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辛弃疾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 []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晚来收。红莲相倚浑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翻译文

躺在边阁楼的竹席上,清冷冷似凉秋,片片的浮云顺悠悠,黄昏的暮色使它们渐渐敛收。红艳艳莲互相倚靠,简直像姑娘喝醉了,羽毛白的鸟安闲静默,定然是独个儿在发愁。

与其像殷浩朝空书写“咄咄怪事”发泄怨气,倒不像司空图寻觅美的山林安闲自在地去隐居,一座山丘,一条谷壑,也是流潇洒多逸趣。我不知而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觉得近来上楼懒登梯。

网友完善【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拼音版/注音版

zhè gū tiān é hú guī bìng qǐ zuò。

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

xīn qì jí。

辛弃疾。

zhěn diàn xī táng lěng yù qiū,

枕簟溪堂冷欲秋,

duàn yún yī shuǐ wǎn lái shōu。

断云依水晚来收。

hóng lián xiāng yǐ hún rú zuì,

红莲相倚浑如醉,

bái niǎo wú yán dìng zì chóu。

白鸟无言定自愁。

shū duō duō,

书咄咄,

qiě xiū xiū,

且休休,

yī qiū yī hè yě fēng liú。

一丘一壑也风流。

bù zhī jīn lì shuāi duō shǎo,

不知筋力衰多少,

dàn jué xīn lái lǎn shàng lóu。

但觉新来懒上楼。

【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注释

鹧鸪:词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剪朝霞》、《骊歌一叠》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或说调名取自唐·郑嵎“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诗句。然唐、五代词中无此调。调始见于宋代宋祁之作。

鹅湖:《铅山县志》:“鹅湖山在县东北,周回四十馀里。其影入于县南西湖。诸峰联络,若狮象犀猊,最高者峰顶三峰挺秀。《鄱阳志》云:‘山上有湖多荷,故名荷湖。’东晋人龚氏居山蓄鹅,其双鹅育子数百,羽翮成乃去,更名鹅湖。”宋 淳熙二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兄弟讲学鹅湖寺,后人立为四贤堂。淳祐中赐额“文宗书院”,明 正德中徙于山巅,改名“鹅湖书院”。

“鹅湖归,病起作”:《庵词选》作“秋意”。

簟(diàn):竹席。

溪堂:临溪的堂舍。

收:敛收。

醉:《庵词选》作“怨”。

无言:不鸣。

咄咄:用殷浩事,表示失意的感叹。《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意为“哎哎,这真是怪事!”)而已。”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休休:用司空图事。唐 司空图为其所建的濯缨亭取的别名。意谓量才、揣分兼耄聩皆宜退休。后亦用为表示桑榆晚景的典故。《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传下·司空图传〉》:“司空图,字表圣,本临淄人。……有先人别墅在中条山之王官谷,泉石林亭,颇称幽栖之趣。……晚年为文尤事放达。尝拟白居易《醉吟传》为《休休亭记》曰:‘司空氏祯贻溪之休休亭,本名濯缨亭,为陜军所焚。(唐昭宗)复癸亥岁,复葺于坏垣之中,乃更名曰“休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盖量其才,一宜休;揣其分,二宜休;耄且聩,三宜休;又少而惰,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济时之用,又宜休也。’”《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四·〈卓行列传·司空图传〉》:“司空图,字表圣,河中 虞乡人。……图本居中条山 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

“一丘一壑也流”句:指退隐在野,放情山。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晋)明帝问谢鲲:‘自谓何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世说新语·巧蓺》:“顾康(恺之)画谢幼舆(鲲)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流,优美,有韵。

筋力:精力。

但:只。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句:唐·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诗:“兴情逢在,筋力上楼知。”宋·俞文豹《吹剑录》“古今诗人,间见层出,极有佳句,无人收拾,尽成遗珠。……陈秋塘诗:‘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南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秋塘陈敬甫善有《篷夜话》三卷,淳熙间一豪士。”据知陈秋塘名善,字敬甫,号秋塘,虽有淳熙间已以豪士知名,而行辈则稍晚于稼轩。清·况周颐《蕙词话》云:“《吹剑录》云:‘古今诗人间出,极有佳句。无人收拾,尽成遗珠。陈秋塘诗:“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按此二句乃稼轩词《鹧鸪》歇拍。稼轩倚声大家,行辈在秋塘稍前,何至取材秋塘诗句。秋塘平昔以才气自豪,亦岂肯沿袭近人所作。或者俞文豹氏误记辛词为陈诗耶。此二句入词则佳,入诗便稍觉未合。词与诗体格不同处,其消息即此可参。”

网友完善【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评析

这首词写病后的活和感受。上阕写病休中所见盛夏景色。可起句一派秋凉,躺在边阁楼的竹席上,清冷冷似凉秋,片片的浮云顺悠悠,黄昏的暮色将它们渐渐收敛。晚闲,有心的况味。后二句红艳艳莲互相依靠,简直像姑娘喝醉了,羽毛白的鸟安闲静默,定然是独个儿在发愁。

