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慈禧陵寝被盗细节披露,尸体不烂、天价寿衣,你万万想不到!(图

发布时间:2014-12-11 栏目:专题 投稿:多情的小兔子

节选自《慈禧疑案正解》,中国工人出版社

慈禧这个穷凶极奢的无冕女皇,在下葬的时候,将大量奇珍异宝带入了地宫之中。而且她的陵寝多次修建,足足历时13年才完工,极尽奢华壮丽。然而,这位老佛爷做梦也想不到,在地宫中已经安睡了近20年的她,竟然遭到了盗墓者的打扰,最后落得个被人劈棺抛尸的下场。

那么,是谁第一个盗掘了慈禧的陵墓?在盗掘的过程中,他们是如何的贪婪与残暴?慈禧地宫中的海量珍宝,最后流落何方?这其中的细枝末节还需我们逐步揭晓。

盗墓动机

慈禧的陵寝坐落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20世纪20年代时局动荡,社会上各处流传说慈禧的陵寝里随葬了大量的稀世珍宝,由此,危险就一步步地向慈禧陵接近了。

1928年春,清东陵内发生了第一起掘坟盗宝案,一伙土匪潜入惠陵的妃园寝,肆无忌惮地掘开了其中一座地宫,不仅掠走了全部的殉葬品,更毁棺抛尸,使尸体凄凉地暴尸棺外。

开启了第一座地宫便会有第二座,之后很多人便跃跃欲试,想盗掘最富有的慈禧陵。

其中驻扎在蓟县的国民革命军十二军,早已对慈禧陵虎视眈眈。十二军是孙殿英的部队,驻扎在离东陵很近的马伸桥,所以他们听到不少关于慈禧陵内葬有大量珍宝的传闻,更看到那些守陵人从陵寝内运出珍宝,用大车送往北京变卖。

所见所闻已经让孙殿英心痒难耐,最重要的是,他还听到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消息,那就是一个大土匪头子马福田,自称是“东陵之王”,放话东陵的宝贝全都归他所有,他人勿动,这一番言论深深地刺激到了孙殿英

孙殿英盗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当时已处于穷途末路。那一年正是军阀混战、国穷如洗、民不聊生的慌乱年月,因为孙殿英部队是不属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杂牌军,所以得不到蒋介石的关照,甚至遭到克扣粮饷。军队无钱无粮,上下军心浮动,常有开小差的事情发生。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恐怕有哗变的危险。所以在这一严峻的形势下,面对富有的慈禧陵以及嚣张的马福田,孙殿英再也沉不住气了。于是他便以“剿匪为名”,实施了盗陵计划。

在剿匪的过程中,孙殿英的兵力全面占优,却仍然让马福田逃脱了,并且死伤了许多的弟兄,对此他十分不满意。同时,他借机为盗陵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借口。孙殿英当时称,据可靠消息,马福田就躲在东陵附近,所以他下令全面封锁东陵,以东陵为中心,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军事演习,为免误伤村民,演习期间没有他的批准,整个东陵区严禁进出。

入口难寻

孙殿英为首的一众兵匪,将慈禧陵的地面建筑中的宝物洗劫一空之后,就开始盗掘慈禧地宫。但是盗掘陵墓得先找到地宫的入口,自古皇家陵墓都有坚实的防盗措施,而且固若金汤。

那么这些兵匪是怎么找到地宫入口的呢?

孙殿英兵匪在行动之初,盗宝心切,急于求成,但是寻找地宫入口是无法逾越的一大难题。皇家陵寝是何其神秘,绝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找到入口的,以至于这些兵匪走了很多弯路。

他们甚至单凭在档案上看来的“宝城”这两个字,就在城墙上乱刨一气。其实他们所刨砍的宝城就是一个带垛口的城墙,也被称为女儿墙,可想而知,在这儿怎么可能找得到珍宝?简直成了笑柄。

孙殿英兵匪首次掘墓无功而返,但是他们很快找到了宝顶,又在这个宝顶之上乱挖一气。可是众所周知,宝顶巨厚无比,它是用白灰、沙土、黄土掺和成“三合土”,然后一层一层夯实,再用糯米汤浇筑,同时加用铁钉,十分坚固。并且在此之下,还有层层的砖和青白石,若想从这儿刨进去是个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采用激烈的办法,用炸药把它炸开的话,这些坚硬的宝顶的材料砸下去,珍宝棺材无疑会被砸个稀巴烂,结果就会鸡飞蛋打,所以这个办法又是不可行的。

