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墨子

墨子 · 第十六章 · 兼爱(下)

墨子 - []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下之利,除下之害。”然当今之时,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下之害也。又与为人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下之害也。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火,以交相亏贼,此又下之害也。

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此胡自?此自爱人、利人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恶人、贼人。”分名乎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然即之交别者,果下之大害者与?是故别非也。子墨子曰:“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无以易之,譬之犹以也,其说将必无可矣。”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彼者,由为己也。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彼者犹为己也。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举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者犹为己也。然即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此下之害与?下之利与?即必曰下之利也。

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此胡自?此自恶人贼人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爱人利人。”分名乎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兼与?即必曰:“兼也。”然即之交兼者,果下之大利与?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鼻蚁缥岜狙栽唬喝嗜酥抡撸匚袂笮颂煜之利,除下之害。今吾本原兼之所下之大利者也;今吾本原别之所下之大害者也。是故子墨子曰:“别非而兼是者。”出乎若方也。

今吾将正求与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是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肆相教诲,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其身。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不识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者,其故何也?

然而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曰:“即善矣!虽然,岂可用哉?”

子墨子曰:“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姑尝两而进之。谁以为二士,使其一士者执别,使其一士者执兼。是故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饥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侍养,丧不葬埋。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士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曰:“吾闻高士于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以为高士于下。”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丧葬埋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若之二士者,言相非而行相反与?当使若二士者,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然即敢问:今有平原广野于此,被甲婴胄,将往战,之权未可识也;又有大夫之远使于巴、越、齐、荆,往来及否,未可识也。然即敢问:不识将恶也,家室,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不识于兼之有是乎?于别之有是乎?我以为当其于此也,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之人,必寄托之于兼之有是也。此言而非兼,择即取兼,即此言行费也。不识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然而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曰:“意可以择士,而不可以择乎?”姑尝两而进之,谁以为二,使其一者执兼,使其一者执别。是故别之言曰:“吾恶能为吾万民之身,若为吾身?此泰非下之情也。人之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驰驷而过隙也。”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不食,寒即不衣,疲病不侍养,丧不葬埋。别之言若此,行若此。兼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曰:“吾闻为明下者,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然后可以为明下。”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侍养之,丧葬埋之。兼之言若此,行若此。然即交若之二者,言相非而行相反与?常使若二者,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然即敢问:今岁有疠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沟壑中者,既已众矣。不识将择之二者,将何从也?我以为当其于此也,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者,必从兼是也。言而非兼,择即取兼,此言行拂也。不识下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然而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曰:“兼即仁矣,义矣;虽然,岂可为哉?吾譬兼之不可为也,犹挈泰山以超江、河也。故兼者,直愿之也,夫岂可为之物哉?”子墨子曰:“夫挈泰山以超江、河,自古之及今,民而来,未尝有也。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此自先圣六王者亲行之。”何知先圣六王之亲行之也?子墨子曰:“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泰誓曰:“文王若日若乍照,光于四方,于西土。”即此言文王之兼爱下之博大也;譬之日,兼照下之无有私也。即此文王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文王取法焉!

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此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而群对诸群,以征有苗。”禹之征有苗也,非以求以重富贵,干福禄,乐耳目也;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即此禹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禹求焉。

且不唯《禹誓》为然,虽《汤说》即亦犹是也。汤曰:“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屦,未知得罪于上下。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即此言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以词说于上帝鬼神。即此汤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汤取法焉。

且不惟誓命与汤说为然,《周诗》即亦犹是也。《周诗》曰:“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底。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若吾言非语道之谓也,古者文、武为正均分,赏贤罚暴,勿有亲戚弟兄之所阿。即此文、武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文、武取法焉。不识天下之人,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非兼者之言,犹未止。曰:“意不忠亲之利,而害为孝乎?”子墨子曰:“姑尝本原之孝子之为亲度者。吾不识孝子之为亲度者,亦欲人爱、利其亲与?意欲人之恶、贼其亲与?以说观之,即欲人之爱、利其亲也。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乎?意我先从事乎恶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乎?即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然即之交孝子者,果不得已乎?毋先从事爱利人之亲与?意以天下之孝子为遇,而不足以为正乎?姑尝本原之。先王之所书,《大雅》之所道曰:“无言而不雠,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意以为难而不可为邪?尝有难此而可为者,昔荆灵王小要,当灵王之身,荆国之士饭不逾乎一,固据而后兴,扶垣而后行。故约食为其难为也,然后为而灵王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上也。昔者越王句践勇,教其士臣三年,以其知为未足以知之也,焚舟失火,鼓而进之,其士偃前列,伏火而有不可胜数也。当此之时,不鼓而退也,越国之士,可谓颤矣。故焚身为其难为也,然后为之,越王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上也。昔者晋文公粗服。当文公之时,晋国之士,大布之衣,牂羊之裘,练帛之冠,且粗之屦,入见文公,出以践之朝。故粗服为其难为也,然后为,而文公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上也。是故约食焚舟粗服,此天下之至难为也,然后为而上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何故也?即求以乡其上也。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此其有利,且易为也,不可胜计也,我以为则无有上说之者而已矣。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故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故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为人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故子莫若欲为惠、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

墨子 · 第十六章 · 兼爱(下)翻译文

墨子说道:“仁人的事业,应当努力追求兴起下之利,除去下之害。”然而在现在,下之害,什么算是最大的呢?回答说:“例大国攻伐小国,大家族侵扰小家族,强大者强迫弱小者,人众者虐待人少者,狡诈者算计愚笨者,尊贵者傲视卑贱者,这就是下的祸害。又,做国的不仁惠,做臣下的不忠诚,做父亲的不慈爱,做儿子的不孝敬,这又都是下的祸害。又,现在的贱民拿着兵刃、毒药、火,用来相互残害,这又是下的祸害。

