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田豫传_原文_翻译-陈寿

发布时间:2011-02-04 栏目:专题 投稿:高兴的摩托

原文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老母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公孙瓒使豫守东州令,瓒将王门叛瓒,为袁绍将军万余人来攻。众惧欲降。豫登城谓门曰:“卿为公孙所厚而去,意有所不得已也。今还作贼,乃知卿乱人耳。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门惭而退。瓒虽知豫有权谋,而不能任也。瓒败而鲜于辅为国人所推,行太守事,素善豫,以为长史。时雄杰并起,辅莫知所从。豫谓辅曰:“终能定于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辅从其计,用受封宠。太祖召豫为丞相军谋掾,除颖阴、朗陵令,迁七阳太守,所在有治。鄢陵侯彰征代郡,以豫为相。军次易北,虏伏骑击之,军人扰乱,莫知所为。豫因地形,回车结圜陈,弓驽持满于内,疑兵塞其际。胡不能近,散去。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迁南阳太守。先时,郡人侯音反,众数千人在山中为群盗,大为郡患。前太守收其党与五百余人,表奏皆当死。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愿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具以状上,太祖善之。文帝初,北狄强盛,侵扰边塞。乃使豫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俊并护鲜卑。自高柳以东,(氵岁)貊以西,鲜卑数十部,比能、弥加、素利割地统御,各有分界。乃共要誓,皆不得以马与中国市。豫以戎狄为一,非中国之利,乃先构离之,使自为仇敌,互相攻伐。素利违盟,出马千匹与官,为比能所攻,求救于豫,豫恐遂相兼并,为害滋深,宣救善讨恶,示信众狄。单将锐卒,深入虏庭,胡人众多,钞军前后,断截归路。豫乃进军,去虏十余里结屯营,多聚牛马粪然之,从他道引去。胡见烟火不绝,以为尚在,去,行数十里乃知之。追豫到马城,围之十重,豫密严,使司马建旌旗,鸣鼓吹,将步骑从南门出,胡人皆属目往赴之。豫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惧发,出虏不意,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迫讨二十余里,僵尸蔽地。又乌丸王骨进桀黠不恭,豫因出塞案行,单将麾下百余骑人进部。进逆拜,遂使左右斩进,显其罪恶以令众。众皆怖慑不敢动,便以进弟代进。自是胡人破胆,威震沙漠。山贼高艾,众数干人,寇钞,为幽、冀害,豫诱使鲜素利部斩艾,传首京都。封豫长乐亭侯。为校尉九年,其御夷狄,恒摧抑兼并,乖散强猾。凡通亡奸宄,为胡作计不利官者,豫皆构刺搅离,使凶邪之谋不遂,聚居之类不安。事业未究,而幽州刺史王雄支党欲令雄领乌丸校尉,毁豫乱边,为国生事。遂转豫为汝南太守,加珍夷将军。太和末,公孙渊以辽东叛,帝欲征之而难其人。中领军杨暨举豫应选,乃使豫以本官督青州诸军,假节,往讨之。会吴贼遣使与渊相结,帝以贼众多,又以渡海,诏豫使罢军。豫度贼船垂还,岁晚风急,必畏漂浪,东随无岸,当赴成山。成山无藏船之处,辄便循海,案行地形,及诸山岛,徼截险要,列兵屯守,自入成山,登汉武之观。贼还,果遇恶风,船皆触山沉没,波荡着岸,无所逃窜,尽虏其众。初,诸将皆笑于空地待贼,及贼破,竟欲与谋,求人海钩取浪船。豫惧穷虏死战,皆不听。初,豫以太守督青州,青州刺史程喜内怀不服,军事之际,多相违错。喜知帝宝爱明珠,乃密上:“豫虽有战功,而禁令宽弛,所得器仗珠金甚多,放散皆不纳官。”由是功不见列。后孙权号十万众攻新城,征东将军满宠欲率诸军救之。豫曰:“贼悉众大举,非徒投射小利,欲质新城以致大军耳。宜听使攻城,挫其锐气,不当与争锋也。城不可拔,众必罢怠;罢怠然后击之,可大克也。若贼见计,必不攻城,势将自走。若便进兵,适人其计。又大军相向,当使难知,不当使自画也。”豫辄上状,天子从之。会贼遁走。后吴复来寇,豫往拒之,贼即退。诸军夜惊云:“贼复来!”豫卧不起,令众‘敢动者斩’。有顷,竟无贼。景初末,增邑三百,并前五百户。正始初,迁使持节护匈中郎将军,加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外胡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州界宁肃,百姓怀之。征为卫尉。屡乞逊佼,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壮,书喻未听。豫书答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遂固称疾笃。拜太中大夫,食卿禄。年八十二薨,子彭祖嗣。豫清俭约素,赏赐皆散之将士。每胡、狄私遗,悉簿藏官,不入家。家常贫匮。虽殊类,咸高豫节。嘉平六年,下诏褒扬,赐其家钱谷。语在《徐邈传》。