最终,他们强行找来了一个年老的守陵人。这个守陵人是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孙殿英兵匪将他带到慈禧陵恐吓他,利用他找到了地宫的入口。

这个地宫的入口实则就在古洞门的尽端,处于金刚墙的下线中间位置。这个点的位置是丝毫不能有误的,找到了它,就找到了地宫的入口。

这回孙殿英他们用上了便捷又野蛮的做法——爆破,同时使用炸药和地雷。把门炸开之后,孙殿英命令手下迅速清理现场,然后再接再厉,又顺利地把金刚墙打开了。

进入慈禧地宫之后,兵匪们首先发现,这里的结构并不复杂,与金碧辉煌、精致华丽的地面建筑相比,其结构简单了许多,只有两道石门,五个券堂,地宫的四壁也没有文字和图案。

还有一点,慈禧陵的地宫没有渗水,非常之干燥,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查阅资料后发现,这都归功于地宫中的六个渗水孔,也就是说在当初建陵时就已经建好了排水设施。

尸身未腐疑云

古人认为人在死的时候,胸中还残留着一口气,如果被猫、鼠或者其他动物接触了就能复活,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诈尸”。在很多盗墓小说中都常提到,盗墓贼打开棺材的那一刻会发现埋葬了几千年之久的尸体不但没有腐烂,还能站起来攻击盗贼。

孙殿英盗掘慈禧陵的时候是1928年,距离慈禧死亡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按照常理来推断慈禧的遗体早该化为一堆白骨,然而孙殿英的盗墓部队第一眼见到的慈禧却不是这样。当他们打开慈禧棺材之后,惊讶地发现老佛爷竟然像睡着了一样,面目鲜活,栩栩如生,但是一经见光,脸就迅速变黑了。

关于慈禧死后多年仍未腐烂的原因,孙殿英认为与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有关。那颗夜明珠可分成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则透明无光,合拢则会发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以照见发丝。当时孙殿英从手下那里听说,这颗夜明珠是从努尔哈赤那个年代流传下来的,据说可以生寒防暑——让死者将此珠含在嘴里,可以令尸体永不腐烂,千年鲜活如新,实乃旷世之宝。所以孙殿英更加相信,慈禧尸体没有腐烂,是这颗夜明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是后世专家认为,孙殿英的判断并不科学,他们认为慈禧尸体所以没有腐烂,应该和她的死因有着直接关系,而且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所以总结起来,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大概有以下三点。

第一个原因,就是慈禧太后的棺材制作特殊——为双层棺材。这样的棺材是非常封闭的,空气无法进入,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没有空气尸体就不会被氧化,自然也就不会腐烂。

第二个原因,就是慈禧太后的棺材里面有非常之多的玉器。古语有云,“握玉防腐”,也就是说手握玉器能够防止尸体腐烂,所以古时候的陵墓里常常有金缕玉衣这类的东西出现,就是因为他们认为玉器具有防腐的功能。慈禧棺材当中大量的翡翠类以及玉石类的东西,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防腐作用,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才能认证。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慈禧去世之前肠胃里面是空的,几乎没什么东西。通过查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对慈禧的脉案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慈禧在过完她74岁生日之后,就开始腹泻加剧。在《内起居注》中有所记载:

十月初十,水走大肠,得食则泻。十月十九日便泻不止,谷食不多。十月二十二日,舌短口干,胃不纳食。

由此不难看出,慈禧太后死前十几天,基本上没进多少食物。再加上她本来就有肠胃不和的毛病,此番年事已高,经过生日宴会的几番折腾,反复出席各种仪式,导致她的肠胃毛病恶化,腹中的东西几乎全部被排泄出去。

