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司马迁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

司马迁 - []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孕者。居期而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儿时,屹巨人之志。其游戏,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穀。”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

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古公有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公季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

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崇侯虎谮西伯于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曰:“谮西伯者,崇侯虎也。”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炮格之刑。纣许之。

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祇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

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殷之祖伊闻之,惧,以告帝纣。纣曰:“不有命乎?是何能为!”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明年,西伯崩,太子发立,是为武王。

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改法度,制正朔矣。追尊古公为太王,公季为王季:盖王瑞自太王兴。

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齐栗,信哉!予无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毕立赏罚,以定其功。”遂兴师。师尚父号曰:“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饹周。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曰:“孳孳无怠!”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远矣西土之人!”武王曰:“嗟!我有国冢,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百夫,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昏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今予发维共行之罚。今日之事,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尚桓桓,罴,离,于商郊,不御克饹,以役西土,勉哉夫子!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于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曰:“上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遂入,至纣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复军。

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散宜、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既入,立于社南大卒之左,右毕从。毛叔郑奉明,卫康叔封布兹,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尹佚筴祝曰:“殷之末孙季纣,殄废先王明德,侮蔑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皇上帝。”于是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受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宗祝享祠于军。乃罢兵西归。行狩,记政事,作武成。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馀各以次受封。

武王徵九牧之,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不飨殷,自发未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野。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保,何暇寐!”王曰:“定保,依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下不复用也。

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武王亦丑,故问以道。

武王病。下未集,群公惧,穆卜,周公乃祓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武王有瘳。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

成王少,周初定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颇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晋唐叔得嘉穀,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东土,鲁子之命。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周公行政七年,成王,周公反政成王,北就群臣之位。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立昭王子,是为穆王。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王道衰微,穆王闵文武之道缺,乃命伯

申诫太仆国之政,作命。复宁。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燿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之务利而辟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遵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文王、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无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载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故先王非务武也,劝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顺祀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命,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有不至,则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犬戎树敦,率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诸侯有不睦者,甫侯言于王,作修刑辟。王曰:“吁,来!有国有土,告汝祥刑。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其人,何敬非其刑,何居非其宜与?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信,正于五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五罚不服,正于五过。五过之疵,官狱内狱,阅实其罪,惟钧其过。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简信有众,惟讯有稽。无简不疑,共严威。黥辟疑赦,其罚百率,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罚倍洒,阅实其罪。膑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五百率,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率,阅实其罪。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膑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命曰甫刑。

穆王立五十五年,崩,子共王繄扈立。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饹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不下众,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之小丑乎!小丑备物,终必亡。”康公不献,一年,共王灭密。共王崩,子懿王畑立。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夷王崩,子厉王胡立。厉王即位三十年,利,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谏厉王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也,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怒甚多,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故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立我蒸民,莫匪尔极’。大雅曰‘陈锡载周’。是不布利而惧难乎,故能载周以至于今。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也。”厉王不听,卒以荣公为卿士,用事。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厉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之。是故为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产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

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之。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以及此难也。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雠而懟怒乎?夫事者,险而不雠懟,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于彘。太子静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诸侯复宗周。十二年,鲁武公来朝。

宣王不修籍于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王弗听。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宣王既亡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仲山甫谏曰:“民不可料也。”宣王不听,卒料民。

四十六年,宣王崩,子幽王宫湦立。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三年,幽王嬖爱襃姒。襃姒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襃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襃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于夏帝庭而言曰:“余,襃之二。”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于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譟之。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后宫。后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子,惧而弃之。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于道,而见乡者后宫童妾所弃妖子出于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饹于襃。襃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于王以赎罪。弃女子出于襃,是为襃姒。当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而爱之,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襃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襃姒不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四十九年,鲁隐公即位。

五十一年,平王崩,太子洩父蚤,立其子林,是为桓王。桓王,平王孙也。

桓王三年,郑庄公朝,桓王不礼。五年,郑怨,与鲁易许田。许田,子之用事太山田也。八年,鲁杀隐公,立桓公。十三年,伐郑,郑射伤桓王,桓王去归。

二十三年,桓王崩,子庄王佗立。庄王四年,周公黑肩欲杀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王杀周公。王子克饹燕。

十五年,庄王崩,子釐王胡齐立。釐王三年,齐桓公始霸。

五年,釐王崩,子惠王阆立。惠王二年。初,庄王嬖姬姚,子穨,穨有宠。及惠王即位,夺其大臣园以为囿,故大夫边伯等五人作乱,谋召燕、卫师,伐惠王。惠王饹温,已居郑之栎。立釐王弟穨为王。乐及遍舞,郑、虢怒。四年,郑与虢伐杀王穨,复入惠王。惠王十年,赐齐桓公为伯。

二十五年,惠王崩,子襄王郑立。襄王母蚤,后母曰惠后。惠后叔带,有宠于惠王,襄王畏之。三年,叔带与戎、翟谋伐襄王,襄王欲诛叔带,叔带饹齐。齐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使隰朋平戎于晋。王以上卿礼管仲。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陪臣敢辞。”王曰:“舅氏,余嘉乃勋,毋逆朕命。”管仲卒受下卿之礼而还。九年,齐桓公卒。十二年,叔带复归于周。

十三年,郑伐滑,王使游孙、伯服请滑,郑人囚之。郑文公怨惠王之入不与厉公爵,又怨襄王之与卫滑,故囚伯服。王怒,将以翟伐郑。富辰谏曰:“凡我周之东徙,晋、郑焉依。子穨之乱,又郑之由定,今以小怨弃之!”王不听。十五年,王降翟师以伐郑。王德翟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平、桓、庄、惠皆受郑劳,王弃亲亲翟,不可从。”王不听。十六年,王绌翟后,翟人来诛,杀谭伯。富辰曰:“吾数谏不从。是不出,王以我为懟乎?”乃以其属之。

初,惠后欲立王子带,故以党开翟人,翟人遂入周。襄王出饹郑,郑居王于氾。子带立为王,取襄王所绌翟后与居温。十七年,襄王告急于晋,晋文公纳王而诛叔带。襄王乃赐晋文公珪鬯弓矢,为伯,以河内地与晋。二十年,晋文公召襄王,襄王会之河阳、践土,诸侯毕朝,书讳曰“天王狩于河阳”。

二十四年,晋文公卒。

三十一年,秦穆公卒。

三十二年,襄王崩,子顷王壬臣立。顷王六年,崩,子匡王班立。匡王六年,崩,弟瑜立,是为定王。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次洛,使人问九鼎。王使王孙应设以辞,楚兵乃去。十年,楚庄王围郑,郑伯降,已而复之。十六年,楚庄王卒。

二十一年,定王崩,子简王夷立。简王十三年,晋杀其厉公,迎子周于周,立为悼公。

十四年,简王崩,子灵王泄心立。灵王二十四年,齐崔杼弑其庄公。二十七年,灵王崩,子景王贵立。景王十八年,后太子圣而蚤卒。二十年,景王爱子朝,欲立之,会崩,子丐之党与争立,国人立子猛为王,子朝攻杀猛。猛为悼王。晋人攻子朝而立丐,是为敬王。

敬王元年,晋人入敬王,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泽。四年,晋率诸侯入敬王于周,子朝为臣,诸侯城周。十六年,子朝之徒复作乱,敬王饹于晋。十七年,晋定公遂入敬王于周。

三十九年,齐田常杀其简公。

四十一年,楚灭陈。孔子卒。

四十二年,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八年,崩,子定王介立。

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分有其地。

二十八年,定王崩,子去疾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三,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思王立五,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

考王十五年,崩,子威烈王午立。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

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韩、魏、赵为诸侯。

二十四年,崩,子安王骄立。是岁盗杀楚声王。

安王立二十六年,崩,子烈王喜立。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

十年,烈王崩,弟扁立,是为显王。显王五年,贺秦献公,献公称伯。九年,致文武胙于秦孝公。二十五年,秦会诸侯于周。二十六年,周致伯于秦孝公。三十三年,贺秦惠王。三十五年,致文武胙于秦惠王。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其后诸侯皆为王。

四十八年,显王崩,子慎靓王定立。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王赧时东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

西周武公之共太子,有五庶子,毋适立。司马剪谓楚王曰:“不以地资公子咎,为请太子。”左成曰:“不可。周不听,是公之知困而交疏于周也。不请周孰欲立,以微告剪,剪请令楚之以地。”果立公子咎为太子。

八年,秦攻宜阳,楚救之。而楚以周为秦故,将伐之。苏代为周说楚王曰:“何以周为秦之祸也?言周之为秦甚于楚者,欲令周入秦也,故谓‘周秦’也。周知其不可解,必入于秦,此为秦取周之精者也。为王计者,周于秦因善之,不于秦亦言善之,以疏之于秦。周绝于秦,必入于郢矣。”

秦借道两周之间,将以伐韩,周恐借之畏于韩,不借畏于秦。史厌谓周曰:“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之敢绝周而伐韩者,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质使之楚’?秦必疑楚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曰‘韩彊与周地,将以疑周于秦也,周不敢不受’。秦必无辞而令周不受,是受地于韩而听于秦。”

秦召西周,西周恶往,故令人谓韩王曰:“秦召西周,将以使攻王之南阳也,王何不出兵于南阳?周将以为辞于秦。周不入秦,秦必不敢逾河而攻南阳矣。”

东周与西周战,韩救西周。或为东周说韩王曰:“西周故天子之国,多名器重宝。王案兵毋出,可以德东周,而西周之宝必可以尽矣。”

王赧谓成。楚围雍氏,韩徵甲与粟于东周,东周恐,召苏代而告之。代曰:“何患于是。臣能使韩毋徵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得高都。”周曰:“子苟能,请以国听子。”代见韩相国曰:“楚围雍氏,期三也,今五不能拔,是楚病也。今相国乃徵甲与粟于周,是告楚病也。”韩相国曰:“善。使者已行矣。”五代曰:“何不与周高都?”韩相国大怒曰:“吾毋徵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故与周高都也?”代曰:“与周高都,是周折而入于韩也,秦闻之必大怒忿周,即不通周使,是以弊高都得完周也。曷为不与?”相国曰:“善。”果与周高都。

三十四年,苏厉谓周曰:“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危矣。何不令人说白起乎?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养由基怒,释弓搤剑,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也。夫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者,百发尽息”。今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公不称病而无出’。”

四十二年,秦破华阳约。马犯谓周曰:“请令梁城周。”乃谓梁王曰:“周王病若,则犯必矣。犯请以九鼎自入于王,王受九鼎而图犯。”梁王曰:“善。”遂与之卒,言戍周。因谓秦王曰:“梁非戍周也,将伐周也。王试出兵境以观之。”秦果出兵。又谓梁王曰:“周王病甚矣,犯请后可而复之。今王使卒之周,诸侯皆心,后举事且不信。不若令卒为周城,以匿事端。”梁王曰:“善。”遂使城周。

四十五年,周之秦客谓周曰:“公不若誉秦王之孝,因以应为太后养地,秦王必喜,是公有秦交。交善,周必以为公功。交恶,劝周入秦者必有罪矣。”秦攻周,而周勣谓秦王曰:“为王计者不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声畏天下。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弊于周。合天下于齐,则秦不王矣。天下欲弊秦,劝王攻周。秦与天下弊,则令不行矣。”

五十八年,三晋距秦。周令其相国之秦,以秦之轻也,还其行。客谓相国曰:“秦之轻重未可知也。秦欲知三国之情。公不急见秦王曰‘请为王听东方之变’,秦王必重公。重公,是秦重周,周以取秦也;齐重,则固有周聚以收齐:是周常不失重国之交也。”秦信周,发兵攻三晋。

五十九年,秦取韩阳城负黍,西周恐,倍秦,与诸侯约从,将天下锐师出伊阙攻秦,令秦无得通阳城。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饹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黿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所谓“周公葬毕”,毕在镐东南杜中。秦灭周。汉兴九十有馀载,天子将封泰山,东巡狩至河南,求周苗裔,封其后嘉三十里地,号曰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

后稷居邰,太王作周。丹开雀录,火降乌流。三分既有,八百不谋。苍兕誓众,白鱼入舟。太师抱乐,箕子拘囚。成康之日,政简刑措。南巡不还,西服莫附。共和之后,王室多故。檿弧兴谣,龙漦作蠹。穨带荏祸,实倾周祚。

【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翻译文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子,叫姜原。姜原是帝喾的第一个配偶。姜原到野外去,看见巨人的脚印,心里喜欢,想去踩官,一踩上去便觉得腹中有什么在动,像怀了孕一样。她怀胎下个孩子,觉得不吉利,就把孩子丢在小巷子里,但经过的马牛却都躲开不去踩他;而把他移放在林子里,又碰上山林里人很多;再换个地方,把他丢在渠的冰上,又有飞鸟用它们的翅膀铺在上垫在下保护他。姜原认为是奇迹,便把他抱回抚养。由于最初想把这个孩子扔掉,所以给他取名叫弃。

弃还是个孩子时,就高大勇武,有巨人之志。他做游戏,喜欢的是栽麻种豆,种下去的麻、豆都得茁壮茂盛。等他大成人,也就爱上种庄稼,能根据土地的栽培特性,选择适宜的谷物加以种植培养,人民都仿效他。帝尧听说了,便举用弃为农师,下的人都蒙受其惠,有功劳。帝舜说:“弃,百姓们当初忍饥挨饿,全靠你这个后稷播种各种谷物。”所以封弃干邰,号称后稷,另外得姓为姬氏。后稷的出名,全在陶唐、虞、夏几代之间,历任者都很有美德。

后稷了,其子不窋即位。不窋末年,夏后氏政治衰败,废弃农官,不再劝民务农,不窋因而失去官职,逃奔戎狄中。不窋了,其子鞠即位。鞠了,其子公刘即位。公刘虽身在戎狄之中,却重新恢复后稷的旧业,致力于农作,按照土地的栽培特性加以耕种,从漆、沮二渡渭,伐取材木,行路人有盘缠,居家者有储备,人民仰赖他的恩德。百姓感戴他,多迁居而投靠他。周人治道的大兴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诗人用诗歌赞美他,追怀他的恩德。公刘了,其子庆节即位,建都于豳。

庆节了,其子皇仆即位。皇仆了,其子差弗即位。差弗了,其子毁隃即位。毁隃了,其子公非即位。公非了,其子高圉即位。高圉了,其子亚圉即位。亚圉了,其子公叔祖类即位。公叔祖类了,其子古公亶父即位。古公亶父重新恢复后稷、公刘的旧业,积德行义,国都中的人都拥戴他。黛盲等戎狄部族攻打他,想得到财物,他就把财物给他们。过了一阵又来攻打,还想得到土地和人民。人民都很愤怒,想迎战。古公说:“人民立,是求对他们有利。现在戎狄之所以来攻打,是为了得到土地和人民。人民在我的治下,与在他们的治下,有什么不同?人民是为了拥护我的缘故才去打仗,但靠牺牲别人的父亲和孩子来统治,我不忍心这样做。”因而同他的亲近左右离开了囱,涉漆、沮二,翻过梁山,定居在歧山脚下。而豳地的人民举国扶老携幼,也全部重新回到古公身边来到岐山脚下。连周围国家听说古公仁慈,也多来投奔他。从此古公才贬斥戎狄的习俗,建造城郭和房屋,分成邑落居住,设立(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种官职。人民都用诗歌赞美他,歌颂他的恩德。

古公有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太姜小儿子季历,季历娶太任为妻,太姜、太任都是贤惠的妻子。太任子昌,有圣明之兆。古公说:“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子太伯和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季历,以便将来能传位于昌,所以两人便逃亡到了荆蛮,(按当地俗)身刺纹,剪头发,而让位给季历。

古公了,季历即位,就是公季。公季遵循古公留下的原则,笃行仁义,诸侯都顺从他。

公季了,其子昌即位,就是西伯。西伯即文王,他继承后稷、公刘的事业,遵照古公、公季的法则,笃行仁义,尊敬者,慈爱幼小。由于他能屈节礼遇贤能,为了接待士人,每到中午还顾不上吃早饭,士人纷纷投奔他。伯夷、叔齐在孤竹国,听说西伯善于敬养老人,一起投奔了他。太颠、闳夭、散宜、鬻子、辛甲大夫等人也去投奔了他。

崇侯虎对殷纣讲西伯的坏话说:“西伯积德行善,诸侯归心,将不利于子。”因而帝纣把西伯囚禁在羑里。闳夭等人很担心,就去搜求有莘氏的美女,骊戎的彩色骏马,有熊的九套驾车之马,以及其他种种珍奇之物,通过殷的宠臣费仲进献给纣。纣大喜,说:“有这里的一件东西就足以令我释放西伯,何况还有其他许多呢!”故赦免了西伯,赐给他弓箭斧钺,使西伯得擅征伐。告诉他说:“说西伯坏话的人,是崇侯虎。”西伯因献洛以西之地,而请纣废去炮格之刑。纣答应了他。

西伯暗自行善,诸侯都来请他裁决是非。当时虞、芮两国的人有讼事不能裁决,故前往周。他们进入周的境界,看到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人民都以谦让者为美德。虞、芮两国的人还没见到西伯,已觉惭愧,相互说:“我们所争的,正是周人所耻,还去干什么,去了只是自取羞辱罢了。”于是返回,互相谦让而去。诸侯听说,都说:“西伯当是受有上之命的主。”

