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道家哲学有什么意义治疗 道家哲学与意义治疗的关系 之二

发布时间:2017-06-12 栏目:专题 投稿:追寻的小鸽子

七、要遵从总体的根源所隐含的和谐的自发的力量,要以内在天真本性为贵

整个道家在反省这个问题的时候,告诉我们,儒家强调的自觉只到达「彼此的感通」这个层次。儒家强调「仁、义、礼」,荀子强调「礼」,孟子强调「义」,孔老夫子强调「仁」。强调彼此的感通,强调客观的法则,强调具体的规范,这样还不够,还要强调内在的本心,而「内在的本性」与「总体的根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依照道家来讲,它强调「尊道贵德」,要遵从总体的根源所隐含和谐的自发力量,要以内在天真本性为贵,道家认为如果人们不遵循宇宙总体之根源,不以我们内在天真的本性为贵的话,就会往下掉。

这是整个道家一直在强调的。所以它告诉我们经济为什么要那么发展?人类一切文明依照它看来,不只是「文明」,也可能是「文蔽」。「人文」不只是「人文化成」,也可能是「人文的异化」,也可能被话语系统遮蔽。所以应该怎么样把遮蔽拿掉?而让「智能之明」显露出来?所以道家的整个思想和修养功夫论,乃至于它的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总的来讲都告诉我们,回到那总体的根源吧!触动你那内在的本性吧!至于其它的呢?其它的都应该在这两个前提之下去思考。

八、「道德」不是压迫,不是约制,不是规范,不是教条,而是「生长」

这个角度来看道德,「道德」其实就是生长,不是一种压迫,道德不是一种约制,也不是一种规范。讲它是一个强迫、压制、规范,基本上都不是道德的胜义,不是道德的原初本意。道德的原初本意就是「道生之,德蓄之」。天地万物人我通而为一的「道」生长其自己,而落实于事事物物之上,它有它的本性,「道」「德」是这样说的。

这个角度去想,我们现在日常用语用到「道德」两字,其实离开原初的本意很远了。甚至我们可以发觉到,当人们拿道德来杀人的时候,跟这里所说的道德便完全悖反了。凡是带有强迫性的规范,依照老子《道德经》来讲,都已经违反道德了。道德本身不应该是强迫的,道德一种回到你自己的天真本性,回到自然大道。「道」就是自然大道,「德」就是天真本性。用哲学语词来讲,「道」就是存有之根源,「德」就是普遍的内在之本心。它提这些问题的时候,这样一步步看下来,显然它认为人们应该是对于话语介入世界以后的种种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批判,要有一个治疗。而这个话语介入,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问题?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能免于话语介入。我常讲,治疗学、批判哲学、广的来讲人文学的工作是永远脱离不了语言的问题这个部分我们先做这样总的概括。

九、人虽有限而具有无限的渴求,话语介入后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将拖带出严重的问题

我们的心一激活,话语介入了。话语基本上并不只是我们讲的「说话」,广义的来讲,从一个无分别的状态进到分别的状态,就是话语介入。没有话语介入是不会从「无分别」进到「分别」,因为说话这个活动是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主体的对象化活动才使得你原初从总体的根源里分化出来。分化出来,话语介入了,介入之后才使得万物成为万物,这个杯子之为杯子,其实是你用一个话语去说它,才使它成为杯子。如果我们还没有使用一个话语去说它以前,在我们纯粹意识的状态底下,或者无意识的状态底下,天地人我万物本来是一个整体的关系,而意识的介入,其实就是话语介入,是一体的,一体之两面。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使得对象能够成为一个我们决定的定象。但是它的麻烦就是我们在这样的一个操作过程里面,我们人的很多东西就被带出来,伴随而生,伴随而生以后就产生很多问题

为什么会伴随而生?这当然是一个等一下要问的问题就是你的贪取、占有、欲望为什么会伴随这样的认知活动而出现?能不能减低?如何减低?是否可以不出现?如果依照道家的意见,几乎不可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就牵涉到人本身这样的个体是很独特的,人这个个体虽然是有限的,但是他有一种无限的渴求。也因为人有这样的一个灵性,所以人才能够操作语言文字符号,操作语言文字符号,就使得这一大套的话语系统介入,一切的万物因之而存在。而在这个过程里面,因为人是有限的,但是人却有无限的渴求,人之为有限而又有无限的渴求,就这个过程里面,麻烦就出在这里。于是一个我们对象化的存在事物,当然就有限了。但是人们的无限的渴求,在这过程里面会被拖带出去。拖带出去的时候就会把这些东西加在事物之上。贪取占有跟人的愿力是一体之两面。它往上升就是宏伟的愿力,落在事物上就是贪取的占有。

十、天地人我通而为一的浑沌,隐含着生长的、关怀的、慈悲的、爱的能量

道家很清楚发现到我们应该怎么办。它发觉到,你要仔细地去了解,用王弼的话来讲就是「名以定形」,也可以说是「文以成物」,也就是话语介入使得在的对象成为定象,所以我们应该很清楚的告知自己,不要以我们后天的话语介入的定象当成存在的真实。这不是存在的真实,真正存在的真实是一个感通的、没有任何阻隔的、这个对象还不成其为对象的,那个更原初的状态。而那个状态其实是一个天地人我通而为一的浑沌而隐含生长的、关怀的、慈悲的、爱的能量。一但话语介入以后,就从这里抽出来,人间的利益、利害、喜好、权力、贪取、占有就会一直出现,道家很强烈地发现到这个东西。当我们的心很苦闷的时候,依照道家来讲,你须问一问怎么苦闷?我们可能是被外在的,已经被竖立起来的一大套话语系统,那里所订立的价值标准把我们通通卷进去了。使得我们的天真的本性不见了,使得我们去了解自己的能力失去了,它就告诉我们应该检查这个问题