人死之后如果肠胃里还有所残留,尸体是一定会腐烂的。西方的古埃及,就充分掌握了这一理论,他们在做木乃伊的时候,会清除干净其肠胃中的东西,这样才能成功地做成木乃伊。

所以慈禧在临死前腹中基本上没什么东西,大概是她死后没有腐烂的根本原因。

惨遭抛尸

孙殿英兵匪们很明确的目的是盗取珍宝慈禧尸体他们来说毫无用处,所以他们在打开棺材见到慈禧尸体之后,就把她拉了出来,并且随手扔到了地宫的西北角处。后来过去了40天,清宗室听闻此事,便派出载泽等人来到地宫重新安葬慈禧尸体

据清末学者宝熙日记里面的记载,当时发现慈禧尸体时,她是脸部朝下的,趴于地上,同时左手反搭于背上;并且头发是披散在身体之上,但却是散而不乱,上面还缀着一根红头绳,可见慈禧尸体暴露于棺材之外40天仍然没有腐烂。

兵匪们为了攫取珍宝,将慈禧尸体棺材里扔出去之后,就开始掠夺棺材中的珍宝,在此之后,他们又打起了慈禧身体上珍宝的主意。

他们先是扒下了慈禧身上华丽的寿衣,然后把上面缝缀的珍珠拆走,结果造成慈禧尸体裸露,皮肤上还长出了好多拳头大小的霉斑。

这时,慈禧全身只剩下一条内裤和一只袜子,但是她死后遭受的还不止于此。孙殿英曾对盗陵的兵匪们说,不必伤其尸体。但是这些兵匪为了抠出慈禧口中的夜明珠,还是毫不留情地用刺刀在她的脸部划开了一道口子。

正如另一位晚清学士耆龄日记中所记,“唇下似有残破”。我们今天再看慈禧尸体的照片,还能很清楚地看到很大一道刀口。

此外,慈禧的豪华大棺材也被劈砍得七零八落,想当年制作这个棺材是何等的不易,耗费了多少人力以及财力,竟然就这样被这些兵匪毁掉了。耆龄日记中记载,“外椁已毁,椁盖置于西北隅”,由此可知,劈坏的棺材当时被扔得到处都是。

同时他们还在地宫里捡到了慈禧的牙齿和指甲,那是慈禧生前掉落而被留下来的,她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随意丢掉,所以这些东西在她死后也被带到了地宫中。

棺中珍宝

慈禧陵中的珍宝数不胜数,当时打开棺材之后,孙殿英下令只有营长以上的军官才可以到棺材之中拿取宝贝。《顺天时报》曾报道说,“为营长以上始能入内拿取东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孙殿英调集来20辆大车,运走了大量的珍宝。那些珍宝当时全都是价值连城之物。阎锡山曾说,单是孙殿英部下谭温江在北平出售的珍宝就价值10万元,其他的具体还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李成武(李莲英义子)之子李营舟说过,慈禧葬物,若均追回,足以富国。也就是说,慈禧几乎把宫中所有值钱的宝贝都带进了她的地宫。种种记载也都说明,慈禧陵中这些珍宝真的很多,但是始终没有一个确定的价格被估计出来。那么,孙殿英在盗墓的时候究竟盗走了哪些名贵的珍宝呢?

首先就是上文提到的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这颗夜明珠光芒耀眼,可想而知是十分珍贵的,所以孙殿英当时就将其盗走了。后来,这个夜明珠落在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的手中,宋美龄当时把它缀在了两只拖鞋上。而最终这颗珠子还是流落到了民间,至今下落不明。

另外一个珍宝就是翡翠西瓜,它重达三十六两八钱,其个头是非常之大的。从这个翡翠西瓜的外观纹理上看,它是一个花皮瓜。然后通过它的截面,可以看到暴露出来的西瓜子,西瓜子为黑色,西瓜瓤则是粉红色的,这个西瓜的形象相当逼真,与真正的西瓜相差无几。据说当时老佛爷就枕在这个西瓜之上。

第三个宝贝就是翡翠蝈蝈白菜,它比翡翠西瓜稍微小一些。这个翡翠白菜,从菜心、菜叶、菜帮到菜根,都是天然的颜色,所以这个翠料的珍贵程度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菜心有一些发白,菜叶则很绿,菜帮又有些白,菜根是天然的泥色,这些都是天然呈现出来的颜色。最为重要的是在菜叶子上落着一只碧绿的蝈蝈,在菜心上还有几只黄色的马蜂。更神奇的是,传说在下雨的时候,上面的马蜂会滑落到菜心下面去避雨。