次年,伐犬戎。又次年,伐密须。又次年,打败耆国。殷的祖伊听说后,害了怕,把情况报告给帝纣。纣说:“不是有命助我吗?他能怎么样!”又次年,伐邘。又次年,伐崇侯虎,并开始营建丰邑,从岐山下迁都到丰邑。又次年,西伯,太子发即位,就是武王。

西伯大概在位五十年。当他被囚羑里时,也许曾把《易》的八卦重为六十四卦。从《诗》的作者对西伯的称颂看,似乎西伯是在那一年受命称王,裁决虞、芮两国讼事。十年后去世,谥为文王。从此修改法度,制定正朔。追称古公为太王,公季为王季:这恐怕是因为称王的吉祥征兆是从太王开始。

武王即位,太公望做他的师,周公旦做他的傅,召公、毕公一班人辅佐武王,遵循文王的遗业。

九年,武王先在毕祭祀文王,然后前往东方举行阅兵,到达盟津。设文王的木主,用车子运载,置于军中。武王自称太子发,表示是以文王的名义征伐,不敢独断专行。然后向司马、司徒、司空、诸节告诫:“要小心谨慎,说到做到!我无知,全靠先祖留下的有德之臣,我这晚辈继承祖先的功业,当致力于赏罚,以巩固他们的功业。”终于起兵。师尚父下令说:“集合起你们的部下,带上你们的船只,迟到者斩首。”武王渡黄河,船到河心,有白鱼跳进王的船中,武王俯身拾起用来祭祀。渡过河之后,有一个火团从而降,落在王的屋顶上,凝固成乌鸦状,它的颜色是红的,降落时声音轰隆隆。当时,诸侯不约而同前来盟津会盟的有八百诸侯。诸侯都说:“纣可以伐了。”武王说:“你们还未知命,现在还不行。”所以班师回来。

过了两年,听说纣昏乱暴虐更甚于前,杀王子比干,囚禁箕子。大师疵、少师彊抱着他们的乐器去投奔周。这时武王才向所有的诸侯宣告说:“殷犯下大罪,不可不合力讨伐。”因而遵循文王的遗志,率领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穿戴甲胄的战士四万五千人,东进伐纣。十一年十二的戊午日,军队全部渡过盟津,诸侯都来参加,武王说:“要勤勤恳恳,不可懈怠呀!”武王因而作《太誓》,向众人宣告:“现在殷王纣竟然听信妻妾之言,自绝于上,违背日、、北斗的运行,疏远自己的同祖兄弟,竟然废弃其先祖的音乐,敢采用淫乱的音乐去窜改典雅的音乐,以取悦于他的妻妾。所以现在我发要恭敬地执行上的惩罚。要努力呀,男子汉们,不会有第二次了,更不会有第三次了!”

甲子日的凌晨,武王一早就赶到商别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拄着黄色的钺,右手握着以白色旄牛尾为饰的旗,用来指挥。说:“一路辛苦了,来自西方的人们!”武王又说:“啊!我的友邻邦的主,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百夫,以及庸、蜀、羌、髳、微、、彭、濮各族的人民,举起你们的戈,排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要宣誓了。”王说:“古人有句话‘母鸡是不叫明的,果母鸡叫明,必定倾家荡产’。现在殷王纣什么都听女人的,自弃其先祖的祭祀不予回报,抛下自己的家族和国家,放着自己的同祖兄弟不用,反而对四方各国犯罪逃亡的人那么推崇,那么看重,信任他们,使用他们,让他们对百姓横施暴虐,对商国大肆破坏。现在我发要恭敬地执行上的惩罚。今的作战,每次前进不超出六、七步,就要停顿整齐一下,要努力呀,男子汉们!(每次刺击)不超出四、五、六、七下,就要停顿整齐一下,要努力呀,男子汉们!希望大家勇武,有虎、罴、豺、离,我们是在商郊作战,不可迎击前来投降的人,而要让他们为我西方之人所使,要努力呀,男子汉们!你们谁不努力,我将拿他问斩。”誓师完毕,诸侯派兵参加会盟者共有战车四千辆,列阵于牧野。

帝纣听说武王前来,也发兵七十万抵御武王。武王派师尚父和百夫挑战,用大卒驰击纣的军队。纣的军队虽然人多,但都无心作战,只盼武王赶快攻入。纣的军队都掉转武器攻纣,为武王做内应。武王驰击纣的军队,纣的军队溃不成军,背叛纣。纣逃跑,退入城中,登上鹿台,把他的宝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武王手持大白旗指挥诸侯,诸侯都向武王拜手致敬,武王也向诸侯拱手回礼,诸侯都听从他。武王来到商的别都,城中的百姓都在城郊迎候。于是武王派群臣告诉商的百姓说:“上将赐福给大家!”商人一齐拜手稽首共两次,武王也还礼拜谢。于是进城,到了纣的地方。武王亲自用箭射他,射了三发才下车,用轻剑刺他,用黄色的钺砍下纣的头,挂在大白旗上。然后又到纣的两个宠妾那里,发现这两个宠妾都已上吊自杀。武王又射了三发,用剑刺她们,用黑色的钺砍下她们的头,把她们的头挂在小白旗上。武王做完这一切才出城,回到军中。

第二,清除道路,整修社庙和商纣的宫室。到时候,一百名士兵扛着“罕旗”走在前。武王的弟弟振铎布列“常车”,周公旦手持大钺,毕公手持小钺,夹立在武王的两边。散宜、太颠、闳夭都持剑环卫武王。武王进了城,站在社庙南大卒的左边,左右的人们都跟着他。毛叔郑端着“明”,卫康权封铺草席,召公奭帮助拿彩帛,师尚父牵祭牲。尹佚朗读竹简上的祭文说:“殷的末代子孙季纣,废弃先王的美德,蔑视神明,不去祭祀,对商城中的百姓昏乱暴虐,这些皇上帝都已知道得清清楚楚。”于是武王拜手稽首两次,说:“承受大命,革除殷所受之命,得到上无所降光明之命。”武王又拜手稽首两次,然后出城。

武王以殷的遗民封商纣之子禄父。武王因下初定,尚未和睦,所以派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佐禄父治理殷国。然后又命召公放箕子出狱。命毕公放百姓出狱,在商容的闾门上设立标志以表彰他。命南宫括散发聚集在鹿台的钱财和巨桥的粮食,用来赈济贫苦的野人和贱民。命南宫括、史件搬走殷人的九鼎和宝玉。命闳夭为比干之墓培土为冢。命宗祝祭享于军中。然后撤兵回到西方。武王巡狩,记录其政事,作《武成》篇。封诸侯,分赐殷的宗庙祭器,作《分殷之器物》篇。武王追怀古代的圣王,因而嘉封神农的后代于焦,黄帝的后代于祝,帝尧的后代于蓟,帝舜的后代于陈,大禹的后代于杞。接着又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是被封的第一个。武王封尚父于营丘,为齐。封其弟同公旦于曲旱,为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其弟叔鲜于管,其弟叔度于蔡。其他人也都依次受封。

武王召见九州之,登上豳的高地,遥望商的都城。武王回到周,彻夜不眠。周公旦来到王的住处,问:“为什么不睡?”王说:“告诉你:只因不受殷的享祭,从发没下来到现在六十年,远郊和远郊以外到处是麋鹿和飞虫。不受殷的享祭,所以才有今的成功。上建立了殷国,殷国进用的贤人有三百六十人,却既不重用也不废弃,所以会有今。我还没有真正得到上的保佑,哪有功夫睡觉!”王说:“要想真正得到上的保佑,应依靠太室山,把作恶的人统统找出来,加以贬黜,与殷王受同罪。日夜慰劳人民,安定我西方,我要提倡克尽职守,直到我们的德教弘扬四方。从洛拐弯处到伊拐弯处,人们定居在平坦之处而非险隘之处,这是夏人的活动中心。我当南可见三涂山,北可见太行山,回首可见黄河,还有洛、伊,不要远高太室山。”在雒邑营建周城,然后离去。放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放下于戈不用,整顿军队,解除武装:向下表示不再用兵。

武王已战胜殷,过了两年,问箕子殷灭亡的原因。箕子不忍讲殷的坏话,只以应当何保存被亡之国相告。武王也感到惭愧,所以只向他问道。

武王病。下尚未和睦,众公卿们都很害怕,进行“穆卜”(卜问武王的下一代,)周公因而祓除斋戒,自愿作替身,想代替武王去,武王的病有转。后来武王了,太子诵代之即位,就是成王。

成王幼小,周刚刚平定下,周公害怕诸侯背叛周,便摄政主持国家大事。管叔、蔡叔等兄弟怀疑周公,勾结武庚作乱,背叛周。周公奉成王之命,讨伐武庚、管叔,流放蔡叔。用微子启代替武庚为殷的后代,都于宋。收聚了不少殷遗民,用来封武王的小弟弟封为卫康叔。晋唐叔获得吉祥的谷穗,献给成王,成王把它送到周公的驻兵之地。周公在东方受此吉祥的谷穗,并宣布了子的命令。当初,管、蔡背叛周,周公征讨他们,三年才完全平走,所以先作《大诰》,其次作《微子之命》,又其次作《归禾》,又其次作《嘉禾》,又其次作《康诰》、《诰》、《梓材》,其事见于《鲁周公世家》。周公摄政七年,成王大了,周公还政给成王,重新北称臣。

成王在丰邑,派召公再次营建洛邑,以完成武王的遗愿。周公再次卜问勘察,终于动工营建,将九鼎安放在城内。他说:“这里是下的中央,四方进贡,路程远近相似。”因而作《召诰》、《洛诰》。成王已迁走殷遗民,周公以王的名义宣告,作《多士》、《无侠》。召公担任保,周公担任师,东伐淮夷,灭除奄,把他们的国迁到薄姑。成王从奄回来,住在宗周,作《多方》。成王革除了殷的命之后,又袭击淮夷,回到丰,作《周官》。创制和订定礼乐。制度从此改变,而人民和睦,颂歌四起。成王征伐东夷之后,息慎前来祝贺,王命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成王将,害怕太子钊不能胜任,便命召公、毕公率诸侯共同辅佐太子使之即位。成王后,召公、毕公率诸侯,带太子钊谒见先王的宗庙,向他反复告诫文王、武王创立王业的来之不易,让他一定要注意节俭,不要欲望太多,以笃厚诚实来治理下,因而作《顾命》。太子钊因此即位,就是康王。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反复宣传文王、武王的功业,因而作《康诰》。所以成、康两王时,下安宁,刑罚弃置不用达四十多年。康王命作策毕公按等级划分居住范围,组成周的四郊,因而作《毕命》。

康王,其子昭王瑕即位。昭王之时,王道略有缺损。昭王到南方巡狩未能回来,在江上。了也不告丧,是想掩饰。于是立昭王之子即位,就是穆王。穆王即位,年龄已五十岁了。当时王道衰败,穆王痛心文、武二王之道已缺损,命伯臩为太仆,以国家政事反复告诫他,作《臩命》。下又重新安宁。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劝谏说:“不可以。先王显示给人的是德行,而不是武力。平时积蓄兵力,只在一定时刻才动用,一旦动用就要有威力,果一味显示武力,就会使人漫不经心,漫不经心就会没有威力。所以周文公所作的颂说:‘收起盾和戈,藏起弓和箭,我求美德之士,载入大夏之中,王必保守不失。’先王对待人民,勉励和端正其道德,使其性情敦厚,扩大其财物并改良其器物,懂得利害关系所在,用礼法培养他们,教他们趋利避害,心怀仁德而畏惧惩罚,所以能世代相传,子孙蕃昌。从前我们的先王世世代代为后稷之官,供职于虞、夏两代。待到夏朝衰亡时,废弃农官,不再劝民务农,我们的先王不窋因而失去官职,自己逃窜于戎狄之间。他不敢懈怠祖先的遗业,继承祖先的德行,遵循祖先的传统,整理祖先的教训和典法,早晚都敬慎勤勉,以敦厚笃实自持,忠诚老实自奉。世世代代感戴其恩德,不给祖先丢脸。到了文王和武王,进一步发扬光大前人的业绩,再加上仁慈和睦,敬事神明,保护人民,神民皆大欢喜。商王帝辛对其人民作恶大甚,庶民忍无可忍,乐意拥戴武王,因而才能干商的牧野列阵而战。所以先王并非有意要去使用武力,而只是因为时刻关怀人民的疾苦,想为民除害。按照先王的制度,邦畿之内是“甸服”,邦畿之外是“侯服”,设置侯、卫的地方叫“宾服”,蛮夷之地叫“要服”,戎翟之地叫“荒服”。属于甸服的要“祭”(祭祀),属于侯服的要“祀”(祭祀),属于宾服的要“享”(祭享),属于要服的要“贡”(进贡),属于荒服的要“王”(奉以为王)。“祭”是以日计,“祀”是以计,“享”是以季节计,“贡”是以年计,“王”是以终身计。按照先王的遗训,果不“祭”就要端正其意志,果不“祀”就要端正其言辞,果不“享”就要端正其礼法,果不“贡”就要端正其名分,果不“王”就要端正其道德,依次做了而仍不能尽其职守,就要施以刑罚。因而才有对不祭者的刑罚,对不祀者的攻伐,对不享者的征讨,对不贡者的谴责,对不王者的告谕下。因而也才有刑罚的各种规定,才有攻伐的各种武器,才有征讨的各种准备,才有严厉谴责的命令,才有大告下的文辞。用命令和文辞宣告而仍然不来述职者,则进一步端正其道德,不必劳民远征。这样才能使邻近的国家无不听从,远方的国家无不归顺。现在从犬戎氏二大毕、伯士去世,犬戎氏能世守其职,前来奉事子,而子却说‘我非要按“不享”的罪名加以征讨,而且还要向他们炫耀武力’,这不是抛弃先王的教训,而使您处于危险境地吗?我听说犬戎氏提倡敦厚的气,遵循前人的德行而能始终一,他们是有足以抵御我们的东西呀。”但穆王还是出兵征讨,获取四只白狼和四只白鹿回来。从这以后,属于荒服的国家就不再来了。

诸侯各国中有些国家不太和睦,甫侯把情况告给王,王因而立下各种刑法。王说:“喂,到我这里来!凡是封有国邑和土地的诸侯们,我要告诉给你们何慎重地使用刑法。今你们要安顿百姓,应选择的难道不是执法人材吗?应尊重的难道不是刑法本身吗?应掌握的难道不是量刑尺度吗?原告和被告都到齐了,士师就要从(言辞、表情、呼吸、听觉反应和目光)等“五辞”来观察。通过这些观察摸清情况,即可用“五刑”来定罪。果犯罪事实够不上“五刑”,就用“五罚”来定罪。果犯罪事实够不上“五罚”,被判者不服,就用“五过”来定罪。属于“五过”方的各种问题,高官显贵不便诉诸刑庆的各种讼事,要查核其罪,使罪名与过失相当。凡遇该按“五刑”治罪而有疑问不得不赦免的讼事,凡遇该按“五罚”治罪而有疑问不得不赦免的讼事,要仔细查验。取证要从众,审讯要有据。果没有充分证据便不能定罪,要知道老在上。属于黥刑而不够定罪的,其罚金为一百率,要查核其罪。属于劓刑而不够定罪的,其罚金为前者的两倍,要查核其罪。属于膑刑而不够定罪的,其罚金为前者的两倍半,要查核其罪。属于宫刑而不够定罪的,其罚金为五百率,要查核其罪。属于大辟之刑而不够定罪的,其罚金为千率,要查核其罪。属于墨刑的罚金条文有上千条,属于劓刑的罚金条文有上千条,属于膑刑的罚金条文有五百条,属于宫刑的罚金条文有三百条,属于大辟之刑的罚金条文有二百条,五种刑罚的有关条文共有三千条。”被称之为《甫刑》。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去世,其子共王繄扈即位。共王在泾上游玩,密康公服侍在旁,有三个女子来投奔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说:“你一定要把这三个女子献给王。兽,三只以上叫‘群’;人,三人以上叫‘众’,女子,三人以上叫‘粲’。王田猎从不猎取三只以上的兽,公行事必虚心听取三人以上的意见,王的妃嫔没有三人属于同族。粲字,是形容美的事物。众人以美的东西送给你,你有什么德行配去享用呢?王都不配享用,更何况你这样的小人物呢!小人物占有这类东西,终将灭亡。”密康公不肯献出,过了一年,共王灭密。共王,其子懿王即位。懿王在位期间,王室终于衰败,诗人加以讥刺。

