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宣统被逐出宫,太监们为什么拍手称快,说:这才是一报还一报呢!

发布时间:2017-10-15 栏目:专题 投稿:眼睛大的煎蛋

1924年,中国近代史,哦,也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发生了。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从此以后,在中国实行了两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失去了在紫禁城的最后一方舞台。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尽快促成清帝退位,满足革命党要求,搞了一个皇室优待条件,也就是保留清皇室的部分特权,由民国政府每年拨出巨款维持退位后的皇帝和皇室成员在紫禁城的奢侈生活。隆裕太后害怕不答应袁世凯,就会重蹈历代亡国之君不得善终的覆辙,下定决心接受了袁世凯的条件。也就使得民国成立之后,在紫禁城内还保留了满清封建王朝的最后一缕余绪。

袁世凯亲笔承认皇室优待条件的保证】

实际上,这是很荒唐的。推翻满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在这件事情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不知道袁世凯是基于什么样的一种心态,一直将这个名存实亡的“小朝廷”加以保留。袁世凯称帝失败一命呜呼后,继承总统的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还有后来的曹锟,对此没有表示异议,导致民国成立了十几年,被它推翻的皇帝依旧在紫禁城中摆谱。

直到1924年,军阀混战的第三场大戏第二次直奉战争拉开帷幕后,直系军阀中的冯玉祥不满吴佩孚,暗自与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联手,从前线倒戈,率领所部直驱北京,发动兵变,动摇了直系的根本重地,贿选总统曹锟被软禁,直系被釜底抽薪,一溃千里。北京到了冯玉祥的掌控之中。

冯玉祥控制北京后,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清废帝溥仪驱逐出宫。由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和警察总监张璧会同社会知名人士李煜瀛前往故宫执行。

【被赶出宫的溥仪

11月5日,鹿钟麟、张璧与李煜瀛率领军、警共四十人开进紫禁城,先布置宫外警戒,然后切断了宫内外联系的电话线。从神武门进宫后,每过一门,即由军、警监视宫内值岗护军,鹿钟麟等人一直走到溥仪住所方才停下。此时,溥仪正在主持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听见外面的响动后,内务府大臣绍英走出殿外。鹿钟麟宣布驱逐溥仪出宫的命令,绍英惊慌失措,面色苍白,他用手指着李煜瀛,咬牙切齿的说:“你不是故相李鸿藻的公子吗?你怎么忍心干得出这种事来?”李煜瀛笑而不答。绍英又指着鹿钟麟说:“你不也是故相鹿传霖一家吗?你怎么能够逼迫我们到这种地步?”鹿钟麟正言相告:“我们来是执行国务院的命令,是为了民国,同时也是为了清室。现在宫内外已布满军警,其势汹汹,就要动手,如果不是我们劝阻,现在就出乱子了。”

绍英入内报告溥仪溥仪仍想拖延,鹿钟麟故意大声命令随从人员:“快去告诉外边,时间虽然到了,事情还在商量,先不要开炮,延长20分钟。”溥仪闻言大惊,随即交出玉玺,收拾东西,在鹿钟麟、张璧和李煜瀛的保护下一同离开故宫。

溥仪出宫的消息传开后,被他裁撤出宫的太监无不拍手称快,说:“这才是一报还一报呢!”

为什么这些曾经服侍过溥仪太监会如此痛恨他呢?这还要从一场火灾谈起。

溥仪看着被裁撤出宫的太监

就在溥仪出宫的一年前,紫禁城中的建福宫发生了一场大火。建福宫位于故宫东路的东北角上,这一带包括静怡轩、延寿阁、慧曜楼、吉云楼、碧琳馆、妙莲花池、积翠亭、广生楼、凝辉楼、香云亭等建筑群,宏伟壮丽,关键是里面充满了稀世奇珍,堆满了各种金器、金佛、金塔、金制法器、藏文经版、历代名人字画、古铜、古瓷等,你可以想象,满清入关以来皇帝搜罗的几乎所有好东西都在里面,其价值在今天根本无从估量计算。

