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钟声,唤醒无限的耳朵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用一首诗来名传千古,在唐代真不是什么稀有之事,作品多数湮没不闻的诗人张继就是其中的一位。
《枫桥夜泊》的意境是多数人都能够领略体会的,虽然并非人人都能够精细地体会。简单说来,这首绝句前两句重在引起你的注目,画面如斯,不得当作细心注意:后两句,尤其最后一句则是诉求你的耳朵,而“姑苏城外寒山寺”只不过告知声音传达来的方位。枫桥夜泊的船上观察到的景致也是重要的,因为只有在这等环境之中,才可能更细致地领会寒山寺钟声的独特魅力。至于是什么魅力,只有自己体会,因为它具有无限可解释性。
一首唐诗居然让寒山寺暴得大名。沿着张继铺砌的平平仄仄,我寻来寒山寺,蹀蹀如现代躁动的追星族。
仿佛与钟声有约,却没有无眠可以敲打。迎撞冰凌般钟声的,是我古典而现代的呼吸,是我坦荡而坎坷的心跳,是我早已放飞而却归去无定的羽翼。
今夕何夕,我走在中国文化的记忆里。枫桥在远处弓成历史失血的背影,渔火古老地惺忪,涛声茫然依旧,泊在唐朝哪条惆怅的船呢。
徐徐迎我的钟声,那是昔日饱满的感叹,还是今天年轻的奏鸣?寒山寺的钟声只合愁人来听,平常心听不懂它幽暝的深沉。
钟声如潮,碾过我寂寞的日子,让我感觉到了压抑着的胀痛。于是,我站成一种望乡的神态,寻找与钟声的默契。
不知是我撞钟声,还是钟声撞我?在与钟声相撞中,我听到自己的声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