解释/注释/译文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刘备投奔公孙瓒时,田豫还年幼,自己投奔刘备,勇气十足,因得刘备器重。刘备为豫州刺史时,田豫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回家。刘备挥泪与他告别,说:“很遗憾不能和你共创大业了。”公孙瓒让田豫任东州县令。公孙瓒的将领王门背叛了他,并替袁绍率兵万余人前来进攻。当时人心惶惶,很多人主张投降。田豫登上城门对王门说:“公孙瓒对你不薄,可你还是弃他而去。也许你是迫不得已,但现在你却为虎作伥,才知你是一个乱臣贼子。我尽管智识浅薄,但也知道如何谨守城池。我既已接受守城的任务,你为何还不猛攻?”王门很惭愧,只好撤退。公孙瓒知道田豫有权谋,但并没有重用他。公孙瓒失败后,鲜于辅为众人推举,代理太守的职权。鲜于辅很欣赏田豫,任命他为长史。当时群雄并起,鲜于辅不知所从。田豫劝他说:“最终能平定天下的人只有曹操。应赶快归附他,这样才免除后祸。”鲜于辅听从了他的计策,得到曹操的任用。曹操又任命田豫为丞相军谋掾,担任颍阳、朗陵县令,又转升为弋阳太守。所到之处,政绩颇佳。鄢陵侯曹彰征伐代郡,任命田豫为相。驻军在易县以北,敌骑兵埋伏在那里,向部队发起进攻。军内顿时一片骚乱,不知如何是好。田豫根据地形,把战车排成圜阵,弓箭手在阵内拉弓以待,又设精兵守卫在车间的空隙处以防不测。敌兵攻不进来,只好撤退。田豫追击,打败敌兵,又乘胜追杀,平定代郡。田豫迁任南阳太守。
此前,郡内有个叫侯音的人反叛,聚合几千人在山中为盗,是郡中的一大祸患。前任太守抓住了其中的五百多人,上书朝廷要求处死他们。田豫逐一查检了这些人,给予安慰,让他们改过自新,打开枷锁,放了他们。这些囚犯十分感动,叩头表示愿意效力,并互相转告。一时间,聚集的强盗都散了伙,郡内平静下来。田豫把这些情况上报朝廷,曹操十分欣赏。魏文帝曹丕初继位,北边少数民族日益强盛,经常进犯边境。于是任命田豫持节护乌丸校尉,与牵招、解鯭并护鲜卑。从高柳以东、氵岁貊以西,鲜卑有几十个部落,比能、弥加、素利各霸一方。他们又互相盟誓,不允许用马和中国进行贸易。田豫认为各少数民族团结一心对中国不利,于是设计离间,让他们彼此猜忌,互相进攻。素利首先违背誓约,出售一千匹马给官府。比能为此而进攻素利。素利向田豫求救。田豫又怕他们相互兼并,为害更甚,应当讨伐首恶,鼓励行善之人,以便向少数民族昭示中国讲求信义。于是率领精锐部队,深入敌后,前后包围,断绝了退路。田豫继续进军,大约在离敌营十里开外的路程安营扎寨,收聚了好多牛马粪,把它们点燃,自己率兵从旁路撤走。敌人见烟火不熄,以为田豫还在,等田豫他们走了十几里,敌人才发现,于是又派兵追赶,直至马城,把马城围个水泄不通。田豫秘密布置,让司马高举战旗,击鼓,率步兵从南门出击。敌人都被吸引过去。
田豫率领精兵强将从北门冲出,鼓声四起,两头夹击,出其不意,将敌人的包围冲散,他们丢下武器马匹,撒腿而逃。田豫率兵追杀了二十多里,尸横遍野。又有乌丸王骨进狂傲不恭。田豫出塞巡视,只带了百余名骑手进入骨进营地。骨进拜迎时,田豫命令手下人斩杀骨进,当众公布他的罪状。骨进部下全都吓得不敢动。田豫把骨进的弟弟推举出来作了乌丸王。从此胡人非常敬畏田豫。山间强盗高艾,聚合了几千人马,常常抢掠烧杀,成为幽、冀两州的公害。田豫诱使鲜卑首领素利斩杀了高艾,将其首级传送到京城。田豫被封为长乐享侯。他任校尉有九年之久,抗御少数民族部落的反叛,经常采取控制少数民族之间的兼并,同时使用离间计挑拨其相互关系的方法削弱他们的实力。凡是那些为胡人谋利而对中国构成威胁的人,田豫都能设计使其阴谋破产,并让他们不得安宁。很多事情尚未做完,可是幽州刺史王雄的追随者想让王雄任乌丸校尉,于是诋毁田豫,说他在边境无事生非。于是田豫又被任命为汝南太守,加殄夷将军封号。
