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苏安恒传_原文_翻译-欧阳修

发布时间:2011-02-23 栏目:专题 投稿:爱笑的发箍

原文

苏安恒,冀州武邑人。武后末年,太子虽还东宫,政事一不与,大臣畏祸无敢言。安恒投匦①上书曰:“陛下膺先圣顾托,受嗣子揖让,应天顺人,二十余年,岂不闻虞舜褰裳②事乎?今太子孝谨,春秋盛壮,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身抚天下哉!自昔天下无二姓并兴,且梁、河内、建昌诸王,以亲得封,恐万岁后不能良计,宜退就公侯,任以闲简。又陛下二十孙,无尺土封,非长久计也。请以都督府要州分而王之,且择立师傅,养成德器,籓屏皇家。”书奏,后虽猜克,不能无感,乃召见赐食,厚慰遣之。明年,复谏曰:“臣闻天下者,高祖、太宗之天下。陛下虽居正统实唐旧基日前太子在谅暗相王非长嗣唐祚中弱故陛下因以即位。今太子年德已盛,尚贪有大宝,忘母子之恩,以据神器,何旅颜面见唐家宗庙哉!臣谓天意人事,还归李氏。诚能高揖万机,自怡圣心,史臣书之,乐府歌之,斯盛事也。臣闻见过不谏非忠,畏死不言非勇。陛下以臣为忠,则择是而用;以为不忠,则斩臣头以令天下。”书闻,不报。于是魏元忠为张易之克弟所构,狱方急,安恒独申救。曰:“王者有容天下之量,故济其心;能进天下之善,故除其恶。陛下始革命,勤秉政枢,博逮谋猷,天下以为明主。暮年厌怠,谗佞炽结,百姓不亲,天下以为暗君。邪正糅进,狱讼冤剧。何昔是而今非邪?居安忘危之失也。窃见元忠廉直有名,位宰相,履忠正,邪佞之徒嫉之若雠。易之兄弟无功无德,指马献蒲,先害善良。自元忠下狱,人人偶语,谓易之交乱,且及四国。况贼虏方强,赋敛重困,而自纵谗慝,摇变遐迩。臣恐四夷低目窥觇,为边鄙患,百姓托义以清君侧,逐鹿之人叩关而至,问鼎大明之宫③,陛下何以谢之?臣今计者,莫若收雷电之威,解恢恢之网,复爵还位,君臣如初,则天下幸甚。陛下纵不能斩佞臣,塞人望,且当抑夺荣宠,翦其羽翅,无使骄横为社稷之忧。疏奏,易之等大怒,遣刺客邀杀之,赖凤阁舍人桓彦范等悉力营解,乃免。神龙初,为习艺馆内教。节愍太子难,或谗安恒豫谋,死狱中。睿宗立,知其枉,诏赠谏议大夫。

