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石君石奋传_原文_翻译-班固
原文
万石君石奋,其父赵人也。赵亡,徙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瑟。”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奋积功劳,孝文时官至太中大夫。无文学,恭谨,举无与比。东阳侯张相如为太子太傅,免。选可为傅者,皆推奋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奋为九卿。迫近,惮之,徙奋为诸侯相。奋长子建,次甲,次乙,次庆,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举集其门。”凡号奋为万石君。孝景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轼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诮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必冠,申申如也。僮仆如也,唯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以文学获罪皇太后。太后以为儒者文多质少,今万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老白道,万石君尚无恙。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洒,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之,以为常。建奏事于上前,即有可言,屏人乃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上以是亲而礼之。万石君徙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谢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及诸子入里门,趋至家。万石君元朔五年卒,建器泣哀思,杖乃能行。岁余,建亦死。诸子孙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建为郎中令,奏事下,建读之,惊恐曰:“书‘马’者与尾而五,今乃四,不足一,获谴死矣!”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兄弟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出为齐相,齐国慕其家行,不治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元狩元年,上立太子,选群臣可傅者,庆自沛守为太子太傅,七岁迁御史大夫。元鼎五年,丞相赵周坐酎金免,制诏御史:“万石君先帝尊之,子孙至孝,其以御史大夫庆为丞相,封牧丘侯。”是时,汉方南诛两越,东击朝鲜,北逐匈奴,西伐大宛,中国多事。天子巡狩海内,修古神祠,封禅,兴礼乐。公家用少,桑弘羊等致利,王温舒之属峻法,皃宽等推文学,九卿更进用事,事不关决于庆,庆醇谨而已。在位九岁,无能有所匡言。尝欲请治上近臣所忠、九卿咸宣,不能服,反受其过,赎罪。元封四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公卿议欲请徙流民于边以適之。上以为庆老谨,不能与其议,乃赐丞相告归,而案御史大夫以下议为请者。庆惭不任职,上书曰:“臣幸得待罪丞相,疲驽无以辅治。城郭仓廪空虚,民多流亡,罪当伏斧质,上不忍致法。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上报曰:“间者,河水滔陆,泛滥十余郡,堤防勤劳,弗能堙塞,朕甚忧之。是故巡方州,礼嵩岳,通八神,以合宣房。济淮、江,历山滨海,问百年民所疾苦。惟吏多私,征求无已,去者便,居者扰,故为流民法,以禁重赋。乃者封泰山,皇天嘉况,神物并见。朕方答气应,未能承意,是以切比闾里,知吏奸邪。委任有司,然则官旷民愁,盗贼公行。往车觐明堂,赦殊死,无禁锢,咸自新,与更始。今流民愈多,计文不改,君不绳责长吏,而请以兴徙四十万口,摇荡百姓,孤儿幼年未满十岁,无罪而坐率,朕失望焉。今君上书言仓库城郭不充实,民多贫,盗贼众,请入粟为庶人。夫怀知民贫而请益赋,动危之而辞位,欲安归难乎?君其反室!”庆素质,见诏报“反室”,自以为得许,欲上印绶。掾史以为见责甚深,而终以反室者,丑恶之辞也。或劝庆宜引决。庆甚惧,不知所出,遂复起视事。庆为丞相,文深审谨,天他大略。后三岁余薨,谥曰恬侯。中子德,庆爱之。上以德嗣,后为太常,坐法免,国除。庆方为丞相时,诸子孙为小吏至二千石者十三人。及庆死后,稍以罪去,孝谨衰矣。
解释/注释/译文
万石君,姓石名奋,他的父亲是赵国人。趟国灭亡后迁居到温县。高祖束进攻打项籍,经过河内县,当时石奋才十五岁,做小官,侍奉高祖。高祖与他说话时很喜欢他的恭敬态度,便问:“你家中还有何人?”石奋回答说:“我衹有一个不幸失明的母亲。家裹贫穷。还有一个姐姐,能弹琴。”高祖说:“你能跟从我吗?”他回答:“愿意尽自己的力量。”于是高祖召他的姐姐作美人,任命石奋为内侍中涓,负责接受谒见名帖等事。因为他姐姐是嫔妃的原因,把他的家迁到长安城中皇亲国戚居住的街巷。
