皁罗袍 · 商调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拼音版/注音版
zào luó páo shāng diào yuán lái chà zǐ yān hóng kāi biàn。
皂罗袍 · 商调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tāng xiǎn zǔ。
汤显祖。
yuán lái chà zǐ yān hóng kāi biàn,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shì zhè bān dōu fù yǔ duàn jǐng tuí yuán。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liáng chén měi jǐng nài hé tiān,
良辰美景奈何天,
shǎng xīn lè shì shuí jiā yuàn cháo fēi mù juǎn,
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
yún xiá cuì xuān,
云霞翠轩,
yǔ sī fēng piàn,
雨丝风片,
yān bō huà chuán。
烟波画船。
jǐn píng rén tè kàn de zhè sháo guāng jiàn。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皁罗袍 · 商调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赏析
这段唱词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地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它紧紧贴合主人公情绪的当前状态和发展走向进行布景。「姹紫嫣红开遍」,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然而,主人公并非只是流连其中,只「入」而不「出」,接承第一眼春色的是少女心中幻设的虚景,她预见到浓艳富丽之春景的未来走向——「都付与断井颓垣」,残败破落的画面从另一个极端给予少女强烈的震撼。「春色如许」开启了主人公的视野,使之充满了诧异和惊喜,接踵而来的对匆匆春将归去的联想则轰的一声震响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满了惊惧和无奈。
女主人公心花初放紧接着又上眉头的景象,包蕴的是无奈的情绪——「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在这里意识到生命的困境,换个角度看待这些唏嘘,则里面并不仅仅残存着纯粹的悲观意绪,主人公情绪跌入低谷之后,仍念念不忘「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云霞翠轩」「烟波画船」,美好的事物始终深刻内嵌于少女的思维深处,读者不难从中窥探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期待,为下一段奇遇柳梦梅,为情而死的故事找到心理依据。
在这段唱词中,从喜乐到苦痛的情绪流变紧紧扣咬着从浓艳的实景向残败的虚景的转变,读者很难剖判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的严格界限,只因在此处,景现而情发,情入而景犹存。
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对后世深有影响。在《红楼梦》中,即有林黛玉读这首曲,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处境,无限感伤的情节。
-
暂无!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