姑且试着推究这许多祸害产的根源。这是从哪儿产的吗?这是从爱别人利别人产的?则必然要说不是这样的,必然要说是从憎恶别人、残害别人产的。辨别一下名目:世上憎恶别人和残害别人的人,是兼(相爱)还是别(相恶)呢?则必然要说是别(相恶)。既然此,那么这种别相恶可不果然是产下大害的原因!所以别(相恶)是不对的。墨子说:“果以别人为不对,那就必须有东西去替代它,果说别人不对而又没有东西去替代它,就像用、用火救火。这种说法将必然是不对的。”所以

墨子说:“要用兼(相爱)来取代别(相恶)。”既然此,那么可以用兼(相爱)来替换别(相恶)的原因何在呢?回答说:“假对待别人的国家,象治理自己的国家,谁还会动用本国的力量,用以攻伐别人的国家呢?为着别国同为着本国一样。对待别人的都城,象治理自己的都城,谁还会动用自己都城的力量,用以攻伐别人的都城呢?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对待别人的家族,就像对待自己的家族,谁还会动用自己的家族,用以侵扰别人的家族呢?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既然此,那么国家、都城不相互攻伐,个人、家族不相互侵扰残害,这是下之害呢?还是下之利呢?则必然要说是下之利。

姑且试着推究这些利是何产的。这是从哪儿产的呢?这是从憎恶人残害人产的呢?则必然要说不是的,必然要说是从爱人利人产的。辨别一下名目:世上爱人利人的,是别(相恶)还是兼(相爱)呢?则必然要说是兼(相爱)。既然此,那么这种交相兼可不果是产下大利的 !所以墨子说:“兼是对的。”而且从前我曾说过:“仁人之事,必然努力追求兴起下之利,除去下之害。”现在我推究由兼(相爱)产的,都是下的大利;我推究由别(相恶)所产的,都是下的大害。所以墨子说别(相恶)不对兼(相爱)对,就是出于这个道理。

现在我将寻求兴起下之利的办法而采取它,以兼(相爱)来施政。所以大家都耳聪目明,相互帮助视听,听以大家都用坚强有力的手足相互协助!而有的方法努力互相教导。因此年老而没有妻室子女的,有所奉养而终其年;幼弱孤童没有父母的,有所依傍而大其身。现在以兼(相爱)来施政,则其利此。不知道下之士听到兼(相爱)之说而加以非议,这是什么缘故呢?

然而下的士子,非议兼(相爱)的言论还没有中止,说:“兼(相爱)即使是的,但是,难道可以应用他吗?”墨子说:“果不可应用,即使我也要批评它,但哪有的东西不能应用呢?”姑且试着让主张兼和主张别的两种人各尽其见。假设有两个士子,其中一士主张别(相恶),另一士主张兼(相爱)。主张别(相恶)的士子说:“我怎么能看待我朋友的身体,就象我的身体;看待我朋友的双亲,就象我的双亲。”所以他返身看到他朋友饥饿时,即不给他吃;受冻时,即不给他穿;有病时,不服事疗养;亡后,不给葬埋。主张别(相恶)的士子言论此,行为此。主张兼(相爱)的士子言论不是这样,行为也不是这样。他说:“我听说作为下的高士,必须对待朋友之身自己之身,看待朋友的双亲自己的双亲。这以后就可以成为下的高士。”所以他看到朋友饥饿时,就给他吃;受冻时,就给他穿;疾病时前去服侍,亡后给予葬埋。主张兼(相爱)的士人的言论此,行为也此。这两个士子,言论相非而行为相反吗?假使这两个士子,言出必信,行为必果,他们的言与行就象符节一样符合,没有什么话不能实行。既然此,那么请问:现在这里有一平原旷野,人们将披甲戴盔前往作战,之变不可预知;又有国的大夫出使遥远的巴、越、齐、楚,去后能否回来不可预知。那么请问:他要托庇家室,奉养父母,寄顿自己的妻子,究竟是去拜托那主张兼(相爱)的人呢?还是去拜托那主张别(相恶)的人呢?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无论下的愚夫愚妇,即使反对兼(相爱)的人,也必然要寄托给主张兼(相爱)的人。说话否定兼(相爱),(找人帮忙)却选择兼(相爱)的人,这就是言行相违背。我不知道下的人都听到兼(相爱)

而非议它的作法,原因在哪里?

然而下的士子,攻击兼爱的言论还是没有停止,说道:“或许可以用这种理论选择士人,但却不可以用它选择国吧?”姑且试着让两者各尽其见。假设这里有两个国,其中一个主张兼的观点,另一个主张别的观点。所以主张别的国会说:“我怎能对待我的万民之身,就对待自己之身呢?这太不合下人的情理了。人在世上并没有多少时间,就像马车奔驰缝隙那样暂。”所以他返身看到他的万民挨饿,就不给吃,受冻就不给穿,有疾病就不给疗养,亡后不给葬埋。主张别的国的言论此,行为此。主张兼的国的言论不是这样,行为也不是这样。他说:“我听说在下做一位明,必须先看重万民之身,然后才看重自己之身,这以后才可以在下做一位明。”所以他返身看到他的百姓挨饿,就给他吃,受冻就给他穿,了病就给他疗养,亡后就给予埋葬。主张兼的主的言论此,行为此。既然这样,那么这两个国,言论相非而行为相反?假使这两个国,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符合得像符节一样,没有说过的话不能实现。既然此,那么请问:假今年有瘟疫,万民大多因劳苦和冻饿而辗转于沟壑之中的,已经很多了。不知道从这两个国中选择一位,将会跟随那一位呢?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无论下的愚夫愚妇,即使是反对兼爱的人,也必定跟随主张兼的国了。在言论上反对兼,而在选择时则采用兼,这就是言行相违背。不知道下的人听到兼的主张而非难它的做法,其原因是什么。

然而下的士子,非难兼爱的言论还是没有停止,说道:“兼爱算得上是仁,也算得上是义了。即使此,难道可以做得到吗?我打个比方,兼爱的行不通,就像提举泰山超越江、黄河一样。所以兼爱只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难道是做得到的事吗?”墨子说:“提举泰山超越江、黄河,自古及今,民以来,还不曾不过。现在至于说兼相爱、交相利,这则是自先圣六王就亲自实行过的。”怎么知道先圣六王亲自实行了呢?墨子说:“我并不和他们处于同一时代,能亲自听到他们的声音,亲眼见到他们的容色,我是从他们书写在简帛上、镂刻在钟鼎石碑上、雕琢在盘盂上,并留给后世子孙的文献中知道这些的。”《泰誓》上说:“文王象太阳,象亮一样照耀,光辉遍及四方,遍及西周大地。”这就是说文王兼爱下的广大,像太阳、亮兼照下,而没有偏私。这就是文王的兼爱。即使墨子所说的兼爱,也是从文王那里取法的!

