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殡葬与礼仪有什么关系?殡葬与民俗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2-14 栏目:专题 投稿:务实的小鸽子

一、殡葬是一种涵盖丰富的文化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中,殡葬一个重要的内容,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上海这个具有特殊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的城市中,包含着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衔接,包含着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冲撞,也包含了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交融。现在上海有了全国第一本《殡葬文化》杂志,每一期我都认真看了。我觉得这是一本品位很高的、有一定学术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杂志。我从里面学到很多,它使我想到许多以前想过的问题和今后要引起注意的问题。前不久,我还在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的朋友们的帮助下参观了上海很先进的益善殡仪馆,得到了感性的深刻的认识。在那个地方,我看到人在生命的终结点有一个完美的句号,看到殡葬工作者对逝者的无微不至的终极关怀,对生者体贴入微的安慰。当时益善殡仪馆的宋副主任对我说:“我们需要社会对我们的理解。”参观完后,我对他说:“我对你们不仅是理解,而且是崇敬。”全国有那么多殡葬工作者在辛勤工作,使我们一个人最后顺利走完人生之路,回到大自然中去。所以我觉得我们应对大家表示深深的崇敬。我们应该把殡葬事业上升到一个文化的、非常雅的、高的境界。应该说殡葬本身就是文化。但是今天要说它是文化,会有很多人不理解:“怎么,死人也有文化的?”对,它实际上就是文化殡葬事业应该进行实践的概括,理论的总结,应该把它提高到文化的高度,提高到移风易俗的高远境界。在上次参观殡仪馆的过程中,我有一个强烈感受:那儿有一位姓刘的先生在帮死者的家属写挽幛,字写得非常好,句子也是他自己拟的。我问他写一副多少钱,他说60元。我说他的字拿去裱一裱绝对不止60元,因为它包含了对逝去的灵魂的追悼和对家属的安慰。在那里我也思考了一些问题。在火化炉前看到刚烧完取出的3份骨灰,一份是老年人的,色泽灰褐;一份是中年的,骨质比较白,不知为何英年早逝;还有一份骨灰使我很震动,那是婴儿的骨灰,碎如粉末状的雪白的骨灰。那些骨灰使我想到,这些孩子刚刚来到世上又马上走了。我因此想到生死的哲学,这是中国人生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孩子们刚出生还没享受到生的权利就走了。我夜里想着这些问题甚至睡不着觉。我反复思考这一哲学问题,生与死的大问题殡葬文化本身是一个遗体处理过程,但它关系到亲情,关系到血缘,关系到社会制度,因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规则和文化礼仪。在中国古代,它实际是属于封建时代文化和教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全国第一届殡葬文化研讨会上,上海民政局的一位领导提到了文化问题,“文化这个概念全世界有上千种定义,但是我觉得最能符合中国文化实质的是南齐时代一个叫王融的人写的一首《曲水》诗,他讲了两句话:“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这两句怎么说呢?“设神理以景俗”就是一个天理、神的理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民俗;还有一句是“敷文化以柔远”,如何把文化敷向社会,以推广到广大的群众中去。这两句话在中国文化概念里讲得是非常准确的,比上千种的文化概念还要深刻。应该说,殡葬本身既包含着意识形态,也包含着相应的规章制度,既是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从这个大概念上,它就是一种文化,如果把它具体到细致的领域来说,还涉及到文学,涉及到建筑,涉及到宗教礼仪,涉及到雕塑、绘画等各个领域,几乎涵盖到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大部领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殡葬在全世界,在全人类,包括中国,它是一种关系到人类终结历程的特定的文化的超时空的载体。二、殡葬和礼仪的关系我们殡葬,讲得广义一点,它是文化、宗教、礼仪、风俗的,因时代、地域的差异和文明的变迁而变异的一种对待死者和处理遗体的方式。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礼”是占有非常重大的成分的,它包括五个方面,叫五礼:一是吉礼,如结婚喜庆的礼仪,这是吉祥的,好的;一种是军礼,如出征前的祭旗誓师或检阅军队,即属军礼范畴;一种是宾礼,外交礼仪,研究如何接待客人;一个是嘉礼,如开国庆典之类;还有一个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各种不吉利的内容,即凶礼,它包括死亡,包括灾荒,包括怎样去吊唁,怎样抚恤。凶礼中的丧礼就是殡葬文化的集中体现,丧礼也是凶礼中最重要的礼,实际就是对于一个人的死亡,在规定的时间里如何办丧,怎样祭奠,以表示对自己亲属的追悼。