太和末年(233),公孙渊在辽东反叛。朝廷想派人领兵征讨,一时又找不出合适人选。中领军杨暨推荐田豫,于是任命田豫以汝南太守职都督青州诸军事,持朝廷符节,前往征讨。这时,东吴派人与公孙渊相勾结。魏明帝曹睿认为敌人强大,又要渡海打仗,于是下诏让田豫停止进军。田豫认为敌船将要返回,加之天晚风急,敌人害怕风浪,漂到东边又无岸,肯定会在成山靠岸的,而成山没有藏船的地方,只能沿海岸停泊。他巡察山势,阻住险要路段,列兵把守。于是进入成山,登上汉武旧观。敌船返回,无路可逃,果然遇到狂风,很多船都触礁沉没,敌兵随波浪爬到岸上,魏军抓获了很多俘虏。起初,很多将领都嘲笑田豫在这里空等敌人。等敌人被击败后,他们又都争相出谋划策,请求追到海上去截取船只。田豫担心那些可走的士兵会决一死战,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起初,田豫以汝南太守身份都督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程喜很不服气。在制定军事方针时,两人常常有分歧,程喜知道明帝喜欢珠宝,于是秘密奏表说:“田豫虽创立战功,但纪律松弛,俘获了很多兵器、珠宝,都散在众人之手而不上缴官府。”因此田豫的战功没有得到朝廷的表彰。后来,孙权率领号称十万的浩浩大军,进攻新城。征东将军满宠想率大军前去解救。田豫说:“敌人此举进攻,显然不是为小利而来,而是想借进攻新城作幌子,诱使我大军出战。应当让他们攻城,杀杀他们的锐气,不应当与他们正面交锋。城池攻不下来,敌人就会感到疲惫,我们便可乘机反击敌人,一定会大获全胜。如果敌人能预见此计,他们就不会攻城而是自动撤走。如果我们进军,正好中了他们的计。大军动向,要叫对方琢磨不透,不应当听任敌人调动。”田豫上书说明想法,明帝同意他的意见,敌人只好退走。后来,敌人又来进攻,田豫迎面出击,敌人又退走。突然,在夜里军营大乱,说:“敌人又来了。”田豫仍躺着不动,命令部下:“有敢动摇军心者必杀。”不久,发现根本没有军情。
景初末年(239),增加田豫食邑三百户,加上以前的,共八百户。正始初年(240),升迁为持符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封号,任并州刺史。外域的少数民族久闻田豫的威名,相继前来进贡。州郡内社会治安良好,百姓十分感念他。后又升为卫尉,他反复乞求逊位,太傅司马懿认为田豫精力还饱满,给他写信,没有答应。田豫又写信给司马懿说:“年过七十而仍占据官位,就好像钟鸣漏尽,而仍在夜里行走,是要伤害人的。”于是坚决辞职。征拜为太中大夫,俸禄与九卿相同。死时八十二岁。他的儿子彭祖继承爵位。田豫清俭约素,凡朝廷的赏赐都分给部下。每当少数民族和有人私下赠与东西时,都记录在册,收进官府,不放在家里,家里常常清贫。即使那些和田豫不和的人,也都钦佩田豫高尚的节操。