懿王,共王的弟弟辟方即位,就是孝王。孝王,诸侯又立懿王的太子燮即位,就是夷王。

夷王,其子厉王胡即位。厉王即位三十年,贪图财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劝谏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落了吧?荣夷公喜欢垄断财利却不知道大难临头。财利,本是地万物所,要想垄断,害处太多了。地万物是供大家所取,怎么可以垄断呢?他触怒的人很多,却不防备大难。还用这些来教王,王难道能够治久安吗?做为人民的王,本应开发财源而遍施其惠。尽管使神、人万物得其所,仍然每提心吊胆,害怕引起不。所以《颂》说:‘追念祖先后稷,能够配享于,安定我众多百姓,无不合乎其原则。’《大雅》说:‘布施赐予,成我周邦。’这不正是广施财利而又畏惧灾难吗?所以能成我周邦,绵延至今。现在王学的是垄断财利,这怎么可以呢?一个普通人垄断财利,尚且要称之为‘盗’,作为王也这样干,愿意归附的人就很少了。荣夷公若得重用,周朝必定衰败。”厉王不听,到底还是任用荣夷公为卿士,让他主持国家大事。

王行暴政,奢侈傲慢,住在国都中的人非议王。召公劝谏说:“人民受不了您的政令了。”王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士,派他监视非议王的人。凡是报告上来有属于这种罪的都杀掉。这样非议是减少了,诸侯也不再来朝见。三十四年,王的控制更加严格,国都中的人都不敢说话,走在路上只能以目光示意。厉王很得意,告诉召公说:“我能平息人们的非议,使他们连话也不敢讲。”召公说:“这是因为您把他们的嘴堵起来了。堵人民的嘴可是比堵还要危险。被堵塞会决堤泛滥,伤人肯定很多,人民也是一样的。所以管理的人要对加以疏导,管理人民的人要让他们畅所欲言。因此子为了了解下情,要让上至公卿下至列士的人都献诗,让盲乐师献曲,让史官献书,让师规诫,让无眼珠的盲人叙事,让有眼珠的盲人朗诵,让百工劝谏,让庶人街谈巷议,让近臣都来砚劝,让亲戚补察过失,让音乐师和史官来教诲,让老人们来整理,而后由帝王斟酌,所以政书得以施行而不违背情理。人民有嘴,就像土地上的山川是财货之源,平原沃野是衣食的来源。让人开口讲话,事坏事都能反映出来。做事而防备坏事,是财货和衣食的真正来源。人民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讲,才能把事办果把他们的嘴堵起来,又怎么能够久呢?”王不听。因此国内没有人敢讲话,过了三年,竟一起叛乱,袭击厉王。厉王逃亡到彘。

厉王的太子静躲在召公的家里,国都中的人听说了,便把召公的家包围起来。召公说:“从前我屡次劝谏王,王不听,因而遭此大难。现在果杀王太子,王大概以为我是记仇而泄愤吧?奉事主人,虽处危难也不记仇,虽有怨气也不发泄,何况是奉事子呢!”因而用自己的儿子代替王太子,太子竟然得免于难。

召公、周公两相共同执政,号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于彘。太子静在召公家中大,两相因共立之为王,就是宣王。宣王即位,两相辅佐他,修明政治,遵循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诸侯又重新归附于周。十二年,鲁武公来朝见。

宣王废弃子籍田上的籍礼,虢文公劝谏说这是不行的。王不听。三十九年,王的军队在千亩与姜氏之戎交战,大败。

宣王丧失了征伐南方的军队之后,竟在太原直接统计民户。仲山甫劝谏说:“民户是不可以由王直接加以统计的。”宣王不听,还是对民户进行了统计。

四十六年,宣王,其子幽王宫湦即位。幽王二年,周西部丰、镐和泾、渭、洛一带都发地震。伯阳甫说:“周将灭亡。地二气,不可失去其秩序,果越出其秩序,是人使之混乱。阳气伏藏而不能出,被阴气压迫不能上升,因而才有地震。现在泾、渭、洛一带发地震,是因阳气不得其所而被阴气镇伏。阳气夫其所而被阴气镇伏,源必然会堵塞;源被堵塞,国家必然会灭亡。土壤中的脉通畅,人民才能得到财利。土壤中的脉不通畅,人民缺乏财利,国家不亡还等什么!从前伊、洛枯竭导致了夏亡,河枯竭导致了商亡。现在周的德行己同夏、商二代的末年,其源又被堵塞,堵塞了就会枯竭。建立国都必须依山傍河,山陵崩颓,源枯竭,是亡国的征兆。源枯竭必定会引起山陵崩颓。若亡国的话当不出于十年,因为数是以十为进位。上果要抛弃我们,是不会超过这个数字的。”当年,泾、渭、洛枯竭,岐山崩颓。

三年,幽王宠爱褒似。褒似下儿子伯服,幽王想废黜太子。太子的母亲是申侯之女,被立为王后。后来幽王得到褒姒,宠爱她,打算废黜申后,并除去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历史记录说:“周将要亡国了。”从前当夏后氏衰败,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庭院而开口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主。”夏帝卜问究竟是杀掉它还是赶走它或留下它,都不吉利。卜问是否可以把龙的涎沫收藏起来,才得到吉兆。于是陈设布帛,书于简策,向神龙祷告,龙走后留下涎沫,被盛在匣中收藏起来。夏灭亡,此器被传于商。商亡,此器又传于周。接连三个朝代,都没有人敢打开它。到厉王末年,才打开观看。涎沫流于庭院,除不去。厉王让女人赤身裸体而大声呼叫。涎沫化为黑色的蜥蜴,钻进王的后宫。后宫有个童女刚七岁,碰上它,到十五岁行过笄礼后怀了孕,因为没有丈夫就下孩子,感到害怕而把该子扔掉。宣王时有童女唱歌谣说:“见到山桑做成的弓和箕木做成的箭囊,周国将要灭亡。”当时宣王听到了,正碰上有夫妇俩卖这两佯东西,宣王叫人把他们抓起来杀掉。他们逃跑走在路上,看见先前后宫童女扔在路边的孩子,听到孩子在夜里啼哭,出于怜悯而收养了她。夫妇俩终于逃亡,跑到褒国。褒国人犯了罪,请求献上童女扔掉的女儿给王以求赦免。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是来自褒国,就是褒姒。当幽王三年时,王到后宫,一见到她就爱上了她,和她下儿子伯服,竟然废黜申后和太子,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说:“灾祸己形成,没有任何办法了!”

褒姒不喜欢笑。幽王想尽一切办法逗她笑,她却偏偏不笑。幽王设有烽燧和大鼓,有来犯者则举烽火。有一次,幽王举烽火,诸侯都来了,来了却没有来犯者,褒姒才大笑。幽王喜欢这个办法,为褒姒多次举烽火。后来,失去信用,诸侯们渐渐也就不再来了。

幽王任用虢石父为卿士,主持国政,国都中的人都很有怨气。虢石父为人能说会道,喜欢阿谀奉承和贪图财利,王却重用他。再加上废黜申后和除去太子。申侯发了怒。联合缯和属于西夷的犬戎攻打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发诸侯的军队,但诸侯的军队都不来。因此他们把幽王杀在骊山下,掳走褒姒,将周人的财物抢掠一空而去。当时诸侯都到申侯这里来共立从前幽王的太子宜臼,就是平王,以保持周朝的祀统。

平王即位,把都城东迁到雒邑,以躲避戎寇。平王在位时,周王室衰败,诸侯强大之国吞并弱小之国,齐、楚、秦、晋开始强大,政令往往出于称霸的主。

四十九年,鲁隐公即位。

五十一年,平王,太子亶父早,立其子林为王,就是桓王。桓王,是平王的孙桓王三年,郑庄公来朝见,桓王不予礼遇。五年,郑使宛与鲁国交换许田。许田,是子用来祭祀泰山的土地。八年,鲁国杀隐公,立桓公。十三年,伐郑,郑射伤桓王,桓王逃跑回来。

二十三年,桓王,其子庄王佗即位。庄王四年,周公黑肩打算杀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报告王,王杀周公黑肩。王子克逃亡到燕国。

十五年,庄王,其子釐王胡齐即位。釐王三年,齐桓公开始称霸。

五年,釐王,其子惠王阆即位。惠王二年,当初庄王的宠妾姚氏下子颓,颓有宠。等到惠王即位,惠王夺其大臣的园林作自己的猎场,因此大夫边伯等五人作乱,策划召燕、卫的军队,讨伐惠王。惠王逃奔到温,不久又住在郑国的栎。他们立了釐王的弟弟颓为王。(颓设礼招待五位大夫,)奏了全套的舞乐。郑、虢二国之非常愤怒。四年,郑国和虢国的国来讨伐,杀王颓,重新迎立惠王。惠王十年,赐齐桓公为伯。

二十五年,惠王,其子襄王郑即位。襄王的母亲早,后母为惠后。惠后叔带,叔带有宠于惠王,襄王害怕他。三年,叔带与戎、翟策划攻打襄玉,襄王想杀掉叔带,叔带逃奔到齐。齐桓公派管仲为戎与周说和,派隰朋为戎与晋说和。王用上卿之礼招待管仲。管仲辞谢说:“臣是身份低贱的官员,现有子的两个上卿国氏和高氏在。于春秋两季朝聘之节来受王命,将何以为礼呢?作为诸侯之臣的我请免去此礼。”王说:“作为舅舅家的人,我要奖励你的功勋,不要违反我的命令。”管仲到底还是只受下卿之礼而归。九年,齐桓公。十二年,叔带又回到周。

十三年,郑伐滑,王派游孙、伯服为滑求情,郑人把他们囚禁起来。郑文公怨恨惠王复国没有送给郑厉公爵,又怨恨襄王帮助卫国替滑求情,所以把伯服囚禁起来。王发怒,准备用翟人伐郑。富辰劝谏说:“我们周人的东迁,全靠了晋、郑两国。子颓之乱,也是靠郑国才平定,今日竟然因为一点小小的不快就抛弃它们吗!”王不听。十五年,王派翟人的军队来伐郑。王感谢翟人,打算以他们的女子为王后。富辰劝谏说:“平、桓、庄、惠四王都受过郑国的帮助,王抛弃本族而亲近翟人,这个办法不行。”王不听。十六年,王废黜翟女之后,翟人来讨伐,杀谭伯。富辰说:“我屡次劝谏都不听,果碰上这种情况还不出战,王以为我是在怨恨吧?”竟率其族众殉难。

当初,惠后打算立王子带为王,因此派其党羽充当翟人的内应,翟人因而攻入周。襄王逃亡到郑,郑把王安顿在汜。子带即位为王,带上襄王所废黜的翟后一起住在温。十七年,襄王向晋告急,晋文公送王回国并杀叔带。襄王因此赐给晋文公圭瓒、秬鬯、弓矢,封他为伯,把河内的土地赐给晋。二十年,晋文公召襄王,襄王与他在河阳、践土会见,诸侯都来朝见,史书加以掩饰,说是“王巡狩至于河阳”。

二十四年,晋文公

三十一年,秦穆公

三十二年,襄王,其子顷王壬臣即位。顷王六年,,其子匡王班即位。匡王六年,,其弟瑜即位,就是定王。

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驻扎在洛,使人问九鼎(之大小轻重)。王派王孙用言辞对答,楚兵才撤退。十年,楚庄王包围郑都,郑伯出降,不久又恢复郑国。十六年,楚庄王

二十一年,定王,其子简王夷即位。简王十三年,晋杀他们的国厉公,从周接回子周,把他立为悼公。

十四年,简王,其子灵王泄心即位。灵王二十四年,齐国的崔杼杀其国庄公。

二十七年,灵王,其子景王贵即位。景王十八年,王后、太子圣明却早。二十年,景王宠爱子朝,打算立他为太子,但景王却在这时掉,子丐一伙人与子朝争立,国都中的人立子猛为王,子朝攻打并杀猛。猛即悼王。晋人攻打子朝而立丐为王,就是敬王。

敬王元年,晋人送敬王回国,子朝与之争立,敬王不能回国,住在泽。四年,晋率诸侯送敬王回到周都,子朝称臣,诸侯修筑周都的城墙。十六年,子朝一伙人再次作乱,敬王逃亡到晋。十七年,晋定公终于把周王送回周都。

三十九年,齐田常杀其国简公。

四十一年,楚灭陈国。孔子

四十二年,敬王,其子元王仁即位。元王八年,其子定王介即位。

定王十六年,赵、魏、韩三国灭智伯,瓜分其土地。

二十八年,定王子去疾即位,就是哀王。哀王即位三个,其弟叔袭杀哀王自立,就是思王。思王即位五个,其少弟嵬攻打并杀思王而自立为王,就是考王。这三个王都是定王的儿子。

考王十五年,,其子威烈王午即位。

考王把他的弟弟封在河南,就是西周桓公,让他接替周公的官职。桓公,其子威公即位。威公,其子惠公即位,而把惠公的幼子封在巩,让他奉侍周王,号称东周惠公。

威烈王二十三年,放置九鼎的王城地震。策命韩、魏、赵为诸侯。

二十四年,,其子安王骄即位。当年有强盗杀楚声王。

安王在位二十六年,,其子烈王喜即位。烈王二年,周大史儋见秦献公,说:“当初周与秦国合在一起又分开,分开五百年又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十六年就会有霸王出现。”

十年,烈王,其弟扁即位,就是显王。显王五年,祝贺秦献公,献公称伯。九年,赐送祭祀文、武二王的祭肉给秦孝公。二十五年,秦在周大会诸侯。二十六年,周赐伯的称号给秦孝公。三十三年,祝贺秦惠王。三十五年,赐送祭祀文、武二王的祭肉给秦惠王。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这以后诸侯都称王。

四十八年,显王,其子慎靓王定即位。慎靓王在位六年,,其子赧王延即位。王赦时东周和西周分裂,各自为政。王赧迁都于西周。

西周武公的共太子了,他有五个庶子,没有嫡子即位。司马剪对楚王说:“不拿土地给周,帮助公子咎,为之请立为太子。”左成说:“不行。周果不答应,则您的计谋也就落空而且在外交上也会与周疏远。不问问西周想立谁为,让他暗地告诉司马剪,司马剪再请楚予之土地作为资助。”最后果然立公子咎为太子。

八年,秦攻打宜阳,楚救宜阳。而楚因为周亲近秦的缘故,打算攻打周。苏代替周游说楚王说:“为什么要认为周亲近秦就是祸害呢?那些扬言周亲近秦超过楚的人,是想让周归并于秦,所以人称‘周秦’。周知道自己逃脱不了楚的进攻,必定会归并于秦,这是帮助秦取得周的最办法。替王考虑,周亲近秦也对它,不亲近秦也对它,以使它和秦疏远。周与秦绝交,必定会旧并于楚。”

秦借道于东、西周之间,准备攻打韩,周害怕借道给秦会得罪韩,又怕不借会得罪秦。史厌对周说:“为什么不派人对韩公叔说:‘秦之所以敢经过周去伐韩,是因为相信东周。您为何不送给周一些土地,派质子到楚?’这样做秦一定会怀疑楚而不相信周,此也就不会去伐韩国。然后又对秦讲:‘韩硬把土地送给周,目的是为了使秦怀疑周,所以周不敢不接受。’秦必定没有理由让周不接受,这样就能既得地于韩又能使秦也相信。”

秦召西周,西周不愿前往,所以派人对韩王说:“秦召西周,想让他派兵攻打王的南阳,王何不出兵南阳?西周将以此为理由不去朝秦。果西周不到秦国去,秦也就必定不敢越过黄河而攻打南阳了。”

东周与西周交战,韩救两周。有人替东周劝说韩王说:“西周是从前子的旧都,有许多名贵器物和珍宝,大王果按兵不动,可以有恩德于东周,而西周的珍宝也一定可以尽归于韩。”

王赧对成说(下有脱文)。楚围攻雍氏,韩向东周征发甲胄和粮食,东周害了怕,召见苏代而把情况告诉他。苏代说:“您何必为此担心。臣下能让韩不向东周征发甲胄和粮食,又能为您得到高都。”东周说:“您要真能此,我要让整个国家都听从您。”苏代去见韩国的相邦说:“楚包围雍氏,曾保证三十即可攻下,而现在已五个了却仍然不能拔取,说明楚已损耗严重。现在相邦您竟向周征发甲胄和粮食,等于告诉楚(韩国)也损耗严重。”韩国相邦说:“讲得不错。但使者已经出发了。”苏代说:“何不把高都送给周?”韩国相邦大怒说:“我不向周征发甲胄和粮食就够可以的了,凭什么还得把高都也送给周?”苏代说:“把高都送给周,则周就会转而投靠韩国,秦听说必定会大怒,焚毁出使周的符节,不与周互派使节,这就等于用遭受破坏的高都换取完整的周地。又为什么不可以给呢?”相邦说:“不错。”真的把高都给了周。

三十四年,苏厉对周说:“秦攻破韩、魏,杀师武。北取赵国的蔺、离石,都是白起所为。白起善用兵,又有命为助。现在他又率兵出塞攻打大梁,大梁城破则周也就危险了。您何不派人游说白起呢?就说:‘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是个擅射箭的人。距离柳叶有百步之远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围观的人有几千人,都称赞他善射。唯独有个男子站在他身旁,却说:“不错,可以学射箭了。”养由基大怒,放下弓,握住剑,说:“外来人,你有什么资格教我射箭呢?”外来人说:“我并非真能教您左手执弓右手抠弦。像刚才那样距离柳叶百步远而射之,百发百中,不知道见就收,用不了多久就会气力衰竭,弓歪矢曲,只要一发射不中,百发也就前功尽弃。”现在就凭攻破韩、魏,杀师武,北取赵国的蔺、离石这些事,您的功劳已太多。现在您又率兵出塞,经过东周、西周,背靠韩国,围攻大梁,一战不胜,就会前功尽弃。您不告病,不出任将领。’”