中国的丧葬礼仪是中国的家族宗法制度在死亡问题上的反映。它是以中国家族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表面上是对死者的祝福和思念,实际上是为这个家族怎样延续下去,而这个“孝”扩大下去,就是讨全国最大的家长——皇帝的“忠”。“忠孝”这个观念几千年来是一直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的。


“灵魂不灭”是中国原始时代就有的思想,譬如在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瓮棺葬中,葬小孩子尸体的陶灌上面要开个小孔,这个孔是要让灵魂升天的。但是儒家的孔子对于灵魂问题倒不完全是这样看待的。孔子之所以在儒家思想里特别强调丧礼,首先强调是人,人的感情,人的关系,而不是灵魂。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有一句话:“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小孩出生三年,一直是在父母怀抱中过来的,因此父母对子女有最真挚的爱,最后,父母死了,子女就要对这个爱加以回报,就表现在为父母守三年的丧。实际在儒家思想并不太强调灵魂,“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你相信它在,它就在,不相信则不在,祭祀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真实性情的流露。孔子的“礼”的思想再发展到“仁”的思想,“仁”就是人彼此间感情关系,所以后来在中国丧葬中,三年之丧变成天下之通丧,它是因家族血缘关系,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到父母死的时候的一种回报,并不是对灵魂观念的信仰。当然世界上所有的先民都相信灵魂不灭,但儒家并不太看重这个灵魂,孔子所重视的是在《论语·尧日》中说第一个是民,第二个是食,第三是丧,第四是祭。“民、食、丧、祭”是要重视的四个方面,人除了吃饭、生存以外,所重视的就是丧葬和祭祀。对这个问题我们殡葬工作者不应以民间认为有灵魂的也就这么认为,我不以为如此。孔子讲得很清楚,强调的是感情,是生,所以他讲了非常重要的八个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慎终”就是要正确慎重地对待一个人的死亡,这讲的是丧礼;“追远”就是怀念已经逝去的人,他的事业、思想和道德,这是祭。为什么要重“慎终”和“追远”呢?目的是使老百姓的道德归于淳厚。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我觉得这个思想是合乎今天“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合乎人道主义,合乎人本主义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殡葬制度
道家(就是老子、庄子)的生死观和儒家是不一样的,主张全真保性,因此强调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强调死生的变化是自然法则,天地与我是共生的,万物与我是共灭的。所以在老庄思想中,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和《逍遥游》当中,强调生命最后归于自然的思想。庄子说,人死了要“鼓盆而歌之”,不必去哭,如果人人都生存下来,世界上也没办法容纳。所以老庄的生死观要比孔子深刻得多。老子甚至把话说到底,说我们这些人之所以怕有大患,就是因为有这个身体,等到我们没有这个身体时,什么忧患都没有了(《老子》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如果从生死观,从丧礼方面看,老庄哲学的观点比孔子要深刻。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丧葬思想是儒家思想,这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儒家丧礼的表现形式也最多,最复杂。在周代的丧仪中就有18项,到了司马光时又归纳为25项。最后这25项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人死了以后怎样停尸;第二,怎样招魂;第三,怎样吊丧;第四,怎样殡仪,就是把尸体入硷,放进棺材供亲属吊唁。这个过程都属于殡仪过程,我们殡仪馆办的就是这个事情。第五,就是下葬。从“殡”到“葬”的过程都是有时间规定的。其中的原则就是孔子讲的原则,按照等级和身份的高低决定时间的长短:天子7个月,诸侯5个月,大夫3个月,一般的庶民一个月,后来越来越缩短。与此相关还有一个制度就是五服制度,父母死后儿子要披头散发,要穿麻的衣服,袖子都不能缝补,要非常粗糙。身份不同的穿丧服包不一样。与五服制度配套的还有居丧制度。有孝在身,要节制生活,遵守丧制。所以,整个的丧葬制度在古代中国非常严格的,包括怎样出丧,怎样穿衣等,非常严密。这里要强调的就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漫长,它的制度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和各种礼仪的规定在民间的反映极其广泛,从高层的皇帝一直到普通的民众都受到它的影响和制约。还要注意,这其中还看民族的问题,有宗教的问题,有地域的问题,有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问题,从而造成中国丧葬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殡葬与民俗的关系
尽管儒家的凶礼丧礼作为主体支配了中国的丧葬史,但不能不看到在中国这块广大的土地上,丧葬制度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它是受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的,从而造成有很多种葬式。下面简单谈谈殡葬与民俗的关系问题
殡葬与民俗的问题,本身也是丧葬文化一个重要内容。不同的民俗形成了不同的葬式。根据统计,历史上大概有14种葬式:
我们汉族主要是土葬,这与我们自古以来是农业国有关。因为支配汉族的思想是“有地则生,无地则死”,农民以土地为根本,没土地不行。所以,1947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土地法大纲》之后,可以鼓动几百万的农民上前线去和国民党军队战斗,就是因为把土地给了他们,为了保住地,一定要去斗。农业民族在生死问题上也是“有地则生,无地则死,入土为安”。这是农业民族殡葬形式的物质基础。
第二种葬式是水葬。海上的渔民和船民去世后,地方那么小,没办法处理遗体,只有往水里丢。而且渔民是崇水的,他认为尸体放到水里沉下去给鱼吃掉就是回归自然,也就升天了。所以水葬是跟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的。现在渔民也不都是水葬了,因为条件变化了。长期的经验告诉他们,这样做是要污染水源的。水葬是南方多水的反映,也因为水葬污染水源而导致葬式的变化。


