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涧底寒松赋_原文_翻译-王勃

发布时间:2011-02-26 栏目:专题 投稿:跳跃的月饼

原文

岁八月,壬子,旅游于蜀。寻茅溪之涧,深溪绝磴,人迹罕到。爰有松焉,冒霜停雪,苍然百丈,虽崇柯俊颖,不能逾其岸。呜呼斯松,托非其所,出群之器,何以别乎?盖物有殊类而合情,士有因感而成兴。遂作赋曰:惟松之植,于涧之幽。盘柯跨,沓柢凭流。寓天地兮何日?沾雨露兮几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故其磊落殊状,森梢峻节,紫叶吟风,苍条振雪。嗟英览之希遇,保贞容之未缺。攀翠而形疲,指丹霄而望绝。已矣哉!盖用轻则资众,器宏则施寡。信栋梁之已成,非榱桷之相假。徒志远而心屈,遂才高而位下。斯在物而有焉,余何为而悲者。

解释/注释/译文

此赋由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变化而来。就标题而言,此赋有着明显的寄意。松不生于崇丘而生于涧底,材虽伟岸,然而不是生在合适的地方,“物殊类而合情”,名为咏物,实则说的是人间社会。
此赋一开始就点出此松生长幽涧,虬枝高耸,深根凭流。在淡淡两笔勾画了此松形象之后,忽然一笔宕开:“寓天地兮何日?沾雨露兮几秋?”问它在这儿多少时候了,为什么要在这儿,问得似乎幼稚,然而巧妙,顺势引起下文,写这松树嶔崎磊落,姿质特异,“紫叶吟风,苍条振雪”,疾风劲节,坚贞不屈,但由于没有明鉴之人而被埋没在幽谷中。“用轻资众”,“器宏施寡”,譬如千里马,空有远志,不能驰骋,也只好屈居轭下了。这和人的身具高才,位终不显,正是一个道理。
全赋讲求韵律,不事用典,词语不事雕琢,语言简洁,舒卷自如,音调铿锵,干净利落,直抒胸臆,假托涧底寒松“出群之器”、“托非其所”的遭遇,极尽自我矜恃、鸣其不平之能事,将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辰的满腔愤懑一以贯之,指斥“时革屡变”、“态俗多浮”,决心独“保贞容”,不与“榱桷”为伍,大发个人“志远心屈”、“才高位下”的牢骚,这是对社会的遏抑人才、用轻资众这种本末倒置现象的严厉批判。
《秋江送别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组诗作品。这是两首送别诗,主要抒写的是客中送客的伤感,同时以江水、归舟等意象表达了依依别情和悠悠乡情。这两首诗都有趣地运用重复的词语,表现一种回旋往复的美,且都写得精巧矫饰,体现了宫廷诗风。
唐高宗乾封三年(668),王勃因作《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出长安,后南下入蜀。根据组诗题中“秋江”及第二首诗中“他乡”字样,这组诗或作于王勃居蜀时期。

相关推荐:

欧阳修发愤苦学_原文_翻译-欧阳修

诸葛瑾传_原文_翻译-陈寿

南桔北枳_原文_翻译-晏婴

《旧唐书·孔述睿传》原文及翻译

《清史稿·刘统勋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