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

王守仁 - []

曰:“先儒解‘格物’为格下之物,下之物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大学》之所谓‘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功?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心之发动不能无不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一念发在善上,便实实落落去善;一念发在恶恶上,便实实落落去恶恶。意之所发,既无不诚,则其本体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所谓‘人虽不知而已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吾心良知既不得扩充到底,则善虽知,不能着实了,恶虽知恶,不能着实恶了,何得意诚?故致知者,意诚之本也。然亦不是悬空的致知,致知在实事上格。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去恶固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为善则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也。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而意之所发,善去恶,无有不诚矣。诚意工夫实下手处在格物也,若此格物,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为尧、舜,正在此也。”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翻译文

说:“朱熹解释‘格物’是‘格下之物’,下之物怎么格?并且程颐说一草一木都有理存在,现在怎么去格呢?纵使草木格得出理来,却又何能够诚自己的意?我认为‘格’字应该做‘正’字讲,‘物’字应该做‘事’字讲。《大学》里的‘身’,就是指耳、目、口、鼻、四肢。要修身就要做到眼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嘴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体本身怎么去用功夫呢?心是身体的主宰,眼睛之所以看是因为心。耳朵之所以听是因为心。口与四肢之所以说与动,都是因为心的缘故。因此,修身的关键在于真正弄明白心才是问题所在,只要让心总是处于廓然大公的状态,就没有什么不正之处了。这个主宰一正,那么作用于眼睛便没有非礼之视;作用于耳朵便没有非礼之听;作用于嘴巴和四肢便能没有非礼之言和动,这就说明修身的关键在于‘正心’。至善,是心性的本体,人最初的心性哪有不善的呢?所以说到正心,原本就是善的,哪里还需要去正呢?正心是指在心性发变动时才去用功夫纠正。心性的变动不可能完全没有不善的意思,因此需要在此处下手,这就是‘诚意’。果一个念头发出是向善的,你就实实在在去行善;一个念头发出是向恶的,你就实实在在去抑制根除自己的恶念。一念发动,没有不是诚的,那么它的本体怎么会不正呢?因此,想要正心关键在于诚意。功夫下在诚意上,功夫才有了入手的地方。然而诚意的根本在于致知。所谓别人都不知道而我独独知道的,这才是自心的良知。可是,知是善却不按照良知去做;知是恶却不跟从良知的指引而不去做,那么人的良知便被遮蔽了,就算不上是致知。内心的良知不能扩充到底,那么善虽然知道是的,也不能真正地做,恶虽然知道是恶的,也不会真的当做恶,这怎么能算得上是诚意呢?所以致知,是做到意诚的根本。然而也不是凭空的致知,致知要在具体的实事去格。果意念是要去为善,那么就在你眼前这件实事去上行善;果意念是要去除恶,那么就在你眼前这件实事上去除恶。除恶本来就是格不正让它归于正,为善是把不善的改变成善的了,这两者同理。此这般,心里的良知就不会被私欲所遮蔽了,能够达到至善了,意念的发动,也只有善,除恶,没有不诚正的。使意念诚正的功夫实践起来就在于格物,果像这样去格物,人人都可以做到,‘人皆可以为尧、舜’,正是因为这个道理。”

网友补充:
    暂无!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拼音版/注音版

chuán xí lù juǎn xià mén rén huáng yǐ fāng lù èr。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xiān shēng yuē xiān rú jiě gé wù wèi gé tiān xià zhī wù,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

