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人俊
王人俊,名承烈,号采甫,以号行世。清淡水艋舺(今台北市万华)人。光绪十七年(1891)淡水县生员,游泮后拟赴秋试,适逢乙未割台之变,未成行。于是绝意仕途,閒居寄情诗酒,并设塾授课。明治四十二年(1909)春,与林湘沅、谢汝铨、洪以南诸贤,倡设台北「瀛社」,为该社中坚社员。生平致力吟咏,直抒胸臆,诗风平易流畅,时以诙谐笔调,反映现实生活。乡里父兄素重其品德,门生几达千人,台湾作家王诗琅亦曾从其学。王人俊著作虽丰,惜遭兵燹而散失〖参考邱秀堂《鲲海粹编。台北七君子诗存》,台北:台湾史迹研究中心,1980年;廖一瑾(雪兰)《台湾诗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唐羽《基隆颜氏家乘》,台北:基隆颜氏家乘纂修小组,1997年12月。〗。2004年厦门大学出版《台湾文献汇刊》收录其《杂文诗辑钞》〖编者按:《杂文诗辑钞》原题〈台北艋舺秀才〉,为王采甫辑钞,杨莲福整理。以下所收王人俊诗三首系杨莲福所藏《杂文诗辑钞》,收录于《台湾文献汇刊》第四辑第十一册丁,陈支平主编,九州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乃王人俊辑钞前人诗文佳作,属于王氏之作极少。生平诗作大多发表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并收录于《咏李烈姬诗集》、《剑潭馀光》、《寿星集》、《环镜楼唱和集》、《东宁击钵吟前集》、《网溪诗集》、《台湾诗录》、《台海诗珠》、邱秀堂所辑《鲲海粹编。台北七君子诗存》,今即据此辑录编校。(蔡美端撰)
以下是王人俊作品集:
有友海外游,联踪历淡水。
挟予访圆山,同到公园鄙。
遥见庙巍峨,神社并角倚。
友乃咨询予,斯是何庙祀。
君为台阳人,应知其何氏。
予敬再拜陈,详明其原委。
名曰节孝祠,甲午年创始。
初建清代时,予父实董理。
予父三岁孤,祖母柏舟矢。
抚父已成人,念母真劳只。
欲报母深恩,树坊志未已。
官因百经营,无暇以及此。
又有杜与王,有母节如是。
连名请民捐,抚院奏奉旨。
褒节不敢迟,许建东门里。
糜费数千金,经营轮奂美。
帝国初领台,移筑圆山屺。
补助不日成,庙堂高峻峙。
督宪匾额题,欲人共仰止。
台地节妇多,久劳輶轩使。
待进数繁繁,今先三人耳。
友乃对曰俞,我已知之矣。
我华重节贞,累朝褒素履。
噫彼节妇人,凡妇孰如彼。
或义守共姜,或贞效太姒。
或节忍贫穷,或烈抗奸宄。
如归齐忠臣,将顺等孝子。
可为国四维,可立人五纪。
盖师松柏坚,非同芍兰否。
立志不二夫,存心到一死。
大礼能维持,尽伦有谁比。
清操垂古今,贞名动遐迩。
典型仪闺门,德行耀乡里。
光如日月华,定若江流砥。
绰楔锡天章,芳流后世齿。
瞻仰登崇阶,式敬窃自喜。
尊翁具公心,不嫌为发起。
颓俗可转移,风化关廉耻。
全台淑妇人,何患节之靡。
寄语诸贤媛,勿以高难企。
学虽新是求,德必旧是以。
有志事竟成,天亦降福祉。
试观祠中人,传应列彤史。
君宜计久遥,勿使后颓圮。
予谢弗敢当,劳君之教指。
谈论犹未终,日薄西山沚。
移驾赋归欤,言别各移屣。
相约祭日期,参拜上香酏。
推荐诗词古文
-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干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遣兴
- 敬宗睿武昭悯孝皇帝輓歌三首
- 次韵送程给事知越州
-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
- 临江仙 · 堪笑一场颠倒梦
- 桃源忆故人
- 结爱
- 用汉中帅阎才元侍郎韵送樊子南西归兼呈侍郎
- 天门
- 始作燕子巾
- 定风波
-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一曰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
- 小至日书
- 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二首
- 青楼曲二首
- 哭侍妾梁氏文姞
- 一枝春闹蛾
- 佛顶菊
- 读晋史偶书
- 为转运沈郎中题
- 腊望送南京王大理汝温升北少司马
- 双赠程洁庵十六首
- 孟子天位
- 虞美人 · 立秋日书感
- 赠去华学士
- 渡江云
- 赠羽士
-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 和丘计部谦之吾兼亭成追忆李献吉郑继之四首
- 鄜州张路钤处见东坡所书渔父四首感嘆之余因思诸王孙伯言善歌此辞每以为乐作寄伯言视张
- 次韵酬顾惟庸闻杨铭甫抗疏
- 雨中新寒坐芸香小阁呈郝兵备二首
- 逍遥咏
- 和千家诗六十首春日偶成
- 玄译观二首
- 寄黄梦授机宜
- 寄衍上人索画兰
- 甘州白塔登眺
- 谢刘学录惠诗
- 和六弟苦雨
- 留别卢大海
- 重过韬光禅舍与鬆岳上人话旧出示书画册子即赋长句再题
- 忆江南 · 咏玫瑰
- 燕二首
- 客裏书事
- 李郡丞邀同胡文学游山庄和韵
- 感寓
- 诸生天坛歌咏盈野
- 纪恩宠送太师潞公西归
我爱学习网微信
![我爱学习网微信](/public/img/erweim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