第三,树葬。树葬就是把尸体或装有尸体的棺木放在树上让鸟来啄食。这是中国古代东北和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葬式,同他们生活的山区环境有关,跟人们喜好住在树上有关。他们觉得树和天相近,天上有鸟,鸟是神的代表,让鸟吃掉也可以升天了,所以这种葬式也是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的。
第四,天葬。我们所里一位老同志在西藏生活多年,带回来一套西藏天葬的照片。我们研究所还有从前的一份老画报,以照片的形式刊登了鸟葬的情况。对于藏族来说,鸟是天神的代表,让鸟吃就是升天。在昆仑山、喜玛拉雅山这样的高寒地带,尸体放在山上可以长年不腐败,人死后尸体就没办法处理。所以这种葬式既是信仰决定的,又是自然环境决定的。
第五,悬棺葬。在很多地区如小三峡、浙江等地都有这种葬式。这种南方少数民族的葬式跟他们滨江滨河的生活有很大关系。但怎么葬得那么高到现在也说不清楚。有人说原来水位很高,后来水下降了,变成悬棺;有人说是用工具吊上去的,至今还是个谜。这跟古时候这些地方的人住在山洞里有关系。
第六,瓮棺葬。把尸骨放在小陶罐里,上面开个洞,可以让灵魂逸出升天。原始时代很多地方很多民族是采用这种葬式的,特别是对死去的幼童。
第七,二次葬。尸体葬了一定时间腐烂后再开棺取骨重新葬到缸里去。
第八,割体葬。古代有些民族认为人死后会变鬼,不把尸体割裂的话,他会伤害人的,为了使人鬼分离,所以要把他肢解。这种葬式历史上有过,现在早没了。
第九,白云葬。这并不是把尸体放到云上去,而是在平地上砌一座很小的砖房子,棺材就放在小房子里,放好几年。这种葬式以前很多。我小时候上学要经过一块很大的坟地,看到很多的白云葬。上海及浙江的杭州、嘉兴等地都有。
第十,草灰葬。浙江、福建一带的渔民在海上打渔,大风大浪,相当危险,有时候就在海上消失了。家人为了寄托哀思,就用草扎了一个草人,烧成灰葬在岸上,称“草灰葬”。
第十一,室内葬。台湾的高山族就是用室内葬的,遗体就埋在床底下,灶头里。现在大概也不这样做了。离活人太近,尸体腐烂之后肯定对生存环境和活人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第十二,火葬。这是现代最普遍的葬式。
第十三,塔葬。最普遍的就是和尚的葬法。这是根据佛教教义采用的一种葬式,是以火葬为基础的。
第十四,裸身葬。裸葬也就是亲土葬,让人的身体直接接触土壤。这种葬法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西汉的杨王孙。他说希望自己死后能脱掉衣服裸葬,用一个布囊装好,埋到地下七尺深,然后再把布囊抽掉,让身体充分亲土。儿子觉得这样做说不过去,因为汉朝是厚葬制,很隆重。儿子劝不动他,找人写信给他做思想工作,杨王孙回答了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现在人死之后都是厚葬,其实厚葬对人毫无好处。生者是用葬礼的排场来相互比富,就是把钱财都花掉。钱财葬在地下都腐烂掉了,一些宝贝今天刚埋下去说不定明天就被盗墓的人偷挖走了。结果反倒等于把尸体暴露在原野之上。的确是这样,北京老山汉墓里那个女尸,现在证明了是被盗墓贼拖出来的。杨王孙就说与其这样还不如裸葬合乎情理。他还说,精神这个东西是天上有的,形骸这个东西是地上有的。精神这个东西已经离开了,大家都各自归真了。什么是鬼呀,所谓鬼就是归。鬼的解释就是回来了。所以,你与其把尸体用布包裹起来放在棺撑里,嘴里含玉石,最后还是一具烂尸归土而已,还不如不要这样做。你们为我的丧事花那么多钱,我也不知道,是白花的,你们不是太糊涂了吗?杨王孙讲得很有道理,他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先行者,殡葬改革的倡导者。他的裸葬说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很有地位的。

