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 []

万壑树参,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梓州李使君翻译文

万壑古树高耸云,千山深处杜鹃啼啭。

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

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

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网友补充:
    暂无!

送梓州李使君拼音版/注音版

sòng zǐ zhōu lǐ shǐ jūn。

送梓州李使君。

wáng wéi。

王维。

wàn hè shù cān tiān,

万壑树参天,

qiān shān xiǎng dù juān。

千山响杜鹃。

shān zhōng yī yè yǔ,

山中一夜雨,

shù miǎo bǎi zhòng quán。

树杪百重泉。

hàn nǚ shū tóng bù,

汉女输橦布,

bā rén sòng yù tián。

巴人讼芋田。

wén wēng fān jiào shòu,

文翁翻教授,

bù gǎn yǐ xiān xián。

不敢倚先贤。

送梓州李使君注释

梓州:《唐诗正音》作「东川」。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李使: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

壑(hè):山谷。

杜鹃:鸟名,一名「杜宇」,又名子规。

一夜雨:一作「一半雨」。

树杪(miǎo):树梢。

汉女:汉的妇女。

橦(tóng)布:橦木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

「巴人讼芋田」句:巴人常为农田事发讼案。巴,古国名;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

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翻:翻然改变,通「反」。

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最后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不之误」。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网友补充:
    暂无!

送梓州李使君评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维为送李使入蜀赴任而创作的一首诗。诗人想象友人为官的梓州山林的壮丽景象以及俗和民情,勉励友人在梓州创造业绩,超过先贤。此诗选取最能表现蜀地特色的景物,运用夸张手法加以描写,气象壮观开阔。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明快,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网友补充:
    暂无!

送梓州李使君赏析

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情,抒发惜别之意。王维此诗,立意则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一上来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赴任之地梓州的自然光,形象逼真,气韵动,令人神往。

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起得极有气势:万壑千山,到处是参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这两句气象阔大,神韵俊迈,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万壑树参,千山响杜鹃」,以椽大笔,淋漓泼墨,勾勒出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的林木,同时还有一片杜鹃热闹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振响。同展开一卷气势磅礴的山画,令人为之一振。紧接着的「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更扣紧蜀地山高林密、雨充沛的特点,先描绘深山冥晦,千岩万壑中晴雨参半的奇景,再绘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诗人远远望去,泉瀑就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这里动地表现出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运用绘法入诗,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画幅的二维空间,若将最远处、高处的泉瀑画在稍近、稍低的树梢上。

由此,就表现出山中景物的层次、纵深、高远,使画富于立体感,把人带入一个雄奇、壮阔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这一联的「山中」承首联的「山」,「树杪」承应首联的「树」,连接紧凑,然工巧。无怪乎清代诗人王士禛击节称赞这四句诗,「兴来神来,然入妙,不可凑泊」(《带经堂诗话》卷十八)。

作者以欣羡的笔调描绘蜀地山景物之后,诗的后半首转写蜀中民情和使政事。梓州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那里的妇女,按时向官府交纳用橦木织成的布匹;蜀地产芋,那里的人们又常常会为芋田发诉讼。「汉女」「巴人」「橦布」「芋田」,处处紧扣蜀地特点,而征收赋税,处理讼案,又都是李使就任梓州刺史以后所掌管的职事,写在诗里,非常贴切。最后两句,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汉书·循吏传》。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联系上文来看,既然蜀地环境此之美,民情土又此之淳,到那里去当刺史,自然更应当克尽职事,有所作为。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

《送梓州李使》作为一首送别诗来看,它的艺术构思新颖奇特。诗中没有一句涉及送别之时、之地、之情、之事,全篇都是描绘巴蜀的山情和民事。然而读后深思,就会发觉此诗紧紧围绕李氏即将赴任的梓州步步展开,层层深入,全诗融注着诗人对李氏欣羡、期望、劝勉的一腔真情,前后融会贯通,结构谨严缜密。前两联描绘巴蜀雄秀山川光,景因情,流露出诗人对梓州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第三联有极强的概括力,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也说明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这就含蓄地提醒李使,治蜀并非易事,而是任重道远。这一联还为尾联埋下伏笔,使诗人劝勉李使的话更显得切实而不空洞。尾联则顺势而下,勉励李使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用典贴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

诗写送别,不写离愁别恨,不作浮泛客套之语,却有对于国家大事、民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关心。格调高远,爽利明快,在唐人送别诗中,堪称是一首构思别开、思想境界高远、读后令人振奋的佳作。

网友补充:
    暂无!

送梓州李使君辑评

《瀛奎律髓》:土诗多因送人之官及远行,指言其方所习俗之异,清新隽永,唐人此者极多。许棠云「王租只贡金」,周繇云「官俸请丹砂」,皆是。《王孟诗评》:顾云:「响」字奇。

《唐诗镜》:三四是山中人得景深后语。

《唐诗归》:谭云:玲然妙语,乃于送行诗得之,更妙(「树杪」句下)。锺云:「讼」字人不肯说,诗中说土宜此(「巴人」句下)。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讼之俗宜先威明,不当倚文翁之教授。此见古人投赠有主意,不若今人竞作套语。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前四句通即送李之时景而成咏,音调高朗,缚有逸趣。陆伯曰:起开爽有趣。徐充曰:三四句对而意连极佳。陆放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用此体。

《唐诗评选》:明明两截,幸其不作折合,五六一似景语故也。意至则事自恰合,与求事切题者雅俗冰炭。右丞工于用意,尤工于达意,景亦意,事亦意,前无古人,后无嗣者,文外独绝,不许有两。

《围炉诗话》:读王右丞诗,使人密气心都尽。《送梓州李使》诗云:「万壑树参,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竟是山林隐逸诗。欲避近熟,故于梓州山境说起。下文……方说李使

《唐诗成法》:将梓州山直写四句,声调高亮,令人陡然一惊,全不似送使,只似闲适诗,妙极。下方写俗、使,七八有余意。

《近体秋阳》:形拟高雅,赠送周旋,无此然恰称者矣。

《唐诗别裁》:斗绝(「万壑」句下)。从上蝉联而下,而本句中复用流对,古人中亦偶见(「山中」二句下)。结意言时之所急在征戍,而文翁治蜀,翻在教授,准之当今,恐不敢倚先贤也。然此亦须活看。

《唐贤三昧集笺注》:气势。前半画。顾云:五六俗俭薄处,亦见事简。又云:「不敢」二字勉词,若曰「得谓不敢乎」。

《网师园唐诗笺》:起势何等卓越(首四句下)!

《诗法易简录》:此诗起势尤为斗绝,三句承次句「山」字,四句承首句「树」字,一气相相促,洵杰作也。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寻常景,写不出。钱湘灵;三联不是眼前语,他人何以道不出?查慎行:字字挑选。纪昀:起四句高调摩云,结二句不可解。

《唐贤清雅集》:落笔神妙,炼意工夫最深,人以为容易,不知其意匠经营惨淡也。

《唐宋诗举要》:吴曰:逆起神韵俊迈(「千山」联下)。吴曰:撰出奇语(「树杪」联下)。方植之曰:分顶上二语,而一气赴之,尤为龙跳虎卧之笔(「树杪」联下)。

网友补充:
    暂无!

王维 - []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送梓州李使君|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王维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