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范式传_原文_翻译-无名氏

发布时间:2011-02-09 栏目:专题 投稿:土豪的玉米

原文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

解释/注释/译文

范式,字巨卿,是山东金乡人,又名叫范氾。年轻时到太学去游学,成为里边的学生,同汝南人张邵是好朋友。张邵字元伯。一次,两人一同告假回家探亲。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来,将会拜见你的父母亲,以及你的妻子儿女。”两人就一起商定了再见的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这事详细告诉了母亲,请求准备酒席等候范式。范母说:“分别已经两年这么长了,你为什么还这样坚定地相信呢?”元伯回答道:“范式是个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自己的话。”范母说:“如果他真的来了,我为你酿造好酒。”到了约定的那天,范式果然到了,元伯和范式一起到正堂拜揖饮酒,尽情地欢乐之后才告别。

范式进入官场当了郡功曹。后来元伯生了重病,同郡人郅君章、殷子征早晚都去探望他的病情。元伯快死时,叹气道:“真遗憾,没看见我的生死至交!”殷子征说:“我和子章对你那么尽心,这难道算不上是生死至交,还要找谁才是生死至交呢?”元伯说:“像你们二位,只是我的生时好友而已。山陽人范巨卿,才是我所说的生死至交。”不久元伯就死了。范式忽然梦中遇见元伯头戴黑色帽子,冒带下垂,拖着鞋向他喊道:“巨卿,我在某天已经死了,要在某个时候下葬,永远回到地下了。你没有忘记我,但我们地下人间,再也不能相见了!”范式恍然之间醒了,又悲又叹,眼泪都流下来了,就把情况全部告诉了太守,请求去奔丧。太守虽然心里不相信,但是不愿意违背这种心情,答应了范式的请求。

范式穿上会见朋友才穿的衣服,在元伯下葬那天,骑马飞奔赶去送葬。还没等他赶到,下葬的队伍就已经出发了。棺材抬到墓穴旁边后,将要安放到墓穴里,可灵柩却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去。元伯的母亲抚着棺木说:“元伯,你难道还在盼望什么吗?”于是放下灵柩,不多会儿,果然看见有人驾着素车、骑着白马哭号着赶来。元伯的母亲望着说:“这一定是范巨卿。”范巨卿到了之后,轻敲着棺木说:“你去吧,元伯!死和生是不同的道路,从此永别了。”参加下葬仪式的有一千多人,全都为此流下眼泪。范式趁势牵着绳子在前拉着,灵柩在这时才能向前。范式最后留下来住宿在坟墓旁边的住所,在坟旁栽下树木,之后才离开。
《登西台恸哭记》是宋代文学家谢翱创作的一篇古文。南宋丞相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后八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文以记其事。文章以唐代忠烈之臣颜真卿隐喻文天祥,以张巡、颜杲卿在安史之乱中奋力守卫睢阳常山城陷而惨遭杀害隐喻文天祥的英勇就义,通过对文天祥殉国的祭奠哭悼,展现了文天祥义无反顾的爱国之志,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英雄殉难的悲恸之情。全文寄意幽深,托辞婉曲,为避元朝统治者的文网,用语多隐蔽,但悲哀沉痛、泣血吞声之情,不能自掩。
这篇文章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为悼念故宋丞相文天祥而作,当时离文天祥就义已有八年。谢翱曾是文天祥的部下。景炎元年(1276年)临安城破,文天祥至福建一带聚兵抗元,谢翱毅然率乡兵数百投奔。在转战各地的战斗里程中,谢翱对文天祥的人格、气节多有了解,对他一直怀有敬重与敬仰之情。当文天祥殉难后,谢翱多次哭悼。第一次是在至元十九年(1282年) 始闻文天祥噩耗的姑苏,第二次是在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的越台,第三次就是在浙江桐庐富春山的西台。谢翱专门为第三次的恸哭写了这篇《登西台恸哭记》以作纪念。

相关推荐:

张肯堂传_原文_翻译-朱由检

明山宾传_原文_翻译-姚思廉

蒙骜伐魏_原文_翻译-无名氏

郭生_原文_翻译-蒲松龄

书斗鱼_原文_翻译-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