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卢勣传_原文_翻译-魏征
原文
豆卢勣字定东,昌黎徒河人也。本姓慕容,燕北地王精之后也。中山败,归魏,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父宁,柱国、太保。勣初生时,周太祖亲幸宁家称庆,时遇新破齐师,太祖因字之曰定东。勣聪悟,有器局。少受业国子学,略涉文艺。魏大统十二年,太祖以勣勋臣子,封义安县侯。周闵帝受禅,改封丹阳郡公,邑千五百户。明帝时,为左武伯中大夫。勣自以经业未通,请解职游露门学。帝嘉之,敕以本官就学。会武帝嗣位,拜邛州刺史。未之官,渭源烧当羌因饥馑作乱,以勣有才略,转渭州刺史。甚有惠政,华夷悦服,德泽流行,大致祥瑞。鸟鼠山俗呼为高武陇,其下渭水所出。其山绝壁千寻,由来乏水,诸羌苦之。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白鸟翔止厅前乳子而后去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后丁父艰,毁瘁过礼。天和二年,授邵州刺史,袭爵楚国公。复征为天官府司会,历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史。以母忧还京。宣帝大象二年,拜利州总管,进位上大将军。月余,拜柱国。益州总管王谦作乱。勣婴城固守,谦遣其将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众十万攻之,起土山,凿城为七十余穴,堰江水以灌之。勣时战士不过二千,昼夜相拒。经四旬,势渐迫。勣于是出奇兵击之,斩数千级,降二千人。开皇二年,突厥犯塞,以勣为北道行军元帅以备边。岁余,拜夏州总管。上以其家世贵盛,勋效克彰,甚重之。后为汉王谅纳勣女为妃,恩遇弥厚。十年,以疾征还京师,诏诸王并至勣第,中使顾问,道路不绝。其年卒,时年五十五。上悼惜者久之,特加赗赠,鸿胪监护丧事,谥曰襄。
解释/注释/译文
豆卢勣字定东,昌黎徒河人。原本姓幕容,是燕的北地王慕容用的后代。在中山战败,这一支归顺了魏,北方人把“归义”叫做“豆卢”,便以“豆卢”为姓。父亲豆卢宁,任柱国、太保。豆卢勣初生时,周太祖亲自到豆卢宁家祝贺,那时碰上刚刚打败齐军,太祖便给他取字为定东。豆卢勣聪明颖悟,器量宽大。少年在国子学读书,学习文章六艺。魏大统十二年,太祖因为豆卢勣是功臣之子,封他为义安县侯。周闵帝受魏禅让,改封他为丹阳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明帝时,任左武伯中大夫。豆卢勣自已觉得五经还没精通,请求辞职入露门学。明帝赞许他的愈见,便以原官职的身份入学。武帝继位后,豆卢勣拜任邛州刺史。还没到任,渭源的烧当芜因饥荒发生暴乱,因豆卢勣有才能韬略,便改任他为渭州刺史。在任很有仁政,汉人和少数民族都拥护他,他的仁德传布广远,吉祥的景致出现了许多。鸟鼠山俗称高武陇,山下是渭水的发源地。那座山陡峭的山崖高有千寻,山上向来缺水,羌人很为此苦恼。豆卢勣的坐骑马蹄踏下,忽然涌出一股喷泉。又有白乌鸦落在官厅前,给小白乌鸦喂食后才飞走。百姓歌唱道:“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便把这眼泉水叫玉浆泉。以后为父亲守孝,哀痛伤心超过礼的规矩。天和二年,任邵州刺史,继承了父亲楚国公的爵位。再次征召为天官府司会,历任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史。因奔守母丧而还京。宣帝大象二年,授任利州总管,升任上大将军。过了一个多月,授任柱国。益州总管王谦作乱。豆卢勣顽强守城,王谦派他的将军达奚惎、高阿那肱、乙弗虔等率十万军队攻城,在城外堆土为山,在地下挖七十多条地道,又筑坝引江水灌城。豆卢勣那时的兵卒不超过二千,昼夜拒守。四十天后,形势更加紧迫。豆卢勣便出奇兵袭击敌军,斩敌数千人,敌人投降二千人。开皇二年,突厥进犯边塞,朝廷任命豆卢勣为北道行军元帅以防备边患。一年以后,任夏州总管。皇上看他家世代尊贵,功勋卓著而克已自守,十分钦敬。后来因为汉王杨谅收纳豆卢勣的女儿做王妃,恩遇更加厚重了。开皇十年,豆卢勣因病被征召回京城,皇帝下令诸王都去豆卢勣的府第探病慰问,宫中使者前来慰问的,在路上络绎不绝。豆卢勣这一年死,时年五十五岁。皇帝痛惜哀悼很久,特别给予治丧礼品,由鸿胪监护丧事,谧号为“襄”。
刘昉,博陵望都人。刘昉生性狡猾,有奸术。北周武帝时,因他是功臣之子,而入朝侍奉皇太子。到北周宣帝继位后,他凭着技艺和奸佞而被宣帝亲近,出入宫廷,宠幸冠绝一时。他被授为大都督,迁为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都被亲近信任。到宣帝不行时,宣帝召刘昉和颜之仪都到卧室里去,把后事嘱托给他们。宣帝嗓子哑了,不能再讲话。刘昉看静帝太小,不堪国家的负担。刘昉向来就深知隋高祖,又因他是皇后的父亲的缘故,有大名于天下,于是与郑译谋划,让高祖辅佐朝政。高祖为北周丞相后,任命刘昉做司马。当时宣帝的弟弟汉王宇文赞住在皇宫里,每每与高祖同帐而坐。刘昉把些美妓献给宇文赞,宇文赞很高兴。刘昉趁机劝说宇文赞:“大王您是先帝的弟弟,众望所归。静帝是小孩子,不懂事,怎能干大事!现在,先皇帝刚刚去世,群臣尚在担忧。大王您暂回王府去,等事情安宁之后,您再入宫当天子,这是万全之计呀!”宇文赞当时还未成人,见识平庸低下,听了刘昉这番话,以为是真的,于是听了他的话。高祖因刘昉有定策之功,授他上大将军,封他为黄国公,与沛国公郑译都是心腹。刘昉自恃其功,颇有骄傲之色。但他生性粗疏,特贪财利,富商大贾从早到晚都有很多在他家里。那时尉迟迥起兵反叛,高祖令韦孝宽讨伐他。官军到了武陟,诸将行动不一。高祖想派刘昉或郑译去监军,因此对他们说:“要派心腹去统领大军,你们这两个人,谁去啊?”刘昉说未曾为将,郑译又以母亲年老为托辞,高祖不高兴。高颎请求让他去,于是派他去监军。从此高祖对他们的恩宠和礼遇渐渐差了。另外,王谦和司马消难相继谋反,高祖很担忧,废寝忘食。刘昉游玩纵酒,不以职责为念,相府的事情,多被遗忘丢下。高祖很记恨他,让高颎代他做司马。此后刘昉一天天被疏远猜忌。高祖受禅后,他升任柱国,改封为舒国公,闲居无事,高祖不再用他。刘昉自认为是佐命元勋,中途被疏远,心里很不安。后遇京城闹饥荒,皇上下令禁酒,刘昉却派妾租房子,当垆卖酒。治书侍御史梁毗上奏高祖,弹劾刘昉,有诏不处理他。当时柱国梁士彦、宇文忻都失职怨愤,刘昉与他们交往,多次来往。于是谋划造反,答应推举梁士彦为皇帝。后来事情泄露,皇上追究不放。刘昉自知躲不脱,默然无语。于是被杀,全部家产被没收。
相关推荐: