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童区寄传_原文_翻译-柳宗元

发布时间:2011-02-23 栏目:专题 投稿:野性的啤酒

原文

柳先生曰:越人少恩2,生男女,必货视之3。自毁齿以上4,父兄鬻卖以觊其利5。不足,则取他室6,束缚钳梏之7,至有须鬣者8,力不胜9,皆屈为僮10。当道相贼杀以为俗11。幸得壮大12,则缚取幺弱者13,汉官因以为己利14,苟得僮15,恣所为不问16。以是越中户口滋耗17,少得自脱18。惟童区寄以十一岁胜19,斯亦奇矣20。桂部从事杜周士为余言之21。童寄者,柳州荛牧儿也22。行牧且荛23,二豪贼劫持反接24,布囊其口25。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26。寄伪儿啼27,恐栗28,为儿恒状29,贼易之30,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31,一人卧,植刃道上32。童微伺其睡33,以缚背刃34,力下上35,得绝36,因取刃杀之。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37:“为两郎僮38,孰若为一郎僮耶39?彼不我恩也40。郎诚见完与恩41,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42:“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43?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44。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45,虽疮手勿惮46;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47,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48。”虚吏白州49,州白大府50。大府召视儿,幼愿耳51。刺史颜证奇之52,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53。乡之行劫缚者54,侧目莫敢过其门55。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56,而讨杀二豪57,岂可近耶!”

解释/注释/译文

这是一篇具有独创性的传记文学作品,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具有类似“引言”的性质。第二部分是传文本身,这部分曾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引言”部分叙写了越地有一种劫缚小孩和成人“屈为僮”的恶俗,而官府不问。所以无数弱小者被劫缚而“少得自脱”。只有小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可见作者对这种恶俗非常不满,对对不制止这种恶俗反而以此谋利的官府十分憎恨,对反抗豪贼获得胜利的区寄则极其赞赏。传文本身则写了关于区寄的真实故事:区寄被两个强盗劫持后,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终于手刃二盗,保全了自己。作者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不同角度有层次、多侧面地进行刻画,把一个小英雄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特别是文中有关区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值得仔细品味。
传文本身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遇劫的经过,这是故事的缘起,由此引出“智斗”的故事。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区寄的这次反抗行动显得既小心谨慎又坚决果断。第二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机敏地对付第二个强盗,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和勇敢。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并且“愿以闻于官”,表现了他很聪明,知法懂法、知事明理。第三部分是事件的尾声,也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不肯为“小吏”,被护送还乡,表现了他纯朴憨厚的性格。第二层写“乡之行劫缚者”对区寄杀盗一事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区寄的惊人勇敢。
文章塑造了一个少年英雄形象。区寄的英雄品质首先表现为机智。他假装哭,用刀断绳,与贼周旋,用火断绳,而且能报告官府,知法懂法。其次表现为勇敢。他临危不乱,用火断绳时烧伤了手也没有影响他的冷静。再次是淳朴。他放弃做官、不慕名利,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淳厚朴实的品质。同时,文章用豪贼的愚蠢来衬托区寄的机智勇敢。文中的豪贼一方面非常凶狠,另一方面又非常愚昧。一贼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拿到刀就可以杀了他。这充分显示了豪贼的愚蠢。另一贼竟然对区寄杀了他的同伙没有起戒心,的确愚蠢至极。两贼自私自利,互相算计,这正给了区寄脱身的大好机会。在写作手法上,文章采用正侧面像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区寄的形象,同时侧面烘托人物的形象性格及其精神的震撼力量。作者希望借此揭露劫杀成风、贩卖人口严重、官府对强盗行为的姑息与放纵的黑暗社会,赞扬、歌颂区寄面对强敌机智勇敢的大无畏精神。
总之,全文表现了区寄这位少年英雄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也反映了唐代中期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明,封建社会里,人民不能指望官府,只能依靠自己的斗争,才能摆脱苦难。
《毛颖传》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写毛颖的家世。第三、四段为文章第二部分,这两段通过毛颖被皇帝重用与抛弃,这样亲疏各别的对比,深刻阐明:皇恩并不浩荡,皇帝寡情,对待百姓不过是利用而已。第五段为第三部分,是作者对毛颖以俘虏身份进见,受到重用,最后被弃置这一事实发表议论。这篇散文运用语意双关、寄托象征的方法,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意在言外,耐人咀嚼。
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大灾。韩愈因上疏“请宽民徭而免田租”被贬,之后长期不被重用,心情郁积,遂借为毛笔立传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相关推荐:

孙子传_原文_翻译-司马迁

偷鸭求骂_原文_翻译-蒲松龄

胡母班传_原文_翻译-干宝

徐旷传_原文_翻译-欧阳修

杨万里与诚斋_原文_翻译-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