而且不只《泰誓》这样记载,即使大禹的誓言也这样说。大禹说:“你们众位士子,都听从我的话:不是我小子敢横行作乱,而是苗民在蠢动,因而上对他们降下惩罚。现在我率领众邦的各位,去征讨有苗。”大禹征讨有苗,不是为求取和看重富贵,也不是干求福禄,使耳目享受声色之乐,而是为了追求兴起下的利益,除去下的祸害。这就是大禹的兼爱。即使墨子所说的兼爱,也是从大禹那里取法的!

而且并不只《禹誓》这样记载,即使汤的言辞也是此,汤说:“我小子履,敢用黑色的公牛,祭告于皇后土说:‘现在大旱,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得罪了地。于今有善不敢隐瞒,有罪也不敢宽饶,这一切都鉴察在上帝的心里。万方有罪,由我一人承担;我自己有罪,不要累及万方。’”这说的是商汤贵为子,富有下,然而尚且不惜以身作为牺牲祭品,用言辞向上帝鬼神祷告。这就是商汤的兼爱,即使墨子的兼爱,也是从汤那里取法的。

而且不只大禹的誓言和商汤的言辞是这样,周人的 也有这类的话。周诗上说:“王道荡荡,不偏私不结党;王道平平,不结党不偏私;子在王道上引导,小人在后望着行。”果以我所说的话不符合道,则古时周文王、周武王为政公平,赏贤罚暴,不偏私父母兄弟。这就是周文王、武王的兼爱,即使墨子所说的兼爱,也是从文王、武王那里取法的。不知道下的人一听到兼爱就非难,究竟是什么原因。

然而下的人非难主张兼爱者的言论,还是没有终止,说道:“抑或这不符合双亲之利,而有害于孝道吧?”墨子说:姑且试着推究孝子为双亲考虑的本心,我不知道孝子为双亲考虑,是希望别人爱护和有利他的双亲呢?还是希望憎恶、残害他的双亲呢?按照常理来看,当然希望别人爱护和有利于他的双亲。既然此,那么怎样从事才能得到这个呢?假若我先从事于爱护和有利于别人的双亲,然后别人报我以爱护和有利于我的双亲呢?还是我先从事于憎恶别人的双亲,然后别人报我以爱护和有利于我的双亲呢?则必然是我先从事于爱护和有利于别人的双亲,然后别人报我以爱护和有利于我的双亲。然则这一交相利的孝子,果真是出于不得已,才先从事于爱护和有利于别人的双亲呢?还是以为下的孝子都是笨人,完全不值得善待呢?姑且试着探究这一问题。先王的书《大雅》说道:“没有什么话不听用,没有什么德不报答。你投给我桃,我报给你李。”这就是说爱人的必被人爱,而憎恶人的必被人憎恶。不知下的人,一听到兼爱就非难,究竟原因在哪里。

抑或认为困难而做不到吗?曾有比这更困难而可做到的。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当灵王在世时,楚国的士人每吃饭不超过一次,用力扶稳后才能站起,扶着墙壁然后才能走路。所以节食本是他们难于做到的,然而这样做后灵王喜欢,所以没有经过多久时间,民可以转移。则这无非是为迎合主之意罢了。从前越王勾践喜欢勇猛,训练他的将士三年,认为自己还不知道效果何,于是故意放火烧船,擂鼓命将士前进。他的将士前仆后继,倒身于火之中而的不计其数。当这个时候,停止擂鼓而撤退的话,越国的将士可以说害怕的了。所以说焚身是很难的事,这以后却做到了。因为越王喜欢它,所以没经过很久时间,民可以转移,这是为追求迎合主罢了。从前晋文公喜欢穿粗布衣,当文公在世时,晋国的人士都穿大布的衣和母羊皮的裘,戴厚帛做的帽子,穿粗糙的鞋子,(这身打扮)进可见晋文公,出可在朝廷来往。所以穿粗陋的衣服是难做到的事,然而因为文公喜欢,没过多时间,民可以转移,这是为追求迎合主罢了。所以说节食、焚舟、穿粗衣服,这本是下最难做的事,然而这样做后可使主喜欢,因此没过多时间,民可以转移,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为追求迎合主罢了。现在至于兼相爱、交相利,这是有利而容易做到,并且不可胜数的事。我认为只是没有上的喜欢罢了,只要有上喜欢,用奖赏称赞来勉励大众,用刑罚来威慑大众,我认为众人对于兼相爱、交相利,会像火一样的向上,一样的向下,在下是不可防止得住的。

所以说兼爱是圣王的大道,王公大人因此得到安稳,万民衣食因此得到足。所以子最审察兼爱的道理而努力实行它。做人的必须仁惠,做人臣的必须忠诚,做人父的必须慈爱,做人子的必须孝敬,做人兄的必须友爱其弟,做人弟的必须敬顺兄。所以子假想要做仁惠之、忠诚之臣、慈爱之父、孝敬之子、友爱之兄、敬顺之弟,对于兼爱就不可不去实行。这是圣王的大道,万民最大的利益。

网友补充:
    暂无!