失火的那一天是1923年6月27日,晴朗无风,天气很好。建福宫平时无人居住,只有七个太监负责看守,不大可能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火灾。晚上九点,火苗子从建福宫中窜出,接着开始向各处蔓延,火光冲天。溥仪得知建福宫发生火灾,急得跳脚,赶紧联系叔王载涛,由载涛电话通知当时的北京卫戍总司令王怀庆、警察总监薛之珩、步军统领聂宪藩,请他们速派消防队来救火。

太监们带着自己被切除的“宝贝”准备离开,这也是对溥仪的无声抗议】

午夜时分,建福宫依然烈焰滚滚,化为一片火海,庭中的百年松柏,也都成了一棵棵火树。北京城全城军警出动,消防器材全部集中都没有办法扑灭大火。后来,意大利驻中国使馆得知宫内起火,派遣三十多名兵士参与救火,这些兵士身强力壮,兼具丰富娴熟的消防技术,他们指挥大家拆除房屋,隔断火道,终于在第二天早上七点钟成功灭火。消防队为善后,又在建福宫看守了两三天才全部撤出。

这场大火,共烧毁房屋三、四百间,损失的物品价值恐怕是天文数字。内务府出动一百多人在灰烬中清理珍宝,不时从瓦砾中搜检出未烧完的珍本古籍及大堆被烧得毫无光泽的宝石,大量金器在火中被烧熔,化成金水流入土中,结成了半土半金的硬块,最后经溥仪批准,把炉房工人叫进宫内,把这些碎块重新熔化,提炼纯金四百余斤,拍卖给北京的一些大金店。

火灾溥仪无比沮丧,他认为大火是宫中太监放的,目的是掩盖他们监守自盗的痕迹。据载涛的儿子溥佳回忆,宫中珍宝虽然经过登记,有账簿可查,但是从来没有查点过一次。从1921年开始,溥仪为了给自己出国留学做准备,曾和溥杰、溥佳一起把宫中收藏的珍本书籍和历代名人字画偷运出宫变卖换钱,此事并非天衣无缝,宫中太监与护军大多心知肚明。

上行下效,从皇帝开始带头,太监、护军串通起来开始将宫中的珍宝偷盗变卖,宫中盗窃之风原本就有,此后愈发严重。北京各个古玩铺,不时会出现宫中收藏的古物。就在火灾前不久,就发生了几起太监偷运宝物被护军查获的案件。

溥仪一旦认定此事系太监所为,加上收到了英文老师庄士敦的影响,对太监一直没有好感,于是下定决心将宫内太监全部裁撤,叫他们立刻出宫。

溥仪下旨后,内务府大臣绍英将所有太监召集到乾清门内,宣读谕旨。听到旨意后,太监们恐慌不已,愤慨莫名。对他们而言,打从进宫的那一天起,紫禁城就是他们的最终归属。很多太监都是河北沧县、河间一带的人,进宫几十年,对宫中一花一树、一草一石都已经非常熟悉,宫中就如同他们的家一样,他们住在宫中,吃在宫中,很多人在宫中也有了自己多年的积攒,一旦接旨后立刻出宫,他们在感情上接受不了,大多数人也不知道自己出宫后生计在何处。

溥仪是不会顾虑这些事情的,大不了发一笔遣散费,他从来都没有拿太监当人看,也不会考虑这些人的死活。太监被遣散出宫后,首领太监到了二百元遣散费,一般太监二十元,除了少数在宫中有势力的太监早就在北京置房子安家的以外,大多数住到了庙里,一些人也回了老家,还有一些住在雁翅楼内。很多人当时从雁翅楼经过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三百多人衣衫褴褛,如同乞丐一般在廊下生火做饭,苟活残喘。

太监们对于溥仪的做法无法理解,他们心中无比怨恨溥仪,认为溥仪裁撤太监无异于驱逐了他们,断了他们的生路,于是乎,当他们听到溥仪被赶出宫,无不拍手称快,认为是报应。

【这是一张最奇特的照片,最左边是鹿钟麟,中间是溥仪,右边是熊秉坤,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这三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超有内涵】

相关推荐:

湟中方言中的孩童用语 湟中方言中有哪些孩童用语?

立冬是什么意思 立冬有什么意义_万年历

本格烧酎

禹城八棱经幢立于什么时候?禹城八棱经幢简介

永春佛手获得了哪些奖项?永春佛手茶特点及功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