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 、 《列》 、 《离骚》 、 《周书》 、 《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 素问
- 上古天真论
- 四气调神大论
- 生气通天论
- 金匮真言论
- 阴阳应象大论
- 阴阳离合论
- 阴阳别论
- 灵兰秘典论
- 六节藏象论
- 五藏生成
- 五藏别论
- 异法方宜论
- 移精变气论
- 汤液醪醴论
- 玉版论要
- 诊要经终论
- 脉要精微论
- 平人气象论
- 玉机真藏论
- 三部九候论
- 经脉别论
- 藏气法时论
- 宣明五气
- 血气形志
- 宝命全形论
- 八正神明论
- 离合真邪论
- 通评虚实论
- 太阴阳明论
- 阳明脉解
- 热论
- 刺热
- 评热病论
- 逆调论
- 疟论
- 刺疟
- 气厥论
- 咳论
- 举痛论
- 腹中论
- 刺腰痛
- 风论
- 痹论
- 痿论
- 厥论
- 病能论
- 奇病论
- 大奇论
- 脉解
- 刺要论
- 刺齐论
- 刺禁论
- 刺志论
- 针解
- 长刺节论
- 皮部论
- 经络论
- 气穴论
- 气府论
- 骨空论
- 水热穴论
- 调经论
- 缪刺论
- 四时刺逆从论
- 标本病传论
- 天元纪大论
- 五运行大论
- 六微旨大论
- 气交变大论
- 五常政大论
- 六元正纪大论
- 刺法论
- 本病论
- 至真要大论
- 著至教论
- 示从容论
- 疏五过论
- 徵四失论
- 阴阳类论
- 方盛衰论
- 解精微论
- 灵枢
- 九针十二原
- 本输
- 小针解
- 邪气藏府病形
- 根结
- 寿天刚柔
- 官针
- 本神
- 终始
- 经脉
- 经别
- 经水
- 经筋
- 骨度
- 五十营
- 营气
- 脉度
- 营卫生会
- 四时气
- 五邪
- 寒热病
- 病狂
- 热病
- 厥病
- 病本
- 杂病
- 周痹
- 口问
- 师传
- 决气
- 肠胃
- 平人绝谷
- 海论
- 五乱
- 胀论
- 五癃津液别
- 五阅五使
- 逆顺肥瘦
- 血络论
- 阴阳清浊
- 阴阳系日月
- 病传
- 淫邪发梦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 外揣
- 五变
- 本藏
- 禁服
- 五色
- 论勇
- 背俞
- 卫气
- 论痛
- 天年
- 逆顺
- 五味
- 水胀
- 贼风
- 卫气失常
- 玉版
- 五禁
- 动输
- 五味论
- 阴阳二十五人
- 五音五味
- 百病始生
- 行针
- 上隔
- 忧患无言
- 寒热
- 邪客
- 通天
- 官能
- 论疾诊尺
- 刺节真邪
- 卫气行
- 九宫八风
- 九针论
- 岁露论
- 大惑论
- 痈疽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周纪
- 秦纪
- 汉纪
- 汉纪一
- 汉纪二
- 汉纪三
- 汉纪四
- 汉纪五
- 汉纪六
- 汉纪七
- 汉纪八
- 汉纪九
- 汉纪十
- 汉纪十一
- 汉纪十二
- 汉纪十三
- 汉纪十四
- 汉纪十五
- 汉纪十六
- 汉纪十七
- 汉纪十八
- 汉纪十九
- 汉纪二十
- 汉纪二十一
- 汉纪二十二
- 汉纪二十三
- 汉纪二十四
- 汉纪二十五
