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徙木偾表_原文_翻译-洪迈

发布时间:2011-02-25 栏目:专题 投稿:诚心的电话

原文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

解释/注释/译文

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他怕百姓不相信国家的改革法令,于是就决定在都城城门前,竖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公开宣布谁能搬走木杆,就赏给他五十两银子。当有人搬走后商鞅马上兑现,并且在同时颁布了变法政令。
魏国的吴起在担任西河长官时,为了取信于民,在一天夜里派人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一根表杆,并在城中公开宣布:谁能将这根表杆推倒,就让他当官。百姓听到后多数不以为然,也有人认为不妨一试,如果得不到赏赐,也没有什么损失,于是就去推倒了表杆,吴起则当即宣布了任命。自此以后,魏国军民对吴起实行的法令也不再有所怀疑了。
商鞅本来是魏国人,后到秦国做官进行变法,他的做法大概仿效了吴起的计谋,而吴起立木示信的首创之功,却未流传下来,很少为人知道。

注释
[1]该文选自《论语·微子第十八》。
[2]长沮(jū)、桀溺:都是当时的隐士。长沮桀溺并非人名。长沮,桀溺:意为在水田里干活的一个高个子和一个壮汉。耦(ǒu),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即两个人各执一耜(犁),同耕一尺宽之地。耦(ǒu)而耕,两人并耕。
[3]津:渡口。
[4]夫(fú):彼,那个。执舆:即执辔(缰绳)。舆前驾马有辔,所以执辔也叫执舆。
[5]与:同欤。
[6]这句是讥讽孔子周游列国,熟知道路,不用问别人。是:代词,当“这个人”讲。
[7]滔滔三句:意思是说,今天下皆乱,诸侯无贤者,你将和谁去变异这乱世使它治平呢?滔滔:水弥漫的样子,喻世上的纷乱。因问渡口,故借水作比喻。而:同尔,你。谁:指当时诸侯。以:与。“谁以”二字倒用,犹与谁。易:改变。
[8]辟:同避。人:指与孔子思想不合的人。因孔子碰到他们往往避开,故桀溺称其为“辟人之士”。而:你,指子路。辟世之士:指隐者,长沮、桀溺自谓。“与其”和“岂若”相呼应,等于现代“与其”和“不如”相呼应。
[9]耰(yōu):用土覆盖种子。辍:停止
[10]怃然:怅然,失意。
[11]鸟兽句:鸟兽(我们)不可以跟他们同群。既不能隐居山林,必须在社会中生活。
[12]这句是说,我不跟人群在一起还跟谁在一起呢?这是说不能隐居。斯:这。徒:徒众。斯人之徒,等于说人群、世人。
[13]天下有道两句:意思说,倘若天下有道,我就不参与变法的工作了。
作品译文
长沮、桀溺两个人一块耕田,孔子从旁边经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长沮问子路说:“驾车子的那个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他早该知道渡口在哪儿了。”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说:“(社会纷乱)洪水弥漫,天下都是这样,谁能改变得了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那样)避人的人,是不是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说完,就不停地往种子上盖土。子路回来(把这些)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叹息说:“我们既然无法跟鸟兽待在一起,若不跟天下人待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天下如果太平,我就不会和你们一起来从事改变现实的工作了。”

相关推荐:

目不见睫_原文_翻译-韩非

马忠传_原文_翻译-陈寿

慧庆寺玉兰记_原文_翻译-戴名世

陈懋传_原文_翻译-朱由检

蔡女为桓公妻_原文_翻译-韩非

推荐专题内容
我爱学习网微信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