下面重点讲讲火葬问题。现在中国一年死亡800万人,火葬的不到一半。火葬现在基本上已经为全世界所接受了。在中国的丧葬发展史上,火葬并不是现在才有,远古时代就有了。有资料记载,1945年,在甘肃临洮一个史前遗址中已发现盛有人的骨灰的大陶罐,因此中国火葬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但是火葬的道路在中国非常不平坦的。少数民族倒是有火葬的,在《庄子》里面记载,青海的羌人死后是“焚而扬其灰”.烧掉以后把骨灰扬撒掉的。在《荀子》里面提到,青藏地区的这些羌人、氐人打仗被俘虏后,不怕你打他骂他,就怕死后你不把他烧掉。


汉族因为是农业民族,以土为本,入土为安,对火葬非常恐惧。在古代,如果说把你这个人死后的骨头敲碎烧掉再扬灰,“焚尸挫骨扬灰”,是对你和你这个家族最严酷的惩罚,所以火葬推广不开,尽管因此而占据了大量土地,还有棺木。老山汉墓里有黄肠题凑,100年以上的柏树要用1万根,那要毁掉多大的一片森林啊!里面还要用那么多砖,烧砖又要烧掉多少木材。尽管这样,汉族还是坚持土葬,火葬难以推广。后来是靠了佛教的功劳,和尚的功劳,因为佛教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规定和尚死后是要火葬的,释迦牟尼的信徒们都要走这条道路的,它不能不逐渐影响到民间,再加上从汉到唐都很重视佛教,这对民间的葬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宋元以后火葬的多了。《马可·波罗游记》里面记载了宁夏、四川、山东、浙江都实行了火葬,说明火葬开始慢慢普遍了。但我们毕竟是农业民族,火葬毕竟是外来文化,要让有强固的儒家思想支撑的汉民族真正接受火葬是要有一个艰难的过程的。宋太祖时,公元926年又禁止火葬,说这样太残忍了,等于再死第二次,而且还怀疑人死之后是不是有知觉。我曾问过火葬场的职工,说是人死之后放在火上烧,尸体会坐起来以后再倒下去的,有没有这回事?说是有的,这跟煎鱼一样,尸体会收缩,翘起来再倒下去。可是古代的人不懂这些,火葬的推广非常艰难,但民间毕竟已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再加上许多穷人土葬不起,也只有这么葬,所以元朝时火葬的多为穷人。明清时皇帝下命令禁止火葬、水葬,但火葬已推广开来了。顾炎武在《日知录》里提到“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已有之”。就这样推广开来了,但也有反复。儒家说“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怎么可以烧呢?只有穷人死是火化的,《红楼梦》里晴雯死了是送化人场的,化人场就是火葬场,是烧穷人的。不管怎么说,火葬毕竟一步步推广开来了,因为火葬代表了殡葬的方向。这是因为:
1.火葬毕竟便宜。
没钱的只有走火葬路。另外,火葬为什么在江南发展?江南地少人多,土葬要占据很多土地。人们不忍看到土地资源遭到破坏,所以火葬逐渐推广开来。但是在整个封建时代直到今天,土葬还是一个重要葬式,火葬还没有全面推开。所以我觉得殡葬制度的发展要考虑到民俗,考虑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承受力,但是一定要推广火葬,改变观念,适应潮流。说到底它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死亡这个人生终结问题上的反映。