墨子 · 第十六章 · 兼爱(下)拼音版/注音版

mò zǐ dì shí liù zhāng jiān ài xià。

墨子 · 第十六章 · 兼爱(下)。

mò zǐ。

墨子。

zǐ mò zi yán yuē rén rén zhī shì zhě,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

bì wù qiú xìng tiān xià zhī lì,

必务求兴天下之利,

chú tiān xià zhī hài。

除天下之害。

rán dāng jīn zhī shí,

”然当今之时,

tiān xià zhī hài shú wèi dà yuē ruò dà guó zhī gōng xiǎo guó yě,

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

dà jiā zhī luàn xiǎo jiā yě,

大家之乱小家也,

qiáng zhī jié ruò,

强之劫弱,

zhòng zhī bào guǎ,

众之暴寡,

zhà zhī móu yú,

诈之谋愚,

guì zhī áo jiàn,

贵之敖贱,

cǐ tiān xià zhī hài yě。

此天下之害也。

yòu yǔ wéi rén jūn zhě zhī bù huì yě,

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

chén zhě zhī bù zhōng yě,

臣者之不忠也,

fù zhě zhī bù cí yě,

父者之不慈也,

zi zhě zhī bù xiào yě,

子者之不孝也,

cǐ yòu tiān xià zhī hài yě。

此又天下之害也。

yòu yǔ jīn rén zhī jiàn rén,

又与今人之贱人,

zhí qí bīng rèn dú yào shuǐ huǒ,

执其兵刃毒药水火,

yǐ jiāo xiāng kuī zéi,

以交相亏贼,

cǐ yòu tiān xià zhī hài yě。

此又天下之害也。

gū cháng běn yuán ruò zhòng hài zhī suǒ zì shēng。

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

cǐ hú zì shēng cǐ zì ài rén lì rén shēng yǔ jí bì yuē fēi rán yě。

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

bì yuē cóng è rén zéi rén shēng。

”必曰:“从恶人、贼人生。

fēn míng hū tiān xià,

”分名乎天下,

è rén ér zéi rén zhě,

恶人而贼人者,

jiān yǔ bié yǔ jí bì yuē bié yě。

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

rán jí zhī jiāo bié zhě,

”然即之交别者,

guǒ shēng tiān xià zhī dà hài zhě yǔ shì gù bié fēi yě。

果生天下之大害者与?是故别非也。

zǐ mò zǐ yuē fēi rén zhě bì yǒu yǐ yì zhī,

子墨子曰:“非人者必有以易之,

ruò fēi rén ér wú yǐ yì zhī,

若非人而无以易之,

pì zhī yóu yǐ shuǐ jiù shuǐ yě,

譬之犹以水救水也,

qí shuō jiāng bì wú kě yǐ。

其说将必无可矣。

shì gù zǐ mò zǐ yuē jiān yǐ yì bié。

”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

rán jí jiān zhī kě yǐ yì bié zhī gù hé yě yuē jí wéi rén zhī guó,

”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

ruò wéi qí guó,

若为其国,

fū shuí dú jǔ qí guó,

夫谁独举其国,

yǐ gōng rén zhī guó zhě zāi wèi bǐ zhě,

以攻人之国者哉?为彼者,

yóu wèi jǐ yě。

由为己也。

wéi rén zhī dōu,

为人之都,

ruò wéi qí dōu,

若为其都,

fū shuí dú jǔ qí dōu yǐ fá rén zhī dōu zhě zāi wèi bǐ zhě yóu wèi jǐ yě。

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彼者犹为己也。

wéi rén zhī jiā,

为人之家,

ruò wéi qí jiā,

若为其家,

fū shuí dú jǔ qí jiā yǐ luàn rén zhī jiā zhě zāi wèi bǐ zhě yóu wèi jǐ yě。

夫谁独举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者犹为己也。

rán jí guó dū bù xiāng gōng fá,

然即国都不相攻伐,

rén jiā bù xiāng luàn zéi,

人家不相乱贼,

cǐ tiān xià zhī hài yǔ tiān xià zhī lì yǔ jí bì yuē tiān xià zhī lì yě。

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

gū cháng běn yuán ruò zhòng lì zhī suǒ zì shēng,

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

cǐ hú zì shēng cǐ zì è rén zéi rén shēng yǔ jí bì yuē fēi rán yě。

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

bì yuē cóng ài rén lì rén shēng。

”必曰:“从爱人利人生。

fēn míng hū tiān xià ài rén ér lì rén zhě,

”分名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

bié yǔ jiān yǔ jí bì yuē jiān yě。

别与?兼与?即必曰:“兼也。

rán jí zhī jiāo jiān zhě,

”然即之交兼者,

guǒ shēng tiān xià zhī dà lì yǔ shì gù zǐ mò zǐ yuē jiān shì yě bí yǐ piāo bā jū zāi hǔ hē shì sū lūn lū fāng mèi zé sòng yù zhī lì,

果生天下之大利与?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鼻蚁缥岜狙栽唬喝嗜酥抡撸匚袂笮颂煜之利,

chú tiān xià zhī hài。

除天下之害。

jīn wú běn yuán jiān zhī suǒ shēng,

今吾本原兼之所生,

tiān xià zhī dà lì zhě yě jīn wú běn yuán bié zhī suǒ shēng,

天下之大利者也;今吾本原别之所生,

tiān xià zhī dà hài zhě yě。

天下之大害者也。

shì gù zǐ mò zǐ yuē bié fēi ér jiān shì zhě。

是故子墨子曰:“别非而兼是者。

chū hū ruò fāng yě。

”出乎若方也。

jīn wú jiāng zhèng qiú yǔ tiān xià zhī lì ér qǔ zhī,

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

yǐ jiān wèi zhèng,

以兼为正,

shì yǐ cōng ěr míng mù xiāng yǔ shì tīng hū shì yǐ gǔ gōng bì qiáng xiāng wèi dòng zǎi hū ér yǒu dào sì xiāng jiào huì,