后来,孙殿英盗挖慈禧墓后,这颗翡翠白菜不知所踪,至今仍没有找到它的下落。而我们后世在民间所看到的一些照片,其实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当中的翡翠白菜,那是瑾妃出嫁时娘家陪嫁的礼品。

然后就是十分著名的慈禧的盖尸被,名为陀罗尼经被。在清朝,陀罗尼经被是皇帝钦赐的,没有得到赏赐的人是不得使用的。而且要按等级来使用,其质地、颜色都有很大的区别。一般的帝后的陀罗尼经被,都是在上面书写上藏文的陀罗尼经咒,也有织绣上去的。

但是慈禧的这床被,却是非同寻常,她不仅使用了织锦,而且上面的文字不是藏文,而是汉字,所以这个织绣的过程相对来讲就很复杂,要注意汉字的经线和纬线,那是很困难的。

而除了文字,这个经被上面还有很多的图案,有佛像、龙、罗汉像和佛塔等,图像众多,表达出慈禧“慈航普度”这样一个概念。

同时,经被上的每一个文字之上,都缝缀了一颗大珍珠,整个被子上珠子的总数量达到了820粒,这无疑使这床被的价值瞬间又提高了。

慈禧的这条被子大约3米见方,把她的尸体珍宝全都牢牢盖住。然而孙殿英兵匪在盗墓的时候,却并没有重视它。因为这些兵匪基本上都是一些粗鲁莽夫,完全不识货,只看到被子上有闪闪发亮的820粒珍珠,就把珠子拆掉拿走了。

还有慈禧生前精心准备的寿衣,里外一共三件。最外面一层是佛字龙袍,是一件前无古人的寿衣——因为从来没有见过有哪一个皇帝或者皇后的朝服或者寿衣上绣有“佛”字,所以慈禧这个设计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每个字上面也是同样缀有珍珠,整件衣服珠光宝气的。她第二件寿衣是一件绣有团寿字的袍子,最里面的是一套福寿合体之衣,皆为每个字上面都缀以珍珠。

可见慈禧这三件寿衣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孙殿英兵匪同样没有重视它,和对待陀罗尼经被一样,他们慈禧身上把衣服扒下来之后,只把珠子给拆走了。

除了这些珍珠,慈禧棺材之中还有海量的东珠。我们知道这种东珠在清朝非常受重视,民间根本不允许使用——只有皇家才能采摘和使用。在慈禧下葬时,珍珠是一升一升地倒入棺中的,用以填补棺缝,这些珍珠把慈禧的尸身周围填补得严严实实。

而关于这些珍珠的拿取,孙殿英是有规定的,就是把大珍珠拿走,所以当时那些兵匪还有幸分得了一些小珍珠,也就是米珠。

最后,在慈禧棺材外面,还有一些宝贝,就是香册和香宝。顾名思义,这些香册、香宝是用檀香木制成的。香册一共10页,在上面雕刻着慈禧这一生的功绩,同时也对其一生进行评论,可谓盖棺定论之语。当然,这也是对香宝之上的文字的注释和说明。香宝则是慈禧的谥号大印,为方字的交龙钮,雕刻着慈禧22个字的谥号。所以这两样东西上的文字是很重要的,是对慈禧一生的评价。

不过那些兵匪当时没有认识到它们的珍贵,一看既不是金银玉器,也不是珍珠,就把它们给扔掉了,所以它们没有流落民间,我们后世也才得以一睹这两件宝物的真容。

除了以上这些慈禧陵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珍宝,难计其数,至今也无确切数字,难怪当时奉命审理此案的河北省政府主席商震发出这样的感慨:“陪葬物品究有几种,究系何物,陵员等不知其详。”也就是说不仅守陵人弄不清楚,连商震这个审理主官也是一头雾水。所以慈禧陵中具体的珍宝数量,至今还是一个未解的谜案。

但是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

相关推荐:

从赤壁之战看刘备与曹操暴露的最大差距

探秘别具情趣的藏族婚姻和家庭

蒸馏酒(spirit)

郑智化《罪恶感》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