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辛弃疾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

辛弃疾 - []

当年得意芳草,日日春。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翻译文

暂无译文

网友完善【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拼音版/注音版

yú měi rén fù yú měi rén cǎo。

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

xīn qì jí。

辛弃疾。

dāng nián dé yì rú fāng cǎo,

当年得意如芳草,

rì rì chūn fēng hǎo。

日日春风好。

bá shān lì jìn hū bēi gē,

拔山力尽忽悲歌,

yǐn bà yú xī cóng cǐ nài jūn hé。

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rén jiān bù shí jīng chéng kǔ,

人间不识精诚苦,

tān kàn qīng qīng wǔ。

贪看青青舞。

mò rán liǎn mèi què tíng tíng,

蓦然敛袂却亭亭,

pà shì qǔ zhōng yóu dài chǔ gē shēng。

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始词见于敦煌曲子词。宋·王灼《碧鸡漫志·卷四·〈虞美人〉》云:「《脞(cuǒ)说琐碎鄙俗之言谈议论》称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曾子宣夫人 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云:『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芳菲寂寞寄寒枝,旧曲闻来似敛眉。』又云::『当时遗事久成空,慷慨尊前为谁舞?』亦有就曲志其事者,世以为工。其词云:『帐前草草军情变,下旌旗乱。褫衣推枕怆离情,远吹下楚歌声、正三更。 抚骓欲上重相顾,艳态无主,手中莲锷凛秋。九泉归去是仙乡、恨茫茫。』黄载万追和之,压倒前辈矣。其词云:『世间离恨何时了?不为英雄少。楚歌声起伯图休,一似□□□□东流。 葛荒葵老芜城暮,玉貌知何处?至今芳草解婆娑,只有当年魂魄未消磨。」按《益州草木记》:「雅州 名山县出虞美人草,鸡冠。叶两两相对,为唱《虞美人》曲,应拍而舞,他曲则否。』《贾氏谈录》:『褒 斜山谷中有虞美人草,状鸡冠,大叶相对。或唱《虞美人》,则两叶人拊掌之状,颇中节拍。』《酉阳杂俎》云:『舞草,出雅州,独茎三叶,叶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居茎之半相对。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讴曲,叶动舞。』《益部方物图赞》改虞作娱,云:『今世所传《虞美人》曲,下音俚调,非楚 虞姬作。意其草纤柔,为歌气所动,故其叶至小者或若动摇,美人以为娱耳。』《笔谈》云:『高邮 桑景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遇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所传。详其曲,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亦动,乃目曰《虞美人操》。其声调与旧曲始末不相近,而草辄应之者,律法同管也。今盛行江湖间,人亦莫知其何为吴音。』《东斋记事》云:『虞美人草,唱他曲亦动,传者过矣。』予考六家说,各有异同。《方物图赞》最穿凿,无所稽据。旧曲固非虞姬作,若便谓下音俚调,嘻其甚矣。亦闻蜀中数处有此草,予皆未之见,恐种族异,则所感歌亦异。然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中吕宫』,近世转入『黄钟宫』。此草应拍而舞,应旧曲乎?新曲乎?桑氏吴音,合旧曲乎?新曲乎?恨无可问者。又不知吴草与蜀产有无同类也。」元 高拭词注「南吕调」。《乐府雅词》名《虞美人令》。周紫芝词有「只恐怕寒,难近玉壶冰」句,名《玉壶冰》。张炎词赋柳儿,因名《忆柳曲》。王行词取李煜「恰似一江春向东流」句,名《一江春》。此调以七字句和五字句为主,配以一个九字句为结,凡四换韵,仄韵与平韵相间,每句用韵,因而音节明快响亮,气势奔放,以悲歌慷慨为基本特色。以李煜词、毛文锡词为正体,李词为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毛词为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另有变体,五十六字,两仄韵、两平韵;五十八字,五平韵;五十八字,前阕五句五平韵,后阕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虞美人草: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高邮 桑景舒性知音,听百物之声,悉能占其灾福,尤善乐律。旧传有《虞美人草》,闻人作《虞美人曲》,则枝叶皆动,他曲不然。景舒试之,诚所传。乃详其曲声,曰:「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亦动,乃谓之《虞美人操》。其声调与《虞美人曲》全不相近,始末无一声相似者,而草辄应之,与《虞美人曲》无异者,律法同管也。其知者臻妙此。景舒进士及第,终于州县官。今《虞美人操》盛行于江 吴间,人亦莫知其何为吴音。」

「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何」句:《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青青:兼谓髮,指虞姬。

敛袂(mèi):整理衣袖,此言罢舞。南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十一·〈卉部·虞美人草·虞美人〉》作「敛衽(rèn)」。

亭亭:状形体挺拔。南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十一·〈卉部·虞美人草·虞美人〉》作「无言」。

网友完善【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评析

这首咏物词是咏虞美人草的,也是借咏虞美人草映带虞姬事,不同的是议论成分较重。

词的上阕写霸王别姬。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开头两句写项羽春得意。言其当年在全国反抗暴秦的浪潮中乘机起事,犹芳草应运而,春得意,枝繁叶茂,成为西楚霸王,下无敌。这两句以芳草喻项羽,既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又贴近词题,颇为得体。「拔山」承上启下,写其由强变弱,由盛转衰,化用项羽的悲歌,浑化无痕,并巧妙地引出结尾二句。「饮罢」二句写霸王别姬。言帐饮之后,彼此分离,而虞姬何以对待项羽呢?言外之意是说她只有以酬知己,相从于地下,这就自然地过渡到下阕去。

词的下阕咏虞美人草。「人间」二句言虞美人草为虞姬精诚所化,听到虞美人曲,就应拍而舞,千载之下,犹见其对项羽的精诚,世人不理解这一点,只是「贪看青青舞」,则辜负了虞美人的一片苦心。「暮然」句写虞美人草停止舞动。在这里,作者使用「敛袂」,写虞美人草静止不动,犹美人整整衣袖,停止歌舞,既增加了意趣,又让人觉得格外动。为什么虞美人停止舞动?「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引起虞姬怀旧情绪而不忍卒舞,用拟人笔法和心理描写的方式,推想虞美人草不舞的原因,赋予虞美人草以人的感情色彩,含蓄蕴藉,真挚动人。

网友完善【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辛弃疾 - []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虞美人 · 赋虞美人草|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辛弃疾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