四十二年,秦攻破华阳要塞。马犯对周说:“请派我游说魏国为周筑城。”于是去对魏王说:“周王果因担心秦伐周而忧患至,那么犯也必无疑了。犯请主动把九鼎进献给大王,大王得此九鼎要为犯所说的事情考虑。”魏王说:“。”于是派兵给他,声称是去守卫周城。马犯借此又去对秦王说:“魏派兵并不是去守卫周城,是要攻打周。大王您不妨出兵境外看看情形何。”秦果然出兵。马犯趁机又对魏王说:“周王的心头病已经了,犯请等到条件许可时再来报答。现在大王派兵前往周,诸侯都会产顾虑,以后再搞什么行动人家也不会相信了。不让士兵帮助修筑周城,以掩盖最初的目的。”魏王说:“。”于是派兵去修筑周城。

四十五年,西周前往秦国,有游客对周冣说:“您不赞誉秦王的孝顺,趁机把应送给秦太后做她的供养之地,秦王必定会高兴,这佯您与秦就有了交情。关系,西周必定认为是您的功劳。关系不,劝周入秦的人就必定会有罪。”秦攻打周,而周冣对秦王说:“为大王考虑,最不要攻打周。攻周,其实并不足以获利,而却给下留下坏的名声。下因为秦的坏名声而讨厌秦,必定会联合东的齐。因攻周而损耗兵力,使下与齐联合,那么秦也就无法称王了。下为了损害秦,所以劝大王攻打周。秦若接受这种损害,那么号令也就很难通行了。”

五十八年,三晋抵抗秦。周派其相邦到秦国去,因为秦国看不起周,所以推迟了行动。有游客对相邦说:“秦对周的态度尚未知道。秦很想了解三晋各国的情况。您不赶紧去见秦王说‘请为王刺探东方各国的情况变化’,秦王必定看重您,看重您,秦也就会看重周,周就会与秦亲善;齐国看重周,则本有周冣与齐辛善:这样周就能一直保持与大国的交谊。”秦信任周,发兵攻打三晋。

五十九年,秦夺取韩国的阳城和负黍,西周害了怕,背叛秦,与诸侯合纵,率下精兵出伊阙山攻打秦,使秦不能通往阳城。秦昭王发怒,派将军摎攻打西周。西周逃奔到秦,叩首认罪,全部献上其城邑三十六座,人口三万人。秦接受其所献,释放西周使归于周。

、王赧,周的居民因而逃亡到东方。秦取得九鼎等贵重器物,而把西周迁往狐。过了七年,秦庄襄王灭亡东周。东周、西周都被归并入秦,周从此祀统断绝。

太史公说:学者都说周伐商纣,定都洛邑,从总的事实看并不此。虽然武王曾规划它,成王也派召公占卜其位置,把九鼎放在那里,但周仍然以丰、镐为都。直到犬戎打败幽王,周才东迁到洛邑。所谓“周公葬于毕”,毕便在镐东南的杜中。是秦灭亡了周。汉朝建立以来九十多年,子要在泰山行封禅礼,东去巡狩到达河南县,访求周的后裔子孙,封给周的后人嘉三十里之地,号称周子南,爵位同列侯,以保持对其祖先的祭祀。

网友完善【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拼音版/注音版

shǐ jì shí èr běn jì zhōu běn jì。

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

sī mǎ qiān。

司马迁。

zhōu hòu jì,

周后稷,

míng qì。

名弃。

qí mǔ yǒu tái shì nǚ,

其母有邰氏女,

yuē jiāng yuán。

曰姜原。

jiāng yuán wèi dì kù yuán fēi。

姜原为帝喾元妃。

jiāng yuán chū yě,

姜原出野,

jiàn jù rén jī,

见巨人迹,

xīn xīn rán shuō,

心忻然说,

yù jiàn zhī,

欲践之,

jiàn zhī ér shēn dòng rú yùn zhě。

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jū qī ér shēng zǐ,

居期而生子,

yǐ wéi bù xiáng,

以为不祥,

qì zhī ài xiàng,

弃之隘巷,

mǎ niú guò zhě jiē pì bù jiàn xǐ zhì zhī lín zhōng,

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

shì huì shān lín duō rén,

适会山林多人,

qiān zhī ér qì qú zhōng bīng shàng,

迁之;而弃渠中冰上,

fēi niǎo yǐ qí yì fù jiàn zhī。

飞鸟以其翼覆荐之。

jiāng yuán yǐ wéi shén,

姜原以为神,

suì shōu yǎng zhǎng zhī。

遂收养长之。

chū yù qì zhī,

初欲弃之,

yīn míng yuē qì。

因名曰弃。

qì wèi ér shí,

弃为儿时,

yì rú jù rén zhī zhì。

屹如巨人之志。

qí yóu xì,

其游戏,

hǎo zhòng shù má shū,

好种树麻、菽,

má shū měi。

麻、菽美。

jí wèi chéng rén,

及为成人,

suì hǎo gēng nóng,

遂好耕农,

xiāng dì zhī yí,

相地之宜,

yí gǔ zhě jià sè yān,

宜穀者稼穑焉,

mín jiē fǎ zé zhī。

民皆法则之。

dì yáo wén zhī,

帝尧闻之,

jǔ qì wèi nóng shī,

举弃为农师,

tiān xià de qí lì,

天下得其利,

yǒu gōng。

有功。

dì shùn yuē qì,

帝舜曰:“弃,

lí mín shǐ jī,

黎民始饥,

ěr hòu jì bō shí bǎi gǔ。

尔后稷播时百穀。

fēng qì yú tái,

”封弃于邰,

hào yuē hòu jì,

号曰后稷,

bié xìng jī shì。

别姓姬氏。

hòu jì zhī xìng,

后稷之兴,

zài táo táng yú xià zhī jì,

在陶唐、虞、夏之际,

jiē yǒu lìng dé。

皆有令德。

hòu jì zú,

后稷卒,

zi bù zhú lì。

子不窋立。

bù zhú mò nián,

不窋末年,

xià hòu shì zhèng shuāi,

夏后氏政衰,

qù jì bù wù,

去稷不务,

bù zhú yǐ shī qí guān ér le róng dí zhī jiān。

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

bù zhú zú,

不窋卒,

zi jū lì。

子鞠立。

jū zú,

鞠卒,

zi gōng liú lì。

子公刘立。

gōng liú suī zài róng dí zhī jiān,

公刘虽在戎狄之间,

fù xiū hòu jì zhī yè,

复修后稷之业,

wù gēng zhòng,

务耕种,

xíng dì yí,

行地宜,

zì qī jǔ dù wèi,

自漆、沮度渭,

qǔ cái yòng,

取材用,

xíng zhě yǒu zī,

行者有资,

jū zhě yǒu chù jī,

居者有畜积,

mín lài qí qìng。

民赖其庆。

bǎi xìng huái zhī,

百姓怀之,

duō xǐ ér bǎo guī yān。

多徙而保归焉。

zhōu dào zhī xìng zì cǐ shǐ,

周道之兴自此始,

gù shī rén gē lè sī qí dé。

故诗人歌乐思其德。

gōng liú zú,

公刘卒,

zi qìng jié lì,

子庆节立,

guó yú bīn。

国于豳。

qìng jié zú,

庆节卒,

zi huáng pū lì。

子皇仆立。

huáng pū zú,

皇仆卒,

zi chà fú lì。

子差弗立。

chà fú zú,

差弗卒,

zi huǐ shù lì。

子毁隃立。

huǐ shù zú,

毁隃卒,

zi gōng fēi lì。

子公非立。

gōng fēi zú,

公非卒,

zi gāo yǔ lì。

子高圉立。

gāo yǔ zú,

高圉卒,

zi yà yǔ lì。

子亚圉立。

yà yǔ zú,

亚圉卒,

zi gōng shū zǔ lèi lì。

子公叔祖类立。

gōng shū zǔ lèi zú,

公叔祖类卒,

zi gǔ gōng dǎn fù lì。

子古公亶父立。

gǔ gōng dǎn fù fù xiū hòu jì gōng liú zhī yè,

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

jī dé xíng yì,

积德行义,

guó rén jiē dài zhī。

国人皆戴之。

xūn yù róng dí gōng zhī,

薰育戎狄攻之,

yù de cái wù,

欲得财物,

yǔ zhī。

予之。

yǐ fù gōng,

已复攻,

yù de dì yǔ mín。

欲得地与民。

mín jiē nù,

民皆怒,

yù zhàn。

欲战。

gǔ gōng yuē yǒu mín lì jūn,

古公曰:“有民立君,

jiāng yǐ lì zhī。

将以利之。

jīn róng dí suǒ wéi gōng zhàn,

今戎狄所为攻战,

yǐ wú dì yǔ mín。

以吾地与民。

mín zhī zài wǒ,

民之在我,

yǔ qí zài bǐ,

与其在彼,

hé yì。

何异。

mín yù yǐ wǒ gù zhàn,

民欲以我故战,

shā rén fù zǐ ér jūn zhī,

杀人父子而君之,

yǔ bù rěn wèi。

予不忍为。

nǎi yǔ sī shǔ suì qù bīn,

”乃与私属遂去豳,

dù qī jǔ,

度漆、沮,

yú liáng shān,

逾梁山,

zhǐ yú qí xià。

止于岐下。

bīn rén jǔ guó fú lǎo xié ruò,

豳人举国扶老携弱,

jǐn fù guī gǔ gōng yú qí xià。

尽复归古公于岐下。

jí tā páng guó wén gǔ gōng rén,

及他旁国闻古公仁,

yì duō guī zhī。

亦多归之。

yú shì gǔ gōng nǎi biǎn róng dí zhī sú,

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

ér yíng zhù chéng guō shì wū,

而营筑城郭室屋,

ér yì bié jū zhī。

而邑别居之。

zuò wǔ guān yǒu sī。

作五官有司。

mín jiē gē lè zhī,

民皆歌乐之,

sòng qí dé。

颂其德。

gǔ gōng yǒu zhǎng zǐ yuē tài bó,

古公有长子曰太伯,

cì yuē yú zhòng。

次曰虞仲。

tài jiāng shēng shǎo zǐ jì lì,

太姜生少子季历,

jì lì qǔ tài rèn,

季历娶太任,

jiē xián fù rén,

皆贤妇人,

shēng chāng,

生昌,

yǒu shèng ruì。

有圣瑞。

gǔ gōng yuē wǒ shì dāng yǒu xìng zhě,

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

qí zài chāng hū zhǎng zǐ tài bó yú zhòng zhī gǔ gōng yù lì jì lì yǐ chuán chāng,

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

nǎi èr rén wáng rú jīng mán,

乃二人亡如荆蛮,

wén shēn duàn fà,

文身断发,

yǐ ràng jì lì。

以让季历。

gǔ gōng zú,

古公卒,

jì lì lì,

季历立,

shì wèi gōng jì。

是为公季。

gōng jì xiū gǔ gōng yí dào,

公季修古公遗道,

dǔ yú xíng yì,

笃于行义,

zhū hóu shùn zhī。

诸侯顺之。

gōng jì zú,

公季卒,

zi chāng lì,

子昌立,

shì wèi xī bó。

是为西伯。

xī bó yuē wén wáng,

西伯曰文王,

zūn hòu jì gōng liú zhī yè,

遵后稷、公刘之业,

zé gǔ gōng gōng jì zhī fǎ,

则古公、公季之法,

dǔ rén,

笃仁,

jìng lǎo,

敬老,

cí shǎo。

慈少。

lǐ xià xián zhě,

礼下贤者,

rì zhōng bù xiá shí yǐ dài shì,

日中不暇食以待士,

shì yǐ cǐ duō guī zhī。

士以此多归之。

bó yí shū qí zài gū zhú,

伯夷、叔齐在孤竹,

wén xī bó shàn yǎng lǎo,

闻西伯善养老,

hé wǎng guī zhī。

盍往归之。

tài diān hóng yāo sàn yí shēng yù zi xīn jiǎ dài fū zhī tú jiē wǎng guī zhī。

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chóng hóu hǔ zèn xī bó yú yīn zhòu yuē xī bó jī shàn lèi dé,

崇侯虎谮西伯于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

zhū hóu jiē xiàng zhī,

诸侯皆向之,

jiāng bù lì yú dì。

将不利于帝。

dì zhòu nǎi qiú xī bó yú yǒu lǐ。

”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

hóng yāo zhī tú huàn zhī。

闳夭之徒患之。

nǎi qiú yǒu shēn shì měi nǚ,

乃求有莘氏美女,

lí róng zhī wén mǎ,

骊戎之文马,

yǒu xióng jiǔ sì,

有熊九驷,

tā qí guài wù,

他奇怪物,

yīn yīn bì chén fèi zhòng ér xiàn zhī zhòu。

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

zhòu dà yuè,

纣大说,

yuē cǐ yī wù zú yǐ shì xī bó,

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

kuàng qí duō hū nǎi shè xī bó,

况其多乎!”乃赦西伯,

cì zhī gōng shǐ fǔ yuè,

赐之弓矢斧钺,

shǐ xī bó dé zhēng fá。

使西伯得征伐。

yuē zèn xī bó zhě,

曰:“谮西伯者,

chóng hóu hǔ yě。

崇侯虎也。

xī bó nǎi xiàn luò xī zhī dì,

”西伯乃献洛西之地,

yǐ qǐng zhòu qù páo gé zhī xíng。

以请纣去炮格之刑。

zhòu xǔ zhī。

纣许之。

xī bó yīn xíng shàn,

西伯阴行善,

zhū hóu jiē lái jué píng。

诸侯皆来决平。

yú shì yú ruì zhī rén yǒu yù bù néng jué,

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

nǎi rú zhōu。

乃如周。

rù jiè,

入界,

gēng zhě jiē ràng pàn,

耕者皆让畔,

mín sú jiē ràng zhǎng。

民俗皆让长。

yú ruì zhī rén wèi jiàn xī bó,

虞、芮之人未见西伯,

jiē cán,

皆惭,

xiāng wèi yuē wú suǒ zhēng,

相谓曰:“吾所争,

zhōu rén suǒ chǐ,

周人所耻,

hé wǎng wèi,

何往为,

qí qǔ rǔ ěr。

祇取辱耳。

suì hái,

”遂还,

jù ràng ér qù。

俱让而去。

zhū hóu wén zhī,

诸侯闻之,

yuē xī bó gài shòu mìng zhī jūn。

曰“西伯盖受命之君”。

míng nián,

明年,

fá quǎn róng。

伐犬戎。

míng nián,

明年,

fá mì xū。

伐密须。

míng nián,

明年,

bài qí guó。

败耆国。

yīn zhī zǔ yī wén zhī,

殷之祖伊闻之,

jù,

惧,

yǐ gào dì zhòu。

以告帝纣。

zhòu yuē bù yǒu tiān mìng hū shì hé néng wéi míng nián,

纣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明年,

fá yú。

伐邘。

míng nián,

明年,

fá chóng hóu hǔ。

伐崇侯虎。

ér zuò fēng yì,

而作丰邑,

zì qí xià ér xǐ dōu fēng。

自岐下而徙都丰。

míng nián,

明年,

xī bó bēng,

西伯崩,

tài zǐ fā lì,

太子发立,

shì wèi wǔ wáng。

是为武王。

xī bó gài jí wèi wǔ shí nián。

西伯盖即位五十年。

qí qiú yǒu lǐ,

其囚羑里,

gài yì yì zhī bā guà wèi liù shí sì guà。

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shī rén dào xī bó,

诗人道西伯,

gài shòu mìng zhī nián chēng wáng ér duàn yú ruì zhī sòng。

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

hòu shí nián ér bēng,

后十年而崩,

shì wéi wén wáng。

谥为文王。

gǎi fǎ dù,

改法度,

zhì zhēng shuò yǐ。

制正朔矣。

zhuī zūn gǔ gōng wèi tài wáng,

追尊古公为太王,

gōng jì wèi wáng jì gài wáng ruì zì tài wáng xìng。

公季为王季:盖王瑞自太王兴。

wǔ wáng jí wèi,

武王即位,

tài gōng wàng wèi shī,

太公望为师,

zhōu gōng dàn wèi fǔ,

周公旦为辅,

zhào gōng bì gōng zhī tú zuǒ yòu wáng,

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

shī xiū wén wáng xù yè。

师修文王绪业。

jiǔ nián,

九年,

wǔ wáng shàng jì yú bì。

武王上祭于毕。

dōng guān bīng,

东观兵,

zhì yú méng jīn。

至于盟津。

wéi wén wáng mù zhǔ,

为文王木主,

zài yǐ chē,

载以车,

zhōng jūn。

中军。

wǔ wáng zì chēng tài zǐ fā,

武王自称太子发,

yán fèng wén wáng yǐ fá,

言奉文王以伐,

bù gǎn zì zhuān。

不敢自专。

nǎi gào sī mǎ sī tú sī kōng zhū jié qí lì,

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齐栗,

xìn zāi yǔ wú zhī,

信哉!予无知,

yǐ xiān zǔ yǒu dé chén,

以先祖有德臣,

xiǎo zi shòu xiān gōng,

小子受先功,

bì lì shǎng fá,

毕立赏罚,

yǐ dìng qí gōng。

以定其功。

suì xīng shī。

”遂兴师。

shī shàng fù hào yuē zǒng ěr zhòng shù,

师尚父号曰:“总尔众庶,

yǔ ěr zhōu jí,

与尔舟楫,

hòu zhì zhě zhǎn。

后至者斩。

wǔ wáng dù hé,

”武王渡河,

zhōng liú,

中流,

bái yú yuè rù wáng zhōu zhōng,

白鱼跃入王舟中,

wǔ wáng fǔ qǔ yǐ jì。

武王俯取以祭。

jì dù,

既渡,

yǒu huǒ zì shàng fù yú xià,

有火自上复于下,

zhì yú wáng wū,

至于王屋,

liú wèi wū,

流为乌,

qí sè chì,

其色赤,

qí shēng pò yún。

其声魄云。

shì shí,

是时,

zhū hóu bù qī ér huì méng jīn zhě bā bǎi zhū hóu。

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

zhū hóu jiē yuē zhòu kě fá yǐ。

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wǔ wáng yuē nǚ wèi zhī tiān mìng,