怎么检查呢?它说,其实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里面去学习检查的能力?日常生活怎么办呢?它说其实我们应该学习一种最基础的、最根源性的、最真实的生活,也就是最简单最素朴的生活。这是道家所提倡的。所以它告诉我们「见素抱朴」,就是让你最原初的状态显现出来,让你的心去环抱着最根源的状态。我们应该先学习从日常生活里面,哪些东西不需要就拿掉。所以它就开始告诉我们一种重要的思考,是一种「否定性的思考」(negativethinking)。我们平常想问题都习惯于积极的建构,道家问题是很消极的,他习于解构性的思考。当大家都在歌颂「一将功成」的时候,道家就看到「万骨枯」,当大家看到正面的时候,道家往往就看到负面的东西。我们常常被一个人家所给我们问题我们困扰住,而道家就能够跳脱这个问题,去问另外一个不同的问题,而且是更为本源的问题

十一、道家将单线的思考「对立的两端」,化解转成「对比的两端」,再变成「辩证的和合」。

其实小孩子往往有这种能力,因为它有一种很原初的心灵,它不被一个话语系统所限制住。而我们成年人常常被话语系统所限制住。我最喜欢举的例子就是,我的小孩在很小的时候跟她妈妈到学校去,校长问说「你爸爸比较老还是我比较老?」我那个小孩就跟他说:「我阿公比较老。」这是很典型的「水平式的思考」(horizontalthinking)譬如《庄子》〈养生主〉,其中提到老聃过世了,他的一个朋友叫做秦佚去看他,去的时候,看到他的一群弟子在那里,哭得死去活来,秦佚干嚎了三声,就出来了。老聃的弟子就追过来「姓秦的,你未免太不够意思了,我们老师跟你是那么好的朋友,你怎么连眼泪都没掉,干嚎三声就跑出来了?」秦佚就跟他说了一顿教:「你们老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博大真人,你们老师来世间是乘时而来,夫子之来也时也,去也时也,是「安时而处顺」,你们到底索求的是什么东西呢?怎么哭成这个样子呢?你们现在所学的东西好象跟你们老师所教给你们的完全是两回事。」也就是他认为生死这件事情是一种来去,是自然的事,人生有生就有死,有什么严重的事呢?怎么会这样?

道家一个问题,他会放在一个循环的观念去看。话语介入使得原先的「往复来去」变成一种单线性的思考,而道家则不是,它认为人间的话语当a跟-a这两端圈起来的时候,原来最远的两端其实是最近的,甚至就是同一点。道家将单线的思考里「对立的两端」,化解转成「对比的两端」,再从对比的两端变成一个「和合的总体」。它惯用这个方式,所以它摆脱了linearthinking,一种单线似的思考,而强调一种circularthinking,环状的圆环思考。道家是看尽人间所指的价值的相对应,但是它并不认为,人间的话语系统所述出来的价值是相对的。它认为,是因为话语系统去说了一个东西,评价了之后,然后才会导致「a」与「-a」两极。如果我们能够正视话语本身的限制,把它消去了以后,我们回到了存在的真实,这两端原来的对应就被取消掉。而当这两端的对立性被我们取消掉了之后,我们会进到一个在的真实里。存在的真实里,你有你的体验,而这个体验将会使我们获得好象来自于一个更为根源的道的治疗效果。这时候再也不会被a跟-a这两端撕裂而感到痛苦,无所谓了,没那么严重。

十二、正视残缺的能力使得残缺不再残缺,使得我能够真正正视到天真的本性

一般世俗社会喜歌颂伟大人物,在道家的书里,则一直在歌颂小人物,因为它一直告诉我们,小人物的生命都是很真实的,大人物的生命反而不真实。它要我们去正视自己生命的真实,然后它告诉我们,小人物只要生命是真实的,它就是最为重大的。也就是你正视你存在的限制,而以你存在的限制本身,去了解限制的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本性,而这个真实的本性就可以通到宇宙造化的根源。所以它认为残缺没有什么关系,当我正视残缺的时候,正视残缺的能力就使得残缺不再残缺,使得我能够真正正视到天真的本性。这时候我就不再被世俗所认定的残缺而限制苦恼,这时,我们就体会到天真本性的可贵。这天真本性的可贵就符合于大道理,符合于总体之根源的生长的力量。

在《庄子》里写到一个兀者(瘸子),缺了一条腿的人,世俗人觉得这个人能够锻炼到这种地步,走路自自然然的,非常好,悲悯的对他说:「你什么都很好,就是太可惜了,少了一条腿」,这个缺了一条腿的人就说:「说也奇怪,一条腿就够了,你们怎么都多了一条腿?」他有那样的一个反讽的能力,生命的庄严就在这个地方展现了。世俗的荣辱没有办法伤他。譬如说在社会现实上有人比较他的薪水多少,其实薪水多并不代表富有,地位高并不代表尊贵,这点是道家很厉害的地方。我常说「知足者富,自尊者贵」,如此之富贵,没有人能够剥夺,而社会上所认定的富贵,世俗很容易就会剥夺掉。它去正视人的天真本性,有人会说「这样会不会有阿q精神?」其实不会,因为阿q精神是用另外一套话语的方式去谈,道家不是。道家是世俗的东西不会干扰到它,不干扰到它并不意味着说它安于一种故意的不去生长,它会告诉你,这样生长很好,生长跟竞争是两回事,以生长替代竞争,那当然要生长而不要斗争。

相关推荐:

清代书法家:吴让之

敦煌雕塑欣赏(3)

重庆土话—重庆方言词语

刘秀起兵反莽,不料事情败漏,手下惨遭灭门,代价太大

如果没有他,毛主席可能一辈子就在家种地、经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