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之水歌拼音版/注音版
hé zhōng zhī shuǐ gē。
河中之水歌。
xiāo yǎn。
萧衍。
hé zhōng zhī shuǐ xiàng dōng liú,
河中之水向东流,
luò yáng nǚ ér míng mò chóu。
洛阳女儿名莫愁。
mò chóu shí sān néng zhī qǐ,
莫愁十三能织绮,
shí sì cǎi sāng nán mò tóu。
十四采桑南陌头。
shí wǔ jià yú lú jiā fù,
十五嫁于卢家妇,
shí liù shēng ér zì ā hóu。
十六生儿字阿侯。
lú jiā lán shì guì wèi liáng,
卢家兰室桂为梁,
zhōng yǒu yù jīn sū hé xiāng。
中有郁金苏合香。
tóu shàng jīn chāi shí èr xíng,
头上金钗十二行,
zú xià sī lǚ wǔ wén zhāng。
足下丝履五文章。
shān hú guà jìng làn shēng guāng,
珊瑚挂镜烂生光,
píng tóu nú zi qíng lǚ xiāng。
平头奴子擎履箱。
rén shēng fù guì hé suǒ wàng,
人生富贵何所望,
hèn bù jià yǔ dōng jiā wáng。
恨不嫁与东家王。
河中之水歌注释
绮(qǐ):有花纹的丝织品。《正字通·系部》:“织素为文者日绮。”
南陌头:南边小路旁。
卢郎妇:一作“卢家妇”。
字阿侯:原作“似阿侯”,据《玉台新咏》、《艺文类聚》改。
兰室: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称。犹“兰闺”、“香闺”。
桂作梁:形容居室华贵芳香。桂,桂树,极芳香;梁,屋梁。
郁金:名贵的香料,出古大秦国(古罗马帝国);
苏合:名贵的香料,出古大食国(古波斯帝国)。
丝履(lǚ):绣花丝鞋,是古时富有的标志。汉桓宽《盐铁论》即谓“今富者常踏丝履”。
五文章:五色花纹。一说,五,古作“夏”,有纵横交互之章,亦通“午”,一纵一横交错。
挂镜:古代镜子常挂于壁上,故称“挂镜”。
平头奴子:不戴冠巾的奴仆。
擎(qíng):一作“提”。
履箱:不详何物,一说为藏履之箱,亦可指鞋子和箱子。
望:怨、怨恨。
东家王:指东邻姓王的意中人。按:唐上官仪、元稹、李商隐、韩俚诸人诗文都指实“东家王”为王昌。元稹《筝》:“莫愁私地爱王昌。”李商隐《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谁与王昌通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据《襄阳耆旧传》:“王昌,字公伯,为东平相散骑,早卒。妇任城王曹子文女。”而详诗意,此“东家王”当非富贵者。
-
暂无!
河中之水歌赏析
《河中之水歌》是首叙事古诗,塑造了莫愁美丽率真的形象。关于莫愁有两种说法。一指石城莫愁,《旧唐书·音乐志二》:“《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石城在今湖北;另一种说法指洛阳莫愁,为卢家妇。此乐府诗所咏为洛阳莫愁。诗歌开头用比兴手法,第三句到十二句描写莫愁的生活经历,写法与乐府古辞(《孔雀东南飞》)开头描写刘兰芝的形象相似:“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莫愁比之刘氏更具民间女子的气质。“采桑南陌头”化用古辞《陌上桑》中罗敷形象的内蕴,含蓄写出莫愁的俏丽和勤劳。最后两句写莫愁不贪恋富贵的超俗性格。全诗格调明快,文辞富艳,含蓄有致。且压韵规律,对偶基本工整,明显带有文饰的痕迹。
全诗十四句中,连用十二句铺叙其生活环境之无比优裕,简直让人艳羡不已,感叹人生富贵,至此无以复加。然而就在读者可能产生错觉误解之时,诗笔突然急转,一句“恨不嫁与东家王”点明题旨。诗的民歌风味极浓。首句以河水东流起兴引出洛阳女儿,饶有趣味。述莫愁经历,排比铺叙,同《焦仲卿妻》兰芝“十三能织素”一段颇有渊源。语言通俗明快、流走自然,更见民歌特色。
-
暂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萧衍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