2.中国殡葬制度是和等级制度分不开的
这个影响非常深远,它和中国的宗法制度的产生、发展、延续直到消亡联接在一起。古代等级的差别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反映在官阶上,坟墓上,帝王的陵寝制度上。杨宽先生写了一本书叫《中国陵寝制度史》,是比较全面反映陵寝制度的。封建帝王的陵寝制度非常严格,它的影响自古以来就非常大,一直影响到今天。秦始皇的陵墓,《史记》上记载得很详细,后来历代帝王的丧礼和陵墓史书上也都有记载,甚至周围的围墙有多高,有几道门,有多少人守陵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现在去秦始皇陵、汉武帝陵都是爬上去的,在社会谁要敢动皇陵的一寸土是要满门抄斩的。电影《火烧圆明园》里有咸丰皇帝在热河死后出殡的场面,其实,电影里表现的还不及真实的十分之一。孙中山在北京去世后,在碧云寺办丧礼,灵柩放了几年,后来又运回南京,葬在中山陵。这已是民国了,民主制度了,但他那个出丧制度也不亚于封建帝王。在中国的社会制度下,这种等级制一定要反映在丧葬制度上,反映“国父”和平民的差别,反映“国父”和平民百姓的地位悬殊。即使在现代社会,我们还不能不承受着古代丧葬制度传承的负面影响,有意识的或者是无意识的,党员干部也会受到影响,老百姓就更受影响了。还有一个贫富的差别,这也一定会在丧葬制度中反映出来。南方有个县长,给自己的父亲造了20多米高的大墓,现在造大墓的人很多,一是为了显富,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官阶。这些都是比较深层次的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的问题,将会随着社会慢慢进步而发展。但我相信,火葬一定会普及,厚葬必然走向薄葬,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

四、殡葬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殡葬制度的发展必须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同步发展,不能复古,不能维持原来的样子不变,要杜绝封建迷信和种种落后的风俗。比如说《诗经·黄鸟》里所写的杀“三良”为秦穆公殉葬的惨剧,在今天看来依然触目惊心。后来把人殉改成兵马俑,但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陵里其实还是有很多人被殉葬的,有些是他的亲属,有些是被杀头的、腰斩的。从“人殉”到“始作俑”,殡葬制从野蛮落后逐渐走向文明,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从厚葬到薄葬,也是一个从落后到进步的发展过程。厚葬造成一个问题就是有人盗墓。汉文帝的陵墓叫霸陵,据说没有被盗过。汉文帝有没有想到过厚葬呢?想的。

