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辛弃疾

山鬼谣

辛弃疾 - []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落日无语。看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笑我醉呼,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屨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山鬼谣翻译文

暂无译文
网友补充:
    暂无!

山鬼谣拼音版/注音版

shān guǐ yáo。

山鬼谣。

xīn qì jí。

辛弃疾。

wèn hé nián cǐ shān lái cǐ xī fēng luò rì wú yǔ。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

kàn jūn shì shì xī huáng shàng,

看君似是羲皇上,

zhí zuò tài chū míng rǔ。

直作太初名汝。

xī shàng lù,

溪上路,

suàn zhǐ yǒu hóng chén bú dào jīn yóu gǔ。

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

yī bēi shuí jǔ xiào wǒ zuì hū jūn,

一杯谁举?笑我醉呼君,

cuī wéi wèi qǐ,

崔嵬未起,

shān niǎo fù bēi qù。

山鸟覆杯去。

xū jì qǔ zuó yè lóng qiū fēng yǔ,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

mén qián shí làng xiān wǔ。

门前石浪掀舞。

sì gēng shān guǐ chuī dēng xiào,

四更山鬼吹灯啸,

jīng dǎo shì jiān ér nǚ。

惊倒世间儿女。

yī yuē chù,

依约处,

hái wèn wǒ qīng yóu zhàng jù gōng liáng kǔ。

还问我:清游杖屨公良苦。

shén jiāo xīn xǔ。

神交心许。

dài wàn lǐ xié jūn,

待万里携君,

biān chī luán fèng,

鞭笞鸾凤,

sòng wǒ yuǎn yóu fù。

诵我《远游》赋。

山鬼谣注释

山鬼谣:广信书院本作“《摸鱼儿》”,玆从四卷本甲集。

状怪甚:广信书院本作“状甚怪”,玆从四卷本。

改今名:广信书院本作“改名《山鬼谣》”,玆从四卷本。

羲皇:指伏羲氏 。古人想象羲皇之世其民皆恬静闲适,故隐逸之士自称羲皇上人。晋·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中,北窗下卧,遇凉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太初:指太古时期。唐·吴筠《高士咏》序:“太初渺邈,难得而详。”宋·郑樵《通志·总序》:“惟梁武帝为此慨然,乃命吴均作通史,上自太初,下终齐室。”

龙湫:上有悬瀑下有深潭谓之龙湫。《隋书·卷六·礼仪志一》:“鹿角于杨树,龙湫出于荆谷。”唐·杜荀鹤《送吴蜕下第入蜀》诗:“鸟径盘春霭,龙湫发夜雷。”

四更山鬼吹灯啸:唐·杜甫《移居公安山馆》诗:“山鬼谣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清游:清雅游赏。晋·潘岳《萤火赋》:“翔太阴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宋·范成大《送汪仲嘉侍郎使虏》诗:“清游不可迟,日日舣船待。”

杖屦:拄杖漫步。唐·杜甫《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

神交:谓心意投合,深相结托而成忘形之交。《三国志·卷五十二·〈吴志·诸葛瑾传〉》“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东晋、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瑾之在南郡,人有密谗瑾者。此语颇流闻于外,陆逊表保明瑾无此,宜以散其意。权报曰:‘……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也。……’”

心许:赞许、赞美。唐·丘为《湖中寄王侍御》诗:“晨趋玉阶下,心许沧江流。”宋·陆游《先少师宣和初有赠晁公以道诗泣而足之》:“远闻佳士辄心许,老见异书犹眼明。”

鞭笞鸾凤:谓仙人鞭策凤鸾乘之以行。比喻闲逸、高雅的活。唐·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徽)阁老张十八助教》诗:“上界真人足官府,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清·方世举注:“上界真人比云夫,亦兼比钱徽 ,散仙乃公自比,亦兼比张籍 。言云夫给事宫中,走马看,未极有趣。不我等閒官,纵游无禁也。”

《远游》赋:四卷本无注文“石浪,菴外巨石也,三十馀丈。”。《远游》,《楚辞》篇名。

网友补充:
    暂无!

山鬼谣评析

辛词中不乏描绘祖国大河山的作品。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所写的《龙吟·题雨岩》,词序云:“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岩中有泉飞出,雨声。”全词已经把洞内的景色作了淋离尽致的描绘,但写完后意犹未尽,他看到雨岩洞前有一块怪石,引起了他另一番冥思遐想,接着又写了这首《山鬼谣》。与前代山诗人不同的是,辛稼轩的山词不仅是单纯地摹拟自然,更重要的是他富于想象,赋予大自然以人格,同时又兼有磅礴的气势,本词就是一例。

此词写得诡异奇特,与石之“怪甚”十分相称。词把写景合咏物揉合在一起来抒情言态。由于寓意深刻,感情炽热,形象动,渗透着对国家兴亡和作者本人身世的感慨,所以读后感到有一种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网友补充:
    暂无!

