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见证广州历史变迁的八大古码头,你知道多少个?

发布时间:2017-09-28 栏目:专题 投稿:热情的唇彩

旧时的广州,水上交通繁忙,码头自然是不少。

1

太古码头

太古码头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革新路,繁忙的珠江南河道东岸,如今已是广州有名的文化创意、旅游观光的商业文化景区。

1867年,英国人约翰?史怀雅在上海创办英国太古洋行。据说原拟定名为“大吉”,取航程大吉之意,但史怀雅不懂中文,笔误写成了太古太古码头太古洋行所建。

1904年,英国太古洋行开始在珠江南河道东岸、“白岘壳”一带修建码头、仓库,1908年,太古仓建成。当时太古几乎垄断了中国大陆的海运和内河运输,往来货轮、客船达30多艘。

陈济棠在广东主政期间,太古码头区又进行扩建。时采用高桩梁板式结构分别建成内一码头(即今太古仓7座仓库)一号、二号、三号桥泊位(即今太古仓三座“丁”字形码头)和内二码头(即今大阪仓)。

日本侵华时期,太古码头曾是侵华日军军事物资和人员重要的转运基地;1968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浪潮中,太古码头成为运送广州知识青年赴湛江、海南参加南疆建设的重要码头。“文革”期间,太古仓曾经遭受重创,其中一座以储存包装白糖为主的仓库被打穿了一个大洞。后来虽然经过了修复,但修复的位置所堆存的包装白糖往往容易受潮,而其他位置和其他仓库却并没有这种现象。

太古码头被称为“广州的798”,见证了广州近百年历史变迁。

2

天字码头

有着“广州第一码头”之称的天字码头,是广州水上巴士、珠江夜游、水陆交通的重要节点,也是航线最多的码头之一。天字码头地处“官道”北京路之南端,也是珠江两岸最有故事、最有来头的码头之一。天字码头形成于清雍正年间,已有近三百年历史,这里曾专供接官之用,民船不得在此停泊,所以得名“天字码头”,由此可见其之于广州历史的重要意义。

据称,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就在天字码头登岸,此后被皇帝免职离开时亦在此下船。还有史载,鲁迅先生当年也曾怀梦来穗,从天字码头上岸,不远处的高第街就是许广平的家。游客从天字码头登陆,可步行到附近海珠广场游玩,亦可北上逛逛北京路步行街,不远处还有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团一大广场、大小马站书院群等历史景点,附近的文明路还是广州有名的甜品一条街。

3

黄埔古港码头

黄埔古港码头,北临新港东路,南隔黄埔涌与仑头相望,西临东环高速公路,东隔珠江与长洲、深井相望。

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以后,黄埔村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明清以后,黄埔村逐步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据《黄埔港史》记载,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5107艘,黄埔古港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中外贸易商船的唯一停泊地。

黄埔村也因此成为热闹繁华的古城,同时这种氛围自然熏陶了当地人的经商思想。后来因河道堵塞变窄,古港迁至长洲岛,沿用黄埔港,据说上海的黄浦江得名也与此古港的盛名有关。

4

西堤码头

位于越秀区长堤大马路南方大厦对出江面,建于1921年,是广州最早的机动轮渡码头之一。

要说上海有外滩、有黄浦江,广州也有自己的美丽“外滩”,那就是沿江西路古建筑群。最邻近这片古建筑群的码头,即是航线密集的西堤码头西堤码头紧挨着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前者是广州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楼房,是珠江边标致性古建筑之一;后者曾在1937年至1967年之间,连续30年位居“广州第一高楼”。这里有广州最早的酒吧、西餐厅,目前仍为人气极旺的酒吧街。

紧挨着西堤码头的江边,有一栋造型独特的四层小洋楼———塔影楼,这栋小楼是爱国志士陈少白所建的码头事务所兼住宅所在地,该楼四面窗户造型各异,古灵精怪风格使其有着“鬼楼”别名。再往西一点,就是大名鼎鼎的粤海关旧址,也就是广州“大钟楼”,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堤码头腹地十三行地区,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商贸集散地及进出口通道,至今仍有不少历史遗存。