”武王曰:“女未知天命,

wèi kě yě。

未可也。

nǎi hái shī guī。

”乃还师归。

jū èr nián,

居二年,

wén zhòu hūn luàn bào nüè zī shén,

闻纣昏乱暴虐滋甚,

shā wáng zǐ bǐ gàn,

杀王子比干,

qiú jī zǐ。

囚箕子。

tài shī cī shǎo shī jiàng bào qí yuè qì ér le zhōu。

太师疵、少师彊抱其乐器而饹周。

yú shì wǔ wáng biàn gào zhū hóu yuē yīn yǒu zhòng zuì,

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

bù kě yǐ bù bì fá。

不可以不毕伐。

nǎi zūn wén wáng,

”乃遵文王,

suì lǜ róng chē sān bǎi chéng,

遂率戎车三百乘,

hǔ bēn sān qiān rén,

虎贲三千人,

jiǎ shì sì wàn wǔ qiān rén,

甲士四万五千人,

yǐ dōng fá zhòu。

以东伐纣。

shí yī nián shí èr yuè wù wǔ,

十一年十二月戊午,

shī bì dù méng jīn,

师毕渡盟津,

zhū hóu xián huì。

诸侯咸会。

yuē zī zī wú dài wǔ wáng nǎi zuò tài shì,

曰:“孳孳无怠!”武王乃作太誓,

gào yú zhòng shù jīn yīn wáng zhòu nǎi yòng qí fù rén zhī yán,

告于众庶:“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

zì jué yú tiān,

自绝于天,

huǐ huài qí sān zhèng,

毁坏其三正,

lí tì qí wáng fù mǔ dì,

离逷其王父母弟,

nǎi duàn qì qí xiān zǔ zhī lè,

乃断弃其先祖之乐,

nǎi wèi yín shēng,

乃为淫声,

yòng biàn luàn zhèng shēng,

用变乱正声,

yí shuō fù rén。

怡说妇人。

gù jīn yǔ fā wéi gòng xíng tiān fá。

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

miǎn zāi fū zǐ,

勉哉夫子,

bù kě zài,

不可再,

bù kě sān èr yuè jiǎ zǐ mèi shuǎng,

不可三!” 二月甲子昧爽,

wǔ wáng cháo zhì yú shāng jiāo mù yě,

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nǎi shì。

乃誓。

wǔ wáng zuǒ zhàng huáng yuè,

武王左杖黄钺,

yòu bǐng bái máo,

右秉白旄,

yǐ huī。

以麾。

yuē yuǎn yǐ xī tǔ zhī rén wǔ wáng yuē jiē wǒ yǒu guó zhǒng jūn,

曰:“远矣西土之人!”武王曰:“嗟!我有国冢君,

sī tú sī mǎ sī kōng,

司徒、司马、司空,

yà lǚ shī shì,

亚旅、师氏,

qiān fū zhǎng bǎi fū zhǎng,

千夫长、百夫长,

jí yōng shǔ qiāng máo wēi lú péng pú rén,

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

chēng ěr gē,

称尔戈,

bǐ ěr gàn,

比尔干,

lì ěr máo,

立尔矛,

yǔ qí shì。

予其誓。

wáng yuē gǔ rén yǒu yán pìn jī wú chén。

”王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

pìn jī zhī chén,

牝鸡之晨,

wéi jiā zhī suǒ。

惟家之索’。

jīn yīn wáng zhòu wéi fù rén yán shì yòng,

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

zì qì qí xiān zǔ sì sì bù dá,

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

hūn qì qí jiā guó,

昏弃其家国,

yí qí wáng fù mǔ dì bù yòng,

遗其王父母弟不用,

nǎi wéi sì fāng zhī duō zuì bū táo shì chóng shì zhǎng,

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

shì xìn shì shǐ,

是信是使,

bǐ bào nüè yú bǎi xìng,

俾暴虐于百姓,

yǐ jiān guǐ yú shāng guó。

以奸轨于商国。

jīn yǔ fā wéi gòng xíng tiān zhī fá。

今予发维共行天之罚。

jīn rì zhī shì,

今日之事,

bù guò liù bù qī bù,

不过六步七步,

nǎi zhǐ qí yān,

乃止齐焉,

fū zǐ miǎn zāi bù guò yú sì fá wǔ fá liù fá qī fá,

夫子勉哉!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

nǎi zhǐ qí yān,

乃止齐焉,

miǎn zāi fū zǐ shàng huán huán,

勉哉夫子!尚桓桓,

rú hǔ rú pí,

如虎如罴,

rú chái rú lí,

如豺如离,

yú shāng jiāo,

于商郊,

bù yù kè le,

不御克饹,

yǐ yì xī tǔ,

以役西土,

miǎn zāi fū zǐ ěr suǒ bù miǎn,

勉哉夫子!尔所不勉,

qí yú ěr shēn yǒu lù。

其于尔身有戮。

shì yǐ,

”誓已,

zhū hóu bīng huì zhě chē sì qiān shèng,

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

chén shī mù yě。

陈师牧野。

dì zhòu wén wǔ wáng lái,

帝纣闻武王来,

yì fā bīng qī shí wàn rén jù wǔ wáng。

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

wǔ wáng shǐ shī shàng fù yǔ bǎi fū zhì shī,

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

yǐ dà zú chí dì zhòu shī。

以大卒驰帝纣师。

zhòu shī suī zhòng,

纣师虽众,

jiē wú zhàn zhī xīn,

皆无战之心,

xīn yù wǔ wáng jí rù。

心欲武王亟入。

zhòu shī jiē dào bīng yǐ zhàn,

纣师皆倒兵以战,

yǐ kāi wǔ wáng。

以开武王。

wǔ wáng chí zhī,

武王驰之,

zhòu bīng jiē bēng pàn zhòu。

纣兵皆崩畔纣。

zhòu zǒu,

纣走,

fǎn rù dēng yú lù tái zhī shàng,

反入登于鹿台之上,

méng yī qí shū yù,

蒙衣其殊玉,

zì fán yú huǒ ér sǐ。

自燔于火而死。

wǔ wáng chí dà bái qí yǐ huī zhū hóu,

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

zhū hóu bì bài wǔ wáng,

诸侯毕拜武王,

wǔ wáng nǎi yī zhū hóu,

武王乃揖诸侯,

zhū hóu bì cóng。

诸侯毕从。

wǔ wáng zhì shāng guó,

武王至商国,

shāng guó bǎi xìng xián dài yú jiāo。

商国百姓咸待于郊。

yú shì wǔ wáng shǐ qún chén gào yǔ shāng bǎi xìng yuē shàng tiān jiàng xiū shāng rén jiē zài bài qǐ shǒu,

于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

wǔ wáng yì dá bài。

武王亦答拜。

suì rù,

遂入,

zhì zhòu sǐ suǒ。

至纣死所。

wǔ wáng zì shè zhī,

武王自射之,

sān fā ér hòu xià chē,

三发而后下车,

yǐ qīng jiàn jī zhī,

以轻剑击之,

yǐ huáng yuè zhǎn zhòu tóu,

以黄钺斩纣头,

xiàn dà bái zhī qí。

县大白之旗。

yǐ ér zhì zhòu zhī bì qiè èr nǚ,

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

èr nǚ jiē jīng zì shā。

二女皆经自杀。

wǔ wáng yòu shè sān fā,

武王又射三发,

jī yǐ jiàn,

击以剑,

zhǎn yǐ xuán yuè,

斩以玄钺,

xiàn qí tóu xiǎo bái zhī qí。

县其头小白之旗。

wǔ wáng yǐ nǎi chū fù jūn。

武王已乃出复军。

qí míng rì,

其明日,

chú dào,

除道,

xiū shè jí shāng zhòu gōng。

修社及商纣宫。

jí qī,

及期,

bǎi fū hé hǎn qí yǐ xiān qū。

百夫荷罕旗以先驱。

wǔ wáng dì shū zhèn duó fèng chén cháng chē,

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

zhōu gōng dàn bǎ dà yuè,

周公旦把大钺,

bì gōng bǎ xiǎo yuè,

毕公把小钺,

yǐ jiā wǔ wáng。

以夹武王。

sàn yí shēng tài diān hóng yāo jiē zhí jiàn yǐ wèi wǔ wáng。

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

jì rù,

既入,

lì yú shè nán dà zú zhī zuǒ,

立于社南大卒之左,

yòu bì cóng。

右毕从。

máo shū zhèng fèng míng shuǐ,

毛叔郑奉明水,

wèi kāng shū fēng bù zī,

卫康叔封布兹,

zhào gōng shì zàn cǎi,

召公奭赞采,

shī shàng fù qiān shēng。

师尚父牵牲。

yǐn yì cè zhù yuē yīn zhī mò sūn jì zhòu,

尹佚筴祝曰:“殷之末孙季纣,

tiǎn fèi xiān wáng míng dé,

殄废先王明德,

wǔ miè shén qí bù sì,

侮蔑神祇不祀,

hūn bào shāng yì bǎi xìng,

昏暴商邑百姓,

qí zhāng xiǎn wén yú tiān huáng shàng dì。

其章显闻于天皇上帝。

yú shì wǔ wáng zài bài qǐ shǒu,

”于是武王再拜稽首,

yuē yīng gèng dà mìng,

曰:“膺更大命,

gé yīn,

革殷,

shòu tiān míng mìng。

受天明命。

wǔ wáng yòu zài bài qǐ shǒu,

”武王又再拜稽首,

nǎi chū。

乃出。

fēng shāng zhòu zi lù fù yīn zhī yú mín。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

wǔ wáng wèi yīn chū dìng wèi jí,

武王为殷初定未集,

nǎi shǐ qí dì guǎn shū xiān cài shū dù xiāng lù fù zhì yīn。

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

yǐ ér mìng zhào gōng shì jī zǐ zhī qiú。

已而命召公释箕子之囚。

mìng bì gōng shì bǎi xìng zhī qiú,

命毕公释百姓之囚,

biǎo shāng róng zhī lǘ。

表商容之闾。

mìng nán gōng kuò sàn lù tái zhī cái,

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

fā jù qiáo zhī sù,

发钜桥之粟,

yǐ zhèn pín ruò méng lì。

以振贫弱萌隶。

mìng nán gōng kuò shǐ yì zhǎn jiǔ dǐng bǎo yù。

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

mìng hóng yāo fēng bǐ gàn zhī mù。

命闳夭封比干之墓。

mìng zōng zhù xiǎng cí yú jūn。

命宗祝享祠于军。

nǎi bà bīng xī guī。

乃罢兵西归。

xíng shòu,

行狩,

jì zhèng shì,

记政事,

zuò wǔ chéng。

作武成。

fēng zhū hóu,

封诸侯,

bān cì zōng yí,

班赐宗彝,

zuò fēn yīn zhī qì wù。

作分殷之器物。

wǔ wáng zhuī sī xiān shèng wáng,

武王追思先圣王,

nǎi bāo fēng shén nóng zhī hòu yú jiāo,

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

huáng dì zhī hòu yú zhù,

黄帝之后于祝,

dì yáo zhī hòu yú jì,

帝尧之后于蓟,

dì shùn zhī hòu yú chén,

帝舜之后于陈,

dà yǔ zhī hòu yú qǐ。

大禹之后于杞。

yú shì fēng gōng chén móu shì,

于是封功臣谋士,

ér shī shàng fù wéi shǒu fēng。

而师尚父为首封。

fēng shàng fù yú yíng qiū,

封尚父于营丘,

yuē qí。

曰齐。

fēng dì zhōu gōng dàn yú qū fù,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yuē lǔ。