山鬼谣赏析

作者闲居带湖时,常到博山游览。雨岩在博山之隈,景绝佳。据题注,“雨岩有石,状怪甚”,词人借用了屈原《九歌》中的“山鬼”名,而将这首词的词牌名由《摸鱼儿》改为《山鬼谣》了。

这首词写得诡异奇特,与石之“怪甚”十分相称。

上阕头二句“问何年,此山来此?”著一“来”字便把偌大一座博山拟人化了。从历史河中来看,这座山当有形成的日期,但在科学知识不发达的古代,谁能解答这个问题呢?提问的对象,并不确指,又巧妙地以“西落日无语”作答,使渺茫的太古融入了瑟瑟西、奄奄落日之中,竟不能够究洁。既渲染了冷峻阴森的气氛,又引起日落后神秘可怖的悬想。究诘既无所得,所以紧接着便以猜度之词说:“看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伏羲”即太昊。《白虎通·号》:“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传说伏羲始画八卦,造书契,揭开了人类文明史的第一页。《列子·瑞》:“太初者,气之始也”;《易》“易有太极”疏云:“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说这怪石早于伏羲,实际上便把近在眼前的怪石写得超越千古,无与伦比。这是从纵的方来写的。“溪上路,算只有、红不到今犹古”,则是从眼前的景物照应远古写的。空山无人,溪清澈,缘溪而行,一不染。人间虽然经历了沧桑,但这儿依然“红不到”,只此才与太古相似。既突出了雨岩环境的无比幽静,又透露了词人对纷扰、龌龊现实的厌恶。词人独游雨岩的词作,大多抒发了知音难遇的感慨。空山独酌,孤寂可知,“一杯谁举”,与之相对者唯有此一块巨石。然而“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巨石不能与词人共饮,杯却又被山鸟打翻了。巨石不起,是无情之物体;而山鸟覆杯,是无心呢?还是有意呢?还或许是精灵所使吧?或真或幻把“山鬼”之灵从无写到有。由此可见,山鸟的插曲,正是人、物交感的契机。妙在写得空灵,犹山鸟之去,无迹可寻。与之相对者唯有此一块巨石。

果说上阕写极静的意境,那么下阕就写了极动的景象:龙潭雨,足以惊人;达三十馀丈的巨石,然被掀而舞,就更加骇人了。继之“四更山鬼吹灯啸”,能不“惊倒世间儿女”吗?此层层渲染,步步推进,直到“山鬼”出场,真令人惊心动魄。词人对于雨岩之夜的描绘此笔酣墨饱,显然快意于这种景象的思想感情。龙潭的雨,石浪的掀舞,山鬼的呼啸,其势足以冲破磐夜气,其力足以震撼浑浑噩噩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惊倒世间儿女”有什么不!在这里,词人期被压抑被钳制的心声,突然爆发出最激越的声响!可知以怪石为知已,不仅在于它远古荒忽,阅尽沧桑,而且更在于它惊世绝俗,能使人在精神上受到震动。词人与之相通者,大概就在这里吧!他说:我以石为知已,石亦以我为知已,所以接着说“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屨公良苦。神交心许。”这个“苦”字语意双关,既是说登山涉之劳,也是说内心之苦,知已难得,人间难求,既“神交心许”,便深合默契,难分难解,所以最后说“待万里携,鞭苔鸾凤,诵我《远游》赋”,从横的空间展示了广阔的地。韩愈《酬卢给事曲江荷引见寄》诗云:“上界真人足官府,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词人要携带“山鬼”,驾驭鸾凤,云游万里了。《远游》是《楚辞》中的篇名。词人在这里说“诵我《远游》赋”,主要是表明他追求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内心的苦闷是与追求理想的渴望交织在一起的,辛词的用意亦在于此。

这首词把写景合咏物揉合在一起来抒情言态。由于寓意深刻,感情炽热,形象动,渗透着对国家兴亡和作者本人身世的感慨,所以读后感到有一种扣人心絃的艺术魅力。元人刘敏中曾写过一首《泌园春·号太初石为苍然》,显然摹仿此词。这说明《山鬼谣》一词,对后世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网友补充:
    暂无!

山鬼谣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山鬼谣作者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 - []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山鬼谣|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辛弃疾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