有一次他到霸陵,就非常感慨地说“如果我用石头做我的棺撑,尸首全部用漆用棺撑包裹好之后,谁能动呢?”一个大臣张释之就说:“既能藏之,亦能发之”,你能藏起来,别人也就有本事找到。所以他后来就用瓦器之类的简单器物殉葬,传说墓里没什么东西,也就没人盗了。盗墓这个问题不仅中国如此,在西方,在埃及也是如此。最近看报道,美国一个考古学家在埃及发现了1000多具木乃伊,因为他闻到一股熏人的臭味,认为里面肯定会有惊人的大发现,果然有1000多具木乃伊。为什么木乃伊这么集中?就是为了防止盗墓。埃及的金字塔没有一座是没有被盗过的,最后没办法了,都集中在一起。从厚葬到薄葬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有句话叫“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北邙在河南的洛阳,因为这个地方地势比较高,在黄河边上,适宜安葬。从遗体的保藏到今天的火葬是必然的趋势。要说古代墓葬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我们今天留下了大批地下文物。上海博物馆里的青铜器都是传世文物,都是盗墓贼盗出来经过大资本家大官僚购买收藏留下来的,都是最好的东西,什么地方来的都不知道,只能估计大概的年代。
丧葬制度随着历史的变迁一步步走下来,应该说越来越简化。我想到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陕西现在不是要发掘吗?这个墓没有被盗过。陕西政府和考古学家都对这件事有兴趣,因为一旦开掘出来又会引来更多的人去旅游,是个大生意。这个墓为什么没有被盗呢?因为这是个山陵,在山里打洞,掘进去以后外面是用铁水把它封起来的。古代有一个将军半夜里去盗,雷雨交加,他吓坏了,以为大概是惊动了唐高宗和武则天了吧,便没有打开,所以到今天还保存得很好。我们也很担心,陕西考古的朋友说,法门寺的地宫里发现武则天的石榴裙,当时发现了以后没办法打开,让它完全舒展开来,因为一打开就会碎掉,所以到今天还放在冰箱里。最重要的是中国的这种陵寝制度对环境对植被造成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游地区森林覆盖率是53%,经过秦末农民起义,项羽和刘邦打仗,火烧啊,砍啊,降到42%。原先这儿都是茂密的森林,河南简称叫豫,豫就是森林,里面还有人牵着象啊!到唐宋时期森林覆盖率降到32%,到1949年降到3%。为什么破坏得这么厉害?造宫殿,垦荒,战争,还有就是从上到下的墓葬制度。老山汉墓里有黄肠题凑,像肠子一样的圈起来,用了1万根百年以上的大柏树,那要破坏多少绿化啊!造成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华北平原严重缺水,老是发生旱灾。现在说停止砍伐,植树种林,这样也得等70年后才能看到成效,因为种下去的树要长70年才能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所以中国的这种丧葬制度对中华民族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当时人们并未意识到。
殡葬作为一种文化,要有一种人文的概念,有对亲属、对血缘关系的怀念,对先人优秀品格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只要有人死,只要有遗体的处理方式,就永远有文化。我听说现在几个墓地的雕塑非常有艺术美感,这就是文化嘛。人死后,转化成为一种物化的东西,形象的东西,意识的东西。但一定要注意移风易俗。移风易俗这话不是我们现代提出来的,《汉书》里就有此说。但是移风易俗是一个非常长远的艰巨的使命,因为观念的改变,人的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相对的独立性,一种习惯,一种思想的影响是长久的。我主张殡葬文化应该吸取传统的有益的东西和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做法,人文思想和现代科学的结合,这都是需要的,要和环境的保护相一致。最后殡葬要走到哪一条路呢?“天地人和”,天和地和人最后非常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来自自然,回归自然。对我们生者来说要“厚养薄葬”,重生轻死,要有临终关怀,但不是以那种奢侈的丧葬仪式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生前一滴水,胜过死后百重泉”,还是要厚养薄葬。具体葬法怎么样,当然提倡火葬。一些少数民族只能按照他们的方法来做,不能违背他们的习俗。火葬以后怎么办?是不是遗体火化后还是建墓?我觉得不必这样。我们现在建了那么多的墓,还是要占用土地,还是要浪费木材,还是要开山劈石。苏州那边本来山就不多,开膛破肚,那么好的一个不可再生的资源就这么被破坏掉了,建那么多墓,而且造成人的拥挤,交通的堵塞。提倡什么呢?植树葬。让人仅存的那么一点骨灰回归自然,让骨灰的成分通过大树的成长,使祖国大地绿意盎然,我们要有责任有意识地提倡植树葬。中国人太多了,如果每个人都要占那么一大块墓地,怎么得了!
所以我在《殡葬文化》上写了一篇文章叫《魂归何处》,讲自己以后回到哪里去。以前我想海葬的,叫我儿子撒掉。听说海葬也会污染环境,也不好。现在我经常住在苏州的西山农民家里看书写文章,那个地方是花果山。我想跟他们家说,以后死了就葬在他家的老梅树下,那是我最好的归宿。

相关推荐:

上海骂人方言 上海话骂人怎么说

为人处世的十大秘诀

名酒的标准是什么?

晚清知识分子的无知:牙而成国 史所未闻

刚拿下东北,毛主席为何坚持让林彪提前入关?还是毛主席有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