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李贺

牡丹种曲

李贺 - []

莲枝未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灌香泥却盆,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明燕夜语。

牡丹种曲翻译文

当莲枝干还未出,秦蘅已经衰老,人们赶着马,驮着金子,去买牡丹苗。

把它栽在半形的盆里,培上香泥,浇上,一夜间,绿色苞欲放,迎着拂晓。

美人们说话带着醉意,园中轻烟缭绕,傍晚瓣儿已经披散,蝴蝶也渐渐稀少。

老一代贵族渐渐逝去,但他们的后辈仍穿着罗衣,赏玩乐合着《蜀国弦》的曲调。

夜幕降临,遮的帷帐渐渐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儿也开始蔫败萎凋。

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都谁到哪儿去了,楼台上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

网友补充:
    暂无!

牡丹种曲拼音版/注音版

mǔ dān zhǒng qū。

牡丹种曲。

lǐ hè。

李贺。

lián zhī wèi zhǎng qín héng lǎo,

莲枝未长秦蘅老,

zǒu mǎ tuó jīn zhǔ chūn cǎo。

走马驮金斸春草。

shuǐ guàn xiāng ní què yuè pén,

水灌香泥却月盆,

yī yè lǜ fáng yíng bái xiǎo。

一夜绿房迎白晓。

měi rén zuì yǔ yuán zhōng yān,

美人醉语园中烟,

wǎn huá yǐ sàn dié yòu lán。

晚华已散蝶又阑。

liáng wáng lǎo qù luó yī zài,

梁王老去罗衣在,

fú xiù fēng chuī shǔ guó xián。

拂袖风吹蜀国弦。

guī xiá pèi tuō shǔ zhàng hūn,

归霞帔拖蜀帐昏,

yān hóng luò fěn bà chéng ēn。

嫣红落粉罢承恩。

tán láng xiè nǚ mián hé chǔ,

檀郎谢女眠何处,

lóu tái yuè míng yàn yè yǔ。

楼台月明燕夜语。

牡丹种曲注释

莲:指中荷。秦蘅(héng):香草名。秦为香草,蘅为杜衡。一说,秦为木名。

走马:骑马驰逐。《诗经·大雅·緜》:“古公亶父,来朝走马。”走:跑。斸(zhú):挖掘,砍。春草:指牡丹。

香泥:芳香的泥土。隋江总《大庄严寺碑铭》:“木密联绵,香泥缭绕。”却盆:半形的盆。

绿房:指含苞的蕾。未开时,苞为绿色,故称。迎白晓:迎着黎明开放。白晓,指刚亮的时候。

美人:指贵族男女。醉语:醉后的胡言。

散:开之后,瓣松散。阑:稀少。

梁王:指汉文帝的儿子梁孝王刘武,这里借指上文中“走马驮金”的老一代贵族。一说梁王是当时牡丹名贵品种的名称。罗衣:原指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此指牡丹的叶。

拂袖:掠过衣袖;舒展衣袖。南朝梁元帝《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矶。飞拂袖,荷香入衣。山林朝市,并觉忘归。”蜀国弦:乐府相和歌辞名。又名《四弦曲》《蜀国四弦》。南朝梁简文帝、隋卢思道、唐李贺等均有此作。唐薛涛《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蜀门西更上青,强为公歌《蜀国弦》。”

归霞:即晚霞,这是李贺特有的一种用词方式。帔(pèi)拖:晚霞拖曳着的影子。一说瓣摇曳欲坠的样子。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归霞帔拖,写残之景,像衣帔下垂。蜀帐:指用精美的蜀锦制成的护帷幕。

嫣红:艳美的牡丹。唐李商隐《河阳诗》:“百尺相插重屋,侧近嫣红伴柔绿。”嫣,同蔫,指凋萎。落粉:卸妆。指朵枯萎。承恩:受到恩宠,蒙受恩泽。唐岑参《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檀郎:指晋朝文人潘岳。《晋书·潘岳传》、《世说新语·容止》载:晋潘岳小字檀奴,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幕的男子的美称。唐温庭筠《苏小小歌》:“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一自檀郎逐便,门前春年年绿。”谢女:犹谢娘。唐人惯用来泛指少女。檀郎谢女:泛指游玩赏的贵族青年男女。

楼台:当年观处。末二句大意:贵族的青年男女又有什么归宿呢,当年喧嚣一时的观楼台只有燕子在明下対语。

网友补充:
    暂无!