下阕写病后所感。先用殷浩和司空图两个典故,与其像殷浩朝空书写“咄咄怪事”发泄怨气,倒不像司空图寻觅美的山林安闲自在去隐居,一座山丘,一条谷壑,也是流潇洒多逸趣。末二句“不知”一转,不知而今衰损了多少精力,只觉得近来上楼懒登梯,否定了前的取舍。黄蓼云《蓼云词选》中评道:“末二句放开写,不即不离尚含佳。”的确,似说病后虚弱的平常话,而实则写壮志成灰的悲愤和老却英雄的叹息,写得沉郁悲壮。

网友完善【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赏析

《鹧鸪·鹅湖归病起作》是作者病后所作,上阕写鹅湖自然光,老人历尽沧桑后的恬静平淡,绘景状物,渲染气氛,突出悉字,鸟也知有情。下阕开头剖诉心曲,感情陡转,通过两具典故委婉抒发对统治集团迫害爱国志士的畴及自己对仕途已经失望的无可奈何的心态。但随后词人又在大自然中找到解脱。最后两句,倾吐出老弱多病的切肤之憾。有沉哀茹痛之语,无剑拔弩之势。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不知”二字,以“衰”、“懒”二字写出词人隐居鹅湖,病后衰弱,不知不觉筋力疲乏之感,“但觉”复转进一步,强调出上楼登高眺望,新近越来越见慵懒无聊,流露出“烈士暮年”无用武,“壮心不已”竟蹉跎 的悲愤和凄怆,较之其激昂慷慨之作。意象清丽,色彩鲜明,涵义隽永,精妙至极。下阕用殷浩无故遭贬,司空图无奈退隐的两个典故,貌似旷达而实含怨忿,感慨颇深。此词则表现得深婉、沉郁,别具一格。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景中有情,只不过是非常含蓄而已,须细察始能体会。“枕簟”句写气候变化:枕簟初凉,溪堂乍冷,虽然还未入秋,但是已能感到秋意。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词人心绪的外射。“断云”句写江上光:飘浮在上的片断烟云在落日的馀晖中渐渐消散,眼前出现了,苍茫无际的画。这景象给词人带来一种广阔的美感,也引起了他的惆怅。“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前景物:池塘里盛开的红莲互相偎倚,宛若喝醉了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鹭静静地兀立着,它一定正在发愁罢!“醉”字由莲脸之红引出,“愁”字由鸟头之白发,这两词用的真是恰到处。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虽美,但“醉”、“愁”二字表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以上的景物描写,不但隐含着词人忧伤抑郁的意绪,而且为下阕抒情制造了一种清冷、空虚又而沉闷的氛围。

下阕头三句虽承上述氛围和意绪,但在情感的表现上却有显著变化:变含蓄为明朗,于抑郁为旷达。这三句连用了三个典故,前一句用殷浩无故遭贬的典故,表示不以殷浩为然;后二句用司空图无奈退隐和班嗣的典故作自慰语,表示隐居也自有其乐。看起来词人象真的乐意当隐士了,但实际上这是悲愤却故作旷达之辞,比直抒悲愤更感强烈。三个典故用在一起,不但气势连贯,而且意思曲折。末尾二句在情感表现上又有显著变化;变坦率为委婉,旷达为悲凉。“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化用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诗“筋力上楼知”句意。“不知”二字,以“衰”、“懒”二字写出词人隐奶鹅湖,病后衰弱,不知不觉筋力疲乏之感,“但觉”复转进一步,强调出上楼登高眺望,新近越来越见慵懒无聊,流露出“烈士暮年”无用武,“壮心不已”竟蹉跎 的悲愤和凄怆。较之其激昂慷慨之作,意象清丽,色彩鲜明,涵义隽永,精妙至极。看似写病后衰弱的寻常感觉,实则含有“英雄江左老”(辛词《江红》)的悲愤。

作者一志在恢复中原,虽遭谗毁摈斥但坚持故,因此表现在这里的便不是一般惊衰叹老的感伤,而是深恐功业难成的忧虑。刘辰翁说他“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辛稼轩词序》),乃是深知作者人格与词意之言。

依上所述,此词蕴含的情感是异常深沉的,但词人使用的语言却又极为平淡。上阕描述气候的清冷、云的舒卷和鸟的静默,都无奇险之处,而寂寞沉闷的气氛已足以使人愁苦,下阕出语十分旷达,但政治上失意的情绪愈令人感觉凄凉结尾二语尤其淡朴浅近,犹野叟闲谈,略不经意,“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就表现得极其厚重。这种以淡语写深情的艺术,使这首词表现得深婉、沉郁,别具一格。

网友完善【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辑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信笔写去,格调自苍劲,意味自沉厚,不必剑拔弩张,洞穿已过七扎,斯为绝技。

刘熙载:极炼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籁。

网友完善【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辛弃疾 - []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鹧鸪天 · 鹅湖归,病起作|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辛弃疾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