嘉平六年(254),朝廷下诏表彰田豫,赐给他们家钱粮。这些情况,在《徐邈传》中有记载。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建安中(196~220)被推举为孝廉,任平原府丞。曹丕为五官将,任郭淮为门下贼曹,又转任为丞相兵曹议令史,随曹军征伐汉中。曹操回洛阳后,留下征西将军夏侯渊抵御刘备,任郭淮为司马。夏侯渊与刘备作战,郭淮有病未能成行。夏侯渊被杀,军中大惊,郭淮收集散兵,推举荡寇将军张郃负责,各部军营才安定下来。第二天,刘备想渡汉水进攻。各位将领认为敌我兵力悬殊,刘备会乘胜而击,于是诸将都想依汉水作阵来狙击刘备。郭淮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不能击败敌人,这不是上策。不如撤离岸边,在远处设阵,诱使敌人前来,等他们渡到河中央再发起进攻,一定可以打败刘备。”于是排好战阵。刘备疑心重重,不敢强渡。郭淮布署军队,坚决死守,没有一点撤退的意思。此事上报以后,曹操很赞许,任张郃为持节都督,又任郭淮为司马。曹丕即位后,赐郭淮为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以及征羌护军,协助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伐山盗郑甘及卢水叛乱的胡人,大获全胜。关中于是安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黄初元年(220),郭淮奉命前来祝贺曹丕登基,在路上得病,所以迟了一些。等到群臣欢会时,曹丕严肃地说:“从前大禹在涂山召会诸侯,防风来晚了,结果被杀。而今普天同庆,你却来迟,为什么?”郭淮答道:“我听说五帝首先用德来开导臣民。夏后时期朝政衰败,才开始用刑。而今我生逢唐虞盛世,因此知道自己不会遭受防风那样的杀戮。”曹丕听了很高兴,升任郭淮为领雍州刺史,封为射阳亭侯,五年后授以实职。安定羌将领辟鱖反叛,被郭淮击败。每当羌、胡有人来降,郭淮总是让人询问他们亲戚的情况,比如男女多少、年岁长幼等。等见到他们,已略知他们的心意,关怀备至,人们都称他为神明的官吏。
太和二年(228),西蜀丞相诸葛亮率兵出祁山,派将军马谡守街亭,高详守列柳城。张郃攻街亭,郭淮攻列柳城,均获胜利。在木包罕攻破陇西名羌唐鱖,于是郭淮被加封建威将军。太和五年(231),西蜀出卤城。当时,陇西粮食紧缺,一些人主张从关中运送。郭淮恩威并施,让羌、胡人出粮食以供军需。郭淮又转为扬武将军。青龙二年(234),诸葛亮出斜谷,在兰坑处屯田。当时司马懿屯兵渭南。郭淮估计诸葛亮一定会争夺北原,主张先占领,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郭淮说:“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连兵北山,断绝陇道,惊吓臣民和胡人,此乃国家安危之大患。”司马懿同意这种观点,于是让郭淮屯兵北原。战壕还没修好,蜀军压境,郭淮奋力回击。过了几天,诸葛亮率大军西行。诸将领都认为诸葛亮想攻西围。只有郭淮一人认为,这是诸葛亮虚张声势,是要让魏军大举回应,而他一定会进攻阳遂。那天夜里,蜀军果然进攻阳遂。因为城中有防备,所以诸葛亮的谋算没有成功。