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是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肆相教诲,

shì yǐ lǎo ér wú qī zǐ zhě,

是以老而无妻子者,

yǒu suǒ shì yǎng yǐ zhōng qí shòu yòu ruò gū tóng zhī wú fù mǔ zhě,

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

yǒu suǒ fàng yī yǐ zhǎng qí shēn。

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jīn wéi wú yǐ jiān wèi zhèng,

今唯毋以兼为正,

jí ruò qí lì yě。

即若其利也。

bù shí tiān xià zhī shì,

不识天下之士,

suǒ yǐ jiē wén jiān ér fēi zhě,

所以皆闻兼而非者,

qí gù hé yě rán ér tiān xià zhī shì,

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士,

fēi jiān zhě zhī yán,

非兼者之言,

yóu wèi zhǐ yě。

犹未止也。

yuē jí shàn yǐ suī rán,

曰:“即善矣!虽然,

qǐ kě yòng zāi zǐ mò zǐ yuē yòng ér bù kě,

岂可用哉?” 子墨子曰:“用而不可,

suī wǒ yì jiāng fēi zhī qiě yān yǒu shàn ér bù kě yòng zhě。

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

gū cháng liǎng ér jìn zhī。

”姑尝两而进之。

shuí yǐ wéi èr shì,

谁以为二士,

shǐ qí yī shì zhě zhí bié,

使其一士者执别,

shǐ qí yī shì zhě zhí jiān。

使其一士者执兼。

shì gù bié shì zhī yán yuē wú qǐ néng wéi wú yǒu zhī shēn,

是故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

ruò wéi wú shēn wéi wú yǒu zhī qīn,

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

ruò wéi wú qīn shì gù tuì dǔ qí yǒu,

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

jī jí bù shí,

饥即不食,

hán jí bù yī,

寒即不衣,

jí bìng bù shì yǎng,

疾病不侍养,

sǐ sàng bù zàng mái。

死丧不葬埋。

bié shì zhī yán ruò cǐ,

别士之言若此,

xíng ruò cǐ。

行若此。

jiān shì zhī yán bù rán,

兼士之言不然,

xíng yì bù rán。

行亦不然。

yuē wú wén gāo shì yú tiān xià zhě,

曰:“吾闻高士于天下者,

bì wèi qí yǒu zhī shēn,

必为其友之身,

ruò wéi qí shēn wéi qí yǒu zhī qīn,

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

ruò wéi qí qīn。

若为其亲。

rán hòu kě yǐ wéi gāo shì yú tiān xià。

然后可以为高士于天下。

shì gù tuì dǔ qí yǒu,

”是故退睹其友,

jī zé shí zhī,

饥则食之,

hán zé yī zhī,

寒则衣之,

jí bìng shì yǎng zhī,

疾病侍养之,

sǐ sāng zàng mái zhī,

死丧葬埋之,

jiān shì zhī yán ruò cǐ,

兼士之言若此,

xíng ruò cǐ。

行若此。

ruò zhī èr shì zhě,

若之二士者,

yán xiāng fēi ér xíng xiāng fǎn yǔ dāng shǐ ruò èr shì zhě,

言相非而行相反与?当使若二士者,

yán bì xìn,

言必信,

xíng bì guǒ,

行必果,

shǐ yán xíng zhī hé,

使言行之合,

yóu hé fú jié yě,

犹合符节也,

wú yán ér bù xíng yě。

无言而不行也。

rán jí gǎn wèn jīn yǒu píng yuán guǎng yě yú cǐ,

然即敢问:今有平原广野于此,

bèi jiǎ yīng zhòu,

被甲婴胄,

jiāng wǎng zhàn,

将往战,

sǐ shēng zhī quán wèi kě shí yě yòu yǒu jūn dài fū zhī yuǎn shǐ yú bā yuè qí jīng,

