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 第三十三章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中庸 · 第三十三章 翻译文
《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太显露,所以,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个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因知远事,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诗经》说:「潜藏虽然很深,但也会很明显的。」所以君子自我反省没有愧疚,没有恶念存于心志之中。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这些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吧?《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恭敬的,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能表现出他的诚信。《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劝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很畏惧。《诗经》说:「弘扬那德行啊,诸侯们都来效法。」所以,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诗经》说:「我怀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厉声厉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为。」《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纔是最高的境界啊!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中庸 · 第三十三章 拼音版/注音版
zhōng yōng dì sān shí sān zhāng。
中庸 · 第三十三章 。
zi sī。
子思。
shī yuē yī jǐn shàng jiōng,
《诗》曰「衣锦尚絅」,
è qí wén zhī zhe yě。
恶其文之著也。
gù jūn zǐ zhī dào,
故君子之道,
àn rán ér rì zhāng xiǎo rén zhī dào,
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
de rán ér rì wáng。
的然而日亡。
jūn zǐ zhī dào dàn ér bù yàn,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
jiǎn ér wén,
简而文,
wēn ér lǐ,
温而理,
zhī yuǎn zhī jìn,
知远之近,
zhī fēng zhī zì,
知风之自,
zhī wēi zhī xiǎn,
知微之显,
kě yǔ rù dé yǐ。
可与入德矣。
shī yún qián suī fú yǐ,
《诗》云:「潜虽伏矣,
yì kǒng zhī zhāo gù jūn zǐ nèi xǐng bù jiù,
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
wú è yú zhì。
无恶于志。
jūn zǐ zhī suǒ bù kě jí zhě,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
qí wéi rén zhī suǒ bú jiàn hū。
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shī yún xiāng zài ěr shì,
《诗》云:「相在尔室,
shàng bù kuì yú wū lòu。
尚不愧于屋漏。
gù jūn zǐ bù dòng ér jìng,
」故君子不动而敬,
bù yán ér xìn。
不言而信。
shī yuē zòu jiǎ wú yán,
《诗》曰:「奏假无言,
shí mí yǒu zhēng。
时靡有争。
shì gù jūn zǐ bù shǎng ér mín quàn,
」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
bù nù ér mín wēi yú fū yuè。
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shī yuē bù xiǎn wéi dé bǎi pì qí xíng zhī。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
shì gù jūn zǐ dǔ gōng ér tiān xià píng。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shī yún yǔ huái míng dé,
《诗》云:「予怀明德,
bù dà shēng yǐ sè。
不大声以色。
zǐ yuē shēng sè zhī yú yǐ huà mín,
」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
mò yě。
末也。
shī yuē dé yóu rú máo,
」《诗》曰:「德輶如毛」,
máo yóu yǒu lún。
毛犹有伦。
shàng tiān zhī zài,
「上天之载,
wú shēng wú xiù,
无声无臭」,
zhì yǐ。
至矣!。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生卒年则不详。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