牡丹种曲评析

《牡丹种曲》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前四句点明是暮春时节,写牡丹的栽种和开;中间四句既写期不久,亦写贵族富贵不常在;后四句接上文,继续借物寓人,以写人。全诗选材角度新颖,小中见大,内涵邃深,讽刺意味浓烈,以典型的艺术形象深入地揭示了统治者腐朽的活本质。

网友补充:
    暂无!

牡丹种曲赏析

牡丹,国色香,素有“中王”之誉,被看作是富贵的象征。中唐时代,安贵族玩赏牡丹之极盛。此,当时诗人多有咏叹之作,最著名的是白居易的《买》和李贺这首《牡丹种曲》。

此诗首四句是写买和精心培植的情景:“莲枝未秦蘅老,走马驮金劚春草。灌香泥却盆,一夜绿房迎白晓。”莲枝中通外直,其清香四飘,虽出于污泥而不染,历来被目为清高自子之。秦蘅虽不足观,但芳馨远溢,一向被誉为芳洁内修的子。首句,诗人不直写牡丹,却以“莲枝”、“秦蘅”为陪衬。不言帝城春暮,却说莲枝尚未出,秦蘅已经凋谢。这就不仅准确而形象地点明了牡丹开放的时节,而且通过高洁之不逢时,巧妙、含蓄地暗示出当时昏浊的社会气。叹惋幽愤之情,溢于言表。第二句“走马驮金劚春草”是写王公贵族争买牡丹的情景。这是一句特写,写得形象、深刻、具有穿透力。写牡丹之昂贵,许浑有“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牡丹》)之句,是以价值与价格的严重背离使人感到惊异;写争买人数之多,刘禹锡有“惟有牡丹真国色,开时节动京师”(《赏牡丹》)之句,是以场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但这些诗句给予读者心灵的震憾,都远没有贺诗来得强烈。“数十千钱”是可以计数的,而“走马驮金”却无法计量;“动京师”只见场,而“走马驮金”方见争购者之身份,因而它能给人以更多的艺术联想和情感冲动;同时,“千钱一窠(棵)”与“动京师都是一种客观的理性判断和表象的描写,并不能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染和现象的透视,因而也就不能对思想内涵给予有力揭示。而“走马驮金”则把抽象的价值概念蕴含于视觉形象之中,增强了动态感,使之更加醒目,因而也就更具有艺术的启发作用。句中的“驮”字很传神,极有份量。它表现的是“车载马驮”之重金与买回的小小“春草”的直觉对比和鲜明反差。对比中,能使人对贵族行为的荒诞之极一目了然。句首一个“走”字,不仅写出了王公贵族们急于购的迫切心情,而且,也透露出他们倾城抢购时车马喧阗、疾奔争驰的热闹场,充分表现了其狂热病态的程度。接着写对买来牡丹的精心培植:“灌香泥却盆,一夜绿房迎白晓。”他们把牡丹养在精致的半盆中,灌泥封,第二清晨绿色的蕾(绿房)就已绽开。此处不言喷,而用“灌”,写出了急于赏的迫切心情;不言肥泥沃土,却说“香泥”,一个“香”字,写出了照料的精心备至,宠爱无比。养的容器为“却盆”,不仅见其别致精巧,而且给人以联想,由其形,而在脑中映现出其冰清似、光洁玉的质感形象。同时,盆的精美,又进一步地衬托出了的精美绝伦,无比娇贵。真是遂人愿,草木有情,一夜之间“春草”竟变成了灼灼鲜

接下来四句是写王公贵族们的赏:“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已散蝶又阑。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吹蜀国弦。”这四句大意是说,园之中,王公贵族们饮取乐。直到园中笼罩上了黄昏暮烟,美女们还在醉语喧哗。而牡丹瓣已经开始飘散,采的蜂蝶也纷纷离去。名贵的朵虽已衰败,牡丹的托还残留在枝上。美女们在《蜀国弦》(乐府曲名)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然而那些王公贵族们早已意兴阑珊了。