死生之权未可识也;又有君大夫之远使于巴、越、齐、荆,

wǎng lái jí fǒu,

往来及否,

wèi kě shí yě。

未可识也。

rán jí gǎn wèn bù shí jiāng è yě,

然即敢问:不识将恶也,

jiā shì,

家室,

fèng chéng qīn qī tí qiè qī zǐ ér jì tuō zhī,

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

bù shí yú jiān zhī yǒu shì hū yú bié zhī yǒu shì hū wǒ yǐ wéi dāng qí yú cǐ yě,

不识于兼之有是乎?于别之有是乎?我以为当其于此也,

tiān xià wú yú fū yú fù,

天下无愚夫愚妇,

suī fēi jiān zhī rén,

虽非兼之人,

bì jì tuō zhī yú jiān zhī yǒu shì yě。

必寄托之于兼之有是也。

cǐ yán ér fēi jiān,

此言而非兼,

zé jí qǔ jiān,

择即取兼,

jí cǐ yán xíng fèi yě。

即此言行费也。

bù shí tiān xià zhī shì,

不识天下之士,

suǒ yǐ jiē wén jiān ér fēi zhī zhě,

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

qí gù hé yě rán ér tiān xià zhī shì,

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士,

fēi jiān zhě zhī yán,

非兼者之言,

yóu wèi zhǐ yě。

犹未止也。

yuē yì kě yǐ zé shì,

曰:“意可以择士,

ér bù kě yǐ zé jūn hū gū cháng liǎng ér jìn zhī,

而不可以择君乎?”姑尝两而进之,

shuí yǐ wéi èr jūn,

谁以为二君,

shǐ qí yī jūn zhě zhí jiān,

使其一君者执兼,

shǐ qí yī jūn zhě zhí bié。

使其一君者执别。

shì gù bié jūn zhī yán yuē wú è néng wéi wú wàn mín zhī shēn,

是故别君之言曰:“吾恶能为吾万民之身,

ruò wéi wú shēn cǐ tài fēi tiān xià zhī qíng yě。

若为吾身?此泰非天下之情也。

rén zhī shēng hū dì shàng zhī wú jǐ hé yě,

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

pì zhī yóu chí sì ér guò xì yě。

譬之犹驰驷而过隙也。

shì gù tuì dǔ qí wàn mín,

”是故退睹其万民,

jī jí bù shí,

饥即不食,

hán jí bù yī,

寒即不衣,

pí bìng bù shì yǎng,

疲病不侍养,

sǐ sàng bù zàng mái。

死丧不葬埋。

bié jūn zhī yán ruò cǐ,

别君之言若此,

xíng ruò cǐ。

行若此。

jiān jūn zhī yán bù rán,

兼君之言不然,

xíng yì bù rán,

行亦不然,

yuē wú wén wèi míng jūn yú tiān xià zhě,

曰:“吾闻为明君于天下者,

bì xiān wàn mín zhī shēn,

必先万民之身,

hòu wèi qí shēn,

后为其身,

rán hòu kě yǐ wéi míng jūn yú tiān xià。

然后可以为明君于天下。

shì gù tuì dǔ qí wàn mín,

”是故退睹其万民,

jī jí shí zhī,

饥即食之,

hán jí yī zhī,

寒即衣之,

jí bìng shì yǎng zhī,

疾病侍养之,

sǐ sāng zàng mái zhī。

死丧葬埋之。

jiān jūn zhī yán ruò cǐ,

兼君之言若此,

xíng ruò cǐ。

行若此。

rán jí jiāo ruò zhī èr jūn zhě,

然即交若之二君者,

yán xiāng fēi ér xíng xiāng fǎn yǔ cháng shǐ ruò èr jūn zhě,

言相非而行相反与?常使若二君者,

yán bì xìn,

言必信,

xíng bì guǒ,

行必果,

shǐ yán xíng zhī hé,

使言行之合,

yóu hé fú jié yě,

犹合符节也,

wú yán ér bù xíng yě。

无言而不行也。

rán jí gǎn wèn jīn suì yǒu lì yì,

然即敢问:今岁有疠疫,

wàn mín duō yǒu qín kǔ dòng něi,

万民多有勤苦冻馁,

zhuǎn sǐ gōu hè zhōng zhě,

转死沟壑中者,

jì yǐ zhòng yǐ。

既已众矣。

bù shí jiāng zé zhī èr jūn zhě,

不识将择之二君者,

jiāng hé cóng yě wǒ yǐ wéi dāng qí yú cǐ yě,

将何从也?我以为当其于此也,

tiān xià wú yú fū yú fù,

天下无愚夫愚妇,

suī fēi jiān zhě,

虽非兼者,

bì cóng jiān jūn shì yě。

必从兼君是也。

yán ér fēi jiān,

言而非兼,

zé jí qǔ jiān,

择即取兼,

cǐ yán xíng fú yě。

此言行拂也。

bù shí tiān xià suǒ yǐ jiē wén jiān ér fēi zhī zhě,

不识天下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

qí gù hé yě rán ér tiān xià zhī shì fēi jiān zhě zhī yán,

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

yóu wèi zhǐ yě。

犹未止也。

yuē jiān jí rén yǐ,

曰:“兼即仁矣,

yì yǐ suī rán,

义矣;虽然,

qǐ kě wèi zāi wú pì jiān zhī bù kě wèi yě,

岂可为哉?吾譬兼之不可为也,

yóu qiè tài shān yǐ chāo jiāng hé yě。

犹挈泰山以超江、河也。

gù jiān zhě,

故兼者,

zhí yuàn zhī yě,

直愿之也,

fū qǐ kě wèi zhī wù zāi zǐ mò zǐ yuē fū qiè tài shān yǐ chāo jiāng hé,

夫岂可为之物哉?”子墨子曰:“夫挈泰山以超江、河,

zì gǔ zhī jí jīn,

自古之及今,

shēng mín ér lái,

生民而来,

wèi cháng yǒu yě。

未尝有也。

jīn ruò fú jiān xiāng ài jiāo xiāng lì,

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

cǐ zì xiān shèng liù wáng zhě qīn xíng zhī。

此自先圣六王者亲行之。

hé zhī xiān shèng liù wáng zhī qīn xíng zhī yě zǐ mò zǐ yuē wú fēi yǔ zhī bìng shì tóng shí,

”何知先圣六王之亲行之也?子墨子曰:“吾非与之并世同时,

qīn wén qí shēng,

亲闻其声,

jiàn qí sè yě yǐ qí suǒ shū yú zhú bó lòu yú jīn shí zuó yú pán yú,

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

chuán yí hòu shì zǐ sūn zhě zhī zhī。

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tài shì yuē wén wáng ruò rì ruò yuè zhà zhào,

