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中秋寄远拼音版/注音版
mǎn jiāng hóng zhōng qiū jì yuǎn。
满江红 · 中秋寄远。
xīn qì jí。
辛弃疾。
kuài shàng xī lóu,
快上西楼,
pà tiān fàng fú yún zhē yuè。
怕天放、浮云遮月。
dàn huàn qǔ yù xiān héng guǎn,
但唤取、玉纤横管,
yī shēng chuī liè。
一声吹裂。
shuí zuò bīng hú liáng shì jiè,
谁做冰壶凉世界,
zuì lián yù fǔ xiū shí jié。
最怜玉斧修时节。
wèn cháng é gū lìng yǒu chóu wú,
问嫦娥、孤令有愁无,
yīng huá fà。
应华发。
yún yè mǎn,
云液满,
qióng bēi huá。
琼杯滑。
cháng xiù wǔ,
长袖舞,
qīng gē yàn。
清歌咽。
tàn shí cháng bā jiǔ,
叹十常八九,
yù mó hái quē。
欲磨还缺。
dàn yuàn cháng yuán rú cǐ yè,
但愿长圆如此夜,
rén qíng wèi bì kàn chéng bié。
人情未必看承别。
bǎ cóng qián lí hèn zǒng chéng huān,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
guī shí shuō。
归时说。
满江红 · 中秋寄远注释
玉纤:洁白纤细,指美人的手。
横管:四卷本作“横笛”,笛子
一声吹裂:宋·叶梦得《石林诗话》:“晏元献公留守南郡,王君玉时已为馆阁校勘,公特请于朝,以为府签判,朝廷不得已,使带馆职从公。外官带馆职,自君玉始。宾主相得,日以赋诗饮酒为乐,佳诗胜日未尝辄废也。尝遇中秋阴晦,斋厨夙为备,公适无命,既至夜,君玉密使人伺公,曰:‘已寝矣。’君玉亟为诗以入,曰:‘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公枕上得诗,大喜,即索衣起,径召客治具,大合乐。至夜分,果月出,遂乐饮达旦。前辈风流固不凡,然幕府有佳客,风月亦自如人意也。”北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七·穿云裂石声》:“东坡先生《和岗字诗》云:‘一声吹裂翠崖岗。’薳家藏公墨本,诗后注云:‘昔有善笛者,能为穿云裂石之声。’别不用事也。”
“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句:请美人吹笛,驱散浮云,唤出明月。按:此暗用晏殊中秋赏月事。
冰壶:盛冰的玉壶。此喻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唐·许浑《天竺寺题葛洪井》:“月寒冰在壶。”
凉世界:四卷本作“浮世界”。
玉斧修月: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呎》曰:“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宋·王安石《题扇》诗:“玉斧修成宝月圆,月边仍有女乘鸾。”
孤令:四卷本作“孤冷”,孤零。
“问常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句:想来月中嫦娥,孤冷凄寂白发。此暗用李商隐《常娥》诗意:“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液满:斟满美酒。云液谓酒。唐·白居易《对酒閒吟赠老者》诗:“云液洒六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句:回忆当年歌舞欢聚的情景。琼杯,玉杯;长袖舞,四卷本作“长袖起”;咽,指歌声凄清悲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句:叹明月十有八九违人心意,欲圆还缺。此即苏轼“何事常向别时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意。宋·黄庭坚《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人生不如意,十事恒八九。”磨,修磨,指把月修圆磨亮。
但愿:四卷本作“若得”。
看承别:别样看待。宋·郭应祥《鹧鸪天·中秋后一夕宴修成之、富正甫作》词亦有“自缘人意看承别,未必清辉减一分”句。
“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句: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此化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成欢:王诏校刊及《六十家词》本作“总包藏”。
-
暂无!
满江红 · 中秋寄远赏析
此词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可能是与词人有着感情纠葛的歌舞女子。这个女子令词人爱慕不已。美月当空,已能勾起人无限秋思。面对中秋夜月,那怀人之情便愈发浓烈了。于是词人借月写意,传递了词人对歌舞女子的怨尤与不忍相舍的复杂感情。
词的上阕就中秋月这一面来写,主要展现词人的飞扬意兴。起韵即激情喷涌,以一“快”字为催促,表达要上西楼赏月的酣畅兴致。而一“怕”字,又泄露出词人担心中秋月不够明朗的心思。在情感节奏上,此韵一扬一抑,起伏有致。接韵借用前人故事,写词人由西楼待月而请美人吹笛唤月,这就为中秋月的出场蓄足了势。三韵正面赋写中秋月的无垠光华,写得气势酣畅。在这里,词人采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把月色笼罩下的世界比喻为冰壶中的世界,则月色的皎洁无垠、透明清凉之状可感。又采用了一个玉斧修月的神话,把月亮的圆美无瑕之状也形容了出来。这里的“谁做”、“最怜”二词,不仅显出了词人对此中秋月的无比赏爱之情,而且形成了相当空灵的意境。上阕末韵由无边的月色回转到月亮本体,追问月宫里独处的嫦娥有没有愁恨,这也是古代赏月者在神话时代容易产生的绮情。但是通过“应华发”的自答就可以发现。词人在这里问讯常娥的目的,并不止于发一发严格古典男子的绮情幽思,而有借之诉愁的用意。这就使上阕的词情至此气脉暗转,为下文抒发别恨调好了调子。
下阕开始,词人先用状写满天月色的“云液满”一句承上启下,然后展现自己在月下酣饮欢乐的情状。长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为之助兴添欢。这是最令词人愉快的场面。但是词人的心意均不在此,词人由此中秋明月夜、由此歌舞助兴人想到的是令自己牵情的远人,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深沉的叹息。词人叹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像天上的明月总是圆时少、缺时多一样。这一叹息,是承接着苏轼《水调派头·明月几时有》而来,其中不能不含有苏拭词中对于“月圆人不圆”的恨意,但词人此句意思显然又有所变化,词人主要是借月亮的不得长圆,叹息人事不得圆满特别是情人之间不得遂愿长聚的遗憾。“若得”一韵,更明显地折向题目,表明尽管词人理解人事的不如意不可改变,但还是衷心地希望能够与所爱者长相聚,就像词人希望此夜月色好景能够长久护持一样。由此“不讲理”的态度,读者可以洞见词人内心的痴情。而“人情”一句,虽像是对于人间常情的遗憾却实际上是指向词人所痴情的那个人。意谓一旦离别,别人在心里未必与自己一样珍惜护持这段感情。这样的口吻,使得词人的内心幽怨苦可触及。结韵出入意想,又化幽怨的情感为期待相逢的急切之情。词人说假如能够回到她的身边,词人会将离别时所生的幽恨,转换成劝乐的感受向她尽情诉说。在这样的结韵里,词人的入骨痴情和体贴怜爱的幽绪,被传递得婉转动人。表达词人内心隐藏着的无限痴情。真豪杰,其志过人,其情也必过人。
-
暂无!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西元一一四〇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西元一一六一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辛弃疾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