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李贺

南园十三首(其六)

李贺 - []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上,文章何处哭秋

南园十三首(其六)翻译文

在典籍中寻觅典故,摘取词句来写诗文,老于雕虫小技之中。往往当破晓的残对着帘幕、状弯弓挂在边时,还在伏案疾书。难道没有看见辽东一带还战乱连年吗?国家正当用武之际,即使写出像宋玉那样的悲秋文章,又有什么地方需要它呢?

网友补充:
    暂无!

南园十三首(其六)拼音版/注音版

nán yuán shí sān shǒu qí liù。

南园十三首(其六)。

lǐ hè。

李贺。

xún zhāng zhāi jù lǎo diāo chóng,

寻章摘句老雕虫,

xiǎo yuè dāng lián guà yù gōng。

晓月当帘挂玉弓。

bú jiàn nián nián liáo hǎi shàng,

不见年年辽海上,

wén zhāng hé chǔ kū qiū fēng。

文章何处哭秋风。

南园十三首(其六)注释

寻章摘句:指创作时谋篇琢句。老雕虫:老于雕虫的活之中。

哭秋:即悲秋的意思。

网友补充:
    暂无!

南园十三首(其六)评析

暂无评析
网友补充:
    暂无!

南园十三首(其六)赏析

慨叹读书无用、怀才见弃,是这首绝句的命意所在。

诗的前两句描述艰苦的书斋活,其中隐隐地流露出怨艾之情。首句说我的青春年华就消磨在这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了。此句诗意,像有点自卑自贱,颇耐人寻绎。李贺向以文才自负,曾把自己比作“汉剑”,“自言汉剑当飞去”(《出城寄权璩杨敬之》),抱负远大。可是,现实无情,使他处于“荒地老无人识”(《致行》)的境地。“雕虫”之词出于李贺笔下,显然是愤激之辞。句中的“老”字用作动词,有终老纸笔之间的意思,包含着无限的辛酸。

次句用白描手法显现自己刻苦读书、发奋写作的情状:一弯残,低映檐前,抬头望去,象是当帘挂着的玉弓;将破晓,而自己还在孜孜不倦地琢句谋篇。这里,诗人惨淡苦吟的精神和他那只有残作伴的落寞悲凉的处境形成鲜明的比照,暗示性很强。

读书为何无用?有才学为何不能见用于世?三、四句遒劲悲怆,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揭示了造成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郁积已久的忧愤情怀。“辽”指东北边境,即唐河北道属地。从元和四年(809)到元和七年,这一带割据势力先后发兵变,全然无视朝廷的政令。唐宪宗曾多次派兵讨伐,屡战屡败,弄得下疲惫,而藩镇割据的局依然故。国家多难,民不聊,这是诗人所以要痛哭流涕的原因之一;由于战乱不已,朝廷重用武士,轻视儒,以致斯文沦落,这是诗人所以要痛哭流涕的原因之二。

末句的“文章”指代文士,实即作者自己。“哭秋”不是一般的悲秋,而是感伤时事、哀悼穷途的文士之悲。此与屈原的“悲回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九章·悲回》)颇有相似之处。时暗昏则文章不显,这正是屈原之所以“悲回”(按:“回”即秋)、李贺之所以“哭秋”的真正原因。

这首诗比较含蓄深沉,在表现方法上也显得灵活多变。首句叙事兼言情,腹牢骚通过一个“老”字倾吐出来,炼字的功夫极深。次句写景,亦即叙事、言情,它与首句相照应,活画出诗人勤奋的书斋活和苦闷的内心世界。“玉弓”一词,暗点兵象,为“辽”二句伏线,牵丝带笔,曲曲相关,见出文心之细。第三句只点明时间和地点,不言事(战事)而事自明,颇具含蓄之致。三、四两句若即若离,似断实续,结构得非常精巧;诗人用隐晦曲折的手法揭示了造成斯文沦落的社会根源,从而深化了主题,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量。

网友补充:
    暂无!

南园十三首(其六)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李贺 - []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吉,世称李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南园十三首(其六)|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李贺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