”泰誓曰:“文王若日若月乍照,

guāng yú sì fāng,

光于四方,

yú xī tǔ。

于西土。

jí cǐ yán wén wáng zhī jiān ài tiān xià zhī bó dà yě pì zhī rì yuè,

”即此言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

jiān zhào tiān xià zhī wú yǒu sī yě。

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

jí cǐ wén wáng jiān yě suī zǐ mò zi zhī suǒ wèi jiān zhě,

即此文王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

yú wén wáng qǔ fǎ yān qiě bù wéi tài shì wéi rán,

于文王取法焉! 且不唯《泰誓》为然,

suī yǔ shì jí yì yóu shì yě。

虽《禹誓》即亦犹是也。

yǔ yuē jì jì yǒu zhòng,

禹曰:“济济有众,

xián tīng zhèn yán fēi wéi xiǎo zi,

咸听朕言!非惟小子,

gǎn xíng chēng luàn。

敢行称乱。

chǔn cǐ yǒu miáo,

蠢此有苗,

yòng tiān zhī fá。

用天之罚。

ruò yǔ jì lǜ ér qún duì zhū qún,

若予既率而群对诸群,

yǐ zhēng yǒu miáo。

以征有苗。

yǔ zhī zhēng yǒu miáo yě,

”禹之征有苗也,

fēi yǐ qiú yǐ zhòng fù guì,

非以求以重富贵,

gàn fú lù,

干福禄,

lè ěr mù yě yǐ qiú xìng tiān xià zhī lì,

乐耳目也;以求兴天下之利,

chú tiān xià zhī hài。

除天下之害。

jí cǐ yǔ jiān yě suī zǐ mò zi zhī suǒ wèi jiān zhě,

即此禹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

yú yǔ qiú yān。

于禹求焉。

qiě bù wéi yǔ shì wéi rán,

且不唯《禹誓》为然,

suī tāng shuō jí yì yóu shì yě。

虽《汤说》即亦犹是也。

tāng yuē wéi yǔ xiǎo zi lǚ,

汤曰:“惟予小子履,

gǎn yòng xuán mǔ。

敢用玄牡。

gào yú shàng tiān hòu yuē jīn tiān dà hàn,

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旱,

jí dāng zhèn shēn jù,

即当朕身屦,

wèi zhī dé zuì yú shàng xià。

未知得罪于上下。

yǒu shàn bù gǎn bì,

有善不敢蔽,

yǒu zuì bù gǎn shè,

有罪不敢赦,

jiǎn zài dì xīn,

简在帝心,

wàn fāng yǒu zuì,

万方有罪,

jí dāng zhèn shēn zhèn shēn yǒu zuì,

即当朕身;朕身有罪,

wú jí wàn fāng。

无及万方。

jí cǐ yán tāng guì wèi tiān zǐ,

”即此言汤贵为天子,

fù yǒu tiān xià,

富有天下,

rán qiě bù dàn yǐ shēn wéi xī shēng,

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

yǐ cí shuō yú shàng dì guǐ shén。

以词说于上帝鬼神。

jí cǐ tāng jiān yě suī zǐ mò zi zhī suǒ wèi jiān zhě,

即此汤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

yú tāng qǔ fǎ yān。

于汤取法焉。

qiě bù wéi shì mìng yǔ tāng shuō wéi rán,

且不惟誓命与汤说为然,

zhōu shī jí yì yóu shì yě。

《周诗》即亦犹是也。

zhōu shī yuē wáng dào dàng dàng,

《周诗》曰:“王道荡荡,

bù piān bù dǎng wáng dào píng píng,

不偏不党;王道平平,

bù dǎng bù piān。

不党不偏。

qí zhí ruò shǐ,

其直若矢,

qí yì ruò dǐ。

其易若底。

jūn zǐ zhī suǒ lǚ,

君子之所履,

xiǎo rén zhī suǒ shì。

小人之所视。

ruò wú yán fēi yǔ dào zhī wèi yě,

”若吾言非语道之谓也,

gǔ zhě wén wǔ wèi zhèng jūn fēn,

古者文、武为正均分,

shǎng xián fá bào,

赏贤罚暴,

wù yǒu qīn qī dì xiōng zhī suǒ ā。

勿有亲戚弟兄之所阿。

jí cǐ wén wǔ jiān yě,

即此文、武兼也,

suī zǐ mò zi zhī suǒ wèi jiān zhě,

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

yú wén wǔ qǔ fǎ yān。

于文、武取法焉。

bù shí tiān xià zhī rén,

不识天下之人,

suǒ yǐ jiē wén jiān ér fēi zhī zhě,

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

qí gù hé yě rán ér tiān xià zhī fēi jiān zhě zhī yán,

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非兼者之言,

yóu wèi zhǐ。

犹未止。

yuē yì bù zhōng qīn zhī lì,

曰:“意不忠亲之利,

ér hài wèi xiào hū zǐ mò zǐ yuē gū cháng běn yuán zhī xiào zǐ zhī wèi qīn dù zhě。

而害为孝乎?”子墨子曰:“姑尝本原之孝子之为亲度者。

wú bù shí xiào zǐ zhī wèi qīn dù zhě,

吾不识孝子之为亲度者,

yì yù rén ài lì qí qīn yǔ yì yù rén zhī è zéi qí qīn yǔ yǐ shuō guān zhī,

亦欲人爱、利其亲与?意欲人之恶、贼其亲与?以说观之,

jí yù rén zhī ài lì qí qīn yě。

即欲人之爱、利其亲也。

rán jí wú è xiān cóng shì jí dé cǐ ruò wǒ xiān cóng shì hū ài lì rén zhī qīn,

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

rán hòu rén bào wǒ yǐ ài lì wú qīn hū yì wǒ xiān cóng shì hū è rén zhī qīn,

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乎?意我先从事乎恶人之亲,

rán hòu rén bào wǒ yǐ ài lì wú qīn hū jí bì wú xiān cóng shì hū ài lì rén zhī qīn,

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乎?即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

rán hòu rén bào wǒ yǐ ài lì wú qīn yě。

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

rán jí zhī jiāo xiào zǐ zhě,

然即之交孝子者,

guǒ bù dé yǐ hū wú xiān cóng shì ài lì rén zhī qīn yǔ yì yǐ tiān xià zhī xiào zǐ wèi yù,

