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李贺

七夕

李贺 - []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入曝衣楼。

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翻译文

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

乌鹊离去穿线,萤火飞入晒衣楼。

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

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网友完善七夕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七夕拼音版/注音版

qī xī。

七夕。

lǐ hè。

李贺。

bié pǔ jīn zhāo àn,

别浦今朝暗,

luó wéi wǔ yè chóu。

罗帷午夜愁。

què cí chuān xiàn yuè,

鹊辞穿线月,

huā rù pù yī lóu。

花入曝衣楼。

tiān shàng fèn jīn jìng,

天上分金镜,

rén jiān wàng yù gōu。

人间望玉钩。

qián táng sū xiǎo xiǎo,

钱塘苏小小,

gèng zhí yī nián qiū。

更值一年秋。

七夕注释

七夕:农历七初七夜晚。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

浦:边。别浦:指河、银河。王琦云:“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绝之地,故谓之曰别浦。”

罗帷:丝制帷幔。战国楚宋玉《赋》:“跻于罗帷,经于洞房。”

“鹊辞”句:七夕乌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事见应劭《俗通义》。又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除,以乞巧。事见宗懔《荆楚岁时记》。

:黎简校作“萤”。曝(pù)衣楼:皇宫中帝后于七七日曝衣之处。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诗:“宫中扰扰曝衣楼,上娥娥红粉席。”

金镜:。七夕,,故云“分金镜”,又借用陈代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分镜的故事(《本事诗》),暗喻自己与所眷恋的女子不能团

玉钩:状新、缺,望而冀其复,寓人间别而重逢意。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苏小小歌〉序》:“《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这里指自己曾经欢遇的女郎。

更:《全唐诗》校“一作又”。一秋:即一年。

网友完善七夕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七夕评析

此诗首联作者通过对比,对自己的相思苦情作了深层的刻划;颔联借用环境的陪衬和触景情的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作者难以为怀的悲怆心情;颈联着想外,运用浪漫主义的妙笔进行渲染;尾联貌似平淡,其实蕴含无限缠绵的情思。全诗构思新奇,抒情深细,语言工整,妙语成。

网友完善七夕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七夕赏析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一写上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一写人间孤男,夜半怅然怀愁。银河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后重又分手的地方,因此称“别浦”。今夜别浦云迷茫,星汉闪烁,牛女在鹊桥上还能依相偎珍惜这美的一瞬,互诉别后一年来的相思深情。虽然匆匆一,仍不免执手相看泪眼而黯然离去,但他们毕竟是喜得重逢,欢情旧,悲中有乐。默想自身,一年前此夕定情以后就各一方,重会无日。此刻已到了夜半,正是牛女情浓时;而诗人则只能怅卧罗帷之中,瞪大了眼,在相思中煎熬,心头的愁云越压越重,何况今后能否再见一也在未知之,真是“思牵今夜肠应直”(李贺《秋来》)。相比之下,自己的苦况远远超过了牛女。首联透过对比,宾主分明地对自己的相思苦情作了深一层的刻划,可谓出手不凡。

“鹊辞穿线入曝衣楼。”一夜容易,但在离人的心里却又是那般漫。新终于悄悄地挂在边,喜鹊搭桥的时限也已到来。鹊群无可奈何地辞别了银照映下的人间穿线乞巧的少女,鼓翅飞离而去。牛女重又陷入痛苦相思岁之中。色渐明,拂晓的轻寒,秋映入诗人的曝衣楼。七夕曝衣,是当时的习俗。“入曝衣楼”这一凄清的情景,定会勾起诗人对一年前七夕定情的缅怀,曝衣楼或许就是他们定情的场所。本来,诗人夜不寐,一缕情思时时萦绕着那远去的恋人;今七夕刚过,只有秋辉映于曝衣楼上,当年伊人的倩影却已渺黄鹤,杳不可见。这一颔联借用环境的陪衬和触景情的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诗人难以为怀的悲怆心情。

上分金境,人间望玉钩。”已经大亮了,诗人还痴痴地凝望着碧空的半弯缺,潸然欲涕。亮本就像一明镜,眼下却只剩下半轮,真成了破镜。牛郎织女可能都各自拿了一半,苦苦地隔河相望了。然而人间的破镜却难能重。望着望着,他多么想借助上的玉钩把两颗破碎的心钩连到一起,有情人总该重归于。颈联又着想外,运用浪漫主义的妙笔,给这一幕爱情悲剧渲染上几丝美丽的光彩,虽然这毕竟属于幻想。

“钱塘苏小小,又值一年秋。”幻想终于破灭了,诗人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他日思夜想的恋人,可能是像南齐钱塘苏小小那样的名妓。年前一别,刻骨铭心,不觉又到了秋瑟瑟的季节。别时容易见时难,诗人的遭际竟然比牛女还要不幸。对茫茫的前景,一阵阵难以言说的隐痛又袭上诗人心头。这一貌似平谈的结尾,蕴蓄着无限缠绵的情思,表现出怅恨不尽的意味。

全诗以构思的新奇、抒情的深细以及语言的工整稳贴见胜,与李贺歌诗常见的惊才绝艳、秾丽诡奇多少有些不同。他遣词造句均是活中的常语,抒情含而不露,味而愈出。特别是章法构思之妙实足令人折服,全诗从夜半写到明,又以牛女的相会映衬自身的孤处,上人间,融处哀,充分显示出作者过人的功力。黎简《李吉集评》说:“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此诗就是一个很的例证。

网友完善七夕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七夕辑评

《唐诗镜》:三、四新琢,“入曝衣楼”,此际无,故为此语。

《李吉集》:黄淳耀:末二句忽说至此,信手拈来。率。黎简:结自妙,随手拈来似无谓而者,情到故也。

《昌谷集注》:上六句说淑景芳辰,离情别绪。末二句不胜悲凉。彼美当秋,心惊迟暮,佳人不偶,恐老冉冉将至矣。贺盖借“苏”以自慨也。

《李吉诗集批注》:此句还渡河正位;以下做“七夕”人情。飞卿“微云未接过来迟”之语,似从此起得之,而此起更无迹可求(首句下)。此二语独不可学,学则“七子”派;作者却(“上”二句下)。“钱塘苏小小,又值一年秋”,仙笔也。一年一会者尚可感,终身飘零者奈何?只开手还过七夕本事,以下全写闺情,立格亦高。义山“金玉露”之七律,真是笨伯。徐文评末二句:忽说至此,信手拈来。末二句乃千思万想而得者,何谓“信手拈来”?一篇之妙,全在此结。然以为“信手拈得”亦道得出机之妙。

网友完善七夕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七夕作者李贺的简介

李贺 - []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七夕|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李贺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