tiān xià zhī wù rú hé gé dé qiě wèi yī cǎo yī mù yì jiē yǒu lǐ,

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

jīn rú hé qù gé zòng gé dé cǎo mù lái,

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

rú hé fǎn lái chéng dé zì jiā yì wǒ jiě gé zuò zhèng zì yì,

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

wù zuò shì zì yì。

‘物’作‘事’字义。

dà xué zhī suǒ wèi shēn,

《大学》之所谓‘身’,

jí ěr mù kǒu bí sì zhī shì yě。

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

yù xiū shēn,

欲修身,

biàn shì yào mù fēi lǐ wù shì,

便是要目非礼勿视,

ěr fēi lǐ wù tīng,

耳非礼勿听,

kǒu fēi lǐ wù yán,

口非礼勿言,

sì zhī fēi lǐ wù dòng。

四肢非礼勿动。

yào xiū zhè gè shēn,

要修这个身,

shēn shàng rú hé yòng dé gōng fū xīn zhě shēn zhī zhǔ zǎi,

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

mù suī shì,

目虽视,

ér suǒ yǐ shì zhě xīn yě。

而所以视者心也。

ěr suī tīng,

耳虽听,

ér suǒ yǐ tīng zhě xīn yě。

而所以听者心也。

kǒu yǔ sì zhī suī yán dòng,

口与四肢虽言、动,

ér suǒ yǐ yán dòng zhě xīn yě。

而所以言、动者心也。

gù yù xiū shēn zài yú tǐ dāng zì jiā xīn tǐ,

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

cháng lìng kuò rán dà gōng,

常令廓然大公,

wú yǒu xiē zǐ bù zhèng chǔ。

无有些子不正处。

zhǔ zǎi yī zhèng,

主宰一正,

zé fā qiào yú mù,

则发窍于目,

zì wú fēi lǐ zhī shì fā qiào yú ěr,

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

zì wú fēi lǐ zhī tīng fā qiào yú kǒu yǔ sì zhī,

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

zì wú fēi lǐ zhī yán dòng,

自无非礼之言、动,

cǐ biàn shì xiū shēn zài zhèng qí xīn。

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

rán zhì shàn zhě,

然至善者,

xīn zhī běn tǐ yě,

心之本体也,

xīn zhī běn tǐ nà yǒu bù shàn rú jīn yào zhèng xīn,

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

běn tǐ shàng hé chǔ yòng dé gōng bì jiù xīn zhī fā dòng chù cái kě zhuó lì yě。

本体上何处用得功?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

xīn zhī fā dòng bù néng wú bù shàn,

心之发动不能无不善,

gù xū jiù cǐ chù zhuó lì,

故须就此处着力,

biàn shì zài chéng yì。

便是在诚意。

rú yī niàn fā zài hǎo shàn shàng,

如一念发在好善上,

biàn shí shí luò luò qù hǎo shàn yī niàn fā zài è è shàng,

便实实落落去好善;一念发在恶恶上,

biàn shí shí luò luò qù è è。

便实实落落去恶恶。

yì zhī suǒ fā,

意之所发,

jì wú bù chéng,

既无不诚,

zé qí běn tǐ rú hé yǒu bù zhèng de gù yù zhèng qí xīn zài chéng yì。

则其本体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诚意。

gōng fū dào chéng yì,

工夫到诚意,

shǐ yǒu zhuó luò chù。

始有着落处。

rán chéng yì zhī běn,

然诚意之本,

yòu zài yú zhì zhī yě。

又在于致知也。

suǒ wèi rén suī bù zhī ér yǐ suǒ dú zhī zhě,

所谓‘人虽不知而已所独知者’,

cǐ zhèng shì wú xīn liáng zhī chù。

此正是吾心良知处。

rán zhī dé shàn,

然知得善,

què bù yī zhè gè liáng zhī biàn zuò qù zhī dé bù shàn,

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

què bù yī zhè gè liáng zhī biàn bù qù zuò,

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

zé zhè gè liáng zhī biàn zhē bì le,

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

shì bù néng zhì zhī yě。

是不能致知也。

wú xīn liáng zhī jì bù dé kuò chōng dào dǐ,

吾心良知既不得扩充到底,

zé shàn suī zhī hǎo,

则善虽知好,

bù néng zhuó shí hǎo le,

不能着实好了,

è suī zhī è,

恶虽知恶,

bù néng zhuó shí è le,

不能着实恶了,

rú hé dé yì chéng gù zhì zhī zhě,

如何得意诚?故致知者,

yì chéng zhī běn yě。

意诚之本也。

rán yì bú shì xuán kōng de zhì zhī,

然亦不是悬空的致知,

zhì zhī zài shí shì shàng gé。

致知在实事上格。

rú yì zài yú wéi shàn,

如意在于为善,

biàn jiù zhè jiàn shì shǎng qù wèi yì zài yú qù è,

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

biàn jiù zhè jiàn shì shǎng qù bù wéi。

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

qù è gù shì gé bù zhèng yǐ guī yú zhèng,

去恶固是格不正以归于正,

wéi shàn zé bù shàn zhèng le,

为善则不善正了,

yì shì gé bù zhèng yǐ guī yú zhèng yě。

亦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也。

rú cǐ,

如此,

zé wú xīn liáng zhī wú sī yù bì le,

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

dé yǐ zhì qí jí,

得以致其极,

ér yì zhī suǒ fā,

而意之所发,

hǎo shàn qù è,

好善去恶,

wú yǒu bù chéng yǐ。

无有不诚矣。

chéng yì gōng fū shí xià shǒu chǔ zài gé wù yě,

诚意工夫实下手处在格物也,

ruò rú cǐ gé wù,

若如此格物,

rén rén biàn zuò dé,

人人便做得,

rén jiē kě yǐ wéi yáo shùn,

人皆可以为尧、舜,

zhèng zài cǐ yě。

正在此也。

”。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注释

朱熹《大学章句集注》:“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

程颐《二程遗书》:“求之性情,固是切于身,然一草一木亦皆有理,须是察。”

《论语·颜渊》第一章:“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朱熹《大学章句集注》:“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

网友补充:
    暂无!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评析

暂无评析
网友补充:
    暂无!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补充:
    暂无!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王守仁 - []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间,纵观山川形胜。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二|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王守仁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