到孝文帝时,石奋因功劳多而升为太中大夫。石奋不懂经学儒术,但为人极为恭敬谨慎,无人能比。束阳侯张相如作太子太傅,被罢免。在选能做太傅的人时,都推举石奋任太子太傅。到景帝即位时,石奋官至九卿。石奋在朝中,近在皇帝身边,景帝不堪其拘谨,让石奋做诸侯相。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某,三子某,四子石庆,都因为行为和顺、忠孝、谨慎而官至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他的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俸禄的官吏,人臣的尊宠都会集到他家了。”因总其四子及石奋的俸禄共一万石,所以石奋号为万石君。
孝景帝晚年,万石君拿着上大夫的俸禄告老还乡,每年定时上朝。每次经过宫门前必定要下车小步快走,在路上看见皇帝的车马必定要扶着车厢横木敬礼。他的子孙有当小官的,回来看望他时,万石君一定会穿上朝服和他们见面,不叫名字。子孙犯了错误,他不责备,而是自己坐在一旁,对着饭桌不吃东西。子孙们见到这种情况就互相指责,请族中的长辈做担保,自己不穿上衣来谢罪,子孙们答应改正错误,石奋便接受他们的赔罪。他的成年子女与他在一起时,也是穿戴整齐,彬彬有礼。佣人们也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十分谨慎。皇帝有时赐给他家食品,万石君一定要磕头俯身在地才吃,就好像在皇上面前一样。家中亲戚死亡,他定要穿丧服,十分悲哀。子孙们遵循他的教诲,向他学习。万石君家以孝道恭谨而闻名于郡国,即使是齐鲁一带的品德高尚的文人也自叹不如。
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因为好儒术而触怒皇太后。皇太后认为儒人文多质少,不如万石君家,VI中不说但身体力行,所以将万石君的长子石建封为郎中令,四子石庆封为内史。
石建年老发白时,万石君仍然无病。石建每五天休假回去看望父亲,进入孩子的房间,私下询问仆人,并取走父亲的内衣内裤和便器,亲自洗濯,然后再给仆人,不敢让万石君知道,而且经常这样做。石建在皇上面前上奏时,即使有可上奏的也避开他人而独自向皇上畅所欲言,但在上朝时,他却像一个不善言谈的人,皇上由此亲近而礼待他。
万石君迁到陵里居住。任内史的石庆喝醉酒回家时,进大门而不下车,万石君听说了便不吃饭。互庆害怕了,脱去上衣去谢罪,万石君仍不原谅他。石庆请全家族及石建一起脱去上衣
罪,万石君责备道:“内史是权贵之人,进入乡里,乡里的长者都走开让路,而内史却坐在车中自在逍遥,真不应当!”于是让石庆离开。从此石庆和其他孩子入里门后,就急走回家。
万石君于元朔五年去世,石建悲哀哭泣,靠手杖才能行走。一年多后石建也死了。万石君的子孙都很守孝道,而石建是最孝的,甚至超过万五星。
石建任郎中令,向皇上上奏事情,奏书被报下时,石建便阅读,他惊恐地说:“写‘马’字下面四点和尾共五,这裹把‘马’字写成四点,少写一点,皇上会责怪死的。”他在处理其他事情时,态度也很谨慎。
石庆任太仆,给皇上驾马车出门,皇上问车中有几匹马,石庆用马鞭数过马后,举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几个兄弟中是最爽快简练的,还这么仔细。石庆出任齐国丞相,齐国人敬仰他的家德,在齐国他不采用惩罚的方式而治理好了齐国,于是齐国人为他立了一座石相祠。
元狩元年,皇上立了太子,在群臣中选择可以当太子老师的人。石庆从任沛郡太守升任为太子太傅,七年后又升为御史大夫。元鼎五年,丞相赵周因祭祀用金不足而被罢免。皇上下韶御史大夫说:“万石君是先帝尊敬的人,子孙恪守孝道,因此任命御史大夫石庆作丞相,封为牧丘侯。”这时汉正向南进攻两越,向东攻打朝鲜,向北驱逐匈奴,向西讨伐大宛,国中事务繁多,皇上在国内巡查,修建古代神祠,封禅,大兴礼乐。国内的用费缺少了,桑弘羊等大臣致力于增加财政收入,王温舒等大臣严厉执法,倪宽等大臣发展推广文学,九卿互相配合治理国家。但许多事都和石庆无关,他衹是唯唯诺诺,恭谨小心处事。石庆任丞相九年,没有任何关于时政的进谏。他曾经想惩治皇上亲近的大臣所忠、九卿咸宣,但不能治服,他反而因此而受到惩罚,最后只好自己赎罪。
元封四年,关东的难民有二百万人,无户籍的流民有四十万,公卿们打算请皇上迁移流民到边境地区来安置他们。皇上认为丞相石庆年老谨慎,不能和他商议国事,于是便赐丞相告老还家,而对御史大夫以下的大臣中要迁徙流民的人查办治罪。丞相对自己不能尽职而感到惭愧,向皇上上书说:“我受皇上宠幸当了一个无用的丞相,像一匹疲惫的马不能辅佐朝廷治理。城中仓库中没有粮食,百姓四处流亡,所犯之罪真应当被斩,皇上不忍心将我依法处治,我希望能够归还丞相的大印,讨回一副老骨头回家,以便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皇上回答说:“前些时,黄河泛滥,淹没十余郡,防洪堤上的工作很辛苦,仍然不能堵塞,我很忧虑呀。因此巡查全国,致礼嵩岳,通敬八神,在宣房堵住决口。渡淮河、长江,历山沿海巡行,询问百姓的疾苦。考虑到官吏徇私枉法,苛税无休止,离家出走的人则可以免去,而居住下来的人却非常担心,所以制定了流民法,以禁止重赋。前些曰到泰山祭天,皇天给予美好赏赐,显示了祥瑞神物。我答应修整朝政,以报瑞应,恐怕没有承顺上天的美意。我到民间调查,得知官吏奸诈邪恶。委任的官吏却又不尽职守,百姓愁苦,盗贼无法无天。往年我在明堂,赦免死囚,没有被贬罚的官吏,他们全都改过自新,重新开始。现在流亡的百姓越来越多,但计户口的文书却不削减,大臣不严责长吏,却请求把四十万人迁走,使百姓动荡不安,没满十岁的孤儿、少年也无辜被带领迁走,对此我很失望呀。现在你上书说城中粮仓空虚,百姓贫困,强盗窃贼猖獗,你位居丞相不能治理,请求交纳粮米来赎己罪,退而作平民。你深知百姓困苦却请求增加赋税,动摇百姓,如今百姓危难,你却要辞退官位,你把责任推给谁呢?如果你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就可还家!”