解释/注释/译文

苏安恒,冀州武邑人。武后末年,太子虽然回到东宫,但政事一律不得参与,大臣畏惧遭祸无人敢言。安恒投匦上书说:“陛下受先圣顾托,接受太子让位,应天顺人,二十多年,难道没听说虞舜让位之事吗?现在太子孝顺谨慎,春秋鼎盛,让他登基,与陛下亲自安抚天下没什么不同!自从当初天下无二姓同时兴起,并且梁、河内、建昌诸王,凭借血缘得到封地,我只心您万岁后不能有好办法(处置这些问题),应该让他们退居公侯的地位,以闲职任用他们。再加上陛下二十个孙子,无一点封地,这不是长久之计。请用都督府要州分别给他们王号,并且要挑选师傅,让他们成为美好的人才,护卫皇家。”奏章献上,帝后虽然有所猜忌,但终究不能无所触动,就召见他赐给食物,好话安慰他。
第二年,苏安恒又上谏说:“我听说天下是高祖、太宗的天下。陛下虽然位居正统,充实唐的根基,日前太子在谅暗之地守丧,相王不是长子,大唐福祉中弱,因此陛下于是即位。现在太子年德盛壮,还贪恋帝位,忘记母子之恩,来占据帝位,死后有何颜面见唐家列祖列宗!臣认为(应该把)天意人事,归还李氏。(陛下)果真能够告别繁乱的政务,使自己内心愉快,史臣记载它,乐府歌颂它,这是一件盛大的事啊。臣听说过不谏者不是忠臣,因为怕死而不言不是勇者。陛下认为臣是忠臣,就挑选正确的建议采用;认为不忠,就砍我头以戒令天下。”奏章献上后,没有回音。
当时魏元忠被张易之兄弟诬陷,案件正在紧急审理中,苏安恒独自上书替他申冤来营救他。说:“王者有容天下之量,所以有益于心;能采纳天下的善言,因此能除去恶端。陛下起初改换天命,掌握中枢,广泛征求谋略,天下以之为明君。但暮年满足懈怠,结交谗佞之人,百姓不亲附,天下人以之为昏君。排斥扭曲正直善良之人,狱讼冤案。为何当初对而今天错呢?因为忘却了居安忘危。我私下认为元忠廉节正直有名,位居宰相,履职忠诚正直,邪佞之徒恨之如仇。张易之兄弟无功无德,指马献蒲,陷害善良。自从魏元忠入狱,人们议论,认为张易之外交混乱,并且危及四国。何况敌人正强,税赋重困,却放纵小人,远近为祸。我担心四夷低目窥视,成为边疆祸患,百姓托义来清理君王身边的小人,争夺天下之人叩关而攻,问鼎天下,陛下用什么来谢罪?臣今日认为,不如收起您的愤怒,解开法网,恢复无忠的爵号和官位,君臣如初,那么天下幸甚。陛下即使不能斩杀佞臣,堵塞人望,也应当抑制改变对他们(张易之兄弟)的荣宠,剪除他们的羽翅,不使他们的骄横成为社稷之患。
奏章献上后,张易之等人大怒,派刺客杀他,幸亏凤阁舍人桓彦范等人全力营解,才免祸。
神龙初年,成为习艺馆内教。节愍太子李重俊受难之时,有人进谗言说苏安恒有参与谋划,(苏安恒)死于狱中。睿宗即位后,知道他枉冤,下诏追赠为谏议大夫。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县人。年幼时,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行为都有礼法。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补授为校书郎。荒年歉收,他家虽然丰衣足食,但每餐饭他不超过一碗,到丰年才恢复饭量。有人问他,他回答说:“四方的人都困苦饥饿,我怎能独自吃饱呢?”经连续提升,任开州刺史。开州土地连着夷族部落,敌军经常逼近开州城袭扰,他属下的一个官员说:“我们的兵力不能阻止他们,希望暂时任他们的首领担任重要官职。”公绰说:“你与他们同流合污吗?怎么能违犯法律?”立即杀了他,敌军也就领军退走了。召回朝任吏部郎中。过了一个月,任命公绰为御史中丞。李吉甫再次主持朝政,让公绰外任湖南观察使。因湖南潮湿荒僻,不能迎接侍奉父母同去,请求在东都洛阳分司任职,没有被批准。元和十一年(816),柳公绰被李道古替代后返回朝廷,任命为给事中,拜授为京兆尹。公绰正去府衙途中,有一个神策军军校骑马不回避,立即用棍打死。皇帝生气他擅自杀人。公绰说:“这不只是称量我的权威,更是轻视陛下的法规。”皇帝说:“已经处死了,不向我报告,对吗?”公绰说:“这事不应该我报告,在大街上打死了人,向上报告是金吾的职责;在街坊间打死了人,向上报告是左右巡使的职责。”皇帝才不追究。公绰因为守母亲的丧辞去官职,守丧期满,任刑部侍郎,又改任礼部尚书,因避祖父的讳改任左丞。不久,任命为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他巡行所辖地来到邓县,有两个县吏各因接受贿赂和玩弄法律条文一起囚禁在狱中。县令因为公绰一向秉公执法,认为一定会杀死贪污的县吏。公绰断案说:“贪污的县吏犯法,法律还在;奸猾的县吏毁法,法律就灭亡了。”就杀死了玩弄法律行奸使诈的县吏。大和四年(830),公绰出任河东节度使,碰到荒年,他节约开支,停止宴请,吃穿与士兵一样。北方的部族派梅禄将军李畅赶一万匹马来做生意,所经过的地方都热情地招待他,同时又加强兵力防止他们突袭掠夺。李畅到达太原,公绰只派牙将一人一骑去慰劳,用极友好的态度接待他,打开牙门,使翻译官引入谒见(拜见),宴席不超过常规,李畅感激他的恩德,还流出眼泪,在路上慢慢行进,不敢胡乱奔驰打猎。公绰因为生病请求朝廷派人代替他,回朝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可以不上朝班行参见礼。忽然命亲随人召来老部下韦长,大家认为公绰要把家事托付给他。到韦长来了,竟对他说:“替我报告宰相,徐州擅自杀害李听的亲信部下,除非任用高瑀镇守徐州,否则不能安宁。”接着闭上眼睛不再说话,过了两天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八岁。追封为太子太保,追赠谥号“元”。

相关推荐:

室语_原文_翻译-唐甄

说琴_原文_翻译-何景明

晏子仆御_原文_翻译-无名氏

卢渊传_原文_翻译-魏收

商挺传_原文_翻译-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