词人醒梦回,衹见习习晓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之中。比之上阕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一片苍茫;这裏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词人描绘这清丽小帧,主要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清人刘融齋在《艺概》中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醒何处?杨柳岸、晓。』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後这两个警句,就将失去光彩。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是用景语,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怅触而已。「此去」二字,遥应上阕「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可见结构之严密。「便纵有千种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而归纳全词,犹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众流归,有尽而未尽之致。其以问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耐人寻绎。

柳词于铺叙,有些作品失之于平直浅俗,然而此词却能做到「曲处能直,密处能疏,鼻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蒿菴《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论柳耆卿词》)。像「兰舟催发」一语,可谓兀傲排鼻,但其前后两句,却于沉郁之中自饶和婉。「今宵」三句,寄情于景,可称曲笔,然其前后诸句,却似直抒胸臆。前阕自第四句起,写情至为缜密,换头却用提空之笔,从远处写来,便显得疏朗清远。词人在章法上不拘一格,变化多端,因而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付之歌喉,亦能奕奕动人。

网友完善【雨霖铃 · 秋别】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雨霖铃 · 秋别】辑评

明·李沧溟《草堂诗馀隽》:「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情」,相期之愿又赊。真所谓善传神者。

清·贺黄公《皱轩词筌》:柳屯田「今宵醒何处?杨柳岸,晓」,自是古今俊句。

清·周止菴《宋四家词选》:清真词多从耆卿夺胎,思力沉挚处,往往出蓝。然耆卿秀淡幽艳,是不可及。

清·沈偶僧《古今词话·词话上卷》引俞文蔚《吹剑录》: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柳七?」对曰:「柳郎中词,衹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清·刘融斋《艺概·词概》: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醒何处?杨柳岸、晓。」

现·唐季特《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馀,浑厚绵密,兼而有之。宋於庭谓柳词多「精金粹玉」,殆谓此类。词末馀恨无穷,馀味不尽。

网友完善【雨霖铃 · 秋别】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柳永 - []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光和歌妓活,尤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雨霖铃 · 秋别|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柳永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