互庆为人单纯,看见皇上诏书让他回家,便认为得到皇上的许可,想交还丞相印绶。掾史认为被皇上严厉斥责而最后遣回家,是最严厉的批评,有人劝石庆自杀。石庆很惊恐,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又再次到朝中治事。
亘庆做丞相,工于心计而不露声色,没什么才干。三年多后死去,谧号恬侯。二子石德是石庆喜欢的。皇上让石德继承爵位,后来任命为太常,因犯法而被罢免,封国废除。石庆做丞相时,在子孙中,当小官至二千石的有十三人。到亘庆死后,有些人因为犯罪而被罢免,孝道恭谨的美德也衰落了。
卫绾,代人陵人也,以出众的车技为郎,跟随塞童,因功而升为中郎将,淳厚谨慎没有其他的志向。孝量查作太子时,召集皇上左右亲近的人喝酒,而I逊推托生病未去。塞查去世前,叮嘱孝景帝说:“卫绾是德高望重的人,好好对待他。”到景帝即位,一年多不合不问卫绾的情况,卫绾每曰勉励自己谨慎。
景帝到上林巡行,诏令中郎将为参乘,回来时间道:“你知道为什么能够让你为参乘吗?”卫绾说:“我是代国的的驾车人,侥幸因功而得到升迁,成为中郎将,不知为什么。”皇上问:“我当太子时召你,你为什么不肯来?”他回答说:“这真是死罪,我病了。”皇上赐给他剑,卫绾说:“先帝赐给我六把剑,不敢再接受这赏赐。”皇上说:“剑,人们常用它交换,难道你还保存到现在?”卫绾说:“都在。”皇上派人将六把剑取来,剑保存得都很好,不曾佩带过。
郎官有过错遭谴责时,卫绾经常自己承受罪责,不和其他的将争辩,有军功常让给其他将军。皇上认为他廉正,忠实坦荡,于是拜卫绾为河间王刘德的太傅。吴、楚诸侯国反叛时,皇上下诏任命卫绾为将,他率领河间的军队攻打吴、楚诸国,立下军功,皇上升他为中尉。三年后,因为军功封卫绾为建陵侯。
到第二年,皇上废除太子,诛杀栗卿等人。皇上认为卫绾年长厚道,不忍心派遣他去,便赐卫绾告老还乡,而派郅都负责逮捕栗卿等人。事情结束后,皇上立胶束王作太子,命卫绾做太子的太傅。后来,又升他为御史大夫。五年后,代替桃侯刘舍作丞相,卫绾衹上奏例行公事,不议别事。然而自从他作官直到升为丞相,一直不能有所兴建和废罢。皇上认为卫绾为人敦厚,可以辅佐太子,对他很尊敬宠爱,赏赐他许多东西。
卫绾作丞相三年,景帝去世后,武帝即位。建元年中,因为景帝患病时官吏囚禁了许多无辜的人,而卫绾不为民申冤,于是罢免了他。卫绾去世后,谧号为哀侯。他的儿子卫信继承他的爵位,因供奉祭祀用的贡金不足而获罪,侯国废除。
直不疑是南阳人。为郎官,侍奉文帝。他的同舍郎官有人请假回家,误将同舍郎官的金子拿走。不久同舍郎发觉,无端猜测直不疑,直不疑谢罪说确实拿了金子,便买了金子赔偿了他。后来请假的郎官返回,把金子还给丢金人,使这位以前丢金子的人大为惭愧,因此称直不疑为长者。不久,直不疑升为中大夫。上朝时拜见皇上,有人诋毁他说:“直不疑容貌英俊,可怎么和他的嫂子私通呢?”直不疑听到此事后,说:“我没兄长。”然而始终不去自我辩明。
吴、楚反叛时,直不疑以二千石率兵攻打反叛者。景帝后元年,拜他为御史大夫。皇上在记载平定吴、楚叛乱的军功时,封直不疑为塞侯。武帝即位,和丞相卫绾一起因为有过失而被罢免。
直不疑精通《老子》无为学说。他作官,一切照前任制度办,惟恐人们知道他作官的政绩。他不喜欢树立名声,人们称他为长者。直不疑去世后,谧号为信侯。位传至其孙直彭祖,因所献助祭用金不足而获罪,封国被废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