曰鲁。

fēng zhào gōng shì yú yàn。

封召公奭于燕。

fēng dì shū xiān yú guǎn,

封弟叔鲜于管,

dì shū dù yú cài。

弟叔度于蔡。

yú gè yǐ cì shòu fēng。

馀各以次受封。

wǔ wáng zhēng jiǔ mù zhī jūn,

武王徵九牧之君,

dēng bīn zhī fù,

登豳之阜,

yǐ wàng shāng yì。

以望商邑。

wǔ wáng zhì yú zhōu,

武王至于周,

zì yè bù mèi。

自夜不寐。

zhōu gōng dàn jí wáng suǒ,

周公旦即王所,

yuē hé wèi bù mèi wáng yuē gào nǚ wéi tiān bù xiǎng yīn,

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

zì fā wèi shēng yú jīn liù shí nián,

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

mí lù zài mù,

麋鹿在牧,

fēi hóng mǎn yě。

蜚鸿满野。

tiān bù xiǎng yīn,

天不享殷,

nǎi jīn yǒu chéng。

乃今有成。

wéi tiān jiàn yīn,

维天建殷,

qí dēng míng mín sān bǎi liù shí fū,

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

bù xiǎn yì bù bīn miè,

不显亦不宾灭,

yǐ zhì jīn。

以至今。

wǒ wèi dìng tiān bǎo,

我未定天保,

hé xiá mèi wáng yuē dìng tiān bǎo,

何暇寐!”王曰:“定天保,

yī tiān shì,

依天室,

xī qiú fū è,

悉求夫恶,

biǎn cóng yīn wáng shòu。

贬从殷王受。

rì yè láo lái dìng wǒ xī tǔ,

日夜劳来定我西土,

wǒ wéi xiǎn fú,

我维显服,

jí dé fāng míng。

及德方明。

zì luò ruì yán yú yī ruì,

自洛汭延于伊汭,

jū yì wú gù,

居易毋固,

qí yǒu xià zhī jū。

其有夏之居。

wǒ nán wàng sān tú,

我南望三涂,

běi wàng yuè bǐ,

北望岳鄙,

gù zhān yǒu hé,

顾詹有河,

yuè zhān luò yī,

粤詹雒、伊,

wú yuǎn tiān shì。

毋远天室。

yíng zhōu jū yú luò yì ér hòu qù。

”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

zòng mǎ yú huà shān zhī yáng,

纵马于华山之阳,

fàng niú yú táo lín zhī xū yǎn gān gē,

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

zhèn bīng shì lǚ shì tiān xià bù fù yòng yě。

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wǔ wáng yǐ kè yīn,

武王已克殷,

hòu èr nián,

后二年,

wèn jī zǐ yīn suǒ yǐ wáng。

问箕子殷所以亡。

jī zǐ bù rěn yán yīn è,

箕子不忍言殷恶,

yǐ cún wáng guó yí gào。

以存亡国宜告。

wǔ wáng yì chǒu,

武王亦丑,

gù wèn yǐ tiān dào。

故问以天道。

wǔ wáng bìng。

武王病。

tiān xià wèi jí,

天下未集,

qún gōng jù,

群公惧,

mù bo,

穆卜,

zhōu gōng nǎi fú zhāi,

周公乃祓斋,

zì wèi zhì,

自为质,

yù dài wǔ wáng,

欲代武王,

wǔ wáng yǒu chōu。

武王有瘳。

hòu ér bēng,

后而崩,

tài zǐ sòng dài lì,

太子诵代立,

shì wèi chéng wáng。

是为成王。

chéng wáng shǎo,

成王少,

zhōu chū dìng tiān xià,

周初定天下,

zhōu gōng kǒng zhū hóu pàn zhōu,

周公恐诸侯畔周,

gōng nǎi shè xíng zhèng dāng guó。

公乃摄行政当国。

guǎn shū cài shū qún dì yí zhōu gōng,

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

yǔ wǔ gēng zuò luàn,

与武庚作乱,

pàn zhōu。

畔周。

zhōu gōng fèng chéng wáng mìng,

周公奉成王命,

fá zhū wǔ gēng guǎn shū,

伐诛武庚、管叔,

fàng cài shū。

放蔡叔。

yǐ wēi zǐ kāi dài yīn hòu,

以微子开代殷后,

guó yú sòng。

国于宋。

pō shōu yīn yú mín,

颇收殷馀民,

yǐ fēng wǔ wáng shǎo dì fēng wèi wèi kāng shū。

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

jìn táng shū dé jiā gǔ,

晋唐叔得嘉穀,

xiàn zhī chéng wáng,

献之成王,

chéng wáng yǐ guī zhōu gōng yú bīng suǒ。

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

zhōu gōng shòu hé dōng tǔ,

周公受禾东土,

lǔ tiān zǐ zhī mìng。

鲁天子之命。

chū,

初,

guǎn cài pàn zhōu,

管、蔡畔周,

zhōu gōng tǎo zhī,

周公讨之,

sān nián ér bì dìng,

三年而毕定,

gù chū zuò dà gào,

故初作大诰,

cì zuò wēi zǐ zhī mìng,

次作微子之命,

cì guī hé,

次归禾,

cì jiā hé,

次嘉禾,

cì kāng gào jiǔ gào zǐ cái,

次康诰、酒诰、梓材,

qí shì zài zhōu gōng zhī piān。

其事在周公之篇。

zhōu gōng xíng zhèng qī nián,

周公行政七年,

chéng wáng cháng,

成王长,

zhōu gōng fǎn zhèng chéng wáng,

周公反政成王,

běi miàn jiù qún chén zhī wèi。

北面就群臣之位。

chéng wáng zài fēng,

成王在丰,

shǐ zhào gōng fù yíng luò yì,

使召公复营洛邑,

rú wǔ wáng zhī yì。

如武王之意。

zhōu gōng fù bo shēn shì,

周公复卜申视,

zú yíng zhù,

卒营筑,

jū jiǔ dǐng yān。

居九鼎焉。

yuē cǐ tiān xià zhī zhōng,

曰:“此天下之中,

sì fāng rù gòng dào lǐ jūn。

四方入贡道里均。

zuò zhào gào luò gào。

”作召诰、洛诰。

chéng wáng jì qiān yīn yí mín,

成王既迁殷遗民,

zhōu gōng yǐ wáng mìng gào,

周公以王命告,

zuò duō shì wú yì。

作多士、无佚。

zhào gōng wèi bǎo,

召公为保,

zhōu gōng wèi shī,

周公为师,

dōng fá huái yí,

东伐淮夷,

cán yǎn,

残奄,

qiān qí jūn báo gū。

迁其君薄姑。

chéng wáng zì yǎn guī,

成王自奄归,

zài zōng zhōu,

在宗周,

zuò duō fāng。

作多方。

jì chù yīn mìng,

既绌殷命,

xí huái yí,

袭淮夷,

guī zài fēng,

归在丰,

zuò zhōu guān。

作周官。

xìng zhèng lǐ yuè,

兴正礼乐,

dù zhì yú shì gǎi,

度制于是改,

ér mín hé mù,

而民和睦,

sòng shēng xìng。

颂声兴。

chéng wáng jì fá dōng yí,

成王既伐东夷,

xī shèn lái hè,

息慎来贺,

wáng cì róng bó zuò huì xī shèn zhī mìng。

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chéng wáng jiāng bēng,

成王将崩,

jù tài zǐ zhāo zhī bù rèn,

惧太子钊之不任,

nǎi mìng zhào gōng bì gōng lǜ zhū hóu yǐ xiāng tài zǐ ér lì zhī。

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

chéng wáng jì bēng,

成王既崩,

èr gōng lǜ zhū hóu,

二公率诸侯,

yǐ tài zǐ zhāo jiàn yú xiān wáng miào,

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

shēn gào yǐ wén wáng wǔ wáng zhī suǒ yǐ wéi wáng yè zhī bù yì,

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

wù zài jié jiǎn,

务在节俭,

wú duō yù,

毋多欲,

yǐ dǔ xìn lín zhī,

以笃信临之,

zuò gù mìng。

作顾命。

tài zǐ zhāo suì lì,

太子钊遂立,

shì wèi kāng wáng。

是为康王。

kāng wáng jí wèi,

康王即位,

biàn gào zhū hóu,

遍告诸侯,

xuān gào yǐ wén wǔ zhī yè yǐ shēn zhī,

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

zuò kāng gào。

作康诰。

gù chéng kāng zhī jì,

故成康之际,

tiān xià ān níng,

天下安宁,

xíng cuò sì shí yú nián bù yòng。

刑错四十馀年不用。

kāng wáng mìng zuò cè bì gōng fēn jū lǐ,

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

chéng zhōu jiāo,

成周郊,

zuò bì mìng。

作毕命。

kāng wáng zú,

康王卒,

zi zhāo wáng xiá lì。

子昭王瑕立。

zhāo wáng zhī shí,

昭王之时,

wáng dào wēi quē。

王道微缺。

zhāo wáng nán xún shòu bù fǎn,

昭王南巡狩不返,

zú yú jiāng shàng。

卒于江上。

qí zú bù fù gào,

其卒不赴告,

huì zhī yě。

讳之也。

lì zhāo wáng zǐ mǎn,

立昭王子满,

shì wèi mù wáng。

是为穆王。

mù wáng jí wèi,

穆王即位,

chūn qiū yǐ wǔ shí yǐ。

春秋已五十矣。

wáng dào shuāi wēi,

王道衰微,

mù wáng mǐn wén wǔ zhī dào quē,

穆王闵文武之道缺,

nǎi mìng bó shēn jiè tài pú guó zhī zhèng,

乃命伯 申诫太仆国之政,

zuò mìng。

作命。

fù níng。

复宁。

mù wáng jiāng zhēng quǎn róng,

穆王将征犬戎,

jì gōng móu fù jiàn yuē bù kě。

祭公谋父谏曰:“不可。

xiān wáng yào dé bù guān bīng。

先王燿德不观兵。

fū bīng jí ér shí dòng,

夫兵戢而时动,

dòng zé wēi,

动则威,

guān zé wán,

观则玩,

wán zé wú zhèn。

玩则无震。

shì gù zhōu wén gōng zhī sòng yuē zài jí gān gē,

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

zài gāo gōng shǐ,

载櫜弓矢,

wǒ qiú yì dé,

我求懿德,

sì yú shí xià,

肆于时夏,

yǔn wáng bǎo zhī。

允王保之。

xiān wáng zhī yú mín yě,

’先王之于民也,

mào zhèng qí dé ér hòu qí xìng,

茂正其德而厚其性,

fù qí cái qiú ér lì qí qì yòng,

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

míng lì hài zhī xiāng,

明利害之乡,

yǐ wén xiū zhī,

以文修之,

shǐ zhī wù lì ér pì hài,

使之务利而辟害,

huái dé ér wèi wēi,

怀德而畏威,

gù néng bǎo shì yǐ zī dà。

故能保世以滋大。

xī wǒ xiān wáng shì hòu jì yǐ fú shi yú xià。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jí xià zhī shuāi yě,

及夏之衰也,

qì jì bù wù,

弃稷不务,

wǒ xiān wáng bù zhú yòng shī qí guān,

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

ér zì cuàn yú róng dí zhī jiān。

而自窜于戎狄之间。

bù gǎn dài yè,

不敢怠业,

shí xù qí dé,

时序其德,

zūn xiū qí xù,

遵修其绪,

xiū qí xùn diǎn,

修其训典,

zhāo xī kè qín,

朝夕恪勤,

shǒu yǐ dūn dǔ,

守以敦笃,

fèng yǐ zhōng xìn。

奉以忠信。

yì shì zài dé,

奕世载德,

bù tiǎn qián rén。

不忝前人。

zhì yú wén wáng wǔ wáng,

至于文王、武王,

zhāo qián zhī guāng míng ér jiā zhī yǐ cí hé,

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

shì shén bǎo mín,

事神保民,

wú bù xīn xǐ。

无不欣喜。

shāng wáng dì xīn dà è yú mín,

商王帝辛大恶于民,

shù mín bù rěn,

庶民不忍,

zài wǔ wáng,

载武王,

yǐ zhì róng yú shāng mù。

以致戎于商牧。

shì gù xiān wáng fēi wù wǔ yě,

是故先王非务武也,

quàn xù mín yǐn ér chú qí hài yě。

劝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fū xiān wáng zhī zhì,

夫先王之制,

bāng nèi diān fú,

邦内甸服,

bāng wài hóu fú,

邦外侯服,

hóu wèi bīn fú,

侯卫宾服,

yí mán yào fú,

夷蛮要服,

róng dí huāng fú。

戎翟荒服。

diān fú zhě jì,

甸服者祭,

hóu fú zhě sì,

侯服者祀,

bīn fú zhě xiǎng,

宾服者享,

yào fú zhě gòng,

要服者贡,

huāng fú zhě wáng。

荒服者王。

rì jì,

日祭,

yuè sì,

月祀,

shí xiǎng,

时享,

suì gòng,

岁贡,

zhōng wáng。

终王。

xiān wáng zhī shùn sì yě,

先王之顺祀也,

yǒu bù jì zé xiū yì,

有不祭则修意,

yǒu bù sì zé xiū yán,

有不祀则修言,

yǒu bù xiǎng zé xiū wén,

有不享则修文,

yǒu bù gòng zé xiū míng,

有不贡则修名,

yǒu bù wáng zé xiū dé,

有不王则修德,

xù chéng ér yǒu bù zhì zé xiū xíng。

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

yú shì yǒu xíng bù jì,

于是有刑不祭,

fá bù sì,

伐不祀,

zhēng bù xiǎng,

征不享,

ràng bù gòng,

让不贡,

gào bù wáng。

告不王。

yú shì yǒu xíng fá zhī pì,

于是有刑罚之辟,

yǒu gōng fá zhī bīng,

有攻伐之兵,

yǒu zhēng tǎo zhī bèi,

有征讨之备,

yǒu wēi ràng zhī mìng,

有威让之命,

yǒu wén gào zhī cí。

有文告之辞。

bù lìng chén cí ér yǒu bù zhì,

布令陈辞而有不至,

zé zēng xiū yú dé,

则增修于德,

wú qín mín yú yuǎn。

无勤民于远。

shì yǐ jìn wú bù tīng,

是以近无不听,

yuǎn wú bù fú。

远无不服。

jīn zì dà bì bó shì zhī zhōng yě,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

quǎn róng shì yǐ qí zhí lái wáng,

犬戎氏以其职来王,

tiān zǐ yuē yǔ bì yǐ bù xiǎng zhēng zhī,

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

qiě guān zhī bīng,

且观之兵’,

wú nǎi fèi xiān wáng zhī xùn,

无乃废先王之训,

ér wáng jǐ dùn hū wú wén quǎn róng shù dūn,

而王几顿乎?吾闻犬戎树敦,

lǜ jiù dé ér shǒu zhōng chún gù,

率旧德而守终纯固,

qí yǒu yǐ yù wǒ yǐ。

其有以御我矣。

wáng suì zhēng zhī,

”王遂征之,

dé sì bái láng sì bái lù yǐ guī。

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zì shì huāng fú zhě bù zhì。

自是荒服者不至。

zhū hóu yǒu bù mù zhě,

诸侯有不睦者,

fǔ hóu yán yú wáng,

甫侯言于王,

zuò xiū xíng pì。

作修刑辟。

wáng yuē xū,

王曰:“吁,

lái yǒu guó yǒu tǔ,

来!有国有土,

gào rǔ xiáng xíng。

告汝祥刑。

zài jīn ěr ān bǎi xìng,

在今尔安百姓,

hé zé fēi qí rén,

何择非其人,

hé jìng fēi qí xíng,

何敬非其刑,

hé jū fēi qí yí yǔ liǎng zào jù bèi,

何居非其宜与?两造具备,

shī tīng wǔ cí。

师听五辞。

wǔ cí jiǎn xìn,

五辞简信,

zhèng yú wǔ xíng。

正于五刑。

wǔ xíng bù jiǎn,

五刑不简,

zhèng yú wǔ fá。

正于五罚。

wǔ fá bù fú,

五罚不服,

zhèng yú wǔ guò。

正于五过。

wǔ guò zhī cī,

五过之疵,

guān yù nèi yù,

官狱内狱,

yuè shí qí zuì,

阅实其罪,

wéi jūn qí guò。

惟钧其过。

wǔ xíng zhī yí yǒu shè,

五刑之疑有赦,

wǔ fá zhī yí yǒu shè,

五罚之疑有赦,

qí shěn kè zhī。

其审克之。

jiǎn xìn yǒu zhòng,

简信有众,

wéi xùn yǒu jī。

惟讯有稽。

wú jiǎn bù yí,

无简不疑,

gòng yán tiān wēi。

共严天威。

qíng pì yí shè,

黥辟疑赦,

qí fá bǎi lǜ,

其罚百率,

yuè shí qí zuì。

阅实其罪。

yì pì yí shè,

劓辟疑赦,

qí fá bèi sǎ,

其罚倍洒,

yuè shí qí zuì。

阅实其罪。

bìn pì yí shè,

膑辟疑赦,

qí fá bèi chà,

其罚倍差,

yuè shí qí zuì。

阅实其罪。

gōng pì yí shè,

宫辟疑赦,

qí fá wǔ bǎi lǜ,

其罚五百率,

yuè shí qí zuì。

阅实其罪。

dà pì yí shè,

大辟疑赦,

qí fá qiān lǜ,

其罚千率,

yuè shí qí zuì。

阅实其罪。

mò fá zhī shǔ qiān,

墨罚之属千,

yì fá zhī shǔ qiān,

劓罚之属千,

bìn fá zhī shǔ wǔ bǎi,

膑罚之属五百,

gōng fá zhī shǔ sān bǎi,

宫罚之属三百,

dà pì zhī fá qí shǔ èr bǎi wǔ xíng zhī shǔ sān qiān。

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

mìng yuē fǔ xíng。

”命曰甫刑。

mù wáng lì wǔ shí wǔ nián,

穆王立五十五年,

bēng,

崩,

zi gòng wáng yī hù lì。

子共王繄扈立。

gòng wáng yóu yú jīng shàng,

共王游于泾上,

mì kāng gōng cóng,

密康公从,

yǒu sān nǚ le zhī。

有三女饹之。

qí mǔ yuē bì zhì zhī wáng。

其母曰:“必致之王。

fū shòu sān wèi qún,

夫兽三为群,

rén sān wèi zhòng,

人三为众,

nǚ sān wèi càn。

女三为粲。

wáng tián bù qǔ qún,

王田不取群,

gōng xíng bù xià zhòng,

公行不下众,

wáng yù bù cān yī zú。

王御不参一族。

fū càn,

夫粲,

měi zhī wù yě。

美之物也。

zhòng yǐ měi wù guī nǚ,

众以美物归女,

ér hé dé yǐ kān zhī wáng yóu bù kān,

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

kuàng ěr zhī xiǎo chǒu hū xiǎo chǒu bèi wù,

况尔之小丑乎!小丑备物,

zhōng bì wáng。

终必亡。

kāng gōng bù xiàn,

”康公不献,

yī nián,

一年,

gòng wáng miè mì。

共王灭密。

gòng wáng bēng,

共王崩,

zi yì wáng tián lì。

子懿王畑立。

yì wáng zhī shí,

懿王之时,

wáng shì suì shuāi,

王室遂衰,

shī rén zuò cì。

诗人作刺。

yì wáng bēng,

懿王崩,

gòng wáng dì pì fāng lì,

共王弟辟方立,

shì wèi xiào wáng。

是为孝王。

xiào wáng bēng,

孝王崩,

zhū hóu fù lì yì wáng tài zǐ xiè,

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

shì wèi yí wáng。

是为夷王。

yí wáng bēng,

夷王崩,

zi lì wáng hú lì。

子厉王胡立。

lì wáng jí wèi sān shí nián,

厉王即位三十年,

hǎo lì,

好利,

jìn róng yí gōng。

近荣夷公。

dài fū ruì liáng fū jiàn lì wáng yuē wáng shì qí jiāng bēi hū fū róng gōng hǎo zhuān lì ér bù zhī dà nàn。

