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顾炎武作品集:
劳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齐之东。下视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气包鸿蒙。
幽岩秘洞难具状,烟雾合沓来千峰。华楼独收众山景,一一环立生姿容。
上有巨峰最崱力,数载榛莽无人踪。重厓复岭行未极,涧壑窈窕来相通。
天高日入不闻语,悄然众籁如秋冬。奇花名药绝凡境,世人不识疑天工。
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至今号作神人宅,凭高结构留仙宫。
吾闻东岳泰山为最大,虞帝柴望秦皇封。其东直走千余里,山形不绝连虚空。
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称域中。以外岛屿不可计,纷纭出没多鱼龙。
八神祠宇在其内,往往棋置生金铜。古言齐国之富临淄次即墨,何以满目皆蒿蓬。
捕鱼山之旁,伐木山之中。犹见山樵与村童,春日会鼓声逢逢。
此山之高过岱宗,或者其让云雨功。宣气生物理则同,旁薄万古无终穷。
何时结屋依长松,啸歌山椒一老翁。
急难良朋节,扶危烈士情。
平居高独行,此去为同盟。
抚剑来燕市,扬鞭走易京。
黄埃随马涨,黑水系船横。
救宋裳初裹,囚梁狱未成。
盈庭多首鼠,中路复怔营。
已涉平原里,遄驱历下城。
云浮泉气活,日丽岳林明。
夜树蝉初引,晨巢鹊亟鸣。
喜犹存卞璞,幸不蹈秦坑。
劳苦词难毕,悲欢事忽并。
橐饘勤问遗,寝息共论评。
发愤皆公正,姱修自幼清。
君贤关羽弟,我愧季心兄。
将伯呼朝士,同人召友生。
《诗》《书》仍烬溺,禹稷竟冠缨。
颇忆过从数,深嗟岁序更。
川岩句注险,池馆蓟丘平。
每并登山屐,常随泛月觥。
诗从歌伎采,辩使坐宾惊。
禄位扬雄小,囊钱赵壹轻。
与君俱好遁,于世本无争。
史论悲钩党,儒流薄近名。
材能尊选懦,仁义怵孤茕。
自得忘年老,聊存处困贞。
不才偏累友,有胆尚谈兵。
坎窞何当出,虞机讵可撄。
殷勤申别款,落寞感精诚。
禽海填应满,鳌山抃岂倾。
相期非早暮,渭钓与莘耕。
自余所及见,里中二三十年来号为文人者,无不以浮名苟得为务,而余与同邑归生独喜为古文辞,砥行立节,落落不苟于世,人以为狂。已而又得吴生。吴生少余两人七岁,以贫客嘉定。于书自《左氏》下至《南北史》。无不纤悉强记。其所为诗多怨声,近《西州》、《子夜》诸歌曲。而炎武有叔兰服,少两人二岁;娣子徐履忱少吴生九岁,五人各能饮三四斗。五月之朔,四人者持觥至余舍为母寿。退而饮,至夜半,抵掌而谈,乐甚,旦日别去。余遂出赴杨公之辟,未旬日而北兵渡江,余从军于苏,归而昆山起义兵,归生与焉。寻亦竟得脱,而吴生死矣。余母亦不食卒。其九月,余始过吴生之居而问焉,则其母方茕茕独坐,告余曰:“吴氏五世单传,未亡人唯一子一女。女被俘,子死矣!有孙,二岁,亦死矣!”余既痛吴生之交,又念四人者持觥以寿吾母,而吾今以衰绖见吴生之母于悲哀其子之时,于是不知涕泪之横集也。
生名其沆,字同初,嘉定县学生员。世本儒家,生尤夙惠,下笔数千言,试辄第一。风流自喜,其天性也。每言及君父之际及交友然诺,则断然不渝。北京之变,作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诔,见称于时。与余三人每一文出,更相写录。北兵至后,遗余书及记事一篇,又从余叔处得诗二首,皆激烈悲切,有古人之遗风。然后知闺情诸作,其寄兴之文,而生之可重者不在此也。
生居昆山,当抗敌时,守城不出以死,死者四万人,莫知尸处。以生平日忧国不忘君,义形于文若此,其死岂顾问哉?生事母孝,每夜归,必为母言所与往来者为谁,某某最厚。死后,炎武尝三过其居,无已,则遣仆夫视焉。母见之,未尝不涕泣,又几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然生实死矣!生所为文最多,在其妇翁处,不肯传;传其写录在余两人处者,凡二卷。
- «
- »
-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 杂感六首
- 自述
- 颜徒贫乐
- 临平解舟
- 寄万州崔使君
- 送桂阳孝廉
- 卜算子
- 集峭篇 · 七
- 余自戊申春得疾止酒十年戊午秋开
- 酒泉子
- 送周府尹
- 春日閒居杂怀十首
- 张节妇
- 驾出南郊退简边乔二太常
- 溪村晚望
- 闻范饶州移疾
-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风
- 和洪景卢用三白韵作四白诗
- 追和刘文靖偶得韵
- 闰九月望后抵淮上包稚升水部邀集署中二首
- 自严滩至新安途中纪兴十首呈司马汪公
- 栖贤口占
- 次韵答戴帅初送曲二绝
- 西湖
- 高阳池候都宪李先生四首
- 初至义兴芳溪
- 无题
- 登九子
- 高士咏混元皇帝
- 题画
- 寄余彦行
- 鲍溪甫话旧
- 和答宣龙田自况之什二首
- 送曾子开
- 病中杂兴
- 答陈鸣野社友
- 望云亭辞
- 次韵答李三洲中丞
- 欧阳文忠公云作诗有三上谓马上床上厕上余以为得句易耳秋来易水之役吟诗舆上用以排闷亦三上之遗意也
- 题吴门孝子卷
- 战城南
- 蝶恋花 · 和伯端韵
- 梅花
- 赠别玉峯上人
- 送吴允坚掌仪入闽省亲
- 徐左甫遗稿题辞
- 赠廖古檀明府
- 水退
- 六言赠鹤林山长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