这一层本是写赏,然而赏的过程却只字未题,从“一夜绿房迎白晓”的清晨,一下子就跨到了宴席即将结束的黄昏。时空的大幅度跳越,完全是为了服从于主题需要。因为王公贵族们的目的并不在于观赏牡丹,而只不过是借机炫耀富贵,与美女们寻欢作乐而已。诗人在这里特别注意景象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使读者能够在意象之间架起联想的桥梁。牡丹虽然株值数万,车载马驮重金而得之,可谓异常昂贵。但是它植于“梁王”园中,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点缀品而已。开一日,王公贵族——这些逐新求异的浪蝶们就已意兴阑珊,又去寻求更新的刺激去了。而席间承欢卖笑的歌儿舞女们,她们的命运与牡丹一样,也只不过是王公贵族手中的小小玩物而已。这就从深度和力度上深刻揭示出王公贵族们耽乐不止的活情态。诗句中的“美人”与“晚”、“醉语”与“园中烟”、“蝶儿”与“梁王”都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不仅渲染出了醉的浓郁气氛,而且极富暗示性,启示读者透过表的景象去思考活的本质。

最后四句是写弃:“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明燕夜语。”大意是说:夜幕降临,遮的帷帐也昏暗下来了;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儿也开始蔫败凋萎。那些赏的红男绿女们今都睡在哪里?他们正在畔豪华的楼阁中燕子般地亲昵地呢喃夜语。这里,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牡丹的被遗弃。又通过设问点明了题意。“罢承恩”三字,使牡丹仿佛也有了人的品格和感情;“眠何处”三字,说明“檀郎谢女”们均非正式夫妻,也没有固定阃阁,是一群“野鸳鸯”;一个“眠”字,传神地勾勒出了王公贵族荒淫无耻的丑态,揭示了其肮脏卑鄙的精神世界,从而使诗的内涵更加丰厚,大大增强了批判的犀利性。

李贺此诗的艺术性很高。为了更明确地认识其独特格,不妨将其与白居易同一题材的《买》作一些比较。

首先,白诗通俗,格明快,童妪能解,而李诗则简洁犀利,格含蓄,意韵邃深。白诗:“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去。”这是写争买牡丹的情景,可谓摹写逼真,其境其情在目前;而李诗“莲枝未秦蘅老,走马驮金劚春草”,只两句,不仅将白诗这四句的含义囊括其中,而且也包容了后的“贵贱无常价,酬值看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不仅此,从白诗的“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中,看出买者拿五束丝绢换回百朵牡丹,还真有些心疼,而李诗一上来便是“走马驮金”,挥金土。两者相较,李诗可谓高度凝炼,一箭中的,笔力千钧,抓住了统治者奢华的神髓。又,描绘对于牡丹的精心照料,白诗是写方法与过程“上张帷幕庇,旁织笆篱护。洒复泥封,移来色故。”可谓细节具体,精心护理。而李诗虽只有“灌香泥却盆,一夜绿房迎白晓”两句,却能传神地表现出“春草”在王公园中的富贵宠遇。在艺术表现方法上,白诗基本上是客观平直的叙述,最后借用田舍翁之口抒发感慨。而李贺诗则完全让形象本身说话。通过一幅幅特殊画,揭示出王公贵族们糜烂不堪的活。角度新颖,小中见大,内涵邃深,讽刺意味浓烈。

其次,由于白李两位诗人艺术表现方式不同,采用角度有异,因而在揭露的侧重点和深度上也就产了明显的差异。白诗重点是写“买”:“一丛深色,十户中人赋”意在劝谏统治者,使之思考浪费的惊人和可耻。而李诗重点则在写“玩”。一株牡丹虽需“驮金”而得,但它植于王公贵族园中,却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点缀品,仅供席间的片刻玩赏而已,歌舞席之后,便被弃之草芥了。通过写购买价值的高昂与使用价值的微不足道,以鲜明对比,揭示了统治者的日掷千金,挥霍无度;他们剥削敲榨人民极端残酷,用之弃之却轻鸿毛,真是“取之尽锱铢,用之泥沙。”由于能够深入地揭示统治者腐朽的活本质,艺术形象典型,因而其主题和社会意义比白诗也就更加深刻突出。

网友补充:
    暂无!

牡丹种曲辑评

《李贺诗选》:李贺此诗,通过王公贵族买的一个活断,对唐统治阶层的腐朽没落、醉进行了深层透视,从而揭示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在尖锐深刻程度上,可谓胜白(居易)诗一筹。

网友补充:
    暂无!
牡丹种曲作者李贺的简介

李贺 - []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吉,世称李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牡丹种曲|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李贺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