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以天下为赌局的“赌徒”苏秦为何先赢后输?

发布时间:2017-08-09 栏目:专题 投稿:安详的镜子

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在他的著作《易中天中华史》中谈到苏秦时说,苏秦是一个赌徒。这个说法既新颖别致又不无道理,纵观苏秦一生的所作所为的确很像赌徒,他以自己的身家性命赌一场荣华富贵。不过人们常说十赌九输,苏秦在这场人生赌局中,也是先赢后输。今天的至简读通鉴,就来聊聊“赌徒苏秦为何先赢后输?

一、入局

既然是赌局,就必然要入局苏秦入局的第一选择是周王室,他赌周王室气数未尽能给他荣华富贵。于是,他离开老师鬼谷子后,便回到老家所在的洛阳,自荐于当时的周天子周显王。当时的周王室早已经是空有其表而无其实,但他们仍然不忘以卫道士自居,所以,周显王及其下臣们认为苏秦人品不行,不予录用。这一局,苏秦刚刚进入赌场,连赌桌长啥样都还没看清楚就被人轰了出来,很糗。

接着,苏秦选择西去秦国,他赌秦国将会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从后来的历史进程来看,这一局苏秦压对了宝,可惜他千里迢迢来到秦国准备大赌一场,结果却是人家不开赌,也不让他下注,弄得他狼狈不堪,只好灰头土脸地回家,第二次入局失败了。《史记》的原话是: 秦王曰:“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资治通鉴》的原话是: 初,洛阳人苏秦说秦王以兼天下之术,秦王不用其言。

苏秦第三次尝试入局是在“锥刺股”之后,他前往赵国,赌赵国会资助他行进合纵,联合山东六国共同抗秦。这次入局最后也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当时赵国的丞相赵成不同意苏秦入局苏秦仍然不甘心,只身前往燕国。他在燕国苦等三年,燕易王终于宣布开赌,邀苏秦入局

二、赌友

苏秦天下赌局,所以就他一个人的身家性命,筹码显然不够,他必须拉上一帮有份量的赌友共同出资,如此才有足够的筹码与秦国对赌。燕王已经答应入局,不过燕王的份量也不够,现在的关键是赵王,只要赵王答应入局,那么苏秦就有足够的信心拉来更多的赌友,于是苏秦在燕王的资助下再次来到赵国。此时赵成已死,没人再阻止苏秦游说赵王,所以事情进行得还算顺利,赵王爽快地答应了入局

赵王入局,为天下人树立了榜样,接下来的事就进行的顺利得多了。苏秦一路势如破竹,先后又说服了韩王、魏王、齐王、楚王入局。至此,山东六国的诸侯王全部入局,他们任命苏秦为纵约长兼任六国的国相,联合起来与秦国对赌,这个份量足够了。但问题又来了,苏秦他们准备好了开赌,作为对手的秦国还没答应入局呢?

三、对手

秦国如果不入局苏秦费尽心思布置的赌局将毫无意义,他所希翼的以此换来荣华富贵也不可能实现,所以,苏秦必须设法让秦国入局苏秦在游说赵王之后,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张仪苏秦认为:“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 ”只有张仪才是说服秦王入局与自己唱对台戏的最佳人选。

此时的张仪穷困潦倒,正在家里养伤。之前,他被楚国国相诬陷偷玉佩而惨遭毒打。这里有个小插曲挺有意思,我们顺便提一提。张仪被打后,回到家里,他的妻子又悲又恨,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如此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

这就够了?是的,这就够了!这就是张仪,乐观自信而不屈不挠。

好了,我们言归正题。苏秦考虑再三,决定不着痕迹地引张仪入局,于是他派人悄悄劝说张仪来投奔自己,而当张仪来到苏秦府上时,苏秦又故意百般羞辱他——对张仪不理不睬,只给张仪吃仆人的饭食,并且还当众羞辱张仪,说张仪那么有才能却弄得如此穷愁潦倒,是不值得收留的,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张仪这次来见苏秦,本以为是旧交,可以求得好处,谁知反而受到羞辱,一气之下,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

苏秦张仪离去后,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张仪此时才恍然大悟,说:"嗟乎,此吾在术中而不牾,吾不及苏君明矣。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

于是,张仪入局秦国入局,这盘以天下为赌注的赌局终于告成。

四、输赢

本文开头已经提到,在这场赌局中,苏秦先赢后输。我们先说赢,《资治通鉴·第二卷》里有一句话,说:“ 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车骑辎重拟于王者。”这句话是在苏秦成功游说诸侯合纵之后说的,此时的苏秦权势地位堪比王侯,成为这场赌局的大赢家。

苏秦为何能赢?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山东六国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无法独自抵抗秦国苏秦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以合纵之术游说诸侯,从而赢得了赌局,换来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过,苏秦倡导合纵也不能完全理解为只为个人利益,苏秦的合纵还是在客观上为山东六国多苟延残喘了几年时间。

再说输,公元前332年,秦惠王派犀首逼迫齐国、魏国,共同出兵攻伐赵国,借此破坏各国盟约。赵肃侯斥责苏秦苏秦十分恐惧,请求让他出使燕国,一定报复齐国。而苏秦一离开赵国,联合盟约便土崩瓦解,此时距六国合纵盟约订立才过去一年的时间。换句话说,在这场赌局中,苏秦先前所赢得的筹码,只在一年之后就输得精光。

原因何在?六国合纵,采取的是共同防御策略, 但由于六国的利益各不相同,彼此勾心斗角缺乏信任,而合纵盟约也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因而一旦出现利益纠葛或更大利益的引诱,合纵很容易就被破解了。

(欢迎关注“至简点评” 一起交流讨论 原创不易 转载请告知 微信号:zhunianri)

相关推荐:

天津方言词汇表

johnnie walker

揭秘: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哪个朝代

自作孽: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何举令国人失望

年轻将军率志愿军攻克南朝鲜总统府,弹钢琴赋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