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礼传_原文_翻译-脱脱
原文
王安礼,字和甫,安石之弟也。早登科,从河东唐介辟。(吕公弼)荐安礼于朝,神宗召对,欲骤用之。安石当国,辞,以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他日得见,命之坐,有司言八品官无赐坐者,特命之。迁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州,召为开封府判官。尝偕府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纳。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苏轼下御史狱,势危甚,无敢教者。安礼从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触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帝曰:“朕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李定、张璪皆擿使勿救,安礼不答,轼以故得轻比。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事至立断。前滞讼不得其情,及且按而未论者几万人,安礼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书揭于府前,辽使过而见之,叹息夸异。帝闻之,喜曰:“昔秦内史廖从容俎豆,以夺由余之谋,今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升一阶。帝数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国嗣,诏悉改卜,无虏数十万计,众汹惧。安礼谏曰“文王ト世三十,其政先于掩骼埋胔,未闻迁人之冢以利其嗣者,”帝恻然而罢。久之,御史张汝贤论其过,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汝贤亦罢。元祐中,加资政殿学士,历扬、青、蔡三州。又为御史言,失学上,移舒州。绍圣初,还职,知永兴军。二年,知太原府。苦风痹,卧帐中决事,下不敢欺。卒,年六十二,赠右银青光禄大夫。
解释/注释/译文
王安礼字和甫,是王安石的弟弟。很年轻的时候即中进士,受到河东唐介的征召。吕公弼向朝廷推荐王安礼,神宗召王安礼应对后,想马上任用他。这时是王安石执政,他即推辞了,被任为著作郎、崇文院校书。有一天神宗遇见他,命他坐下,有关官员说八品官没有赐座的,皇上即特别地赐给他座。迁任直集贤院,出任知润州、湖州,又召回任开封府判官。曾与开封府尹一起向皇上奏事,奏事完后,皇上单独留下王安礼,拿一些国家大事来询问向他,对他的意见,皇上很赏识,并加以采纳。入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
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下御史狱,情势很危急,没有人敢救他。王安礼则坦然地说:“自古以来胸怀大度的君主,是不会因别人的言语有什么不当而治他的罪的。苏轼以他的才干自发奋起,认为爵位可以很快得到,而现在却仍然这样碌碌无为,他的心中不能没有抱怨。今天如果按理治他的罪,我担心以后人们会说陛下不能容纳人哪。”神宗说:“我本来就不会深责他,现在既然你为他求情,我就宽赦他。你出去之后,不要把这事说出去了,苏轼刚引起众人的怨恨,我恐怕有人会拿这件事来害你。”李定、张璪都要王安礼不要解救苏轼,王安礼没有答应,因此苏轼只受到轻微的处罚。
以翰林学士身份知开封府,在职位上,他雷厉风行,只要有事他马上处理,从不拖拉。他的前任审理得不十分妥当的案子,以及立案后没有处理的案子很多,牵涉到几万人。王安礼接手处理,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县十九个邑的囚室都空了。审理案件的情况公布于府衙门前,辽的使者从府衙前经过看到了,对王安礼夸奖不已。皇上听后高兴地说道:“春秋时秦国的内史廖从容地祭祀,破坏了由余的阴谋。现在安礼勤勉治政,使远方异城震动,这与古人相比都毫不逊色。“于是特别提升了王安礼一级。”
皇上多次死去皇子,太史说民间墓地隔京城太近了,所以不利于皇朝的后代,诏令他们将墓地都改迁,计有数十万座,群情汹汹,对此很不满。王安礼上奏说:“文王占卜说要传世三十年,他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边的尸骨,而没有听说他为了利其后代而要迁移百姓墓地的事。”皇上即诏令停止搬迁。
过了很久,御史张汝贤上书弹劾王安礼,王安礼被贬出,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江宁府,张汝贤也被罢免。元祐年间,加王安礼资政殿学士衔,历知扬、青、蔡三州。又被御史弹劾,失掉学士衔,移任知舒州。绍圣初年,恢复原职,知水兴军。绍圣二年(1095),知太原府。得风寒病,四肢麻木不能行走,只得卧床办公,但下面的人都不敢欺瞒他。去世时,六十二岁,赠他为右银青光禄大夫。
韩肖胄,字似夫,相州安阳人。曾祖父、祖父两代担任宰相,父亲韩治。韩肖胄以恩荫补任承务郎,担任开封府司录。与府尹一起在殿中答对,徽宗问他的家世,赐同上舍出身,授任卫尉少卿,赐三品官服。
不久临时以给事中身份、充任祝贺辽国的生辰使。回来后,当时韩治守相州,请求任祠禄官。肖胄因此请求补授地方官以便侍奉生病的父亲,皇帝下诏授直秘阁、任相州知州,代替他父亲的职位。辞别皇帝,皇帝曰:“先帝下诏韩氏世代在相州做官。你父子相代任职,是光荣的事。”在相州四年,宋军到了燕地,肖胄预计幽蓟将有事变,应暗中作好防守准备。不久金骑兵入境,在郊野一无所获而离开。
绍兴二年,皇帝下诏百官分别讲述节省费用富裕国家、增强兵力休养生息的策略,肖胄所提的建议,当时大多被采纳。升任吏部侍郎,当时法规散失,官吏趁机做坏事,肖胄立下重赏,使各人记录,编成条目,按次序施行,玩弄法律条文的弊病才革除。
绍兴三年,授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任通问使,由胡松年任副使,肖胄慷慨接受任命。当时金首领粘罕专断执政,正仗着兵力强大,对和战持离间的政策,使者都感到忧惧。
肖胄到了金国,金人知道他的家世,非常看重他,往返才用了半年时间。自从南宋皇帝即位,六七年没有使者往来,到这时金才开始派人同来。肖胄在出使金国之前入对,与朱胜非意见不合,极力要求离朝,以旧职任温州知州,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绍兴五年,皇帝诏问原宰相执政战守的策略,肖胄进言:“江的南岸,空地非常多,沿江大将各自分地驻屯,以前务农的军士十分之五六,选择其中不是很精锐的人,使他们尽力耕作,农闲时就考察所练习的技艺,秋收就均分所种的禾麦,或者招募江北流民及江南无业愿意迁徙的人分别授给田地,创立屯田。休息时坚守,出征就能攻讨。”起用任常州知州,召赴皇帝所在地,很快授为签书枢密院事。
和议已定,又命肖胄任报谢使。接伴使到边境迎接,说应当称为谢恩使,肖胄反复诘问表示抗议,于是(金使)理屈词穷。到了以后,金派人到馆舍议事,肖胄随问随答,众人都尊敬地听着。他回来时,金人提供毡车及置备酒宴,是从肖胄开始的。授任资政殿学士、绍兴府知州。很快任祠禄官,与弟弟膺胄寓居在南越几十年。侍奉母亲以孝顺著称,弟弟不到不吃饭,得到的恩赐,都先给予宗族的人。去世,享年七十六岁,谥号元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