果不得已乎?毋先从事爱利人之亲与?意以天下之孝子为遇,

ér bù zú yǐ wéi zhèng hū gū cháng běn yuán zhī。

而不足以为正乎?姑尝本原之。

xiān wáng zhī suǒ shū,

先王之所书,

dà yá zhī suǒ dào yuē wú yán ér bù chóu,

《大雅》之所道曰:“无言而不雠,

wú dé ér bù bào,

无德而不报,

tóu wǒ yǐ táo,

投我以桃,

bào zhī yǐ lǐ。

报之以李。

jí cǐ yán ài rén zhě bì jiàn ài yě,

”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

ér è rén zhě bì jiàn è yě。

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bù shí tiān xià zhī shì,

不识天下之士,

suǒ yǐ jiē wén jiān ér fēi zhī zhě,

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

qí gù hé yě yì yǐ wéi nán ér bù kě wèi xié cháng yǒu nán cǐ ér kě wèi zhě,

其故何也? 意以为难而不可为邪?尝有难此而可为者,

xī jīng líng wáng hǎo xiǎo yào,

昔荆灵王好小要,

dāng líng wáng zhī shēn,

当灵王之身,

jīng guó zhī shì fàn bù yú hū yī,

荆国之士饭不逾乎一,

gù jù ér hòu xìng,

固据而后兴,

fú yuán ér hòu xíng。

扶垣而后行。

gù yuē shí wèi qí nán wéi yě,

故约食为其难为也,

rán hòu wèi ér líng wáng shuō zhī wèi yú yú shì ér mín kě yí yě,

然后为而灵王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

jí qiú yǐ xiāng qí shàng yě。

即求以乡其上也。

xī zhě yuè wáng jù jiàn hǎo yǒng,

昔者越王句践好勇,

jiào qí shì chén sān nián,

教其士臣三年,

yǐ qí zhī wèi wèi zú yǐ zhī zhī yě,

以其知为未足以知之也,

fén zhōu shī huǒ,

焚舟失火,

gǔ ér jìn zhī,

鼓而进之,

qí shì yǎn qián liè,

其士偃前列,

fú shuǐ huǒ ér sǐ yǒu bù kě shèng shǔ yě。

伏水火而死有不可胜数也。

dāng cǐ zhī shí,

当此之时,

bù gǔ ér tuì yě,

不鼓而退也,

yuè guó zhī shì,

越国之士,

kě wèi chàn yǐ。

可谓颤矣。

gù fén shēn wéi qí nán wéi yě,

故焚身为其难为也,

rán hòu wèi zhī,

然后为之,

yuè wáng shuō zhī,

越王说之,

wèi yú yú shì,

未逾于世,

ér mín kě yí yě,

而民可移也,

jí qiú yǐ xiāng qí shàng yě。

即求以乡其上也。

xī zhě jìn wén gōng hǎo cū fú。

昔者晋文公好粗服。

dāng wén gōng zhī shí,

当文公之时,

jìn guó zhī shì,

晋国之士,

dà bù zhī yī,

大布之衣,

zāng yáng zhī qiú,

牂羊之裘,

liàn bó zhī guān,

练帛之冠,

qiě cū zhī jù,

且粗之屦,

rù jiàn wén gōng,

入见文公,

chū yǐ jiàn zhī cháo。

出以践之朝。

gù cū fú wèi qí nán wéi yě,

故粗服为其难为也,

rán hòu wèi,

然后为,

ér wén gōng shuō zhī,

而文公说之,

wèi yú yú shì,

未逾于世,

ér mín kě yí yě,

而民可移也,

jí qiú yǐ xiāng qí shàng yě。

即求以乡其上也。

shì gù yuē shí fén zhōu cū fú,

是故约食焚舟粗服,

cǐ tiān xià zhī zhì nán wéi yě,

此天下之至难为也,

rán hòu wèi ér shàng shuō zhī,

然后为而上说之,

wèi yú yú shì,

未逾于世,

ér mín kě yí yě。

而民可移也。

hé gù yě jí qiú yǐ xiāng qí shàng yě。

何故也?即求以乡其上也。

jīn ruò fú jiān xiāng ài jiāo xiāng lì,

今若夫兼相爱、交相利,

cǐ qí yǒu lì,

此其有利,

qiě yì wèi yě,

且易为也,

bù kě shèng jì yě,

不可胜计也,

wǒ yǐ wéi zé wú yǒu shàng shuō zhī zhě ér yǐ yǐ。

我以为则无有上说之者而已矣。

gǒu yǒu shàng shuō zhī zhě,

苟有上说之者,

quàn zhī yǐ shǎng yù,

劝之以赏誉,

wēi zhī yǐ xíng fá,

威之以刑罚,

wǒ yǐ wéi rén zhī yú jiù jiān xiāng ài jiāo xiāng lì yě,

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

pì zhī yóu huǒ zhī jiù shàng shuǐ zhī jiù xià yě,

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

bù kě fáng zhǐ yú tiān xià。

不可防止于天下。

gù jiān zhě,

故兼者,

shèng wáng zhī dào yě,

圣王之道也,

wáng gōng dà rén zhī suǒ yǐ ān yě,

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

wàn mín yī shí zhī suǒ yǐ zú yě,

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

gù jūn zǐ mò ruò shěn jiān ér wù xíng zhī。

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

wéi rén jūn bì huì,

为人君必惠,

wéi rén chén bì zhōng wéi rén fù bì cí,

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

wéi rén zi bì xiào,

为人子必孝,

wéi rén xiōng bì yǒu,

为人兄必友,

wéi rén dì bì tì。

为人弟必悌。

gù jūn zǐ mò ruò yù wèi huì jūn zhōng chén cí fù xiào zǐ yǒu xiōng tì dì,

故君子莫若欲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

dāng ruò jiān zhī,

当若兼之,

bù kě bù xíng yě,

不可不行也,

cǐ shèng wáng zhī dào,

此圣王之道,

ér wàn mín zhī dà lì yě。

而万民之大利也。

墨子 · 第十六章 · 兼爱(下)注释

虽:为“谁”字之误。

乡:即“向”。

与:为“兴”字之误。

毕强:即“毕劼”,“动”为“助”字之误。

而:疑为“是以”之误。

进:为“尽”之假借字。

谁:为“设”字之误。

当:“尝”。

费:通“拂”。

谁:为“设”字之误。

泰:通“太”。

疠疫:瘟疫。

若:疑为“兹”之误。“既”为“即”假借字。“群对诸群”当为“群邦诸辟”。

厎:即“砥”。

阿:私。

乡:通“向”。

有:为“者”字之误。

颤:读为“惮”。

网友补充:
    暂无!

墨子 · 第十六章 · 兼爱(下)评析

暂无评析
网友补充:
    暂无!

墨子 · 第十六章 · 兼爱(下)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补充:
    暂无!

墨子 · 第十六章 · 兼爱(下)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墨子 - []

墨子 ,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墨子 · 第十六章 · 兼爱(下)|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墨子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