大夫芮良夫谏厉王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

fū lì,

夫利,

bǎi wù zhī suǒ shēng yě,

百物之所生也,

tiān dì zhī suǒ zài yě,

天地之所载也,

ér yǒu zhuān zhī,

而有专之,

qí hài duō yǐ。

其害多矣。

tiān dì bǎi wù jiē jiāng qǔ yān,

天地百物皆将取焉,

hé kě zhuān yě suǒ nù shén duō,

何可专也?所怒甚多,

bù bèi dà nàn。

不备大难。

yǐ shì jiào wáng,

以是教王,

wáng qí néng jiǔ hū fū wáng rén zhě,

王其能久乎?夫王人者,

jiāng dǎo lì ér bù zhī shàng xià zhě yě。

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

shǐ shén rén bǎi wù wú bù dé jí,

使神人百物无不得极,

yóu rì chù tì jù yuàn zhī lái yě。

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

gù sòng yuē sī wén hòu jì,

故颂曰‘思文后稷,

kè pèi bǐ tiān,

克配彼天,

lì wǒ zhēng mín,

立我蒸民,

mò fěi ěr jí。

莫匪尔极’。

dà yá yuē chén xī zài zhōu。

大雅曰‘陈锡载周’。

shì bù bù lì ér jù nán hū,

是不布利而惧难乎,

gù néng zài zhōu yǐ zhì yú jīn。

故能载周以至于今。

jīn wáng xué zhuān lì,

今王学专利,

qí kě hū pǐ fū zhuān lì,

其可乎?匹夫专利,

yóu wèi zhī dào,

犹谓之盗,

wáng ér xíng zhī,

王而行之,

qí guī xiān yǐ。

其归鲜矣。

róng gōng ruò yòng,

荣公若用,

zhōu bì bài yě。

周必败也。

lì wáng bù tīng,

”厉王不听,

zú yǐ róng gōng wèi qīng shì,

卒以荣公为卿士,

yòng shì。

用事。

wáng xíng bào nüè chǐ ào,

王行暴虐侈傲,

guó rén bàng wáng。

国人谤王。

zhào gōng jiàn yuē mín bù kān mìng yǐ。

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

wáng nù,

”王怒,

dé wèi wū,

得卫巫,

shǐ jiān bàng zhě,

使监谤者,

yǐ gào zé shā zhī。

以告则杀之。

qí bàng xiān yǐ,

其谤鲜矣,

zhū hóu bù cháo。

诸侯不朝。

sān shí sì nián,

三十四年,

wáng yì yán,

王益严,

guó rén mò gǎn yán,

国人莫敢言,

dào lù yǐ mù。

道路以目。

lì wáng xǐ,

厉王喜,

gào zhào gōng yuē wú néng mǐ bàng yǐ,

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

nǎi bù gǎn yán。

乃不敢言。

zhào gōng yuē shì zhāng zhī yě。

”召公曰:“是鄣之也。

fáng mín zhī kǒu,

防民之口,

shèn yú fáng shuǐ。

甚于防水。

shuǐ yōng ér kuì,

水壅而溃,

shāng rén bì duō,

伤人必多,

mín yì rú zhī。

民亦如之。

shì gù wèi shuǐ zhě jué zhī shǐ dǎo,

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

wèi mín zhě xuān zhī shǐ yán。

为民者宣之使言。

gù tiān zǐ tīng zhèng,

故天子听政,

shǐ gōng qīng zhì yú liè shì xiàn shī,

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gǔ xiàn qū,

瞽献曲,

shǐ xiàn shū,

史献书,

shī zhēn,

师箴,

sǒu fù,

瞍赋,

méng sòng,

蒙诵,

bǎi gōng jiàn,

百工谏,

shù rén chuán yǔ,

庶人传语,

jìn chén jǐn guī,

近臣尽规,

qīn qī bǔ chá,

亲戚补察,

gǔ shǐ jiào huì,

瞽史教诲,

qí ài xiū zhī,

耆艾修之,

ér hòu wáng zhēn zhuó yān,

而后王斟酌焉,

shì yǐ shì xíng ér bù bèi。

是以事行而不悖。

mín zhī yǒu kǒu yě,

民之有口也,

yóu tǔ zhī yǒu shān chuān yě,

犹土之有山川也,

cái yòng yú shì hū chū yóu qí yǒu yuán xí yǎn wò yě,

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yī shí yú shì hū shēng。

衣食于是乎生。

kǒu zhī xuān yán yě,

口之宣言也,

shàn bài yú shì hū xìng。

善败于是乎兴。

xíng shàn ér bèi bài,

行善而备败,

suǒ yǐ chǎn cái yòng yī shí zhě yě。

所以产财用衣食者也。

fū mín lǜ zhī yú xīn ér xuān zhī yú kǒu,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chéng ér xíng zhī。

成而行之。

ruò yōng qí kǒu,

若壅其口,

qí yǔ néng jǐ hé wáng bù tīng。

其与能几何?”王不听。

yú shì guó mò gǎn chū yán,

于是国莫敢出言,

sān nián,

三年,

nǎi xiāng yǔ pàn,

乃相与畔,

xí lì wáng。

袭厉王。

lì wáng chū bēn yú zhì。

厉王出奔于彘。

lì wáng tài zǐ jìng nì zhào gōng zhī jiā,

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

guó rén wén zhī,

国人闻之,

nǎi wéi zhī。

乃围之。

zhào gōng yuē xī wú zhòu jiàn wáng,

召公曰:“昔吾骤谏王,

wáng bù cóng,

王不从,

yǐ jí cǐ nán yě。

以及此难也。

jīn shā wáng tài zǐ,

今杀王太子,

wáng qí yǐ wǒ wèi chóu ér duì nù hū fū shì jūn zhě,

王其以我为雠而懟怒乎?夫事君者,

xiǎn ér bù chóu duì,

险而不雠懟,

yuàn ér bù nù,

怨而不怒,

kuàng shì wáng hū nǎi yǐ qí zǐ dài wáng tài zǐ,

况事王乎!”乃以其子代王太子,

tài zǐ jìng dé tuō。

太子竟得脱。

zhào gōng zhōu gōng èr xiāng xíng zhèng,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

hào yuē gòng hé。

号曰“共和”。

gòng hé shí sì nián,

共和十四年,

lì wáng sǐ yú zhì。

厉王死于彘。

tài zǐ jìng cháng yú zhào gōng jiā,

太子静长于召公家,

èr xiāng nǎi gòng lì zhī wèi wáng,

二相乃共立之为王,

shì wèi xuān wáng。

是为宣王。

xuān wáng jí wèi,

宣王即位,

èr xiāng fǔ zhī,

二相辅之,

xiū zhèng,

修政,

fǎ wén wǔ chéng kāng zhī yí fēng,

法文、武、成、康之遗风,

zhū hóu fù zōng zhōu。

诸侯复宗周。

shí èr nián,

十二年,

lǔ wǔ gōng lái zhāo。

鲁武公来朝。

xuān wáng bù xiū jí yú qiān mǔ,

宣王不修籍于千亩,

guó wén gōng jiàn yuē bù kě,

虢文公谏曰不可,

wáng fú tīng。

王弗听。

sān shí jiǔ nián,

三十九年,

zhàn yú qiān mǔ,

战于千亩,

wáng shī bài jī yú jiāng shì zhī róng。

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xuān wáng jì wáng nán guó zhī shī,

宣王既亡南国之师,

nǎi liào mín yú tài yuán。

乃料民于太原。

zhòng shān fǔ jiàn yuē mín bù kě liào yě。

仲山甫谏曰:“民不可料也。

xuān wáng bù tīng,

”宣王不听,

zú liào mín。

卒料民。

sì shí liù nián,

四十六年,

xuān wáng bēng,

宣王崩,

zi yōu wáng gōng shēng lì。

子幽王宫湦立。

yōu wáng èr nián,

幽王二年,

xī zhōu sān chuān jiē zhèn。

西周三川皆震。

bó yáng fǔ yuē zhōu jiāng wáng yǐ。

伯阳甫曰:“周将亡矣。

fū tiān dì zhī qì,

夫天地之气,

bù shī qí xù ruò guò qí xù,

不失其序;若过其序,

mín luàn zhī yě。

民乱之也。

yáng fú ér bù néng chū,

阳伏而不能出,

yīn pò ér bù néng zhēng,

阴迫而不能蒸,

yú shì yǒu dì zhèn。

于是有地震。

jīn sān chuān shí zhèn,

今三川实震,

shì yáng shī qí suǒ ér tián yīn yě。

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

yáng shī ér zài yīn,

阳失而在阴,

yuán bì sāi yuán sāi,

原必塞;原塞,

guó bì wáng。

国必亡。

fū shuǐ tǔ yǎn ér mín yòng yě。

夫水土演而民用也。

tǔ wú suǒ yǎn,

土无所演,

mín fá cái yòng,

民乏财用,

bù wáng hé dài xī yī luò jié ér xià wáng,

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

hé jié ér shāng wáng。

河竭而商亡。

jīn zhōu dé ruò èr dài zhī jì yǐ,

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

qí chuān yuán yòu sāi,

其川原又塞,

sāi bì jié。

塞必竭。

fū guó bì yī shān chuān,

夫国必依山川,

shān bēng chuān jié,

山崩川竭,

wáng guó zhī zhēng yě。

亡国之徵也。

chuān jié bì shān bēng。

川竭必山崩。

ruò guó wáng bù guò shí nián,

若国亡不过十年,

shù zhī jì yě。

数之纪也。

tiān zhī suǒ qì,

天之所弃,

bù guò qí jì。

不过其纪。

shì suì yě,

”是岁也,

sān chuān jié,

三川竭,

qí shān bēng。

岐山崩。

sān nián,

三年,

yōu wáng bì ài bāo sì。

幽王嬖爱襃姒。

bāo sì shēng zǐ bó fú,

襃姒生子伯服,

yōu wáng yù fèi tài zǐ。

幽王欲废太子。

tài zǐ mǔ shēn hóu nǚ,

太子母申侯女,

ér wèi hòu。

而为后。

hòu yōu wáng dé bāo sì,

后幽王得襃姒,

ài zhī,

爱之,

yù fèi shēn hòu,

欲废申后,

bìng qù tài zǐ yí jiù,

并去太子宜臼,

yǐ bāo sì wèi hòu,

以襃姒为后,

yǐ bó fú wèi tài zǐ。

以伯服为太子。

zhōu tài shǐ bó yáng dú shǐ jì yuē zhōu wáng yǐ。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

xī zì xià hòu shì zhī shuāi yě,

”昔自夏后氏之衰也,

yǒu èr shén lóng zhǐ yú xià dì tíng ér yán yuē yú,

有二神龙止于夏帝庭而言曰:“余,

bāo zhī èr jūn。

襃之二君。

xià dì bo shā zhī yǔ qù zhī yǔ zhǐ zhī,

”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

mò jí。

莫吉。

bo qǐng qí chí ér cáng zhī,

卜请其漦而藏之,

nǎi jí。

乃吉。

yú shì bù bì ér cè gào zhī,

于是布币而策告之,

lóng wáng ér chí zài,

龙亡而漦在,

dú ér qù zhī。

椟而去之。

xià wáng,

夏亡,

chuán cǐ qì yīn。

传此器殷。

yīn wáng,

殷亡,

yòu chuán cǐ qì zhōu。

又传此器周。

bǐ sān dài,

比三代,

mò gǎn fā zhī,

莫敢发之,

zhì lì wáng zhī mò,

至厉王之末,

fā ér guān zhī。

发而观之。

chí liú yú tíng,

漦流于庭,

bù kě chú。

不可除。

lì wáng shǐ fù rén luǒ ér zào zhī。

厉王使妇人裸而譟之。

chí huà wéi xuán yuán,

漦化为玄鼋,

yǐ rù wáng hòu gōng。

以入王后宫。

hòu gōng zhī tóng qiè jì chèn ér zāo zhī,

后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

jì jī ér yùn,

既笄而孕,

wú fū ér shēng zǐ,

无夫而生子,

jù ér qì zhī。

惧而弃之。

xuān wáng zhī shí tóng nǚ yáo yuē yǎn hú jī fú,

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

shí wáng zhōu guó。

实亡周国。

yú shì xuān wáng wén zhī,

”于是宣王闻之,

yǒu fū fù mài shì qì zhě,

有夫妇卖是器者,

xuān wáng shǐ zhí ér lù zhī。

宣王使执而戮之。

táo yú dào,

逃于道,

ér jiàn xiāng zhě hòu gōng tóng qiè suǒ qì yāo zi chū yú lù zhě,

而见乡者后宫童妾所弃妖子出于路者,

wén qí yè tí,

闻其夜啼,

āi ér shōu zhī,

哀而收之,

fū fù suì wáng,

夫妇遂亡,

le yú bāo。

饹于襃。

bāo rén yǒu zuì,

襃人有罪,

qǐng rù tóng qiè suǒ qì nǚ zǐ zhě yú wáng yǐ shú zuì。

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于王以赎罪。

qì nǚ zǐ chū yú bāo,

弃女子出于襃,

shì wèi bāo sì。

是为襃姒。

dāng yōu wáng sān nián,

当幽王三年,

wáng zhī hòu gōng jiàn ér ài zhī,

王之后宫见而爱之,

shēng zǐ bó fú,

生子伯服,

jìng fèi shēn hòu jí tài zǐ,

竟废申后及太子,

yǐ bāo sì wèi hòu,

以襃姒为后,

bó fú wèi tài zǐ。

伯服为太子。

tài shǐ bó yáng yuē huò chéng yǐ,

太史伯阳曰:“祸成矣,

wú kě nài hé bāo sì bù hǎo xiào,

无可奈何!” 襃姒不好笑,

yōu wáng yù qí xiào wàn fāng,

幽王欲其笑万方,

gù bù xiào。

故不笑。

yōu wáng wèi fēng suì dà gǔ,

幽王为烽燧大鼓,

yǒu kòu zhì zé jǔ fēng huǒ。

有寇至则举烽火。

zhū hóu xī zhì,

诸侯悉至,

zhì ér wú kòu,

至而无寇,

bāo sì nǎi dà xiào。

襃姒乃大笑。

yōu wáng shuō zhī,

幽王说之,

wéi shù jǔ fēng huǒ。

为数举烽火。

qí hòu bù xìn,

其后不信,

zhū hóu yì yì bù zhì。

诸侯益亦不至。

yōu wáng yǐ guó shí fù wèi qīng,

幽王以虢石父为卿,

yòng shì,

用事,

guó rén jiē yuàn。

国人皆怨。

shí fù wéi rén nìng qiǎo shàn yú hǎo lì,

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

wáng yòng zhī。

王用之。

yòu fèi shēn hòu,

又废申后,

qù tài zǐ yě。

去太子也。

shēn hóu nù,

申侯怒,

yǔ zēng xī yí quǎn róng gōng yōu wáng。

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

yōu wáng jǔ fēng huǒ zhēng bīng,

幽王举烽火徵兵,

bīng mò zhì。

兵莫至。

suì shā yōu wáng lí shān xià,

遂杀幽王骊山下,

lǔ bāo sì,

虏襃姒,

jǐn qǔ zhōu lù ér qù。

尽取周赂而去。

yú shì zhū hóu nǎi jí shēn hóu ér gòng lì gù yōu wáng tài zǐ yí jiù,

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

shì wèi píng wáng,

是为平王,

yǐ fèng zhōu sì。

以奉周祀。

píng wáng lì,

平王立,

dōng qiān yú luò yì,

东迁于雒邑,

pì róng kòu。

辟戎寇。

píng wáng zhī shí,

平王之时,

zhōu shì shuāi wēi,

周室衰微,

zhū hóu jiàng bìng ruò,

诸侯彊并弱,

qí chǔ qín jìn shǐ dà,

齐、楚、秦、晋始大,

zhèng yóu fāng bó。

政由方伯。

sì shí jiǔ nián,

四十九年,

lǔ yǐn gōng jí wèi。

鲁隐公即位。

wǔ shí yī nián,

五十一年,

píng wáng bēng,

平王崩,

tài zǐ xiè fù zǎo sǐ,

太子洩父蚤死,

lì qí zi lín,

立其子林,

shì wèi huán wáng。

是为桓王。

huán wáng,

桓王,

píng wáng sūn yě。

平王孙也。

huán wáng sān nián,

桓王三年,

zhèng zhuāng gōng cháo,

郑庄公朝,

huán wáng bù lǐ。

桓王不礼。

wǔ nián,

五年,

zhèng yuàn,

郑怨,

yǔ lǔ yì xǔ tián。

与鲁易许田。

xǔ tián,

许田,

tiān zǐ zhī yòng shì tài shān tián yě。

天子之用事太山田也。

bā nián,

八年,

lǔ shā yǐn gōng,

<

【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注释

元妃:帝王或诸侯的嫡妻。按:《索隐》曰:“谯周以为‘弃,帝喾之胄,其父亦不著’,与此纪异也。”

野:野外,郊野。

迹:脚印。

忻(xīn,欣)然:欣然。忻,同“欣”。说:同“悦”,喜悦,高兴。

践:踏,踩。

居期:到了日子。这里指怀孕

不祥:不吉利。

隘:狭窄。

辟:同“避”。

适会:正赶上。“适”“会”同义。

覆:盖。荐:藉,垫。

屹:耸立的样子。

种树:种植。“树”也是种的意思。菽:豆类。

相:仔细察看。

稼穑:种植和收获。种植叫稼,收获叫穑。

法则:效法、仿效。

举:举荐,提拔。

黎民:众民。黎,黑色。因众民发黑,故称黎民。

后稷:古代掌管农业事务的官。这里是做后稷以管理农务的意思。播时:播种,种植。时,通“莳(shì,示)”,栽种。

别:另外。姓姬氏:以姬为姓。

令德:美的德性。令,美,善。

去稷,指废弃农师。

戎狄:泛指西北地区的部族。

行(旧读xìng,幸):察看。

取材用:《正义》曰:“公刘从漆县漆南渡渭,至南山取材木为用也。”

赖:依靠,仰赖。庆:幸福。

怀:归向。

保归:归附。保,依,附。

“故诗人”句:《诗经·大雅》有《公刘》篇,歌颂了公刘的伟大业绩和高尚品德。诗人,指《诗经》的作者。

国:国都。这里是建都的意思。

戴:尊奉,拥护。

司马迁写作时的情形

司马迁写作时的情形

已:不久。

有民:民众。有,有人认为是上古汉语名词词头,无义。

所为:等于说“所以”,这里是表示攻战的原因或目的。

之:意思是做他们的主。

私属:家众。

逾:越过。

贬:减少,损减。这里有除去的意思。

邑别居之:意思是设邑落分别居住。

作五官有司:《集解》引《礼记》曰:“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典司五众。”又引郑玄曰:“此殷时制。”作,设置。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民皆”二句:《诗经》中《周颂·作》、《鲁颂·閟宫》都有歌颂古公亶父(fǔ,甫)的内容。 古公有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谮(zèn,怎去声):进馋言,说人的坏话。

