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杨荣传_原文_翻译-朱由检

发布时间:2011-02-05 栏目:专题 投稿:平常的含羞草

原文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初入京,荣迎谒马首曰:“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驾谒陵。自是遂受知。既即位,简入文渊阁,同值七人,荣最少,警敏。江西盗起,遣使抚谕,而令都督韩观将兵继其后。贼就抚奏至,帝欲赐敕劳观。荣曰:“计发奏时,观尚未至,不得论功。”帝益重之。五年,命往甘肃经画军务,所过览山川形势,察军民,阅城堡。还奏武英殿,帝大悦。值盛暑,亲剖瓜啖之。帝尝晚坐行幄,召荣计兵食。荣对曰:“择将屯田,训练有方,耕耨有时,即兵食足矣。”二十年,复下诏征阿鲁台。或请调建文时江西所集民兵。帝问荣。荣曰:“陛下许民复业且二十年,一旦复征之,非示天下信。”从之。明年从出塞,军务悉委荣,昼夜见无时。当是时,帝凡五出塞,还次榆木川,帝崩。中官马云等莫知所措,密与荣等入御幄议:六师在外,去京师尚远,秘不发丧,以礼敛;熔锡为椑,载舆中。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或请因他事为敕,驰报皇太子。荣曰:“谁敢尔!先帝在则称敕,宾天而称敕,诈也,罪不小。”众曰:“然。”乃具大行月日及遗命传位意,启太子。仁宗即位,赐敕褒劳,赉予甚厚。进工部尚书,食三禄。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反。帝召荣等定计。荣首请帝亲征,曰:“彼谓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济。”帝从其计。至乐安,高煦出降。英宗即位,委寄如故。正统五年乞归展墓,命中官护行。还至武林驿而卒,年七十。赠太师,谥文敏,授世袭都指挥使。

解释/注释/译文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刚进入京城,杨荣就在成祖马前迎接拜见说:“殿下是先祭拜皇陵,还是先即位?”成祖马上催促车驾拜谒皇陵,杨荣从此就受到皇帝的知遇。成祖即位后,选拔杨荣进入文渊阁,一起值班的七个人里,杨荣最年轻,机警聪敏。江西盗贼兴起,朝廷派遣使者招抚晓谕,又命令都督韩观率领军队跟随在他们后面。盗贼接受招抚的奏报抵达京城,皇帝想要下令慰劳韩观。杨荣说:“算来发出诏令时,韩观还没有到达,不应该评定功劳。”皇帝更加器重他。
永乐五年,皇帝命令杨荣前往甘肃处理筹划军务,所过之处杨荣察看山川的高低险易之势,考察军队和百姓的情况,并检查城堡等设施,回来后在武英殿奏报。皇帝非常高兴。当时正是盛夏,天气炎热,皇帝亲自切瓜给他吃。皇帝曾经晚上坐在行军的帐篷中,召来杨荣商量军粮的事情。杨荣回答说:“选择将领屯田,训练有方法,耕作有时节,那么士兵的粮食就够了。”永乐二十年,皇帝再次下令征讨阿鲁台,有人请求征调建文年间召集起来的民兵。皇帝询问杨荣,杨荣说:“陛下准许(答应)百姓恢复常业(本业、生业)将近二十年了,一旦再征调他们,不能向天下显示信用。”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第二年跟随皇帝出塞,皇帝吧把军中事务都托付给了杨荣,白天和晚上召见他没有固定的时间。当时,皇帝一共五次出塞,回师途中驻扎在榆木川,皇帝驾崩。宦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秘密地与杨荣等人进入皇帝的帐篷里商议:军队在外,距离京城还很远,秘密地不对外公布丧讯,按礼数入殓;用锡浇铸成内棺,装载在车中。所到之地早晚进奉膳食和平时的仪式一样,更加严格军令,人们无从揣测。有人请求通过其他事(为借口)制定诏令,疾行报告皇太子。杨荣说:“谁敢这样做!先帝活着才能称作诏令,宾天了却还称为诏令,是欺骗,罪过不小。”众人说:“是。”于是列出皇帝驾崩的月、日和临终诏命传位的大意,启奏太子。
仁宗即位,下令褒奖慰劳杨荣,赏赐非常优厚,晋升为工部尚书,领取三份俸禄。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造反,皇帝召见杨荣等人商定对策。杨荣首先请求皇帝亲自出征,说:“他们认为陛下新近登基,一定不会亲自出征,现在出其不意,以天子的威严前往,事情没有不成功的。”皇帝听从了他的计策。军队到达乐安,朱高煦出城投降。
英宗即位,委任托付和以前一样。正统五年,请求回乡省视坟墓,皇帝命令宦官护送前往。返回时抵达武林驿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岁。赠官太师,谥号文敏,授予世袭都指挥使。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予确山县知县。在治理方面致力于施惠百姓,积存粟米二千石用来应对灾荒,开垦荒田八百多顷,给贫民提供五百余头耕牛,核实曾被黄河水淹没的土地一百三十多顷分给百姓耕种。
布政使刘浑成的弟弟烂成,伙同小妾杀死妻子,陈幼学依法治罪。代理太仆卿陈耀文的家人犯法,陈幼学立即将他逮捕治罪。汝宁知府丘度担心幼学惹上祸端,请求巡抚、按察使,调幼学到中牟县。秋季果实成熟时节,飞蝗蔽天。幼学组织百姓捕捉蝗虫,提到一千三百多石,最终没有酿成蝗灾。县城旧有的土城,低矮并且已坍塌。供给饥民粟米,让:他们修筑城墙。城墙修好了,百姓却没有劳役之苦。幼学疏通河流五十七条,沟渠一百三十九条,都引入小清河,百姓大大受益。大庄的各村多水,为他们筑堤坝卡三道防备水患。给贫民提供牛种,贫妇提供纺车,数量是确山县的两倍。过了五年,政绩显著。因为不结交权贵,在考核官吏政绩时,掌道御史打算斥退他,御史的儿子争辩说:“儿自中州而来,人们都说中牟县令的政绩(治理水平)和人品天下无双,如今考核给予下等,为什么呢?”御史这才作罢。
升任湖州知府,刚刚到任,就捕杀了横行霸道的恶奴。有个叫施敏的人是士族子弟,杨升是家奴,两人横行郡中。幼学逮捕施敏,把他安置在监狱中。大雨下了一月,禾苗都被淹死。幼学大力推行治理荒灾的政令,救活饥民三十四万多。御史将举荐他,征集他的冶理措施,推官阁世科将幼学的治理措施列举出三十六条上交御史,御史上奏给皇帝。皇帝下诏加封为按察副使,仍然负责本郡事务。
幼学年已七十,他的母亲还健在,于是以回家养母为由,辞官归乡。母亲去世后也不再出仕。天启三年,起用为南京光禄少卿,改任太常少卿,幼学都没有赴任。第二年去世,终年八十四岁。中牟、湖州都为他立祠祭祀。

相关推荐:

养鱼记_原文_翻译-白居易

李汝华传_原文_翻译-朱由检

与荀彧追伤郭嘉书_原文_翻译-无名氏

言而有信_原文_翻译-无名氏

王绩《五斗先生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