5

大沙头游船码头

广州最大的珠江码头位于珠江广州河段的黄金水域,东邻东湖公园和二沙头省体育集训中心,西邻东堤桥、海珠桥,隔江与滨江大道相望,交通十分便利。

大沙头客运站由解放初期的40多家私营船务行于1954年3月组成联营,1956年3月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合并而成。大沙头客运站曾经是是广州连接珠江流域沿岸各大、中、小城镇的水路客运始发点和终点。

大沙头码头广州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水上的白云机场”。从20世纪60年代初大沙头码头开始正式营运,到2000年该客运码头宣告内河航运业务暂停,这期间从此处登船远行的市民不计其数,码头连接岸、船的舷梯,更记录了无数珠三角地区群众踏入广州的第一个脚印。

6

中大码头

原名康乐码头位于海珠区滨江路中大北门,1952年改名为中大码头

如果你对青青校园有浓厚兴趣,如果你想看看“国立中山大学”老牌坊,如果你想从另一江面欣赏二沙岛,如果你想在江边观赏各种广场舞,那就快来中大码头吧!中大码头原名康乐码头位于知名学府中山大学北门江边,1952年改为现名中大码头。据称,孙中山先生曾三次乘船到岭南大学演讲,都是在中大码头区域登临岸边。

除了孙中山先生外,历史上还有许多仁人志士与中大码头有关,更有大批青年学生在此码头乘船北上参加革命。中大码头已成缅怀伟人与先烈、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的活教材,至今仍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从码头往南一点,即是中大牌坊及中大校园,这里曾是原岭南大学所在地,校园内保留不少中西合璧的古建筑,红墙绿瓦更是成为中大甚至岭南建筑一大特色。

7

北亭码头

位于大学城小谷围的北亭村。所谓的“亭”,原指驻扎兵马的地方,相当于岗哨、兵营。相传南汉王刘隐墓(襄帝陵)、刘龚墓(康陵)都在岛上,并设南北两亭,这2个亭的兵应该是用来守陵的。

早在五代十国时期,这小谷围是南汉皇帝的狩猎场所在地,几代南汉帝王的陵冢也正在小谷围。由于小谷围岛孤悬珠江中心,不通陆路,人员往来只有水道可行。穗石、北亭南亭、练溪这几条村都在江边,都各自建了码头

北亭村的北亭码头,当年是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正门附近。码头覆盖在一棵大榕树之下,重建于1986年7月,此日期被用碎瓷片镶嵌在水泥地面,沿岸两侧放置着几个石柱础,供人歇座。花岗岩石阶引入江面,两侧水里分别竖立着一肥一瘦两座石马头,据说作辟邪之用。

以前码头是连接北亭与对岸瀛洲航线的登陆点,如今航线早已取消,这里渐渐归于平静,偶有村民、学生到此钓鱼、聊天、看风景、发呆,如世外桃源般。

8

南亭码头

或称南亭渡口,位于大学城。码头编挂满了一串串用来捕虾的“虾茏”的古榕树绿树成荫,充满水乡特色。

整个码头最抢眼的就是那间古旧的关氏祠堂,顺治十六年(1659)落成。清嘉庆十三年(1808)重修;1997年5月至1998年8月再重修,2005年9月,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过去,平洲和南亭的水路是相通的,可划船往来。在大学城没建成之前,南亭村仍还有二十几艘渔船,这个曾经是渔民最为重要的谋生工具,现在却慢慢淡出原住民的生活。但是傍晚漫步南亭码头,欣赏日落余晖,悠悠流水,木质小桥,恰好遇上一位老人诉说曾经繁华的水上南亭那就更美妙了。

资料来源 : 金羊网、南方都市报

欢迎热爱乡土的朋友,

加小编微信52xx.cn进群交流

投稿请发邮件至邮箱52xx.cn

相关推荐:

佛陀究竟长什么样?和凡夫相比有哪些体貌特征?

俄罗斯族的复活节——帕斯喀节

现代人的丧葬观是怎样的?现代形式化的丧葬仪式

黎族医生治疗疾病一般都用什么传统方法

“东陵大盗”孙殿英在慈禧墓挖到什么?慈禧最后下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