正始元年(240),蜀将姜维出兵陇西。郭淮进军,追至强中。姜维撤退后,郭淮又讨伐羌族迷当等部,安抚氐族人,迁移三千多户百姓到关中地区。转任左将军。凉州休屠胡人梁元碧等率二千多家归附雍州。郭淮奏请让这些人居住在安定郡的高平,为保障他们的安全,其后设置西州都尉。郭淮又被任前将军。正始五年(244),夏侯玄伐蜀,郭淮率军为前锋。郭淮估计形势对己不利,就撤军出走,避免了重大损失。回师后明帝授郭淮持符节。正始八年(247),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联合起来反叛,包围城镇,南招蜀兵协助。凉州名胡治无戴也举兵反叛。讨蜀护军夏侯霸率诸军屯兵于为翅。郭淮刚到狄道,很多人认为应当首先讨平木包罕,这样对内则平定恶羌,对外则可以挫败西蜀的计谋。郭淮估计姜维一定会进攻夏侯霸,于是进入氵风中,转兵向南,接迎夏侯霸。姜维果然进攻为翅,郭淮军队正好抵达,姜维逃去。进而郭淮讨伐诸叛羌,杀死饿何、烧戈,投降的人有几万。
正始九年(248),遮塞等屯兵河关、白土故城,依据河险抵抗。郭淮假装从上流出兵,却秘密派兵从下流渡河,占据白土城,发动进攻,大破敌兵。治无戴包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郭淮率军逼近西海,想偷袭军队家属,正好治无戴又率兵折回,两军在龙夷之北相遇,治无戴失败后逃走。令居土匪在石头山西边活动猖獗,常断截道路,追杀王使。郭淮追击,获得胜利。姜维出兵石营,向强川,西迎治无戴。留下阴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筑城堡,收取诸羌散兵做为人质。郭淮想兵分两路。诸位将领认为,姜维向西连接强大的胡兵,廖化则守据天险,如果兵分两路,定会削弱兵力,前进无法牵制姜维,后退又攻不下廖化所守之城,不如集中兵力一起向西开进,趁胡、蜀两兵未能接上联系之前,各个击破,这是上策。郭淮说:“今派兵攻打廖化,可以出其不意,姜维肯定要有所顾忌。等姜维赶回来,廖化已被平定,而且可以使姜维疲于奔命。姜维的军队不向西接应胡人,胡人自然会撤离。这才是一举两全的上策。”于是派夏侯霸等在沓中等地追剿姜维,自己则率大军强攻廖化。姜维果然率师来营救廖化,正如郭淮所预料的那样。郭淮因功被封为都乡侯。
嘉平元年(249),郭淮升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这年,与雍州刺史陈泰合计,在为翅迫使蜀牙门将句安等投降。嘉平二年(250),皇帝下诏:“以前在汉川战役中,全军差点覆没。郭淮临危不惧,军功记在史策。在关右三十多年,对外征讨敌寇,对内安抚臣民。近年来,摧折廖化,生擒句安,功绩卓著,我特别嘉赏他,任郭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一如既往。”晋封郭淮为阳曲侯,食邑二千七百八十户,又分出三百户给他的一个儿子,封为亭侯。正元二年(255),郭淮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大将军,谥号贞侯。儿子郭统继承爵位。郭统官至荆州刺史。死后,郭统的儿子郭正继承爵位。咸熙中(264~265),设五等爵位,因为郭淮功著前朝,故改封其为汾阳子。

相关推荐:

捕蛇者说_原文_翻译-柳宗元

郑伯克段于鄢_原文_翻译-左丘明

扬州郭猫儿_原文_翻译-无名氏

程启充传_原文_翻译-朱由检

李清照《论词》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