- 汉纪二十六
- 汉纪二十七
- 汉纪二十八
- 汉纪二十九
- 汉纪三十
- 汉纪三十一
- 汉纪三十二
- 汉纪三十三
- 汉纪三十四
- 汉纪三十五
- 汉纪三十六
- 汉纪三十七
- 汉纪三十八
- 汉纪三十九
- 汉纪四十
- 汉纪四十一
- 汉纪四十二
- 汉纪四十三
- 汉纪四十四
- 汉纪四十五
- 汉纪四十六
- 汉纪四十七
- 汉纪四十八
- 汉纪四十九
- 汉纪五十
- 汉纪五十一
- 汉纪五十二
- 汉纪五十三
- 汉纪五十四
- 汉纪五十五
- 汉纪五十六
- 汉纪五十七
- 汉纪五十八
- 汉纪五十九
- 汉纪六十
- 魏纪
- 晋纪
- 晋纪一
- 晋纪二
- 晋纪三
- 晋纪四
- 晋纪五
- 晋纪六
- 晋纪七
- 晋纪八
- 晋纪九
- 晋纪十
- 晋纪十一
- 晋纪十二
- 晋纪十三
- 晋纪十四
- 晋纪十五
- 晋纪十六
- 晋纪十七
- 晋纪十八
- 晋纪十九
- 晋纪二十
- 晋纪二十一
- 晋纪二十二
- 晋纪二十三
- 晋纪二十四
- 晋纪二十五
- 晋纪二十六
- 晋纪二十七
- 晋纪二十八
- 晋纪二十九
- 晋纪三十
- 晋纪三十一
- 晋纪三十二
- 晋纪三十三
- 晋纪三十四
- 晋纪三十五
- 晋纪三十六
- 晋纪三十七
- 晋纪三十八
- 晋纪三十九
- 晋纪四十
- 宋纪
- 齐纪
- 梁纪
- 梁纪一
- 梁纪二
- 梁纪三
- 梁纪四
- 梁纪五
- 梁纪六
- 梁纪七
- 梁纪八
- 梁纪九
- 梁纪十
- 梁纪十一
- 梁纪十二
- 梁纪十三
- 梁纪十四
- 梁纪十五
- 梁纪十六
- 梁纪十七
- 梁纪十八
- 梁纪十九
- 梁纪二十
- 梁纪二十一
- 梁纪二十二
- 陈纪
- 隋纪
- 唐纪
- 唐纪一
- 唐纪二
- 唐纪三
- 唐纪四
- 唐纪五
- 唐纪六
- 唐纪七
- 唐纪八
- 唐纪九
- 唐纪十
- 唐纪十一
- 唐纪十二
- 唐纪十三
- 唐纪十四
- 唐纪十五
- 唐纪十六
- 唐纪十七
- 唐纪十八
- 唐纪十九
- 唐纪二十
- 唐纪二十一
- 唐纪二十二
- 唐纪二十三
- 唐纪二十四
- 唐纪二十五
- 唐纪二十六
- 唐纪二十七
- 唐纪二十八
- 唐纪二十九
- 唐纪三十
- 唐纪三十一
- 唐纪三十二
- 唐纪三十三
- 唐纪三十四
- 唐纪三十五
- 唐纪三十六
- 唐纪三十七
- 唐纪三十八
- 唐纪三十九
- 唐纪四十
- 唐纪四十一
- 唐纪四十二
- 唐纪四十三
- 唐纪四十四
- 唐纪四十五
- 唐纪四十六
- 唐纪四十七
- 唐纪四十八
- 唐纪四十九
- 唐纪五十
- 唐纪五十一
- 唐纪五十二
- 唐纪五十三
- 唐纪五十四
- 唐纪五十五
- 唐纪五十六
- 唐纪五十七
- 唐纪五十八
- 唐纪五十九
- 唐纪六十
- 唐纪六十一
- 唐纪六十二
- 唐纪六十三
- 唐纪六十四
- 唐纪六十五
- 唐纪六十六
- 唐纪六十七
- 唐纪六十八
- 唐纪六十九
- 唐纪七十
- 唐纪七十一
- 唐纪七十二
- 唐纪七十三
- 唐纪七十四
- 唐纪七十五
- 唐纪七十六
- 唐纪七十七
- 唐纪七十八
- 唐纪七十九
- 唐纪八十
- 唐纪八十一
- 后梁纪
- 后唐纪
- 后晋纪
- 后汉纪
- 后周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