文马:有彩色纹的马。《正义》:“按:骏马赤鬣缟身,目黄金,文王以献纣也。”

九驷:三十六匹马。驷,古代一车驾四马,因称同驾一车的四马为驷。

他奇怪物:其他珍奇、稀有的宝物。

因:通过。嬖臣:亲信、宠幸之臣。

钺:大斧,古代兵器。

炮格:商纣时酷刑之一。《列女传》:“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格烙之法。”

滋甚:越来越厉害。

杀王子比干:比干为纣王的叔父,官少师,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见《殷本纪》。

囚箕子:箕子为当时贵族,纣王的诸父,官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东北)。比干被剖心以后,箕子假装颠狂为奴,纣又囚之。见《殷本纪》。

“不可以句”:《会注考证》引梁玉绳曰:“《后书·袁术传》引史云‘殷有重罚,不可不伐’。”译文据此删“毕”字。

戎车:战车。乘(shèng,胜):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这里可译为辆。

虎贲(bēn,奔):勇士。《集解》引孔安国曰:“若虎之贲(奔)兽,言其猛也。”

甲士:披甲之士。

咸:皆,都。

孳孳:同“孜孜”,努力不懈的样子。

《太誓》:古文《尚书》篇名,作《泰誓》。

乃:竟,竟然。

三正:旧说指、地、人或曰夏、商、周之正统。《集解》引马融曰:“动逆地人也。”《正义》:“按:三正,三统也。周以建子为统,殷以建丑为地统,夏以建寅为人统也。”建子、建丑、建寅,即以这三个的朔日(初一)为岁首。“建”指斗建,即北斗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迁移一辰。又《尚书易解》于《甘誓》篇注云:“三正者,按正与政通,谓政事。《左传》文公七年晋却缺解《夏书》云:‘正德、利用、厚谓之三事。’三事即三正也。”

离逷(tì,替):疏远。逷,同“逖(tì,替),远。王父母弟、同祖亲族。《集解》引郑玄曰:“祖父母之族。必言‘母弟’,举亲者言之也。”

淫声:指淫荡的音乐。

用:以,以致,从而。正声:雅正的音乐。

怡说(yuè,悦):使高兴。

维:句首语气词,可不译。共(gōng,恭):通“恭”。罚:指上降下的惩罚。

勉:努力。夫子:对将士的尊称。《集解》引郑玄曰:“丈夫之称。”

再:两次,第二次。

:这是用周历,殷历为正。昧爽:将亮未亮之时。

杖:持,拿着。黄钺:黄铜制的大斧。

秉:持,把。旄:用旄牛尾放在旗杆上做装饰的旗。

麾(huī,挥):挥动,指挥。

“远矣”句:这是慰劳的话。西土之人,指从西方来的将士。

有国冢:称同来伐纣的诸侯。有国,《尚书·牧誓》作“友邦”。冢:大,等于说首领。

庸:在今湖北房县。蜀:在今四川成都一带。羌:西戎部落,在今甘肃境内。髳:西戎部落,在今四川东部。微:在今陕西郿县。郿:在今湖北西部。彭:在今四川彭宣县。濮:在今湖南沅陵县。按:以上八国都是当时属于武王的部落。

称:举。

比:并列,紧靠。这里是排列整齐的意思。

其:语气词,表示将要的意思。

牝鸡:雌鸡。晨:司晨,报晓。

惟家之索:等于说“惟索家”,意思是只能使家破败。惟,同“唯”,只。索,尽,这里有破败、毁败的意思。《集解》引孔安国曰:“喻妇人知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也。”

惟妇人之言是用:等于说“维用妇人言”,只听妇人的话。维,同“唯”。《殷本纪》:“纣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肆祀:指对祖先的祭祀。《集解》引郑玄曰:“肆,祭名。”答:答理,过问。

昏弃:弃去。昏,通“泯”,蔑。

多罪逋(bū,补平声)逃:指罪恶多端的逃犯。逋逃,逃亡。是崇是:等于说:“崇是是”,抬高这些人,重视这些人。崇,高,这里是使高、抬高的意思。,以为,即重视的意思。

是信是使,等于说“信是使是”,相信这些人,使用这些人。

俾:使。

奸轨:犯法作乱。奸,外乱。轨,通“宄(guǐ,轨),内乱。”

齐:指整顿队伍,使阵列整齐。

伐:击刺。

尚:表示命令或希望。桓桓:威武的样子。

离(chī,吃):同“螭”,传说中一种似龙的动物。

御:抵挡,阻止。克奔:指能来奔投降者

役:助。西土:指周及伐纣各诸侯。

已:止,完毕。

陈师:摆开阵势。

七十万人:《新证》:“殷墟甲骨文记载商代用兵,至多一万余人,本文殷纣发兵七十万人,与实际不符合,只可以疑传疑。”距:同“拒”,抵抗。

致师:挑战。《集解》引郑玄曰:“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也。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

大卒:古代军队编制。《正义》:“大卒,谓戎车三百五十乘,士卒二万六千二百五十人,有虎贲三千人。”驰:驱赶车马向前冲。

亟:急,速。

倒兵:掉转兵器攻击自己一方,即倒戈。

开:引导。

畔:通“叛”,背叛。

反:同“返”。鹿台:又称南单之台。故址在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殷纣王所筑。

蒙:包,裹。衣(旧读yì,益);穿(衣)。殊玉:大约是指极少见的美玉。《正义》引《周书》云:“甲子夕,纣取智玉琰五,环身以自焚。”注:“智,玉之善者,缝环其身自厚也。凡焚四千玉也,庶玉则销,智玉不销,纣身不尽也。”

燔(fán,凡):焚烧。

揖:拱手为礼。商国:商之国都。

百姓:百官。在战国以前,百姓是贵族的总称,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一般平民没有姓。

咸:都。

告语(yù,玉):告诉,对……宣告。

休:吉庆,美善。

稽(qǐ,启)首:叩头到地。古时九拜礼仪中最恭敬的一种。

所:处所,地方。

轻剑:据《正义》引《周书》作“轻吕之剑”。轻吕,剑名。

县(xuán,悬):同“悬”,悬挂。

嬖(bì,辟):宠爱。

经:缢,上吊。

玄钺:黑色的大斧。《集解》引宋均:“玄钺用铁,不磨砺。”

复军:返回军中。

“除道”,清除道路。

“社”,祭祀土地神之所。

“百夫荷罕旗以先驱”,《克殷》作“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孔晁注:“素质白旗,前为王道也。”“荷”,扛。“罕旗”,旗名,有九旒。

“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克殷》作“叔振铎奏拜假,又陈常车”,“奏拜假”,即“奏假”,字亦作“鬷假”、“艐格”、“奏嘏”。“奏”是进献之义;“假”通“格”,训至,指求神至;“拜”应指拜手。这里的“奉”字可能是“奏”字之误,并遗“拜假”二字。“叔振铎”,据说是文王第六子,后封于曹。详见本书《管蔡世家》。“陈”,列。“常车”,仪仗车,车上插有画着日图像的太常旗。

“毕公”,据《逸周书·克殷》及本书《鲁世家》,是“召公”之误。

“夹”,左右夹侍。

“大卒”,见上文注,这里当指其兵众。

“左右毕从”,这段话《克殷》原文作“即位于社,大卒之左,群臣毕从”。这里“右”上应补一“左”字,“左右”,用以释“群臣”。

“毛叔郑”,文王庶子,武王弟,封于毛(在周王畿内)。“明”,古人以阳燧(取火的铜镜)取火于日叫“明火”,以阴镜(取的铜镜,又名“方诸”)取叫“明”。参看《周礼·秋官·司烜氏》。

“卫康叔封”,据说是文王第九子,初封于康(在周王畿内),后封于卫,详见本书《管蔡世家》、《卫康叔世家》。“兹”,草席。

“赞”,佐助。“采”,彩色币帛。

“牲”,祭牲。

“尹佚”,即史佚,食采于尹,以尹为氏,与太公、周公、召公被后人称为“四圣”(见《大戴礼·保傅》),是周初重臣之一。“策”,书于竹简。“祝”,祭告。

“末孙季纣”,《克殷》作“末孙受德”。

“殄”,音tiǎn,灭绝。“废”,废弃。

“侮蔑”,轻慢。“神祇”,地之神。

“昏暴”,昏乱、残害。

“章”,读为“彰”,彰明。“皇上帝”,古书及铜器铭文多作“皇上帝”。”皇”是至上的自然神,“上帝”是至上的人格神(族神)。

“膺更大命”,《逸周书·克殷》佚文(《文选·王元诗序》注引)作“膺受大命”。“膺受大命”亦见毛公鼎。这里的“更”字应是“受”字之误(战国文字中的“受”字与“更”字相似)。“大命”,指上所授享有下之命。

“革殷”,“革”,更革。代替殷享有下。

“乃出”,以上是据《逸周书·克殷》。

集:和睦,安定。

相:辅佐。

表:称表,表彰。闾:闾里,闾巷。

发:散发。

振:同“赈”,赈济、救济。萌隶:指民众。萌,通“氓”,外来的百姓,也泛指老百姓。隶,奴隶。

展:展示,展览。九鼎:相传夏禹收下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后来成了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成汤迁之于商邑,周武王迁之于洛邑。保玉:即宝玉。《集解》引徐广曰:“保,一作‘宝’。”

封:聚土筑坟。此处指在墓上添土。

享祠:祭祀鬼神。

行狩:到各诸侯国巡视。

《武成》:古文《尚书》篇名。《集解》引孔安国曰:“武功成也。”

班赐:分赐。班,同“颁”,颁发。宗彝:宗庙里用来盛的礼器。《集解》引郑玄曰:“宗彝,宗庙樽也。”

《分殷之器物》:《尚书》篇名,当作“分器”,已亡佚。《集解》引郑玄曰:“作《分器》,著王之命及受物。”分器事在《左传·定公四年》有记载。

首封:在分封的各诸侯王之中,位次第一。

观兵:炫耀武力。观,给人看。

戢:聚集,收藏。时动:适时出动。

玩:轻视,习惯而不经心。

震:惧怕。

周文公之颂:指《诗·周颂·时迈》。周文公,周公旦的谥号。

载:句首语气词,无义。

橐(gāo,高):古代收藏弓箭的袋子。这里是用箭袋收藏的意思。

懿(yì,意)德:美德。

肆:传布。时:是,此。夏:华夏,指中国。

允:确实,一定。

茂:通“懋”,勉力,尽力。正:端正。厚:宽厚,富厚。这里是使宽厚的意思。

阜:物资多,丰富。这里是使多的意思。

乡:地方。

文:指礼法。修,告诫。

务:致力于,从事。

怀:心里藏着,心中装着。

滋:滋,增

世后稷:世代做农官。

用:因此。

窜:流浪。

序:布舒、宣扬。

绪:事业。

训典:指教化法度。

恪勤:恭谨而努力。恪,恭敬,谨慎。

奕世:累世。奕,累,重。

忝:辱没,玷污。前人:指后稷等周代先王。

昭:使光大。

事:侍奉。

不忍:忍受不了。

䜣(xīn,欣):同“欣”。载:拥戴,拥护。

戎:指戎事。商牧:商都郊野,即牧野。

恤:体恤,怜悯。隐:伤痛,痛苦。

邦内:国都郊外四周五百里以内。甸服:国都郊外四周五百里的地区。服,服待,服役,指为子服役。按:古代把子所居京都以外的地区按远近分为五等地区,每个地区五百里,叫“五服”,即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

侯服:甸服以外的五百里地区。

侯卫宾服:意思是侯服至卫服总称宾服。按:古代又有“九服”的区划法;王畿以外五百里为侯服,侯服以外五百里为甸服,甸服五百里以外为男服,男服以外五百里为采服,采服以外五百里为卫服,卫服以外五百里为蛮服,蛮服以外五百里为夷服,夷服以外五百里为镇服,镇服五百里以外为藩服。“宾服”是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的总称。这里五服、九服混说,诸服的远近次序纷错不同。

夷蛮:古代对东方、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东部的叫夷,南部的叫蛮。带有蔑视的感情色彩。要(yāo,腰)服:这里指宾服以外的五百里地区。

戎翟(dí,狄):古代对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戎,指西戎。翟,同“狄”,北狄。这也是蔑称。荒服:要服以外的五百里地区。

祭:指供给祭祀子祖父和父亲的祭品。

祀:指供给祭祀子高祖、曾祖的祭品。

享:献,指供给祭祀子远祖的祭品。

贡:纳贡,指供给子祭神的祭品。

王:朝见子。《集解》引韦昭曰:“王,王事子也。诗曰‘莫敢不来王’。”

日祭:每日祭祀。

祀:每祭祀。

时享:按季贡献祭品。

岁贡:每年纳贡。

终王:终身朝见子一次。

先王之顺祀:《集解》引徐广云:“《外传》云‘先王之训’。”顺,通“训”,教诲,教导。祀,当是衍文。

修意:指检查自己的思想意念。

言:指言语号令。

文:指典法,法律制度。

名:名分,名号,指上下尊卑和贡赋的等级。

德:文德,指仁义礼乐等教化。

序成:指以上五种依次做完了。刑:施以刑罚,惩罚。

伐:攻打,征伐。

征:征讨,讨伐。按:古代有子讨而不伐的说法。这两句“伐”与“征”对举,伐指命诸侯去征伐,征指子派兵去征讨。

让:责备,谴责。

告:同“诰”,谕告,指上告下。

辟:法。

备:指武力装备。

命:命令。

辞:文书,公文。

布:发布。陈:陈述。

无:同“毋”,不,不要。勤:劳。使劳顿。

终:

职:职分,指“荒服者王”的职分。

子:这里指周穆王。

无乃:不是,恐怕。

几:将。顿:疲困。

树敦:《集解》引韦昭曰:“树,立也。言犬戎立性敦笃也。”一说:树敦为犬戎名。

率:遵从。旧德:指祖先传下来的美的品德、尚。守终:指能守其“终王”的职分。纯固:专一。

遂:终于。

侈傲:放纵骄傲。

谤:指责别人的过失。

召公:这里是召公奭的后代,名虎,谥穆公。

鲜(xiǎn,显):少。

不朝:不来朝觐。

国人:国都的人。

道路以目:是说人们在道路上相见,不敢说话,只以眼色示意。

弭(mǐ,米):消除。

障:阻塞,阻止。

雍:流堵塞。溃:冲破堤防。

:治。决:排除阻塞物,疏通道。导:通,疏导。

宣:放开。

献诗:指采集民间讽谕朝政得失的诗歌献给国王。

瞽(gǔ,鼓):盲者,指乐师。

史:太史,史官,掌记事。书:指历史文献,可供统治者借鉴。

师:太师,乐官之。箴(zhēn,针):箴言,规诫之言。这里是进箴言的意思。

瞍(sǒu,叟):没有眼珠的盲人,为乐师。赋:指诵读公卿列士所献之诗。

蒙:有眼珠的盲人,为乐师。诵:指诵读箴诫之言。

百工:百官,众官。

传语:指由别人把意见传给王。

规:规劝,规谏。

亲戚:指王之同宗亲属。补察:补察王之过失。

耆艾:老年人,这里指师傅。古以六十为耆,五十为艾。修:告诫。

悖(bèi,背):违背。

原:高而平之地。隰(xí,习):低而湿之地。衍:低平之地。沃:有流灌溉之地。

善败:坏。

成:指虑成于心,即心里考虑了。

与:语气词。几何:多久。

相与:一起,共同。

两周之间:东周与西周之间,为秦伐韩必经之路。

绝:横过,穿过。

发:派出。质:人质。

强(qiǎng,抢):强行,竭力坚持。

疑周于秦:使周被秦怀疑。

网友完善【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评析

《周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司马迁《史记》卷四、本纪第四,概括地记述了周王朝兴衰的历史,勾画出一个下朝宗、幅员辽阔的强大奴隶制王国的概貌,以及其间不同阶段不同王厚民爱民或伤民虐民的不同政治作臣之间协力相助共图大业或相互倾轧各执已见的不同政治气氛。

网友完善【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赏析

在《周本纪》中,司马迁所总结的周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成就是大事分封和文、刑并重。《周本纪》对分封之事作了明确记载:"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西周时期的文、刑并重,也是太史公总结的重点。司马迁在论述成王文治的作用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毫无疑问,大事分封和文、刑二治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了西周前期和中期的社会发展,司马迁笔下的东周,是旧的政治文明衰落和新的政治文明产的特殊时期,正是在这种新旧政治文明交替的作用下,导致了秦代政治文明的诞。司马迁通过撰写先秦四"本纪"告诉人们,哪个国家,都应该注重自己政治文明的建设;否则,就有丧国失祚的潜在危险。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所撰述的先秦四"本纪"直到现在仍有很强的资治和警示作用。

网友完善【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司马迁 - []

司马迁,字子,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史记 · 十二本纪 · 周本纪|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司马迁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